金属锂电极表面预处理液的优化选择

2011-03-12 14:04朱永明张翠芬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负极电解液预处理

高 鹏,朱永明,张翠芬,李 宁.

(1.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应用化学系,264209山东威海,gaofei5075@sina.com; 2.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150001哈尔滨)

金属锂具有高达3 860 mAh/g的理论比容量和很低的氧化还原电势,是理想的电极材料,因而金属锂二次电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金属锂电极也有较明显的缺点,如在充放电过程中易产生锂枝晶,枝晶的生长和脱落会导致电池内部短路、容量降低等问题[1-2],影响了其商品化进程.为了抑制锂枝晶,提高锂电极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国内外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采用新型电解质体系提高界面相容性[3];加入电解液添加剂对锂电极进行表面改性[4],以及改进金属锂电极的制备工艺[5]等.

研究表明,将锂电极在1,3-二氧戊环(1,3-dioxolane,DOL)中进行浸泡预处理,可使金属锂电极的性能有较大提高[6].表面预处理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表面改性方法,如果能找到合适的预处理液,将会对金属锂电池的商品化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本文根据1,3-二氧戊环是环醚的特点,又选择了另外两种环醚1,4-二氧六环(1,4-diox-ane,DOX)和四氢呋喃(Tetrahydrofuran,THF)进行研究.用这3种有机溶剂作为预处理液对锂电极进行表面预处理,通过电池的循环性能和放电性能测试,优化结果1,4-二氧六环为佳,然后以1,4-二氧六环为主体,对预处理液配方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得到了改性效果更好的处理液.

1 实验

1.1 金属锂电极表面预处理

在充满氩气的干燥手套箱内将锂带(电池级,厚度95 μm,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生产)与集流体电解铜网(电池专用,厚度50 μm,100目,日本宝纯公司生产)预压在一起,然后再在平压机上以适当压力平压,使锂带与集流体结合牢固,将其冲切成直径14.0 mm的圆极片(理论容量30 mAh)备用.将制备好的锂负极分别在1,3-二氧戊环、1,4-二氧六环和四氢呋喃(均为分析纯,上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中进行表面浸泡预处理,处理过程为在预处理液中浸泡2 min,浸完后放置5 min.

1.2 电池组装

以处理好的锂电极为负极,LiCoO2为正极,采用液态电解质,浓度为1 mol/L的LiPF6溶液,m(EC)∶m(DMC)∶m(DEC)=1∶1∶1,在手套箱中组装成R2016扣式电池.其中正极片直径为15.5 mm,隔膜直径为18.5 mm.

1.3 电性能测试

将无表面处理和用3种有机溶剂处理后制备好的钮扣电池在LAND电池测试系统(CT2001A型,武汉金诺电子有限公司)上进行充放电性能测试,循环规则如下:以0.5 mA(锂负极电流密度0.325 mA/cm2)恒流充电至电压达4.2 V,以4.2 V恒压充电1 h或至电流降至0.02 mA止,静置5 min,以 1.0mA(锂负极电流密度0.65 mA/cm2)恒流放电至电压为2.7 V,静置5 min,跳转至第1步.循环期间室温为(24± 2)℃,相对湿度为55±5.为了防止偶然误差,每种电池均制作5只进行性能测试.

1.4 在1,4-二氧六环基础上的改性

以1,4-二氧六环为主体,增加一定比例的电解液及锂盐作预处理液,研究以下2种配方对锂负极的表面改性效果.配方1为:1,4-二氧六环(质量分数为70%)+电解液(质量分数为30%);配方2为:1,4-二氧六环(质量分数为70%)+电解液(质量分数为30%)+LiPF6(饱和溶液),1 mol/L的LiPF6溶液,其中电解液配方为m(EC)∶m(DMC)∶m(DEC)=1∶1∶1.预处理、电池组装和性能测试方法同上.

2 结果与讨论

2.1 3种有机溶剂改性效果比较

图1给出了负极无处理及用3种预处理液处理等4种电池的放电容量衰减曲线.由图1可见,负极无处理锂电池在第25次循环时容量迅速下降,显然是锂枝晶引起电池内部发生短路所致[2].用1,3-二氧戊环及1,4-二氧六环处理后,不但使锂的放电容量增加,使负极利用率提高,而且循环寿命更是大大增长,均超过了100次,容量衰减也比较平稳,说明其表面SEI膜比较稳定,不会过早生成枝晶.用四氢呋喃处理却对电极产生了负面影响,容量和循环性能等各项指标均很差.

图1 4种电池放电容量衰减曲线

负极利用率、循环效率及品质因数是衡量锂电极循环性能的3个重要指标.为了便于比较,使用首次放电容量作为电池实际容量进行利用率计算,表1给出了各种电池的利用率和在放电深度为80%(放电容量超过首次放电容量的80%,80%DOD)的循环寿命内的循环效率及品质因数对比.循环效率E为

品质因数FOM(figure of merit)也称为锂的转换次数,定义为一个锂原子转变成电化学非活性时完成的循环次数,计算式为[7]

式中:S为所有循环(80%DOD)放电容量之和;B为所有循环充电容量之和;C为锂负极理论容量.

无处理的锂电极由于其在电解液中不断地发生表面膜破裂与修复,甚至产生枝晶和死锂,故利用率和品质因数低,且严重破坏了电极的表面形貌[8].从表1可以看出,用1,3-二氧戊环及1,4 -二氧六环处理后,首次放电容量都有一定提高,使负极利用率提高,锂的循环效率及品质因数也有很大提高,且1,4-二氧六环处理后性能更好一些.研究表明,稳定的SEI膜会对电极的循环稳定性产生积极作用[9].表中数据充分说明通过1,3-二氧戊环及1,4-二氧六环的预处理能在锂金属表面预先形成一层稳定性好的SEI膜,从而提高了锂电极的循环性能.用四氢呋喃处理后,充电容量有很大提高,但放电容量却有所下降,不可逆容量损失很大,说明THF处理后生成的表面膜很不稳定,在充电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电解液和锂以形成稳定SEI膜,故电解液中溶剂分解过多导致容量下降[10].

表1 首次放电利用率及循环效率、品质因数对比(80%DOD)

在电池性能的测试中,电池的容量及循环次数不是衡量电池性能的唯一指标,还应综合考虑其电压特性.为了比较1,3-二氧戊环及1,4-二氧六环处理对放电性能的影响,图2给出了几种电池在第15次、第50次及第80次循环的放电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用1,3-二氧戊环及1,4-二氧六环处理后,放电平台电压比无处理的电池增加了近100 mV,前50次循环中,二者的平台电压基本相等,第50次循环仍保持在3.7 V左右,区别是用1,4-二氧六环处理后放电时间稍长一些.而第80次循环则出现了较明显的变化,此时1,3-二氧戊环处理要比1,4-二氧六环处理低100 mV左右,用1,3-二氧戊环处理后,电压在3.6 V以上的放电容量占总容量的59.7%,而1,4-二氧六环处理后达到了73.0%,而且放电时间也更长.

从以上分析来看,1,3-二氧戊环和1,4-二氧六环处理可使锂电极循环性能及放电性能得到提高,比较而言,1,4-二氧六环比1,3-二氧戊环效果更好.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1)1,3-二氧戊环作电解液溶剂可形成具有弹性组分的SEI膜,使其非常柔韧,从而有效抑制枝晶[11].所以电极在1,3-二氧戊环和1,4-二氧六环中预处理后,提前与预处理液反应形成一层性能优良的表面膜,使电极性能得到提高.但1,3-二氧戊环存储过程中容易聚合失效,限制了其作为电解液的应用[3].而用作预处理液则不存在此问题.2)锂与1,3-二氧戊环反应生成的表面膜由烷基氧锂CH3OLi、CH3CH2OLi和弹性聚合组分LiOCH2CH2(OCH2)nOX(X=Li,R)等物质组成[7],据此可推断锂与1,4-二氧六环会反应生成CH3CH2OLi、LiOCH2CH2(OCH2CH2)nOX(X= Li,R)等物质.烷基氧锂是SEI膜的主要成分[10],锂与1,3-二氧戊环反应生成的烷基氧锂有两种成分,而与1,4-二氧六环生成的烷基氧锂只有一种成分,因其成分更均一,故其性能更好.

图2 电池的放电曲线

2.2 在1,4-二氧六环基础上的优化

上面的研究结果显示用1,4-二氧六环进行锂电极表面改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50次循环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其放电平台电压下降较快,说明其放电特性还不是很好,故以1,4-二氧六环为预处理液主体,在其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电解液及锂盐作处理液进行了表面改性实验,即1.4中的配方1和配方2.为了便于检验改进配方的好坏,将2.1中用1,4-二氧六环处理所得的数据与用配方1和配方2处理所得的数据放在一起来比较.

图3 3种电池放电容量衰减曲线

图3给出了3种电池的放电容量衰减曲线.从图3中可以看出,用配方1和配方2处理后,前30次循环的放电容量有所增加,之后放电容量都相差不大,但增加了循环寿命.以超过4 mAh的放电容量来比较循环寿命,配方1为110次,与1,4-二氧六环的105次差不多,而配方2达到了125次,增加了约20%.

表2给出了3种电池的首次放电利用率和在80%DOD内的循环寿命内的循环效率及品质因数对比.从表中可以看出,用配方1和配方2处理后,首次充放电容量都有所提高,使负极利用率提高,配方2的效果更明显,利用率提高了近1%,不可逆容量损失很低,说明锂负极在循环中与电解液进一步形成SEI膜的过程中消耗的锂和电解液溶剂更少.在整个循环过程中,用配方1处理后,锂负极的循环效率及品质因数略有下降,用配方2处理后,循环效率及品质因数都提高了,其中品质因数达到76.9,可见此时锂的电化学活性大大提高.

表2 首次放电利用率及循环效率、品质因数对比(80%DOD)

图4给出了3种电池在第15次、第50次及第80次循环的放电曲线.从图4中来看,第15次循环放电平台变化不大,但第50次循环的放电曲线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配方1和配方2的放电平台要明显高于单独用1,4-二氧六环处理的放电平台,第80次更是如此,配方2的放电平台仍然在3.8 V左右,比 1,4-二氧六环高了近200 mV,大大改善了1,4-二氧六环处理后50次循环以后放电特性不佳的缺点.

图4 3种电池的放电曲线

从以上分析来看,用配方1和配方2对锂负极的处理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独用1,4-二氧六环处理,且配方2效果更好.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1)加电解液后,锂负极在表面预处理过程中生成的表面膜组成发生了变化,除与1,4-二氧六环生成的烷基氧锂外,还有与电解液生成的LiCO3等物质,这样做成电池后与电解液的相容性更好,使锂负极在循环中与电解液进一步形成SEI膜的过程中消耗的锂离子更少.2)LiPF6可与预处理液中的微量H2O发生反应,生成HF,据文献[12]报道,锂负极表面膜外层的LiOH、Li2CO3、Li2O可与HF发生反应生成LiF,当表面膜含有LiF时沉积锂的形态较均匀,可有效抑制枝晶的生成,提高循环性能.配方2中LiPF6是饱和溶液,生成的 LiF更多一些,故配方2处理效果更好.

3 结论与展望

1)用1,3-二氧戊环和1,4-二氧六环进行浸泡预处理可在锂金属表面预先形成一层性能良好的SEI膜,使锂电极循环性能及放电性能得到较大提高.在四氢呋喃中处理却使电极性能下降.比较而言,1,4-二氧六环处理后电极性能更好.

2)用配方1对锂电极进行表面处理大大改善了单独用1,4-二氧六环处理后50次循环以后放电特性不佳的缺点,但其他性能指标变化不大.用配方2对锂电极进行表面处理后,不但电池的放电性能优异,而且循环寿命及品质因数都有明显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含氧原子多的环醚(1,3-二氧戊环、1,4 -二氧六环)处理效果要好于含氧原子少的环醚(四氢呋喃),对称性高的环醚(1,4-二氧六环)处理效果又好于对称性低的环醚(1,3-二氧戊环),由此想到了冠醚.冠醚是含有多个氧的大环醚,而且有很高的对称性,在冠醚中是否能找到更好的预处理液呢?也希望更多的研究者能对此展开研究.

[1]AURBACH D,ZINIGRAD E,GOFER Y,et al.A Short review of failure mechanisms of lithium metal and lithiated graphite anodes in liquid electrolyte solutions[J]. Solid State Ionics,2002,148(3/4):405-416.

[2]COHEN Y S,COHEN Y,AURBACH D.Micromorphological studies of lithium electrodes in alkyl carbonate solutions using atomic force microscopy[J].J Phys Chem B,2000,104:1228-1229.

[3]孔令波,詹晖,李亚娟,等.现场电聚合法制备锂二次聚合物电池的研究[J].化学学报,2008,66(6):621 -626.

[4]MORI M,NARUOKA Y,NAI K.Modification of the lithium metal surface by nonionic polyether surfactants: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studies[J].J Electrochem Soc,1998,145(7):2340-2348.

[5]KIM J S,YOON W Y,YI K Y,et al.The dissolution and deposition behavior in lithium powder electrode[J].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07,165(2):620-624.

[6]高鹏,朱永明,张翠芬,等.1,3-二氧戊环对锂电极的表面改性研究[J].电池工业,2009,14(3):169-172.

[7]吴宇平,万春荣,姜长印.锂离子二次电池[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249,248.

[8]YAMAKI J,TOBISHIMA S,HAYASHI K,et al.A consideration of the morphology of electrochemically deposited lithium in an organic electrolyte[J].J Power Sources,1998,74:219-227.

[9]刘宇,王保峰,解晶莹,等.二次锂电池中SEI膜的电化学性能表征[J].无机材料学报,2003,18(3):307 -312.

[10]张联忠,徐强,杜萍.影响锂离子蓄电池负极SEI膜结构及性质的因素[J].电源技术,2008,32(1):59 -62.

[11]AURBACH D.Review of selected electrode-solution interactions which determine the performance of Li and Li ion batteries[J].J Power Sources,2000,89:206 -218.

[12]KANAMURA K,SHIRASHI S,TAKEHARA Z.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of uniform lithium on an Ni substrate in a nonaqueous electrolyte[J].J Electrochem Soc,1994,141(9):L108-L110.

猜你喜欢
负极电解液预处理
平行流铜电解液净化一次脱铜生产实践
负极材料LTO/G和LTO/Ag-G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
基于预处理MUSIC算法的分布式阵列DOA估计
浅谈PLC在预处理生产线自动化改造中的应用
防过充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研究
硫酸锌电解液中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的测定
络合萃取法预处理H酸废水
分步电沉积法制备Cu-Sn-Sb合金负极材料
韩国三星开发出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
基于自适应预处理的改进CPF-GMRES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