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骛涵
(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文字史以文字之起源,以篆隶草真之变迁为时期之区分。文字学史以文字学之演变时期为区分①。学习文字学理论,有必要了解汉语文字学的分期。
中国文字以殷墟甲骨文为依据,而文字学起源于秦汉之际,《周礼·保氏》证明周代就有整理文字的工作,但并没有形成文献,期间的西土文字和东土文字并不符合六书的条例,而只有秦代的小篆符合六书的条例,到了汉代出现文字书的整理,所以文字学史以秦汉之际作为文字学发生的源头,以此作为划分文字学史的依据。
汉语文字学史分为四期②:
第一时期为文字书时期,这一历史时期只有文字书的搜辑,缺憾是没有文字学的研究,但是《说文解字》的出现,为文字学的研究作出了不可估量的价值贡献。
第二时期为文字学前期,对文字的研究还不是很精准,但徐锴、徐铉对李阳冰篡改后的《说文》的修订,推动了这一时期的文字学研究。
第三时期为文字学后期,说文四大家及钱大昕等人对这一时期的文字学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
第四时期为古文字学时期,清末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使得这一时期的文字学摆脱了仅以书本为准绳的局限,与地下出土实物相结合,使得古文字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黄德宽先生对文字学也作了一个较为合理的分期③:
近代以来,甲骨文研究、金文研究、战国文字研究、秦系文字研究都取得了卓著的成绩,尤其是战国文字研究更具代表性和说服力。汉字理论的探索和体系的建构在这一时期取得了主要进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有助于古文字学研究的壮大。
但是,纵观实际上已有的对汉字结构的研究著作,大多是建立在对单体符号构形特征的分析和类型概括的基础上,局限于一个时代之内,进行共时的、静态的分析与概括,因此,对结构类型和构形方式一般不作明确的区分,黄德宽认为:对古文字共时的、静态的分析和归纳,得出的只是汉字的不同结构类型④。
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字体系,象形字占据主导地位并发展到极致。随着社会的发展,只靠简单的线条来描摹物体的轮廓这种造字方法已不能满足人们交际的需要,在象形的基础上增加指示性的符号的指事字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象形造字的尴尬处境,但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殷商乃至西周的会意构形方式,还具备一定的构形功能。但会意字字形繁复,期间产生的自主性的以意义搭配关系的会意字类别,如:人言为信,并不能改变式微的局面。西周之后形声构形方式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指事、象形、会意结构类型基于社会及自身的原因,渐渐地被形声字取代地位。见下列统计数据⑤:
不仅不同时代的结构类型的发展情况不一样,同一时代的不同时期也有衰微与兴盛之分。象形、指事、会意结构类型在西周早、中、晚期单字总和中所占的比例变化不是很明显,而是逐渐下降的,而形声字比例却是逐渐上升的。从大量增加的形声字中,黄德宽先生提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切入点:要区分哪些是新增字,哪些是传承字。汪学旺也作出了很好的统计⑥:
上表显示:指事、象形构形方式生成文字符号的能力比较微弱,汉字的符号化进程基本上淘汰了指事附加符号,西周时期的指事性构形方式基本没有新增字出现。以形相会或以意相会的会意结构类型可以缓解一定的造字压力,但交际的简便性原则与其较为繁复的理念相冲突,并没有取得较为正统的地位。随着形声结构类型的逐渐成熟,会意结构类型占据了主导地位。
形声字的动态演变史及其声符的稳定性可以作为考证古文字的依据,突破长期以来只注重描述形体发展的局限,使人们开始关注汉字自身内在的发展变化,建立单个汉字形体流变谱。汉字谱系将声音相近的字列为一个声系,从形、音、义三方面结合研究汉字,从意义关联上寻找同源字的引申关系,为每个汉字建立纵向形体流变谱⑦。
了解了汉字的构形方式,那么我们接下来就有必要了解如何根据相关理论对古汉字进行相关的研究。
考证古文字的方法主要有字形比较法和偏旁分析法两种。
形声体系的发展与古文字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对形声结构动态分析的意义更是不可或缺。通过增加形符数量来增强构字能力的方法,标志着形符的发展。另外,由于思维的高度抽象,一些形符的表意范围扩大,产生很多与形符意义有关联的形声字,并进一步导致形符的类化。
何琳仪先生认为以上古音系联古文字的有孙海波的《古文声系》,该书将声音所从出者列为一首,谐声孳乳的字排列在一起,归为一韵,收甲骨文、金文为例⑧。何琳仪先生扬弃了孙书的不足,以“韵部为经,声纽为纬,声首为纲,谐声为目”⑨,收列战国文字字形,由此可见他是认可以声系字的考证方法的。
唐兰的偏旁分析法认为偏旁可以作为识字的依据,但这种方法一定得认识清楚偏旁,并不能改读,若干偏旁组合成的单字得注意它的史料,若史料亡佚得依同类字的惯例和各铭词中的用法再做推测,若无从推测只可阙疑⑩。
通过黄德宽先生对汉语文字学史的科学分期,可以看出汉字的构形方式是一个历时态的演变系统,作为最能产的形声字也表现为动态的发展趋势。声符的稳定性为其奠定了作为考证汉字主要方法的历史地位。汉字理论中的动静结合为学习古文字作出了一次较为清晰的梳理。
注释:
①②胡朴安.中国文字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绪言):13,13-19.
③黄德宽,陈秉新.汉语文字学史(增订本).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④黄德宽.汉字构形方式的动态分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
⑤⑥汪学旺.从西周金文看汉字构形方式的演化.浙江大学古籍所.
⑦党怀兴.构建汉字形体流变谱系.中国读书评论,2008,(6).
⑧⑨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6.
⑩唐兰.古文字学导论.齐鲁书社:179-186.
[1]黄德宽.汉字理论丛稿.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黄德宽,陈秉新.汉语文字学史(增订本).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3]唐兰.古文字学导论.齐鲁书社,1981:179-186.
[4]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98.
[5]黄德宽.汉字构形方式的动态分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
[6]汪学旺.从西周金文看汉字构形方式的演化.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2).
[7]吴国升.春秋文字发展演变的初步考察.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10,(2).
[8]党怀兴.构建汉字形体流变谱系.中国读书评论,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