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研究现状述评

2011-03-09 02:58游芳芳
产权导刊 2011年9期
关键词:社会福利学者知识产权

■ 游芳芳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30)

知识产权保护研究现状述评

■ 游芳芳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30)

本文对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已有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从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视角、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关系视角、经济学视角、策略及建议视角对已有文献进行逐一述评。

知识产权保护 视角

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焦点,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竞争。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文献很多,诸如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权策略、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其中,关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许多学者基于不同视角进行了研究。

1 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视角

随着对知识产权保护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逐渐开始从量化角度来研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最早对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进行量化分析的是Rapp和Rozek(1990)[1],他们将一个国家是否制定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作为判断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唯一标准,并将其划分为1、2、3、4、5五个等级。Ginarte和Park(1997)[2]在Rapp和Rozek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更深入的度量方法,他们用五个指标来衡量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即知识产权保护的覆盖范围、是否成为国际条约的成员、权利丧失的保护、执法措施、保护期限。而我国学者韩玉雄、李怀祖(2005)[3]用执法力度来修正Ginarte-Park方法,并提出衡量执法强度的四个指标,即社会法制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国际社会的监督、制衡机制。许春明、陈敏(2008)[4]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提出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指标应该由立法强度指标和执法强度指标构成,其中立法强度指标的度量包括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和其他法,执法强度指标从司法保护、行政保护、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公众意识、国际环境五个方面进行度量。

2 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关系视角

关于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关系,一些学者认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利于技术创新率的提高。Helpman(1993)[5]、Glass和Saggi(2002)[6]运用南北贸易分析框架进行研究时提出,加强南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会增加技术模仿成本,从而降低北方国家的技术创新率,使得北方国家向南方国家的技术转移率也就降低了,进而导致南方国家的技术创新率降低。有些学者则持相反观点,他们认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会促进技术创新。魏龙、李华威(2004)[7]通过构建科技产出收益模型分析出,只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才能激励创造者,使其具有持续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技术创新率,促进科技进步。张瑞丽、孙长峰(2011)[8]认为知识产权保护的完善会大大激励和推动技术创新。这两种观点完全相反,那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到底是有利于技术创新还是不利于技术创新呢?基于这个疑惑,有学者提出,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既有促进作用,也有平衡和规制作用(李培林,2010)[9]。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取决于被保护客体。Tamirisa和Konan(1997)认为弱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最初知识产权薄弱的地区迅速缝合知识缺口并转为技术创新。Mansfield(1996)调查发现,加强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他们吸引外国投资和技术转移。

3 经济学视角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学研究引起国内外学者们的极大兴趣。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学研究是对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关系研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研究的延伸,其主要的两个热门话题是知识产权保护对社会福利的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国际上还没有一致的结论。有些学者认为知识产权保护会垄断科学研究的自由(Harper and Row,1950),进而阻碍技术的合理扩散和应用,造成社会福利的减小(Caves Crookel Kilings,1993)。Helpman(1993)、Glass和Saggi(2002)也认为加强跟随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会导致创新率降低,进而使领先国和跟随国的社会福利水平都受到损失。另一些学者则持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Markusen(2001)、Yang和Maskus(2001)[10]都认为,加强跟随过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有利于跟随国与领先国的双边贸易,进而提高两国社会福利水平。第三种观点则坚持知识产权保护对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应根据保护客体的具体情况来加以确定。韩玉雄、李怀祖(2003)[11]认为知识产权保护对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与跟随国初始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相关,即若跟随国初始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大,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会导致两国福利水平都下降;若跟随国初始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会使两国福利水平共同提高;若跟随国初始保护力度处在上面两种情形之间,加强保护力度会使领先国福利水平提高而跟随国福利水平下降。此外,韩伯棠、李燕(2008)[12]基于累计创新框架也分析出,当后发国的创新水平较弱时,较弱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能使社会福利更大,而当创新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时,较强的知识产权保护会使社会福利更大。

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国际上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Helpman(1993)、Glass和Saggi(2002)则通过运用南北贸易分析框架进行研究,得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会不利于经济增长的结论。第二种观点则与第一种观点截然相反,他们认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经济的增长(Yang和Maskus,2001;Markusen,2001;Javorcik,2004)。现在学者们更倾向于第三种观点,即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Thompson(2005)[13]通过实证证明,只有当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知识产权保护才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Falvey、Foster和Greenaway(2006)通过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对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是显著正相关,而对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则不显著。刘勇、周宏(2008)[14]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在一定程度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但这种关系是和经济发展程度正相关。于长林(2009)[15]也认为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依赖于经济发展水平,且呈现出非线性特征和门限效应特征,当经济水平位于知识产权保护门限水平之上,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当经济水平位于门限水平以下,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

4 策略及建议视角

由于知识产权保护策略是企业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方针,决定着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投入所能产生的效能(楼斌,2008)[16],且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又对经济增长、社会福利水平、技术创新率有重要影响,因而较多学者从知识产权保护策略这个视角进行研究。何佩玲、吕本富、王丹(2003)[17]将知识产权策略分为四种:一是完全控制商品所有权,不允许盗版行为存在策略;二是允许消费者适度盗版;三是允许消费者广发盗版;四是允许第三方生产者盗版,并分析不同的策略对单个产品收入的影响。万迪、王光全(1997)[18]在分析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对策的基础下,提出了加强产权保护的三点政策建议,一是处理好专利与版权的关系,二是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的把握,三是知识产权保护时间的权衡。王中(2005)[19]在分析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和问题之后,提出强化自主知识产权战略要加强知识产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认识、要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三点建议。

5 结语

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率、社会福利、经济增长的利弊应视被保护客体的具体情况而定。在经济发展早期阶段,模仿效应大于创新效应,宽松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经济增长;当技术模仿实现了技术进步或接近技术前沿时,创新效应就大于模仿效应,此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经济增长(于长林,2009)。我国初始的知识产权保护较弱,随着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逐步缩小,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国应当要适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促进自主创新和经济的增长,提升社会福利水平。吴凯,蔡虹,蒋仁爱(2010) 也通过实证证明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能够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推动作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工作相辅相承,共同成为区域经济重点发展方向,因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1]Rapp R T, Rozek R P. Benefits and cos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 Journal of world trade, 1990, 24: 75-102.

[2]Ginarte J C, Park W G. Determinants of patent rights: A cross-national study[J].Research policy, 1997, 26: 283-301.

[3]韩玉雄,李怀祖.关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定量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5,(3):377-382.

[4]许春明,陈敏.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测定及验证[J].知识产权,2008,(1):27-36.

[5]Helpman E. Innovation, imitation,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J]. Econometrica, 1993, 61(6): 1247-1280.

[6]Glass A J, Saggi K. Multinational firms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2, 56: 387-410.

[7]魏龙,李华威.知识产权保护对科技进步推动作用的实证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4,(2):97-101.

[8]张瑞丽,孙长峰.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相互作用机制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1):34-36.

[9]李培林.论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6):188-189.

[10]Yang Guifang, Maskus K 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licensing and innovation in an endogenous product cycle model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nomics, 2001, 53: 169-187.

[11]韩玉雄,李怀祖.知识产权保护对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J].世界经济,2003,(9):69-77.

[12]韩伯棠,李燕.技术溢出——知识产权保护与社会福利研究——基于累计创新框架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8,(10):11-18.

[13]Thompson, Schncider, Patricia Higino. International trade, economic growth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 panel data study of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5, 78: 529-547.

[14]刘勇,周宏.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8,(6):17-21.

[15]于长林.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基于技术供给的视角[D].厦门:厦门大学,2009.

[16]楼斌.跨国企业在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8.

[17]何佩玲,吕本富,王丹.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3,(5):486-489.

[18]万迪,王光全.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分析[J].科研管理,1997,(4):41-46.

[19]王中.强化知识产权战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J].中国科技论坛,2005,6):75-78.

[20]吴凯,蔡虹,蒋仁爱.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12):1832-1836.

猜你喜欢
社会福利学者知识产权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从“和谐发展”到“共享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福利重要著述的发展逻辑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学者介绍
社会福利视角下的专利制度问题
社会福利与欧债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