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
(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江西南昌 330013)
当代单位大门设计的美学倾向
李晨
(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江西南昌 330013)
从解析门的功能入手,通过理论分析论述了单位大门的美学特征有向主观合目的性转化的可能性,通过实证分析提出当前单位大门设计中存在“功能解构”和“空间化”两种倾向,并证实大门美学特征向主观合目的性转化的可能性与倾向。
单位大门;美学;合目的性;功能解构;空间化
由于种种原因,在中国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单位大院(danwei compounds)成为了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要方式[1-2]。单位大院也因此在中国城市形态的构成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单位大院往往以围墙等形成闭合边界,仅通过主次入口与城市公共空间联系,因而形成“单位大门”。各单位的主要大门往往成为彰显身份地位的“门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门面”情节愈发突出。改革开放以来,以单位大院为构成细胞的形态模式在当代中国城市建设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单位大院的变体或封闭社区(gated community)大量出现在新建设的开发区、新城区和大学城[3]。在城市中,单位大门(以下简称“大门”)的作用被进一步延伸,不仅成为门内建筑群与空间组织的重要节点,还成为了城市街道等公共空间连续界面的一部分,甚至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个重要节点、构成要素。故单位大门的美学特征应当引起广泛关注。
然而,近些年国内外研究单位大院的成果主要集中在通过单位大院的“形成-发展-转型”的历程的研究来揭示物质空间背后的人文社会问题[4-5],而少量立足于单位大院物质空间形态的研究,也多限于宏观描述[6]和单位大院内部的微观研究[7],鲜有关于单位大门的专门性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内关于大门设计研究方面的成果也主要集中在大门设计个案的介绍[8-10],缺少大门设计理论和方法上的整体提炼,特别缺少针对大门设计美学特征本体层面的研究。这一现象反映在大门的设计与建造实践中出现偏离主体的形式主义倾向[11]。为了辨明单位大门设计的美学价值取向,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回归本体,从解析门的功能以及承担相应功能的构件入手,研究当代单位大门设计的美学特征,从而为单位大门设计提供参考。
门的起源无从考证,但商朝出土的中国最早的甲骨文字就已经有“门”了。基本上可以认为门伴随了整个人类建筑的发展过程。建筑中一直以来存在两种类型的门,一种是作为建筑出入口的门,是单体建筑中的一种构配件,属于装修之列;另一种则是与单体建筑并列的一种建筑类型,作为建筑组群、庭院等入口的门和单位、机构的大门等属于此类。因此,中国古代有:“在堂房曰户,在区域曰门”[12]的说法。本文所指大门,除特别注明外,均指单位机构的大门。
另外,从“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可看出,在中国古代,门有两个门扇构成;这点还可从“门”的甲骨文字得到进一步印证。从门的甲骨文字看,门是由左右两根立柱、上加一根横梁,以及分别安装在两门柱上的两个门扇构成(参见图1)。这就折射出门的基本构件及其组成关系,也正是这些基本构件相互组合构成了门的原型。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各式各样的门都是通过这一原型转换而来。原型的转换主要通过构件的变形来完成。例如,有通过门柱、横梁形式的改变形成的乌头门等;也有将立柱、横梁转换成墙体、屋宇而形成的墙门、屋宇门;还有通过增加原型数量拼接形成的牌楼门。在原型的转换中将横梁取消的情况值得关注,例如早期的阙门等。
《玉篇》称“人之所出入也为门”,而《博雅》则说:“门,守也”。道出了门的作用至少有二:一是供人“出入”,二是“守”。守者,防也。前者成为门的第一层次的功能。而从《释名》上曰“门,幕障卫也”看来,门很早就被人们用来做防护、屏障之用(含“守”之功能)。这是门的第二层次的功能。除此之外,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门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功能。例如,崇饰门面、标志尊贵;礼仪、标志、纪念、表饰、表彰等功能。这些衍生出来的功能,本文统称为门的文化功能,是为第三层次的功能。门的文化功能往往依附于门的形式,或在门的构配件上施加装饰物来实现。前者如各种形式的门——牌楼门、阙门、垂花门、屋宇门等;后者如门楣上的字匾、彩画、雕刻;门柱、门墙上的字画、雕刻、对联等;门扇上的贴纸;以及门阑、门钉、门楔、门吊儿、门坎等饰物。
在门的基本构配件当中(参见图2),立柱可以演化为各种限定划分空间的垂直构件,称限定构件;而门扇可以演化为各种活动、可开启的分隔构件,称活动构件;横梁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因为从门的原初功能看,主要是靠限定入口位置、通行宽度的立柱或围墙等加上相当于门扇功能的构件来完成,而横梁主要起着联系作用。因此,在原型的转换中,横梁往往是转换尺度最大的部分,既可改变形式,也可承载其他功能,甚至还可以取消。从门的甲骨文字与门的繁体字的区别也可证明,中国古代门在演变的过程中横梁的可缺失性。另一方面,横梁往往也成为大门构件中承载文化功能的主要构件。例如,可施以字匾、彩画、雕刻,或标示单位名称等。
另外,门的基本功能也会因为其形式、位置等不同而有所改变。例如,牌楼门往往不安装门扇,因此不具备防护功能,实质上是一种标志性、表彰性的单体门;而早期的阙门主要的是崇饰门面、标志尊贵的作用,是一种礼仪性、标志性、纪念性、表饰性占主导的建筑[14]。
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康德通过鉴赏判断所观察到的目的关系讨论,指出客体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形式就是美的所在,主体的审美感正是由此而来。合目的性是指一个概念从其客体来看的原因性。形式的合目的性则是一物与诸物的那种只有按照目的才有可能的性状的协和一致。合目的性又分为主观合目的性和客观合目的性两种。形式的主观合目的性不带有任何目的,有着美学表象,先于概念而存在,不受任何现实性的限定,与先验的认识机能协合一起,能够使主体在单纯形式的观照中直接感受到愉快,因而构成鉴赏判断的唯一根据。客观合目的性只有通过一个概念而被认识,包含外在和内在两方面。客观外在的合目的性即客体的有用性,缘于人对于它的用途方面的规定。客观内在的合目的性即客体的完善性,包含客体内在可能性根据的内在目的概念,亦即要求客体形式以一个能够指明这客体应是何物的要领为前提。与纯粹的观照中的主观合目的性相对,客观合目的性涉及客体的功能、性质等客体形式根据,就是涉及到真与善的问题[15]。以客体的完善性为线索,康德将客体的美分为自由美与附庸美两种。所谓自由美是不以任何有关对象应当为何物的概念(即完善性概念)为前提,自由地自身使人所喜欢,自然客体如花朵、鸟类等、艺术品中如希腊纹样、卷叶饰、无标题音乐(甚至全部无词的音乐)等,它们的美都可以归入这种类型。而附庸美则以对象应当为何物的概念即完善性为前提,从属于一个特殊目的的概念之下。康德将建筑的美归于附庸美之列[15]。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门具有三个层面的功能,三者并非等量齐观。第一层面为通行功能,是“幕障卫”的缘起,因为房子建好了必然要有进出的通道,而通道一旦生成,成为一个缺口,各类事物不分良莠均可进入,因此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来加以区别,于是产生门的“幕障卫”功能。作为缘起的第一层面的功能往往在大门的设计时具有很强的无意识性或称无概念性。康德认为,虽然美有了自由与附庸之分,但是对它的鉴赏如果是纯粹的,就仍然需要不受目的概念约束的心意状态。对于建筑这样一种具有功能要求及确定的内在目的的对象而言,只有当判断者对这个目的毫无概念,或在自己的判断中把这目的抽取掉,才会有纯粹的鉴赏判断[15]。由此推断,大门第一层面功能的无概念性,只能让其概念定格在第二、三层面。而第三层面——文化功能,可认为是门的一种附加功能。正是这种附加功能让门具备了从客观合目的性向主观合目的性转化的基础。
从传统意义上讲,大门是概念(“幕障卫”功能)先于形式,因此属于客观合目的性。但是,随着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随着单位大门的出现,及其演变与发展过程,大门的功能性质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原初作为目的性的第二层次功能的“幕障卫”,尽管依然重要,但早已成为理所当然,不用费劲就能达到,甚至于根本就不再成为大门设计的目的性所在。目的地位的缺失导致其功能性逐渐在人们心目中淡化。因此,人们对大门的要求转向追求“美感”、“文化”等方面(即大门第三层次的功能)的表现。而第三层次的功能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存在明显的主观性,因此概念(即功能)的不确定性与主观性,决定了当今大门的主观合目的性的美学特征。
如上所述,决定大门美学特征的是其文化功能。然而,与大门的通行功能借助“空虚”(通道)的形式来实现不同,大门的“幕障卫”功能以实体形式的存在来实现。一方面,实体构成了大门美学方面的载体;另一方面,承载“幕障卫”功能的载体会对其美学特征产生必然的影响。因此,实体设计往往成为大门设计的重点所在。从近些年一些成功的单位大门案例看来,往往呈现出了一种功能解构的倾向。该倾向的特点为,首先深入分析大门各层次功能与载体各部分的依存情况,找出其中规律,然后将各功能与相应实体构件组成若干“功能-实体单元”,然后将诸“功能-实体单元”在场地中进行组合。从当前的单位大门来看,承载防护功能的主要是由限定构件(围墙、围栏、某些天然物等)、活动构件(主要是各种电动门)和门卫值班房等构成,视为一个“功能-实体单元”。而承载大门文化功能的构件既可由门柱完成,也可由横梁完成,还可完全与上述构件分开考虑。如将其分开考虑,便可形成一个“功能-实体单元”。上述两个“功能-实体单元”可在入口场地纵深方向相对自由地布置。以位于上海四平路上的同济大学校门为例(见图3)。该校门处在城市丁字路口位置,交通量很大,且老校门靠城市道路距离较近,容易在校园入口前区形成交通拥堵现象。改建的校门保留了原校门,并以原校门中心为圆心,向校内方向生成一半圆,再以半圆为基线生成新建的大门。这样一座由一个半圆弧形大门环抱老校门的新型大门组合体成为了同济大学的新校门。在此,老校门去除两侧围墙后完全保留原状,以单体门的形式承载并丰富了校门的文化功能。而新的弧线形校门退后一定距离,成为防卫功能的载体,因此从中部向两端分别由电动门、门卫房和宣传栏构成。除此之外,清华大学的东门、南昌大学前湖校区的主校门等也采用了功能解构的方式。清华大学东门将标识“清华大学”字样的功能交由横于中轴线上校门前草地上的一块矩形花岗岩碑石这一“功能-实体单元”来完成。而南昌大学前湖校区的主校门也将校门分为两个“功能-实体单元”,位于前面的承载文化功能的“功能-实体单元”是一组围合成半圆形入口广场的牌坊式廊体;而防卫功能交由其后部几十米远的第二个“功能-实体单元”来完成(见图4)。
大门设计的空间化倾向大致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指通过在主体建筑或空间前设置一系列门以完善空间设计、营造空间氛围。这些门可以包括各种单体门的形式(例如牌楼、阙门等),也可以是具有门的形态、意象的自然物和人工物(例如通道两边相对而立的大山、大树、建筑物等)。其二,是指建立在大门功能解构基础上,将功能-实体单元沿通道纵深方向布置。
大门的空间化现象一直贯穿着中国建筑的发展史。上至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陵墓等建筑群中,下至传统的民居、书院等建筑类型,往往都安排有多道大门。以清代故宫为例,中轴线上从南至北依次安排了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乾清门、玄武门等。中国传统院落式民居中也普遍存在门的空间化现象。以北京典型的四合院住宅为例(见图5),一般在住宅的东南角设有第一道门,门内迎面建影壁,使外人看不到宅内的活动。自此向西经第二道门到前院。从前院转向中轴线上的“二门”(第三道门)进入面积较大的后院,主要住宅都安排在后院周边。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存在明显的“门房合一”、“门堂合一”的现象。这与中国院落式建筑空间布局形式有很大的关系。
广泛存在于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大门空间化现象属于上述第一种大门空间化的形式。这种形式目前也被广泛运用在一些文化景区类单位空间的建设当中[9,17]。例如,位于南昌市赣江之滨的滕王阁景区,其中轴线上主阁前,自东向西依次分布着“滕阁秋风”牌楼、“雄州雾列”园门、树形门、阙形门等四道门(见图6)。这四道门对丰富景区空间层次和营造的景区空间文化氛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7]。
大门的功能解构为大门设计提供了另一种空间化的方式。目前,这种空间型大门广泛存在于当今的文化教育类单位和封闭社区的大门设计当中。前者如上述谈到的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南昌大学等校门的情况,便是由若干个“功能-实体单元”组合而成的空间型大门。这些校门中各“功能-实体单元”之间往往巧妙地设置了一定的空间场地,用于安排广场、通道等。例如同济大学新老校门之间的过渡地带为车行及短暂停留提供空间。南昌大学校门牌坊廊体前设有半圆形广场,广场中心里有雕塑,而廊体与门卫房之间又设有绿化分割的车行道和人行道等空间。后者如南昌铭雅欧洲城的大门。该小区沿城市干道在主入口两侧分设低矮门房,而承载文化功能的主体构件为一座退后门房约160 m的门式建筑。门式建筑中部通道为三个高大的拱形门洞,两侧均与四分之一圆弧形仿欧式古典柱廊相连,形成环抱之势,门房与门式建筑之间形成入口广场(见图7)。
近些年,随着城市职能增强、各界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视,紧邻城市公共空间的单位大院的外边界物质空间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单位边界形态的空间化和通透化导致单位大门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根本变化:沿街商业服务性建筑取代封闭围墙使得单位边界空间化的同时也从体量上削弱了单位大门的视觉效果;围栏取代封闭围墙成为一些单位大院的外边界。在单位内部景观,特别是主体建筑的冲击下,单位大门作为单位大院与城市公共空间唯一行为和视觉通道的地位被弱化。
基于此,不同单位的大门设计做出了不同的回应:首先,城市中心区的一些行政事业和企业类单位大门的改造设计中,沿城市道路保留门房承载通行与防卫,将承载文化功能的任务转嫁给单位大院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而大门本身的文化功能和美学特征相对弱化;其次,也有一些单位大门形体得到强化,并通过大门的形态和细节设计进一步强化其文化功能。但从严格意义讲,这两方面的回应都没能将单位大门的防卫功能和文化功能剥离开来。因此,前面论述的功能解构和空间化倾向才真正实现了美学特征向主观合目的性转化的单位大门美学设计倾向。
康德认为美在于主观合目的性的形式。而大门的功能解构与空间化将大门的防卫功能构件与文化功能构件剥离开来。从此,大门的艺术性似乎也就有了独立存在的理由。正是这种大门的美学特征和艺术性的独立的可能性,让大门的美学特征具备了向主观合目的性转化的可能。因此,关注当前单位大门设计中出现的美学倾向,并深入解析单位大门的美学特征,对于从事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的人来说仍然具有很强的启示作用。
[1]董卫.城市制度、城市更新与单位社会——市场经济以及当代中国城市制度的变迁[J].建筑学报,1996(12):39-43.
[2]柴彦威.单位制度变迁:透视中国城市转型的重要视角[J].世界地理研究,2007(4):60-69.
[3]GU KAI.Urban morphology of the Chinese city:cases from Hainan[D].Waterloo:University of Waterloo,2002:156-183.
[4]LU DUANFANG.Remaking Chinese urban form:modernity,scarcity,and space,1949-2005[M].London,New York:Routledge,2006.
[5]DAVID B.Social space and governance in urban China:the danwei system from origin to reform[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6]梁江,孙晖.计划经济模式的城区中心的城市形态分析[J].现代城市研究,2006(6):46-52.
[7]张艳,柴彦威,周千钧.中国城市单位大院的空间性及其变化:北京京棉二厂的案例[J].国际城市规划,2009(5):20-27.
[8]赵俊义,申青.苏州科技学院北校门[J].建筑学报,2004(12):52-53.
[9]彭蓉,张明军.洛阳市洛浦公园大门设计[J].中国园林,2005(3):20-23.
[10]张伶伶,赵伟峰,黄勇,等.两种创作策略的效果——以佳木斯大学校门和松花湖风景区大门为例[J].华中建筑,2003(1):44-46.
[11]苏勇.从门的本体含义谈大门的设计[J].建筑学报,2004(12):33-35.
[12]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7.
[13]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31.
[14]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2,134.
[15] 郑炘.康德论建筑艺术[J].建筑学报,2006(11):35-38.
[16]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316.
[17]李晨,陈新.解读滕王阁景区中轴线上的四道门[J].华中建筑,2002(5):67-70.
On theAesthetic Tendencies in Current Danwei-gates Design
Li Chen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Architecture,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13,China)
Based on the functions of a gate,through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transformation of subjectivity and purpose in Danwei-gat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is discussed.Then,by empirical research of the two tendencies“function-deconstructing”and“spatialization”in current Danwei-gates design are put forward.
Danwei-gates;aesthetics;purposefunction-deconstructing;spatialization
TU026
A
1005-0523(2011)03-0049-06
2011-04-25
铁路环境振动与噪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项目(10TM11)
李晨(1975-),男,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与理论和城市设计与城市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