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布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沿澜沧江中下游沿岸的山岳地带,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勐海、景洪、双江、永德、云县、耿马、澜沧、墨江等地,人口数约为9万人。永昌一带是古代“濮人”居住的地区,部族众多,其中的一支很可能就是现今布朗族的先民。隋唐以后,有“濮人”、“朴子”、“扑”、“蒲满”、“蒲人”等名称。唐宋时期受南诏、大理政权统治;明朝设顺宁府,以“蒲人”头人充任土知府。后来原居于云南南部的部分“蒲人”发展为现在的布朗族。布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部分人通晓汉文、傣文。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分布朗与阿尔佤两种方言,部分人会讲傣语、佤语或汉语。
撒拉族撒拉族主要分布在青海省海东地区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青海、甘肃、新疆等地,人口数约为10万人。撒拉族自称“撒拉尔”,因信仰伊斯兰教,又被称为“撒拉回”,当地其他民族称之为“撒拉”。十三世纪,中亚撒马尔罕人经新疆东迁到循化地区,与周围的藏族、汉族、回族、蒙古族等长期融合,约在明代中叶逐渐发展形成撒拉族。撒拉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奴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不少人会讲汉语和藏语,一般使用汉文。
毛南族毛南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该市的南丹、都安等县和贵州平塘县,人口数约为11万人。毛南族自称“阿南”,意为“这个地方的人”。毛南族由岭南百越支系发展而来,与唐代以前的“僚”、宋元明的“伶”有渊源关系,旧称“毛难族”,1986年改为“毛南族”。毛南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毛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多数人能讲壮语和汉语,通用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