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信息技术在《智取生辰纲》教学中的应用

2011-02-20 23:23:29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年22期
关键词:杨志生辰水浒传

卢 亮

例谈信息技术在《智取生辰纲》教学中的应用

卢 亮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各科教学中,这不仅促进了各科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还极大地促进了课堂教育教学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等实现“质”的飞跃。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有机整合,使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改变了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强调突出重点、分散突破难点,转换了教师的角色定位,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丰富了语文学习情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加大了课堂的教学容量,开发了学生的潜能,强化了学生的思维训练,提高了创新能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品位;凸显了语文课堂的人文性,使语文课堂变得多元、立体、生动、活泼、高效,更好地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笔者就信息技术在《智取生辰纲》一课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体会。

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对教学改革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这只是一种可能,也是教育专家与一线教师的期待,但这种促进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现实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所以需要深入研究。

这些材料教师提供给学生阅读即可,没必要让学生到网上到处去找,况且网上的资料未必可靠。其实让学生课下仔细阅读、品味原著,效果更好。

多媒体技术应用在这个方面可以立竿见影。但这还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的应用上,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培养学生语言文学素养、写作能力、审美情趣等,还需要深入挖掘。信息技术在帮助学生进行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的过程,是大有可为的。

一、在预习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了解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

《智取生辰纲》是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的节选(《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也是《水浒传》中最精彩的片段之一。《水浒传》作为施耐庵的代表作,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智取生辰纲是“水浒”英雄反抗官府的发轫之举,讲述晁盖、吴用等人劫取梁中书生辰纲的经过,是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前奏,紧接这件事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压迫的农民起义运动。本文故事发生时间久远,学生虽从影视中了解了不少情节,但对事件的背景、作者的生平以及作者的其他作品不是很清楚。互联网信息量大,操作方便简洁,教学前,让学生通过校园网搜寻相关的信息,并按预习指导提纲有针对性的详细了解有关作品的演变传承、艺术手法,作者的生平简介以及作品的时代背景,初步了解作品中杨志、两虞侯、老都管、白胜、七个卖酒的商人晁盖、吴用等人物的一些特点。为进一步理清故事的情节,学习掌握课文的内容,了解把握人物的形象塑造手法奠定了基础。

二、在导入时,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三、在整体感知课文时,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全面概括课文内容

阅读教学中,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全面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是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使初步掌握课文内容的主要训练项目。对于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强的学生来说,一般情况下,通读课文后基本能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而对于阅读能力较差和概括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只平平淡淡地阅读课文内容一般是不能较全面地概括课文内容的,特别是人物众多、线索隐藏、冲突矛盾错综复杂、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课文,就更显得捉襟见肘了。这时,运用信息技术呈现课文内容的视频片段辅之阅读,学生在初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观看有关课文内容的视频,获得感性认识,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就会轻而易举的较全面地概括课文内容。如在教学《智取生辰纲》一课时,课文中人物众多,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作者构思巧妙,初读课文后,及时播放《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片段,学生错综复杂的冲突矛盾中很清晰地梳理故事情节,快速实现有效阅读。

师:读课文后,请你说一说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生1:文章写杨志在押送生辰纲途中处处小心翼翼,但因天气炎热都管掣肘押送,他与同伙之间发生矛盾,后来晁盖等八条好汉用妙计骗杨志他们喝下药酒,劫走了生辰纲的故事。

师:概括的很全面,真不简单。请再想一想,我们能不能用两个词把这个故事情节概括出来呢?(提示一下,可以从文章的题目找到关键字)

生2:“智送”和“智取”。

师:回答得很正确。请再读课文,“智送”和“智取”都突出一个“智”字,其智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为顺利进入更深层的教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四、在理清课文的思路时,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准确抓住课文的中心

教育家叶圣陶说:“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无论兴味方面还是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因此,进一步学习课文首先要理清作者的思路,顺着作者的思路去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课文内容所要表现的情感,进而深刻理解作品的主题和内涵。如教学《智取生辰纲》这篇小说时,抓住“智”字理清故事情节是教学是这一课的重点。杨志的“智送”表现在:一是起止时辰的变更,出城后“五七日”的安排,“五七日后”的安排;二是“逼赶要行”,不敢懈怠;三是斥责两虞侯;四是坚持赶路,不怕得罪老都管;五是审察贩枣客商;六是对卖酒汉子高度警惕。吴用“智取”表现在:一是智用天时—酷热的天气;二是智用地利—山冈树林;三是智用矛盾—杨志的内部矛盾;四是智用计谋:乔装打扮(消除杨志的戒心)、酒为诱饵(难以抗拒的诱惑)、巧妙卖酒(天衣无缝的计策:卖而不卖—喝酒买酒—饶酒夺酒—巧下蒙汗药)。教学时如果只干巴巴的看课本上的文字是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的。因此,教学时,运用信息技术适时播放智取生辰纲的视频片段,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慢放、回放等功能,有重点的,有选择的观看,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势必会帮助学生理清故事情节,故事情节理清了,学生的思路也就清楚了。分析课文时,随时在大屏幕上打出关键词,形成简洁直观的板书。

视频片段作为分析人物的背景资料播放,这样的使用方法更趋合理些。

五、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时,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文学作品

在《智取生辰纲》这篇小说中,分析杨志的人物性格是学习本课的难点。教学时教师不禁要问:既然杨志是“智送”,吴用等人是“智取”,那么为什么生辰纲被劫了呀?既然杨志谨慎小心,为什么最终还是失败?杨志为什么最终输给了吴用等人呢?这就要在理清课文思路的基础上分析杨志的性格特点。分析杨志的性格特点,单从本文中的描写分析,学生很难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这时,我们不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播放“杨志杀牛二充军”“杨志比武受重用”“杨志初上梁山”的视频片段,从中分析杨志“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热衷功名,急功近利”的性格弱点,从而表现出其性格粗暴蛮横,心理上急功近利,押送生辰纲人员内部矛盾难以协调,导致生辰纲被劫。同时回放吴用等八位好汉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应战的视频片段,分析说明杨志一人的“智”比不上吴用等八人的“智”,以不团结的集体对团结的集体,从而导致杨志最终失败。

[1] 周励群.应用多媒体技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J].广西教育,2010,5

[2] 邹静.多媒体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3

[3] 赵翰章,鲍东明主编.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研究[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4] 龚道敏.多媒体优化语文教学的实现与模式探讨[J].北京教育,2000,10

[5] 黄琨.语文课中多媒体技术运用的误区及对策[J].零陵学院学报,2010,2

[6] 宋守信.创建与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库的新突破[J].中国远程教育,2010,7

稿件编号:P1109056

卢亮,本科,中教一级。

河北省沧州市教育局石油分局局机关中学。

一部好听的乐章由一段好听的序曲开始,一出好戏由一段好看的序幕开始。同样,一节成功的好课也要由精彩的导入开始。导入是思维的起点,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精彩的导入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拓展学生的想象思维,激起师生间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快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教学时,运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用激越豪放的主题歌作开场,同时在屏幕上显示水浒传中108位英雄人物的图片,营造一种“水浒”氛围。然后播放画外音:“‘替天行道’是梁山好汉在水泊梁山竖起的大旗,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托塔天王晁盖、智多星吴用、青面兽杨志、行者武松、花和尚鲁智深等都是我们津津乐道的英雄。梁山起义的烽火已尘封成历史的记忆,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是啊!英雄已离我们远去,但英雄的形象却如青山,矗立在我们心中。在《水浒传》中,既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刀光剑影,也有让人扼腕屏息的搏斗场面,更有智慧与智慧的较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智取生辰纲》(大屏幕出字幕)一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水浒英雄是如何‘智取生辰纲’的”。此时,无论是运用多媒体播放《好汉歌》,还是大屏幕展现水浒英雄,都很好地营造了学习氛围,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视频辅助学生阅读这种方法在语文课上要慎用。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文字阅读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学习写作的技巧。不当地使用视频,学生对文字的内容虽然理解了,但途径是不同的,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并未得到提高。另外,读者从文字中获取的信息与通过多媒体获取信息是有很大区别的。读者通过文字阅读在脑中形成的人物形象是要经过主观加工的。所谓“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不就是这个意思吗?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经过二次创作的,与原著中的形象有差距是很自然的。不当地使用视频,可能会限制读者脑中人物形象的形成。

此外,某些情节(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通过文字表现,可能让读者觉得津津有味,而一旦通过视频展现,则可能破绽百出、让人觉得荒唐可笑。所以在教学中要斟酌使用多媒体。

猜你喜欢
杨志生辰水浒传
杨志的短板
陈毅诗记赣南游击战
小说的互文与改写——读东君短篇小说《与杨志共饮》
都市(2022年12期)2022-03-04 09:11:56
“《智取生辰纲》:于‘智’的角逐中观情节之妙”教学设计
《智取生辰纲》,智在何处?
读《水浒传》,看北宋社会风俗
金桥(2019年12期)2019-08-13 07:16:38
真正的好汉——读《水浒传》有感
全新一代·全面升级港福珠宝《宝宝生辰牌》第二代珠宝臻品火爆上市
中国宝玉石(2018年3期)2018-07-09 03:14:16
生辰有感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