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潜伏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契机

2011-02-20 03:36
中学语文 2011年6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科学精神

颜 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他所说的“求真”,也就是不断地去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的科学精神。的确,进入21世纪,高科技生产的发展,对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让学生学习必要的科学知识,更应着眼于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无独有偶,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语文教学也应该加强学生的科学教育和注重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语文,它承担着科学性和人文性这双重任务。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科学精神的培养,也已经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第三项任务”,也是我们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相当丰富的科学教育素材,都直接或间接地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所以,我们要认真研究分析教材,探讨怎样在语文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接受科学精神,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究竟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渗透科学精神教育呢?

一、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勇于批判的精神

我们早已习惯把课文叫做范文。教材中的文章无疑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优秀作品。然而,创造从怀疑开始,怀疑就是思考,就是批判。马克思曾把“怀疑一切”作为自己最喜欢的座右铭,孟子也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如果能让学生从书中发现问题,进而去分析、解决问题,必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勇于批判的科学精神。如在教学《木兰诗》,读到最后一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时,我引导学生思考:这一句中有一处不符合语言规范,你能找出来吗?学生都觉得很意外,认真思考起来。不一会儿,就有学生提出了“傍地走”一词用得不够准确,因为即使不点明“贴着地面”,只说雌雄两兔一起跑,人们也知道兔子是在“地面”跑。文中用法就如同说“用嘴吃饭”、“用耳朵听”一样,不符合语言规范。我及时追问:你认为该换哪个字就说得通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议论,最后一致认为把“地”该成“着”就行了。讲到这儿,我首先肯定了学生的思考,接着告诉学生:其实,在古音里没有翘舌音“zh”,那时类似的音读“d”。所以,文中的这个“地”应是“着”的通假字,课本注释中的理解应是错误的。如此讲解,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权威也可以质疑的意识在学生的头脑中扎了根。

二、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大胆创新的精神

求异思维能力是创新的核心。培养求异思维能力就是要突破传统思维定势,推陈出新。求异性的特点在于与众不同和标新立异,即大胆否定前人或别人的说法,又要勇于探究,以确立更新的见解。如在学习《范进中举》时,我引导学生思考:范进热衷于功名利禄,丑态百出,他身上就一点可取之处也没有吗?经过认真研读课文,深入思考,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范进认准了目标,坚持不懈,终于成功,这一点也值得赞赏。在学习《桃花源记》时,我们陶醉于世外桃源的和平、宁静的生活之余,不禁要问:陶渊明独善其身,寄希望于文中,你是否赞同他的做法?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不同意见的同学产生争执,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经常进行这样的思考,大大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不仅使学生不人云亦云,而且拥有自己的主见,创新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三、留给学生空间,培养大胆想像的精神

想像是对已有感性材料的加工、改造和重新组合,它是创新的基础。我们常说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是呀,如果没有古人嫦娥奔月的想像,怎会有今天的月球之旅?想像是创新的翅膀,创新是想像的归宿。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必备的科学素养。续编故事、人物模仿想像等是进行此项训练的极好方式。在学完泰格特的《窗》后,让学生想像不靠窗的病人看到外面光秃秃的一堵墙后会怎样?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有人认为那个病人后悔莫及,有人认为那个病人怨恨同伴欺骗他……同学们把人物的神态、心理作了淋漓尽致的描述。学习《核舟记》时,让学生模仿苏轼和黄鲁直两人的形象,不仅发挥了想像力,还深刻地理解了主题……

让学生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深厚的科学素养,相信这不是梦想。只要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胸中有“科学精神”,立足教材,深入研究教材中的科学因素,扎实分析学法教法,就一定能让科学精神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绽放异彩,开出美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使中学语文成为科学精神教育的沃土。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科学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