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农民精神负担

2011-02-20 08:14段卓夫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农民精神农村

段卓夫

(周口师范学院政法系,河南周口46600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农民的生存状态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近年来,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党中央连续几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对“三农”问题作出了战略性调整与部署,广大农民充分享受到了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农民负担逐渐减轻。但是,提及农民减负,我们想得更多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群众在物质方面得到了若干实惠,而一直以来紧紧附在农民群众身上的另一种负担——精神负担未能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一、农民精神负担的界定

一般来说,通常把政府及其部门向农民征收的各种税费,包括税收、统筹提留、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以及集资、摊派、罚款等统称为农民负担。其实,农民负担有着深刻的内涵,它既是一个客观范畴,又具有主观特性。从客观方面来看,农民负担是实实在在的实物支出,同时农民负担更是负担主体——农民的一种主观感受。从此意义上说,农民负担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理解,即农民实物负担和农民精神负担。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精神是指高度完善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外在客观世界输入的信息不断加工制作的过程,是人的一切主观心理状态和意识现象的总和。精神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知”是指人类对世界的知识性与理性的追求;“情”是指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评价,表现为热爱、仇恨、向往、遗憾、满意、不满足以及对自身喜、怒、哀、乐等的心理体验、心理活动;“意”是指意志,是人类追求某种目的和理想时表现出来的自我克制、毅力、信心和顽强不屈等精神状态。精神的外延极其广泛,既包括一切正确的、高尚的、健康的、先进的思想观念,也包括一切错误的、荒谬的,甚至是腐朽落后、丑恶卑劣的思想观念。因此,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精神内涵的阐释,结合农民负担实际,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农民精神负担作以下界定:从微观上讲,农民精神负担是指农民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具有和显现的一种思维模式、价值判断、道德与信念的选择等非健康的思想意识,主要是指农民实物负担等客观存在作用于实践客体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主观反映;从宏观上讲,农民精神负担是指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原因,社会实践活动作用于农民本身所产生的各种非健康的思想意识,它对实践主体本身具有不可忽视的反作用。

二、农民精神负担的主要表现

(一)社会地位平等之惑

地位是指在某一群体或社会中某一确定的社会位置,这一位置赋予成员特定的权利与义务。在我国,代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利益的共产党领导国家政权,农民阶级与工人阶级一起构成了社会主义政权的阶级基础,是国家的主人。因此,农民阶级同工人阶级,以及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是完全平等的。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地区、城乡、行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有所加大,分配格局失衡导致部分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收入差距已经超过基尼系数标志的警戒“红线”。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拉大,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倍,而国际上最高一般都在2倍左右[1]。农民阶级在经济上、生活上同其他阶级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而且这种不平等正在日益显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道难题。

因此,由我国国体决定的农民阶级的先赋平等地位与农民切实感受到的经济、社会等领域阶级地位事实上的不平等之间就产生了矛盾,这一存在反映到农民的精神领域即是农民精神负担的一个重要表现。

(二)社会角色差距之惑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或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外在、动态的表现形式。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新型农民的角色定位应该是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这亦是社会发展对农民的角色期待。但就目前的农民来看,他们还没有完全脱离传统农民的特点,在自身素质、能力、水平与他们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间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他们重人情而不重社会规范,不能积极主动学习和应用科学技术,市场意识不强,害怕竞争,经营和管理意识能力薄弱。这种角色距离反映到农民的精神层面,就成了他们努力融入现代社会过程中较为凸显的精神负担。

(三)相对剥夺感之惑

相对剥夺感是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它是由于人们往往将那些既和自己地位相近,又不完全等同于自己的任何群体作为参照对象,从付出、收获、命运等多方面进行反向比较的结果。我国农村改革以来,几乎所有的农民都从改革中获得了实惠,农民的绝对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相当一部分农民不把自己同农村中那些贫困群体作比较,更不愿意同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农民作比较,他们在内心里更多地是拿自己的生存状态与本地区先富起来的农民作比较,与沿海地区的农民作比较,甚至于与城镇市民、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作比较,由此,对自己的生活状态产生了强烈不满和日益明显的相对剥夺感。这种相对剥夺感的产生也是农民精神负担的一个重要表现。

当然,农民精神负担还具体表现在很多方面。如,农民担心党的相关惠农政策的稳定性与延续性。尽管国家连续几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对解决“三农”问题作出了具体部署,但仍有部分群众对相关政策抱有观望、怀疑态度,在进行创业时还放不开手脚,有时甚至错失良机。担心子女读书与就业问题。农村基础教育环节相对薄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社会转型期高等教育体系尚未成熟,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客观存在,这些都给农民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精神负担。担心生病。尽管社会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完善,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害怕生病依然是农民精神负担的重要表现。

三、农民精神负担产生的原因分析

农民精神负担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一)农民精神负担产生的主观原因

1.精神支柱缺失。一是部分农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模糊,漠视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对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了解不够全面、深入。二是部分农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变形,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淡薄,有些人甚至为了尽快发家致富,不惜破坏资源、破坏生态,不惜采用非法手段谋取私利。三是部分农民理想信念模糊,信仰迷失,痴迷邪教,追捧各类非法宗教活动。

2.精神生活空虚。由于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他们对知识的追求、对美的追求、对生活意义的追问等高层次精神需求明显不足,读书、写作、绘画、发明等发展、超越型休闲娱乐活动缺乏。大部分农民不读书不看报,喜欢在牌桌、酒桌、神桌上消磨业余时间。一项调查显示:59.2%的人偶尔读书看报,13.1%的人从来不读书不看报;60%的农村青年经常参加带赌博性质的打麻将、玩扑克活动[2]。

3.精神生活特性和生活信心低下。精神生活特性是指个人享受精神资源后精神生活呈现出的特有性质,它可以用愉悦性、发展性和超越性来表示。目前,我国农民的精神生活特性还更多地停留在一定程度的愉悦性,发展性和超越性尚不明显。一份由北京大学中外妇女研究中心课题组通过网络方式进行的有关“生活质量”调查的结果显示,收入较高的群体对于生活的信心和希望要高于其他群体,农业劳动者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最低[3]。

(二)农民精神负担产生的客观原因

1.经济原因。经济基础是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物质保证。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农民的收入大幅度提高,但总体上仍属低收入群体,精神生活的物质基础不足。特别是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多数农民仅靠种地维持生活,虽有部分农民外出务工,但是他们收入相对偏低,且收入的绝大部分都用于子女的教育及人情往来,有的甚至不够维持基本的家庭生活支出,根本不可能有多余的资金用于精神文化消费。

目前,在我国城镇化步伐逐步加快的大背景下,东部沿海地区大部分农村农民的生活已经或者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集体经济还很薄弱,基层政府在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较少,精神生活基本设施匮乏,远远不能满足农民多层次的精神需求。

2.政治原因。一是政策引导缺失。尽管中央高度重视农民减负等“三农”工作,出台了若干针对性的措施,但是涉及农民精神层面的内容和举措较少,在各级各类文件中尚未明确提出农民精神负担的问题。二是各级政府与干部对农民精神负担的存在与严重性认识不足。一些领导干部认为精神生活是虚的、看不见的、摸不着的,只有物质生活才是实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因此,他们将主要精力放在抓经济建设和经济效益上,认为只要减轻了农民切实的物质负担就可以了,对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的农民精神生活的关注不够。

3.文化原因。一是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反映农民生活、贴近农民生活的优秀文艺作品较少,能在农民内心世界引起强烈共鸣的优秀文艺作品更是少之又少。当前满足农民精神需求的主要工具是电视,而荧屏上那些流行的台剧、韩剧及其他充满想象的生活剧与农民的生活相去甚远。更不要说那些暴力、色情的电影电视,它们的存在与蔓延对农民精神世界的塑造与引导起到了消极作用。二是农民文化生活内容贫乏,缺乏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载体。一些头脑精明、善于经营的文化个体户,打着“文化下乡”的幌子,把书刊垃圾、音像垃圾、演出垃圾等文化垃圾大举向农村转移输送, “大篷车”等格调低俗甚至是不堪入目的所谓“文化”,更是严重败坏了淳厚的乡风。

4.社会原因。一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不协调,物质文明一手较硬,精神文明一手较软;二是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仍不够完善,宗族观念、封建迷信等腐朽落后的思想依然在某种程度上主导着农民的精神世界,公平正义理念不够深入;三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阶层的社会弱势地位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相反,由于社会贫富差距的逐渐拉大,农民主观体验到的被剥夺感更加凸显,因收入相对较低,农民的生活信心明显低于其他高收入群体。

[1]新华社调研小分队.中国贫富差距正在逼近社会容忍红线[N].经济参考报,2010-05-10(5).

[2]代俊兰,李合堂.中国农民精神生活质量述论[J].云南社会科学,2007(6):22-25.

[3]北京大学中外妇女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人生活质量与主观幸福感调查报告[R].第三届亚洲女性调查报告, 2006-05-22.

猜你喜欢
农民精神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虎虎生威见精神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