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新课改中的交互式教学
——教师的困惑、思考、认识与角色转变

2011-02-20 22:31:57王宝江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10期
关键词:新教材新课改理念

王宝江

美术新课改中的交互式教学
——教师的困惑、思考、认识与角色转变

王宝江

1 曾有过的困惑与思考

怎样就算是在传统基础上的改革与创新?改什么?新什么?从哪里作为新的突破口?新教材注重什么?关注什么?放弃什么?好长时间这些实际存在的问题都在困扰着笔者。因为新旧教材在各个方面都存在极大的差异。其中,有许多观点、理论、教学方式、思维模式等都不同以往的认识与经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以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与理念来看待今天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在迷茫、徘徊、困惑之后勇敢、冷静地面对、思考、剖析、升华新教材的教学理念、宗旨、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的侧重点,一切要靠教师的经验来沉着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难以预料的事情。

在教材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可供参考或依据的教学模式,再加上传统习惯根深蒂固,常常有虽使用新教材,讲的是新内容,但又不知不觉地回归到传统教学模式的现象中。这就是说很难从过去多少年来沿用的旧的教学体系中光明正大地走出来,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把握好课改的脉搏,仍旧倾心于对专业知识技能技巧的讲解与讨论,或者说仍钟情于表象浅疏的形式革新。应该说新课改不是简单地改变教学模式或使用上什么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就算是这样改革了,也是对课程改革认识上的误解。它需要教师深入透彻地了解课改的精髓,才能深悟改革的玄机所在。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新教材的光辉灿烂之处。

而交互式教学却提供了一种明了清晰的指导思想。所谓“交互式”即实现课堂教学要素全方位的最有效的有机设置,形成师生之间的交流反馈。其主旨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在教学统一体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力求做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统一。交互式教学方法是在创设教学情景的前提下,在教学平台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围绕某一个问题或课题进行平等交流和自主互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交互式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教学能更好地实现师生、学生之间的双向交互,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性,学生获得整体发展,构建出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2 对新教材的几点认识

新课改需要新观点、新理念,只有更好地认识和发掘教材,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交互式教学非常接近人的教学理念和宗旨。

1)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与宗旨,更加注重“人文内涵”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突出人性化,立足顺应全体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发展需求,突出情感、学习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个性张扬,强调趣味性的学习。也就是说新课改更加注重学生的受知尊严,更加尊重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进行人本身的综合素养的建设。

2)新教材从知识的结构内容等方面,更加充分考虑其开放性、立体性、科学性的合理因素,大开大放的教学理念更有利于贴近教师与学生本身,使其具有最大化的选择空间,更有利于教学相长、双边互动和各自的空间发挥,使其充分得到个性发展、发挥与释放。这就是说新课改给了教师与学生更大的自主权。

3)新教材在知识传授方式与结构上打破常规,在知识结构上做了极大的调整,削减单纯知识性传授的课节,凸显实践活动课的章节,也可以说实践活动贯穿整个教材的始终。新教材以其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参入活动本身贴近生活或身边感兴趣的事、物、人的过程中,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去操作、观察、猜想、探索、归纳、类比、质疑等方式,自主获取、积累、构建知识、经验、能力、情感。可以说新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由知识技能的传授向美术实践活动的转变,也更加注重过程。新教材无论从哪个角度,都给交互式教学注入可以充分发挥展示的广阔天地、良好环境和新鲜血液。

3 面对新教材,美术教师的几个转变

1)思想意识的转变。新的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全新构架自己的思想意识,以全新的理念审视现代教育,打造现代教育的人才观、育人观。

2)必须完成课堂教学模式由以教师为中心的“广播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交互式”方向转变,这包括从线性的记忆学习,转换到非线性的发展、探索和构建,还包括从一体通用的标准化“生产”,转换为量身定做的个性化教学。

3)角色转变。传统教育中的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主宰者。而新课改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入者,学生学习的合作探究伙伴,是平等独立的而又相互依存的个体,是学生学习的向导与教练和陪练。它要求教师平等地面对学生,共同完成对知识的探究与学习,这更加符合交互式教学的指导思想。

4)完成由“辛苦型”“经验型”向“研究型”“学者型”的转变。在这个知识飞速更新换代的时代,教师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地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层面与容量,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推进教育改革。

10.3969/j.issn.1671-489X.2011.10.025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西关中学)

猜你喜欢
新教材新课改理念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地理教育(2022年10期)2022-09-29 09:23:56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师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 02:20:53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教书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 06:00:34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38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34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09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 13:02:00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中医研究(2014年10期)2014-03-11 20: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