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华 王辉龙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 江苏 南京 210001)
产业转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格局或产业形态发生的根本性改变,是符合产业演进规律的常态经济现象,当产业演进的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环境因素发生重大改变时,产业转型的步伐就会加快。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使资本相对密集度发生了改变,也使产业转型这一老问题成为一个新课题。南京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之一,金融危机爆发后,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和出口导向的经济模式受到了挑战,使原本产业转型升级的节奏变得更快和更加紧迫。本研究报告主要围绕受金融危机冲击较为明显的南京工业以及产业转型的未来方向——现代服务业进行探讨,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后南京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基础优势和现实约束,寻找南京产业转型的最优路径。
(一)金融危机中南京产业发展表现出的不平衡性使产业转型成为必然
金融危机中,南京的产业发展表现出不平衡性。作为传统优势产业的石化、钢铁、汽车等产业和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出口加工企业逐渐丧失了竞争优势,尽显发展疲态;而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金融、软件、旅游、会展等产业,以及诸多处在产业价值链高端的科技型企业增长势头迅猛,成为危机中的亮点。具体表现在:
第一,传统支柱产业遭受重创,产业竞争力面临严峻挑战。从危机前后3年的工业发展情况看,工业总产值较上年的增长速度,2007年为22.3%,2008年下降为12.1%,2009年进一步下降为3.0%。南京工业经济的主要支撑来自于石化、电子、钢铁、汽车四大支柱产业,2009年四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223.36亿元,比重高达62.5%,其中,石化产业规模最大,产值2043.69亿元,占48.4%;其次为电子产业,产值1217.68亿元,占28.8%;其他依次为钢铁、汽车产业,分别实现产值564.39亿元和397.60亿元,占比分别为8.4%和5.9%。南京的石化、钢铁、汽车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南化、金陵、扬子、南汽、南钢等一批知名龙头企业是重点培育的企业,金融危机爆发后,这些企业成为了重灾区。
第二,外贸出口所受影响好于预期,加工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金融危机对外向型经济程度较高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身处长三角地区的南京,其外向度要高于全国,但金融危机对其影响却弱于全国和江苏全省,好于预期。南京市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9月以来南京的进出口增长速度加速下降,至2009年初,进出口出现了负增长,2009年3月份南京出口额降至最低值。从出口结构看,对技术含量低的纺织业和服装业影响较大。从出口地区看,南京对欧洲、亚洲、北美洲三大地区出口的降幅最大,2009年对三大主体市场的出口额为157.78亿美元,下降22.5%。从企业情况来看,新批注册合同额的增加抵减了外贸企业出口下降造成的部分损失,减轻了危机对南京出口的影响。南京全市出口额超千万美元的企业有227家,出口额达154.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9.4%,占全市出口总量的83.7%。但2009年全市新批注册合同外资额45.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5%;实际使用外资23.92亿美元,增长0.8%。
第三,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亮点频现。作为传统的以重化工为支柱产业的工业城市,南京的第二产业比重长时间排位第一。金融危机对南京的工业投资和产出增速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但第三产业却保持了较为平稳的增长。2008年南京的第三产业产值1887亿元,首次高于第二产业产值1795亿元,产业结构呈现出“三二一”式的格局。从服务业内部构成看,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金融、软件、旅游、会展等产业,以及诸多处在产业价值链高端的科技型企业增长势头迅猛,成为危机中的增长亮点。
金融危机中南京产业发展的这种不平衡性表明,传统产业在风险面前的脆弱性,低端化的产业结构反映出产业竞争力明显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弱,产业转型成为必然。
(二)后危机时期国际经济环境的改变使南京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金融危机爆发引发全球产业新一轮的调整,全球产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外部环境的改变迫使南京产业转型。一方面,一场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新的产业革命对南京的高能耗产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实体产业发展滞后是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根源,为了摆脱危机,发达国家争相通过科技创新以实现经济复苏,各国开始了抢占产业制高点的竞赛,着力培育和发展低碳、绿色的新兴产业,国际产业结构随之深刻调整。同时,世界消费市场的疲软,迫使企业在产品质量、产品市场上寻找新的突破,借以改变对资源和劳动力比较优势的依赖,推动技术变迁和产业升级。南京的产业结构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核心竞争力不强,典型的重化工特征已明显不能适应全球产业调整的方向,在全球产业向以低碳经济为主的方向转移与发展中很容易被边缘化。另一方面,后金融危机时期,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为南京提供了重大机遇。就产业发展而言,南京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并举,技术溢出效应显著,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小于以出口加工和外向型经济为主体的其它地区,南京可以趁势紧紧抓住这一时期跨国企业加快全球性劳动地域分工及能源工业和基础产业向我国转移的重大机遇,发挥明显的科教优势,依托综合交通枢纽,顺应产业升级的一般规律,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突破价值链的低端锁定,加快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赢得竞争优势,实现跨越发展。
(三)后危机时期南京产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的制约更为严峻
后危机时期,南京将处于工业化后期并向发达经济过渡的重要阶段,南京原有产业结构、产业类型、产业水平与南京市土地、劳动力资源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经济发展必须走低资源消耗和集约化道路。南京土地面积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列倒数第3位,人均占地面积居倒数第4位,人均耕地占有量仅为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的61%和43%。比较城市地均产出,2009年南京市单位面积GDP产出为5721万元/平方公里,在全国仅排名第13位。更为严重的是制造业结构的重化工依赖,将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压力和能源、资源危机。石化、冶金、电力、钢铁等传统行业均为高耗能产业,能源与矿产资源消耗量巨大,尤以石油消耗最多。同时,重化工等高能耗产业排污量大、排放强度大,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2009年,南京市的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2.91亿吨)、工业烟尘排放量(2.93万吨)、工业废气排放量(4671.10亿标米)等主要排放指标远超省内其他城市,高居第一位。南京工业能源消耗量占全社会综合消费总量的80%,单位国土面积COD负荷是江苏省的2倍,全国的15倍。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能耗同比增长3.4%,其中,年能耗5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项目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能耗更是增长了13.7%。目前,地荒、水荒、电荒、技工荒等警报频现,南京已经面临严重的资源瓶颈约束。
(四)后危机时期南京产业发展取向和城市功能定位对产业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
南京在危机前的“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取向,将现代科技、信息化和服务经济的理念贯穿于产业发展之中。在危机后的“十二五”规划中,又进一步提出“4+8+8”(四大支柱产业、八大新兴产业和八大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发展目标,明确提出了创新发展、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的新思路和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具体路径,进一步将高科技、信息化、创新驱动贯穿于产业发展之中。同时,南京早在2006年将城市功能定位为“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并明确要将南京打造成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综合性枢纽城市、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城市。金融危机后,在全球经济重构平衡的过程中,南京进一步拓展城市定位为“人文绿都、智慧南京”,在突出城市发展现代化、国际性和人文理念的基础上,又赋予“智慧性”的新内涵。这预示着为了与新的城市定位相契合,南京的发展将进入一个以创新为先导和高端产业驱动的新发展阶段。为此,必然要求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作支撑,充分挖掘和发挥南京的智力资源和科教优势,在产业上实现高端化、差异化发展,从而起到服务于区域产业的基础性、内生性、外溢性的作用,进而突破产业链价值低端锁定的局面和产业结构固化的禁锢,以此体现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的城市职能,实现先进产业与现代城市的融合。
(一)金融危机后南京产业转型的基础优势
1.危机前南京产业转型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并积累了经验
“十一五”时期,南京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战略指导下,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第一,淡化产业结构的重化工特征,提升传统产业的品质。通过关停小化工企业、小发电厂,搬迁重点污染企业,淘汰落后的水泥生产企业和小高炉、小炼钢炉,2010年四大支柱产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下降到63.1%,其中石化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下降0.8个百分点,钢铁产业占比下降1.7个百分点。第二,不断提高自主研发水平,为产业升级提供动力。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全市研究与发展活动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2.4%提高到2010年的3%。中电光伏晶体硅电池的转换效率达到25%,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环(中国)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大型火电机组烟气脱硫脱硝核心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南京大学大孔树脂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第三,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增强产业竞争力。2010年,八大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308亿元,占全市工业比重达到27.2%,智能电网、通信、节能环保、轨道交通等新兴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居全省领先地位。
2.领先于全国的科教资源成为转型的巨大优势条件
南京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城市,截至2010年底,拥有普通高等学校(不含部队院校)53所,在校学生77.34万人,每万人拥有高校学生数居全国第一;全市拥有两院院士80位;共有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6家,其中,国家级13家,省级96家,市级37家;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48家;有各类研发机构600多家,专业技术人员达60余万,2009年有32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南京拥有企业技术中心163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51家,市级105家;拥有工程技术中心224家,国家级13家,省级176家,市级35家。
3.南京具有引领产业转型的优势产业和业态形式
南京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具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形成了一大批在国内外富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形态,特别是形成了一批带动、引领产业转型的先进产业形式。第一,南京以软件设计开发、工业设计、服务外包和文化创意为主要内容的智慧产业初具规模。“十一五”时期,南京软件业务收入平均增速超过40%,软件业对南京GDP增长的贡献率由2005年的6%上升到2010年的23%,软件业业务收入2010年达到1013.3亿元,同比增长60.3%,列北京、深圳之后,居全国第三、全省第一,占全国的7.6%、全省的44.1%。此外,南京动漫设计、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等智慧型产业发展也非常迅速,目前各类动漫产业园和都市创意产业园集聚了一批上规模的动漫、创意企业,一个立足南京、辐射华东、面向全国的智慧产业群雏形已现。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共有292家企业通过认定,所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遍布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8大领域,其中电子信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新材料及生物与新医药4大行业企业数占到89.7%,由此也显示出南京具有较强的智慧产业优势。第二,南京以智能电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南京是我国智能电网和电力自动化产业的发祥地,已有近70年的发展史。目前南京已经在智能电网产业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具有相当影响力的规模企业,并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2010年南京从事各种电力装备制造的企业有107家,实现销售收入337亿元,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产品占国内市场60%以上。中尺寸以上液晶模组产能突破1亿片,液晶模组占全球总量的11%左右,位居全国第一。第三,传统产业地位不减当年。2010年石油化工产业产值2605亿元,规模居全国第二位,对全市工业经济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30%以上,原油加工2098.53万吨,生产乙烯121.47万吨,产能位居全国第二。全市石油化工产业的精细化工比重由2009年底的35%逐步提高至50%。
(二)后危机时期南京产业转型的现实约束
1.产业结构固化,传统支柱产业的地位一时难以取代
电子、石化、钢铁、汽车四大支柱产业在相当长的历史上,在南京经济总量中占有绝对的比重,是南京经济的重要支撑和财税的主要来源,至今依然延续着这样的产业格局。2009年,仅石化利税占全市利税的比重高达41%,在支撑全市财政收入的主要企业中,烟草、石化、钢铁的地位这几年依然没有改变。新兴产业尽管已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对G DP的拉动作用还不强,在整个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和对财政的贡献还偏小。在短期内,新兴产业还难以取代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的地位,旧有结构还将继续维持。同时,南京主要的经济指标在全省的排名近几年呈现下降势头,与外向度较高的苏州、无锡等城市的差距日益增大。南京经济发展水平与其省会城市和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地位严重不符,支柱产业的地位在短期内无法被取代,产业转型面临已有结构固化的现实约束。
2.科教优势发挥不够,缺乏知识和技术支撑体系
南京的科教文化资源极为丰富,从科技人才的规模和实力看,仅次于北京和上海。然而,南京的科技实力并不强,产业化水平还较低,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南京每年高校的应用型成果转化率高达70%,而在本地转化的只有40%左右。企业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全市工业企业有科技活动经费投入的占77.4%,有产学研合作经费投入的占29%,即近四分之一的企业没有开展科技活动和研发工作,三分之二的企业没有开展产学研合作。产业领域的人才相对较少,大量的人才都集聚到高校和研究机构,企业缺乏领军人才。在2009年4月公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科学技术竞争力子项中南京未能进入前十,在人才竞争力子项中南京也仅名列第八。在反映科技创新能力的研发(R&D)经费支出的指标比较中,南京远远落后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国内主要科技创新城市(见表1)。
表1 2008年各主要城市R&D经费支出情况
特别是创新资源配置的体制存在障碍,资源分散运作、封闭管理的格局没有真正解决,缺乏相关政策、资金、资源支撑,载体建设、重大项目、人才引进等推进力度也不够,还未能有效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资本介入的多元化投资体系。
3.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受到限制,集聚与辐射效应难以发挥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布局定位来讲,南京是沪苏浙长三角区域经济中仅次于上海的中心城市之一,与杭州形成的两翼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中具有辐射源的地位;同时,南京又是“南京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和核心辐射源。围绕南京总体规划中提出的产业在城市空间中的布局原则:主城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副城和绕越高速公路以内的新城、新市镇以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绕越高速公路以外的新城和新市镇依托产业园区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第一产业主要在城镇之间的绿色开敞空间发展。长期以来,南京城市功能培育与要素集聚主要集中于主城,被束缚在相对狭小的行政区域内,传统产业的转移扩散与新兴产业发展在空间上受到限制。同时,集中于城区内的工业布局又过于分散,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到2009年底,南京市经国家、省和市政府批准建立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共41个,还有一些镇街工业集中区。工业布局相对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土地利用集约度不高,地均产出效益较差;园区专业化特色不明显、主导产业不明晰。
综合南京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征、基础优势、现实约束等因素,充分考虑后危机时期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结合南京未来的产业发展取向,南京产业转型应遵循以下原则:做高支柱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强服务业。在路径选择上:
(一)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支柱产业高端化
缺乏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不高、资源能源消耗高是南京支柱产业共同存在的问题,通过技术创新延续加工过程,拉长产业链,靠对产品的不断精细加工和灵巧的加工组装提高产品附加值,使支柱产业向高加工度化转型是实现支柱产业高端化的关键所在。
1.重点发展符合产业转型方向的电子信息产业,提升支柱产业的整体素质
南京的支柱产业按照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占比的排序(2010年),依次为石化、电子、钢铁、汽车,其中石化又占据了一半的比重。石化、钢铁、汽车这三大传统产业生产设备陈旧、能耗较高、污染严重,特别是创新能力不强。电子信息产业与石化等其他传统产业相比,更加符合全球产业调整的方向,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也更加能够发挥出南京的比较优势。但电子信息产业与第一大支柱产业石化产业在规模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如果不能实现转型,不能改变大多数电子产品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产品出口依存度较高、自主研发能力不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不高的现状,就很难脱颖而出。为此,应重点在以下方面着手:第一,以新型显示产业为突破口,实施中国南京液晶谷工程。加快引进包括中国电子平板显示研发中心、夏普液晶显示全球研发中心在内的国内外优势液晶显示专业研发机构。第二,积极推进新型光电技术,引领物联网产业发展,加快计算机及数字视听产业发展,加快微电子产业发展。
2.加快石油化工产业的改造升级,巩固支柱产业的优势地位
南京的石化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二位,在全市四大支柱产业中占近50%份额,但依然是小化工企业偏多,集中度不高。应加快石化产业治理整顿。第一,进行化工整治,压缩化工产业整体规模。完成一批市区重点企业向化工园搬迁,以减轻市中心的环境污染,并形成化工产业的规模效应。第二,进行化工产品调整,促进石化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实现石化产业“由大变强”,向绿色化工转型。第三,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进一步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改造提升基础石化技术水平。
3.开展汽车产业提升工程,提高支柱产业竞争力
南京汽车制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拥有“重、中、轻、微、轿、专”等系列完整、品种齐全的整车生产线,但南京汽车产业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较低、产业链较短、缺乏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对于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应重点通过开展汽车产业提升工程。第一,打造零部件生产基地,提高汽车零部件企业本地配套率。第二,加快园区建设,形成规模优势。引导全市新建整车及零部件项目向产业园集中。第三,开发新能源汽车。重点发展电池及其控制系统、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充电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第四,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推进重点项目研发与产业化。
4.实施钢铁产业的精品化战略,提高支柱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
钢铁产业目前面临的最大困境是资源控制力较弱,钢铁产业的升级转型,应充分考虑资源、环境因素,选择精品化的路径。第一,淘汰落后产能,控制产业总量。尽快淘汰国家明令的落后工艺设备和落后产能。第二,进行产品提升,实现结构调整。依托南钢集团和宝钢股份上海梅山钢铁股份公司提高优特钢的比重。第三,强化节能减排,以降低资源的对外依赖度和对环境的污染度,完成重点节能减排技术项目,降低SO2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
(二)构筑产业发展支撑平台,实现新兴产业规模化
新兴产业作为具有战略性特点的产业,决定着南京未来制造业的品质和层次,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对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尚未形成规模的新兴产业,目标就是将其“规模化”,关键在于为其发展构筑一个支撑平台。
1.企业主体,政府主导,推动新兴产业发展项目化。建立新兴产业大项目推动机制。每年从新兴产业中排出一些优质项目,为企业的项目建设提供资源库。积极搜寻项目源,政府部门对技术、资金方面的信息进行搜集整理,通过在企业间牵线,促成项目合作,集中全市力量支持企业项目申报和建设。
2.抢抓机遇,重点扶持,做大做强一批新兴企业。尽快启动“前期创新升级”计划,并为这一计划出台实施细则和具体方案,切实强化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推出一批新兴龙头企业,在技术改造、研发创新以及企业重组、资本运作、企业现代化管理等方面提出详细可行的实施计划。抢抓当前新兴企业国际并购成本降低的机遇,在并购等方面取得突破。
3.提高科教资源与新兴产业的耦合度,推动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尽快编制各类大学科技园、孵化中试基地规划,分门别类逐一制定优惠政策,利用其与高校之间的天然连接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前端支撑。打造以产业基地和产业化园区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发展体系、以各类服务平台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创新服务体系,建立真正的公共资源共享机制和以知识创新公共生活空间为核心的新兴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对各类高端人才在生活、物质上的需求一对一服务,并给予更富感召力的人文关怀。
(三)突出服务经济功能,打造、实现服务业品牌化
南京服务业的转型应着力突出金融、交通物流、信息服务、科教研发、商贸等具有良好发展基础和对周边区域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产业的功能打造,以提升南京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吸引力、竞争力,使服务品牌成为南京城市名片的代名词。
1.拓展金融服务功能,提高金融业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和服务能力。依托南京省会城市优势地位,不断拓展金融服务功能,完善金融市场建设,实现与上海的错位发展。积极促进金融业集聚发展,吸引各类中外金融机构来宁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培育和引进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及分支机构,以此促进金融产品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发展,鼓励企业通过股票融资等资本市场融资方式直接融资。同时,加快培育地方金融机构,推进南京银行全国性现代商业银行的战略布局,提升各投融资平台的投融资能力、盈利能力和运作能力。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组织,积极推进村镇银行设立,推进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
2.完善多式联运物流体系,强化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地位。进一步强化以枢纽型物流园区为节点的江(海)、公(铁)和航空多位一体的物流体系,一体化推进禄口空港、龙潭集装箱港、南京南站为重点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物流产业加快发展。提升铁路、公路物流输运能力,努力打造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加快推进地铁线路建设,推动宁杭、宁安、合宁等城际铁路建设。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设南京公共信息平台和电子口岸,促进物流企业和园区信息管理水平。
3.以建设“中国软件名城”为重点,提升城市的信息化程度和信息服务能力。以工信部授予南京国内首家“中国软件名城”称号为契机,加快推进信息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代移动通讯(3G)、新一代移动通讯(4G)和下一代互联网,重点发展面向生产制造的信息服务,完善数字认证、电子支付、在线支付等技术体系。创新软件产品,实施软件人才工程、品牌工程、基地建设工程,加速培育软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信息服务市场地位,争取成立“中国软件市场”,使南京成为全国乃至全球软件产品展览展示和交易服务中心。优化知识产权环境,为企业和发明人的专利技术产品提供良好的展示交易与推广转化平台。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加快推进各级服务外包产业园发展,尽快形成软件外包产业体系和软件外包企业集群。
4.以研发设计、创意产业为重点,建设“智慧南京”。以丰富的智力资源和科教优势为基础,加快发展研发设计产业,促进各类研发设计企业按照专业化方向细分技术领域。加快发展创意产业,以建设成为全国重要创意产业基地为目标,打造新型文化产业集群。提高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组建南京科技创新投融资平台。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开展产学研联合,鼓励龙头企业联合行业内上下游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形成各种模式的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
5.提升商贸业现代化水平和产业优势地位,发挥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南京是区域商贸中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长三角地区排名第二,苏宁电器、华润苏果名列全国十大连锁企业。为了更好地发挥商贸业的区域优势以起到辐射周边的作用,还需进一步提升商贸业的现代化水平。大力发展“数字商贸”,推动传统商贸向现代商贸迈进,把南京建设成为区域乃至全国的电子商务中心城市。推动大型连锁企业加快发展,成为零售市场的主导力量。支持具有知名品牌的商贸企业和“老字号”企业运用商品、商号、管理技术等优势开展连锁化经营。提升商贸现代化水平,加快引进顶级百货店、国际一线品牌专卖店、品牌旗舰店和国际娱乐休闲企业,提高商贸国际化水平,打造区域时尚购物中心。强化商贸优势地位,鼓励优势商贸企业参与周边城市商贸建设,鼓励品牌企业输出商业经营和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对区域商贸发展的带动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