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炜,蒋 栋,李卫萍,陈宁宁,王 茵
(上海长海医院超声科,上海 200433)
讲好医学超声诊断课的一些体会
姚 炜,蒋 栋,李卫萍,陈宁宁,王 茵
(上海长海医院超声科,上海 200433)
超声诊断学内容较枯燥,因此,把超声诊断课讲得生动、让学生爱听并不容易。文章结合实践介绍了几点关于生动讲授超声诊断课的经验和方法。
超声诊断学;生动讲解;体会
要生动地讲解医学课程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医学课讲述的主要是医学现象及其产生的机理,课程本身没有多少有趣的内容,超声诊断学也不例外。所不同的只是超声诊断学是医学影像学的一个分支,包含有许多图像,但这些图像却并不容易看懂,对图像的解释又颇费周折。超声诊断学和其他医学课程相似,内容上比较枯燥[1]。那么,如何上好超声诊断课,让学生爱听、听得懂呢?我们认为,这就要从如何讲课上动脑筋。通过精心的组织准备,让讲课的过程成为一个不断吸引学生关注、激发学生兴趣的过程,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超声、理解超声。
超声诊断在现代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不仅在心、腹、小器官诊断方面有彩超、DTI、造影等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而且在原来不能涉足的颅脑、胃肠等方面也通过寻找声窗、借助介入等方法不断拓进。当今,超声已经覆盖了临床医学的方方面面,成为临床各科医师必须知晓、而且非常有助于他们临床工作的实用学科。因此,超声诊断同CT、磁共振、同位素扫描一起被并称为四大影像诊断技术[2],而且超声往往用在临床最前沿,是临床应用最多的影像诊断技术。在许多医院,超声已成为继血、尿、粪之后的第四大常规检查项目,是住院患者和门、急诊患者常规的、重要的诊断手段,加之超声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都很高,更进一步提高了超声诊断的重要性。在超声的诊断范围内大部分的疾病都能得到病理确诊或可靠的倾向性诊断,超声发现的小肾癌可以做楔形切除,保留肾脏;超声发现的小肝癌可以不做手术,用介入治疗将肿瘤病灶消融……讲清了超声诊断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就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超声诊断的意愿和兴趣,为学生认真听课打下基础。
课前提示是一个小技巧,可以在提示中把要讲的内容先介绍一下,把重点和难点提出来,让学生对整个课程有一个大概了解,对要讲的重点、难点内容有所准备。比如:在讲超声基础知识课时,可以先告诉学生该节课的内容分为超声物理基础、超声成像原理和超声临床应用范围三大部分。在提示重点和难点时,还可以用一些生动的言语,比如在提示时可以这样说:“在本节课中我们会碰到三个‘跷跷板现象’、两个‘说不清的病’”。对这‘跷跷板现象’、‘说不清的病’先不予解释,“卖卖关子”(当然在讲课时要把这些‘跷跷板现象’、‘说不清的病’讲清楚),这样可以把学生的听课兴趣调动起来,使学生带着问题、带着好奇去听课,以提高听课的效果。
能听懂是学生爱听课的关键,很少有人会喜欢深奥难懂的理论;而能把深奥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这才是一个教师应具备的才能。要想把超声诊断课讲得浅显易懂,可以有以下几个方法:
3.1 多举例
许多课上内容的讲解完全可以不局限于名词解释或定理定义式的宣读,可以用一些生动的例子来配合讲解,像讲故事一样讲解范例,把“情节”塑造得生动一些,甚至紧张一些,吸引学生听讲。在临床上,急诊超声的一些抢救范例就完全可以讲得像一个紧张、生动的故事。实践证明,学生是很爱听“故事”的,而且记住一个生动的例子要比记住一条枯燥的定义容易得多,当学生听懂了教师所举的例子,他也就听明白了教师要讲的问题。
3.2 多做类比
把一些高深、枯燥的问题比作一些简单的、学生熟悉的东西是一个效果很好的解释问题的方法。比如:把右肝肋间切面的正常血管超声图像比作可爱的“飞鸟”,把轻度肾积水的超声图像比作鲜嫩可口的“菱角”,把不易解释清楚的“M型超声”比作学生熟悉的心电图……超声的各种征象非常多,也显得很琐碎,用一个个生动的类比对象来理解记忆这些征象要比直接从文字上理解和记忆容易得多,也有趣得多。
3.3 理论联系实践
把所讲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告诉学生,会加深学生对所讲理论的理解。比如:超声图像的纵向分辨力实际上是由超声波发生衍射时障碍物的大小决定的,在讲课时把这一点告诉学生,会加深学生对超声波衍射现象的理解。再结合高频超声分辨力高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试着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学生对超声波衍射现象的理解就更深了。又如:讲完超声波的散射现象后,在讲到彩超原理时可以重提一下超声波的散射,以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为超声波良好的散射体为引子,说明彩超用的正是超声波的散射原理,这样也能加深学生对超声波散射现象的理解。
3.4 多看图
图像总比文字形象生动,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超声的图像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不容易看懂。生动地讲解超声诊断课应注意以下几点:
3.4.1 要打好识图的基础 超声图像属于人体断层图像,和CT、MRI的断层图像有相似之处,但超声图像也有自身的特点,它以脏器为中心进行归类,尤其在断层方向上灵活多变,与CT、MRI有很大不同[3]。因此要想让学生看懂超声的图像,首先要教他们看懂超声的正常标准切面图像。在讲解各个脏器的正常标准切面时,要把切面的构成标准、方位和毗邻关系这三个主要内容讲清楚、讲透彻,在学生看懂了正常图像之后再逐渐引入异常图像。
3.4.2 结合理论看图像 即使有了正常识图的基础,在看异常图像时也不能忽视了理论的讲解。最好是先把病因、病理讲清楚了再去看图,结合着图像讲解异常图像形成的病理基础,让理论和看图呼应起来,会加深学生对理论和图像的理解。
3.4.3 不断重复,加深印象 超声的正常标准切面图像比较多,每个切面要掌握的内容也比较多,各切面之间相互联系又不多,显得比较琐碎,靠一次讲解很难让学生全面掌握,而多次讲解又显得重复累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方法是在讲解异常图像时,针对性地重复一些正常图像的识图知识,这样既不显得累赘,又有助于对异常图像的识认,相得益彰。这样一来,异常图像讲得越多,正常图像的识图知识就复习得越多,学生掌握得也就越好。
3.4.4 看动态图、实物图 动态观察是超声的优势,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让学生看一些动态超声的图,比如心脏、胎儿的三维动态图像[4],这会有益于学生对疾病超声表现的理解。可以在超声仪上把这些动态图像用动态存储取下来后插在讲课的幻灯片中播放,也可以用录像机录制、编辑后在课堂上直接播放。超声图像是切面图像,对一些学生没见过的东西,比如人工心脏瓣膜、房室缺封堵器、腔内探头等,如果直接在超声切面图像中介绍,学生不太容易理解,可在讲解之前把一些实物照片放出来让大家看,在学生看清了是什么东西后,再来讲解它在超声图像中的具体表现,这样效果会更好。
超声诊断课讲授后及时安排见习课学习,这是实际体会、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5]。见习要比课堂上的理论讲解生动有趣得多,见习课把理论课中讲授的抽象、难理解的内容通过实际操作演示给学生看,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又让学生实际了解了超声检查的全过程,可谓一举两得[1]。
讲课主要是语言的艺术,在课堂上语言是吸引学生听课的主要手段,如果在一堂课上妙语连珠不绝于耳,那么即就是内容很枯燥的课,让学生听来也会变得很生动。在这一方面就需要授课教师认真下功夫去备课,精心地去组织自己的授课语言[1]。
5.1 多提问
提问可以引起学生对所讲问题的思考,频频地提问可以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始终跟着老师。提出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回答,也可以教师自问自答。提问的目的不在于谁回答,而在于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以提高听课效率。
5.2 语言风趣幽默
每个人都喜欢笑,如果在内容不怎么有趣的医学超声诊断课上能时时笑声朗朗,让学生在一种很轻松的氛围内学习,那么听课也就变成了一种享受,谁都愿意听这样的课,这就是幽默的魅力。比如:原发性肝癌的英文缩写是“PLC”,讲到这个缩写时可以“多此一举”地提醒大家注意不要把这个缩写误写为“PLA”,因为“PLA”的意思是人民解放军,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PLC”这个缩写的印象,更能够使大家莞尔一笑,使课堂气氛轻松起来。又如:在讲解法乐氏四联征的缩写“F4”时也不妨这样说:“F4的含义有很多,它可以是美国的‘野猫式战斗机’,也可以是一个著名的流行歌曲演唱组,但是在我们的超声诊断课里它是法乐氏四联征”。幽默的素材很多,但要在课堂上成功地运用幽默的语言技巧,需要讲课老师平时认真地积累和准备。幽默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在课堂上,幽默的运用不必很多,但是恰到好处的幽默点缀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没有一种教学方法能适用于所有教学内容,教师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去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才能提高教学质量[6],把超声诊断课讲好。
[1]李艳宁.提高超声诊断学教学效果的探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25(Suppl 1):205-206
[2]李艳宁.多媒体教学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25(Suppl 1):236-237
[3]徐金锋,刘慧玉.临床超声医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重庆医学,2008,37(5):998-999
[4]姚兰辉,曾红春.超声医学诊断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30(6):651-652
[5]荣雪余,黄慧莲,朱强,等.超声诊断学教学中的体会[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2008:222-223
[6]赵永利,田丽欣.多媒体与传统方法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的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2):3475-3476
Our experience of teaching diagnostic ultrasound lessons
Yao Wei,Jiang Dong,Li Weiping,Chen Ningning,Wang Yin
(Ultrasound Examination Department,Shanghai Changhai Hospital,Shanghai 200433,China)
As the contents of diagnostic ultrasound are relatively boring,it is not easy to make diagnostic ultrasound lessons interesting enough for students.Based on our practice,the paper introduces some experience and methods on how to teach the lessons of diagnostic ultrasound vividly.
diagnostic ultrasound;vivid teaching;personal experience
G642.0
A
1004-5287(2011)02-0205-03
2010-07-20
姚炜(1968-),男,上海人,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超声诊断及超声诊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