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黎明
关于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
——职业教育呼唤顶层设计
□杨黎明
新近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要切实做好教育工作,让教育承担起这样的责任,首先就要做好教育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top-down),一个工程学术语,最早用于工程技术行业,后来从自然科学领域迁移到社会科学领域。其工程学的本义是从最高层开始,一层一层往下设计,统筹考虑各层次和各要素,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顶层设计”是系统工程的专用名词,是决策学领域的内容,人类社会的管理活动需要决策,农耕时代的决策是感性决策、经验决策和个别决策,工业社会的决策是理性决策、科学决策和集体决策。
“顶层设计”近期在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首次出现,被视作“十二五”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后来也成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内容。之所以强调“顶层设计”,目的就是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当前的若干决策,从局部来看无疑都是正确的,但一旦放在整体之中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高铁建设,从杭州到上海虹桥火车站最快只要40多分钟,确实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旅客的目标是尽快到家,而下了火车到家可能还需要一个半小时或两个小时,没考虑周全,配套问题没能解决,问题还是出在“顶层设计”。
教育需要“顶层设计”,职业教育更呼唤“顶层设计”。下面我们试图提出若干职业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顶层设计”问题。
职业教育如何把握公共基础课程的难度?中等职业教育是第三级教育,是初中后的教育,公共基础课程理应与初中对接;高等职业教育是第五级教育,是高中后的教育,公共基础课程理应与高中对接。而且,作为国家的教育标准还需要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各国、各地区的教育标准进行比对,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的难度不宜太低。但是从基层职业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学生,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在校生,是很难完成这样的学业任务的,如果降低教育标准,让这些未完成学业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毕业证书,危害学生,危害企业,危害职业院校和整个职业教育的声誉,这需要好的顶层设计加以解决。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如何避免低层次的重复?自2004年以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满足经济界、企业界的要求正逐渐被中国职教界所接受;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起点不是书本而是企业的工作任务,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正逐渐成为教师们的共识。于是,几乎所有的职业院校都开始进行课程改革。客观地说,这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对广大专业教师来说也是一次实际的锻炼和提高。但是基层院校,校校搞课改,不仅存在着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无法使企业、职业院校、教育科研机构的一流专家参与,其所取得的改革成果显然也不可能是第一流的,这需要好的顶层设计加以解决。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如何提升企业的积极性?企业需要的是能够胜任、解决生产第一线技术问题的技能型、高技能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光靠职业院校自身是很难培养出来的,校企合作确实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模式,职业院校可以借助于企业的人员、经验、厂房、设备,共同参与对学生的培训,扩展学生的视野。但现实的情况是职业院校普遍对此具有较高积极性,而部分企业对此的积极性则相对较低。其实质是很多企业在和职业院校合作的过程中并没有获得多大的收益,如何使企业和职业院校的合作获得双赢的局面,这需要好的顶层设计加以解决。
职业教育信息化进程如何加快?信息技术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信息技术对职业教育的教学有着积极的支持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职教界有识之士所认同。当前,不少职业院校的领导和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充满着激情,纷纷将有限的资金和热情投入到信息技术发展中来。这确实是一种可喜的景象,但是,信息技术作为一项高新技术,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优质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各级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等等,都要想清楚了,才能再干。在还没想清楚之前,盲目决策,仓促上马,代价和所付出的学费是可想而知的。这样的教训已经出现,这样的教训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这同样需要好的顶层设计加以解决。
“顶层设计”重要性无需细说,“顶层设计”还要与脚踏实地的工作相结合。
责任编辑 殷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