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黄廷杰 江礼平
一位学生在一次题为《等待》的作文中写道:
“这个问题有没有人知道啊……到底有没有人知道啊?”老师在讲台上重复了5遍。
没有人回答,底下“万马齐喑”。
“唉”老师叹口气,“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
这种情形在课堂上已是屡见不鲜了,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学生都不回答呢?因为我们在等待,等待什么?等待老师的正确答案。天啊,这多可怕!在课堂上,我们像机器人,任凭老师往我们的脑袋中塞一大堆的公式、解题思路、必背段落等等。我们还没来得及张口,就被这些淹没了。
从上面的学生作文中可以看到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所造成的死气沉沉的状态。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只是将知识输送给学生,学生就如机器一样只是被动地吸收,自身并没有进行积极的思考探究。这种状况下,学生的个性被抹杀,学习的方法机械呆板,靠死记硬背完成学业,依赖性强,缺乏创新精神,缺乏学习的热情,当他们进入高一级学校或参加工作时,学习明显带有被动性特征,缺乏自学能力,难以适应新的学习和工作。为什么出现这种状况呢?原因之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分地注重接受性学习,学生对老师的依赖过多未能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应提倡探究式学习,这是由探究式学习的特点决定的。在探究式课堂中,教师只是设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学生收集、利用资料,帮助学生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的结果、过程进行反思、总结,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它要求教师应转变自己的观念,使自己由一个知识的传授者,知识的绝对权威转为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学生共同学习并及时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帮助、服务,而非代替他们的学习思考过程生硬地塞给他们一个结论。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地发扬民主,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见解,允许他们说错做错,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倾听他人见解,宽容他人过失与错误的良好品质。只有在民主、宽容中,学生学习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学习的热情才能被调动激发起来,学习的气氛才会热烈而轻松,学生才能处于主动、积极的思考状态。此外,还应善于发掘学生学习、思考的闪光点,热情地加以肯定、鼓励;用委婉得当的方法纠正学生的错误,避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不要让学生觉得教师是权威,是绝对正确的,否则他们便不再发问、质疑了。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大家都已经意识到:有效的学习活动不再是单纯的依赖,机械的模仿和记忆,而自主探索是学生获取新知的重要方式之一。“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目的是要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提供学生更大的自主发展、自我完善的空间。美国探究教学专家萨奇曼认为,学生与生俱来就有一种好奇心倾向,为了弄清事物背后真相,他们会想方设法去探究。而事实上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实践潜能的发挥很多时候并不只是从老师讲解书本知识而获得,更多的是通过学生自己主动探究和体验而厚积薄发,所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培养和倡导学生探究性的学习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提倡探究式学习,它能改变死气沉沉的教学状况。
探究式学习能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哪些具体的方式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总结出以下几种:
这一模式适合于有一定难度的文章。教师在充分深入地研究教材,透彻全面准确地理解教材后,并不在课堂上将自己的学习所得一股脑地全端上来,强行塞进学生的大脑,而是要求学生反复阅读,在细读课文的过程中,记下自己的疑问、思考、阅读感受和联想。在学生对课文有一定感知认识并产生疑问后,让学生自由地提出问题,大家共同思考、讨论、解答。教师只作这一过程的组织者、参与者,负责创设轻松氛围,让所有同学都能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在课堂中,随着问题的提出,讨论的深入,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越来越全面、透彻,提出的问题质量越来越高,学习、探讨的气氛也越来越热烈。以下是学习《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讨论、解答的过程:
问题:文章开头写“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既然先生早已想写,为何到他们死后两年才动笔呢?
这个问题一提出,立刻引起同学们的热烈讨论。一位同学从课文注解①中得到提示,认为在“左联”五位革命作家被枪杀后,鲁迅先生立刻发表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等文章,对国民党的罪行进行深刻的揭露,这应该算是记念文字,只是先生觉得还不够,于是在烈士遇难两周年的日子里又写下这篇纪念文章。很快,另一位同学受到前一位同学的启示,从课文中找出依据,他认为文中“《北斗》创刊时,我就想写一点关于柔石的文章,然而不能够,只得选了一幅珂勒惠支夫人的木刻,名曰《牺牲》是一个母亲悲哀地献上她儿子去的,算是只有我一个人心里知道的柔石的记念”这句话情感悲痛,体现先生时时记挂着要写点什么纪念他们。还有同学认为,当时先生正受追捕,居无定所,没有写纪念文章的条件和发表的机会。又有同学认为先生当时的感情过于悲愤,只有当这种强烈的感情沉淀下来之后,才会写下纪念文章。
问题的提出和解答虽不尽完美,但从这一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学习的热情高涨,他们都能积极思考,并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果学生对提出问题觉得有难度,教师亦可示范,把自己在阅读中的疑问、思考提出来以达到引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如果气氛不够活跃,同学不够踊跃,也可进行小组积分竞赛,看谁提出和解答的问题多。
在学习以推敲文字,品位语言,培养阅读、写作的谨严精神的课文时,单凭老师讲,学生的体会只会停留在表层,十分肤浅。为了强化学生的体验,可以让学生就语言文字的推敲方面设计题目,和同学互问互答,既扩大知识面,又加深对推敲文字的体验。例如教《咬文嚼字》这一课时,在学习课文后,指导学生从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古诗古文中,找出用词精炼准确的例子,把它设置成题目,由其他同学揣摩回答,然后由出题者评判,在评判中和答题者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加深对用字、用词精炼、准确、严密的体会。有的同学对课文举的例子进一步探讨,如对“僧敲月下门”好,还是“僧推月下门”好进行探究。结果发现作者贾岛当时是去访友,而非朱光潜先生所说的“步月归寺”,从而否定了朱光潜先生在课文中认为“推”字更好的看法。更多的同学是从课外的古诗中,把体会到的用词精妙语句设置成题目,如:
选择:1.半篙流水夜来雨,____早梅何处春。
A、几点 B、一枝
2.地湿厌_____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
A、闻 B、看
分析:第1题应选A。句中点明是“早梅”,“几点”说明少而分散,符合“早”的特征;“一枝”表明枝上的花较繁密,和“早”不相吻合。
第2题应选B。如果选A,“闻”和“听”是同义重复,在对偶句中,显得不和谐。选“看”,可以通过抬头看雨的动态,形象地把人厌恶连天阴雨的心情和盘托出,感情强烈而自然。
学生通过阅读、体会、设题、解答、评判、交流,对于语言文字的推敲、应用有较深的体会。为了进一步激发兴趣,还可以由同学评选出最佳题目设计,张贴、表扬。
对于一些思想性较强,内容较容易发散的课文,可以组织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评论,或对课文的思想进行引申,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感悟和认识。这样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感受,从而改变老师讲半天,学生如坠雾中或不以为然的低效教学状况。
例如《读〈伊索寓言〉》这篇课文其主体就是钱钟书先生对九则寓言的个性化理解。如果教师对每一则寓言再加以分析,学生一定会厌倦。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以发动学生读出、写出自己对寓言的理解,并进行比较。下面是一位同学对《狗和它自己影子的故事》的别解:
这让我想起中国人,中国人攒钱的思想也是这条逻辑。有足够的钱买一件东西时,得先压制一下自己的欲望,等攒足了两份的钱才出手。有位名人曾说过:“人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除健康知识外,就是花出去的钱。那些你没花的,最后还不知道是不是你的呢?”因此,依我看,那只狗在与自己的影子抢肉之前,不妨先将衔在嘴里的肉吃了。等它吃完后,肚子饱了,也就对肉没了兴趣,或许也就安分了吧。
从学生的短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寓言有自己的理解,在阅读、表达等多方面都得到了锻炼。
又如教《米洛斯的维纳斯》这一课,在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后,可以组织同学摘录关于“美”的文字,写出自己对于美的认识感悟,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评比。
此外还有其他探究形式。如实践体验式,对戏剧,可组织学生分角色排演课本剧;对诗歌,可组织学生配乐朗诵。
总之,把探究式学习引入语文课堂可以活跃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效率,值得我们进一步尝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