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波
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梁晓波
对于初中数学来说,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每一个数学教师追求的目标。数学教学应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学生的知识不是“灌”的,而是通过思考“悟”出来的,通过活动“生产”出来的。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就需要教师用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当做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来对待,破除急于求成、包办代替的做法,让学生自主决定自己学习的进程轨迹,从而达到自我控制、自我体验、自主学习的境界。初中生的弱点是依赖性强,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突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平时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投入,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尽力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给予帮助,在成功时给予赞扬,正确对待学生中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评价时做到不褒此贬彼,把他们的自我表现欲充分激发出来,用于他们自主学习的过程。这样,课堂才真正“活”起来,学生的创造性也才能发挥得更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开发智力的钥匙。用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在教学中,笔者采用语言激趣、设置悬念、创设情境、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等教学方法,做好导向作用,让学生探究潜能与欲望有所指向,同时加强学法引导,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如:“某超市钢笔8元一支,铅笔8角一支。现搞促销,购买钢笔、铅笔可以优惠。两种优惠方法:1)买一送一(买一支钢笔送一支铅笔);2)打9折(即按购买总价的90%付款)。这两种优惠办法有区别吗?到底哪种更便宜呢?通过计算加以说明。”这些数学例题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学生不感到陌生枯燥,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容易激发学生的兴奋点,活跃学生的思维,营造了学习数学的宽松环境,使数学课堂展现出更强的活力及魅力。
数学定义中的术语很多,学生往往不能理解掌握。有些看起来很简单的内容,学生却很难理解。要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自己动手,摸一摸,量一量,拼一拼,通过亲自操作、演示,学生从人人动手拼到动脑想,自己探索,发现知识。教师只是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将学生的优秀实验报告在班级数学园地进行张贴,供学生课后讨论思考,这样学生亲自体验到付出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并增强数学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知识也将会在学生今后的学习实践中发挥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快乐,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更能使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在单位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学生有了这种本领,才能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掌握探索的主动权。
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需有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教师不但要把“释疑”作为一种天职,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发挥好主导作用,更要鼓励学生就学习上不懂的问题进行大胆提问,克服胆小、害羞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和信心,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启发学生开阔思路,多思善想,质疑问难。在学生质疑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其次,指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最后,还要启发学生自己学会解决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用悬念、反问、比较、转化等质疑方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消除学生质疑心理障碍,尽可能提供质疑契机,教给质疑方法。如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新旧知识的契合点质疑,抓住自己不懂或似懂非懂的地方质疑,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等,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大胆质疑,使“有疑——释疑”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在课堂上多担任引导启发者的角色,渗透化归转化、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数形结合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当学生能解决某个新问题时不要立足于表面,注意培养学生深化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回味问题的习惯,使学生懂得解完某个问题并不是目的,若就此了结,往往会失去更为宝贵的东西。引起学生的回味和思考,揭示问题的实质或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获得更有益的启迪,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这不仅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性与积极性,而且学生也会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学习中逐步锻炼和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促进自身各方面的素质能力全面发展,实现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数学起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应用是数学发展永恒的推动力,只有认识到数学的应用,才能使学生学习数学有更大的动力。华罗庚教授曾认为: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笔者一直在思索,能否将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一些应用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一些有意义的自我探索,达到学有所用的效果。学生不是对学习失去兴趣,而是充满渴望,关键是教师应该做怎样的引导。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更多的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也处处服务于生活,感受到数学的重要性,才有学习的动力,才能保持对数学的求知欲。
表面上看,数学似乎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问,但如果把它同相关的历史知识联系起来,学生就会对它产生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究。如用数学故事作为课堂的开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丰润镇中学)
10.3969 /j.issn.1671-489X.2011.04.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