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工艺美术专业课程目标定位研究

2011-02-19 21:10:29斌,刘
职教通讯 2011年2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宜兴专业课程

李 斌,刘 炜 杰

(1.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200;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无锡 214221)

职业教育工艺美术专业课程目标定位研究

李 斌1,刘 炜 杰2

(1.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200;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无锡 214221)

目标定位是确定课程体系、选择课程内容的基本依据。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就是“预期的课程结果,即期望学生通过习得某门课程之后,在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达到什么状态”。本文拟探析职业教育工艺美术专业课程的总体目标定位以及文化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的目标定位,为工艺美术专业课程的开发者与实施者提供借鉴。

职业教育;工艺美术;课程目标

面对工艺美术职业活动的特殊性,目前对于职业教育工艺美术专业的课程目标定位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人文目标论,持有该观点的人认为,工艺美术需要深厚的人文底蕴,为了职业教育工艺美术专业学生将来更好地发展,必须加强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持有这一观点的人倾向于在工艺美术专业中增加文化课的课时,以及开设国学等内容的选修课程;另一种是技能目标论,该观点者认为,工艺美术专业(紫砂陶艺方向)的毕业生出去,连把茶壶都做不像样,那家长为什么还要把学生送到职业院校来,不如直接找个师傅学。该观点者倾向于加强技能实训课程。以上观点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但仅把问题归结于文化课与实践课之间量的变化,其思维尚未摆脱传统课程模式,也未深刻地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所在。

一、工艺美术专业课程目标的总体定位

尽管通过前期的开发能够形成对课程目标的岗位、任务和能力三个维度的定位,但是这个定位只是对课程目标的诸多的综合要素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描述,如何从宏观上把握这些要素,则需要进一步从人的发展、教学实际组织等角度进行职业教育工艺美术专业项目课程方案的目标定位。

(一)人文素质与专业技能的合一

工艺美术不仅是一件满足使用需求的实用品,更成为人们追求艺术、热爱生活的文化载体。从职业活动的工作任务来看,一个任务内容包含了两个层面:一是作为物质层面的设计制作,二是作为精神层面的设计制作,前者需要的是专业技能,后者更需要的是人文素质,二者合二为一才构成了工艺美术的存在。从这一角度上看,恐怕是不能将人文素要与专业技能分开,作为独立的课程目标来加强的。

在上表中的空间感觉一栏,涉及到的名词是“图案”、“造型”、“美学”等,这些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成为人文素质的构成要素,但这些审美对象同样成为专业技能的构成要素,在动作技能这一栏,“绘(图)”、“制、成(型)”等,都是这些审美对象的实际应用。从职业能力来看,工艺美术专业职业能力的各构成要素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项目课程也因此要实现,也有可能实现人文素质与专业技能共同发展的目标。

(二)专门化发展与多元化发展的协调

从个体来看,人的能力发展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过程。从群体来看,人与人之间存在能力发展的差异,这个差异不是单一方向上的简单的高下、优劣之分。加德纳博士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这不仅对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具有特殊的指导意义,也为建立专门化发展与多元化发展相协调的职业教育课程目标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从工艺美术的品种来看,它包括十几个大类,数百个小类,数以万计的品种,从工艺美术的工作任务内容来看,以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工艺美术(紫砂陶艺方向)专业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例,它包含紫砂壶设计与制作、紫砂盆(瓶)设计与制作、紫砂雕塑设计制作、均陶堆花、紫砂陶生产管理、紫砂作品包装设计与制作、紫砂作品营销等七个工作任务,既有不同的典型产品任务,又有包含专业链的延伸,这就必然提出实现专门化发展与多元化发展相协调的课程目标的要求。

(三)职业教育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沟通和衔接

2005年10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建立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的“立交桥”,使职业教育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促进学习型社会建立。这个文件精神对于本文的指导意义是,职业教育课程目标要实现与其他教育,包括中高职教育的沟通和衔接。2005年11月颁布的《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对这一要求更为具体和明确:职业教育课程新体系不仅要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相衔接,而且要实现与行业企业培训等各类非学历教育相融合、与普通教育课程相沟通的课程目标,为造就一大批各行各业所需要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服务,为“富民强省”和“两个率先”服务。

工艺美术从业者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学习与创新。以宜兴紫砂为例,相当多的工艺美术大师或毕业于江苏省宜兴陶校(现在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或得益于宜兴紫砂工艺一厂的企业培训,他们并非就此停止求学的脚步,很多人先后到中央工艺美院进修学习。而一些传统工艺美术的式微,正源自于学徒制工艺美术教育的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工艺美术的文化属性在“匠人”中逐步没落。工艺美术从业者不断学习的需求,也使得职业教育工艺美术专业课程目标不仅定位于为从业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还要定位于为他们今后的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职业教育工艺美术专业中文化基础课程的目标定位

曾经将职业院校的普通基础课程定位于“相当于同等普通教育的程度”,但实际在实施中是极为模糊的,一方面是因为职业院校的生源状况与普通院校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实际教学中难以“相当于同等普通教育的程度”;另一方面,在“文化过关、技能过硬”这种以有用、实用、够用为准则的目标引导下,似乎没有必要“相当于同等普通教育的程度”。这样极为模糊的目标定位下,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或是处于一种混沌状态,或是成为专业课程的附属课程。

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首先应该着眼于学习者人格的完善。我国教育家邹韬奋曾指出,职业生活仅是人生活的一方面,职业责任仅是人承担的诸多责任中的一种,在进行职业教育时往往只着重了个人职业效率和社会经济的需要,在传授职业知识技能时往往忽略人的生活、人的精神世界的非职业的其他方面。事实上,割裂了人们生活的多方面联系,人的精神生活单一化,人就会变成机械、怪物,也就不成为人了。普通教育、自由教育与职业教育有共同的价值存在。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职业教育作出明确定义:“技术与职业教育被视为:……(B)准备从事某一职业以及有效进入职业界的一种手段;(C)终身学习的一个方面以及成为负责任的公民做准备;……”。这些论述都说明文化基础课程应该“充分体现出时代的文化性和普通性1”,而不是成为专业课程的附属课程。从工艺美术来看,它不仅是一个实用品,更是人们追求艺术、热爱生活的文化载体,工艺美术承载着深厚的人文底蕴。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缺乏生活情趣的人,一个缺乏人文底蕴的人,能够进行高水平的工艺美术创作。事实证明,停留于“匠人”的工艺美术只能在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中式微,没落。由此看来,基于人格完善需要设置的文化基础课程是职业教育工艺美术专业课程体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关于“建立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的‘立交桥’”的文件精神,落实到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就是要形成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沟通与衔接。例如中职教育工艺美术专业的毕业生,可能要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与深造,即使是进入职业社会,也有可能存在参加成人高考的需要,那么,很现实的问题是入学考试,考什么?除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就目前而言,主要是素描和色彩)之外,就是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基础课程。职业教育教育和高职教育属于同一个类别,与普通教育均是教育大系统的子系统,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需要与高职教育、普通教育形成沟通与衔接,为学生将来的生涯发展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可能。

从职业教育工艺美术专业来看,专业课程的学习需要文化基础课程的支撑。以宜兴紫砂陶艺为例,紫砂壶、紫砂盆(瓶)、陶板上的文字陶刻装饰,往往是制作者才情与感悟的释放,有画龙点睛之妙,需要制作者扎实的语文功底。一些顾客紫砂壶的容量有特殊要求,如福建人对小容量的朱泥紫砂壶情有独钟,这需要制作者具有计算能力以及对计量单位的了解。不同的紫砂泥烧成温度以及收缩率不同,制作者需要具有一定的化学知识。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扩大,工艺美术成为国际市场中的新宠,这又需要从业者具备一定的外语交流水平。对此,在项目课程开发及实施中有二种选择,一是在陈述普通文化知识的基础上,突出其在专业的应用。这要求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师了解专业课程的需要;二是完全通过项目情景“黏合”这些知识,实现知识和技能的综合。

三、职业教育工艺美术专业中专业技能课程的目标定位

职业教育课程的普通论与专业论同样困扰职业教育工艺美术专业课程的定位:持普通论者认为,社会的迅猛发展,技术的日新月异,工艺美术产业群、产业链的空前庞大,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和人的终身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教育教育尤其不应局限于过于狭窄的职业领域,专业课程要面对相近的就业岗位,充分体现通用性;二是与普通论相对应的专业论,持该观点者则认为,服务于个体就业与经济发展即是职业教育的核心价值体现,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应当突出满足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训练,突出一技之长。

黄炎培先生指出,“职业教育,以广义言之,凡是教育皆含职业之意味……若以狭义言,则仅以讲求实用之知能者为限。”这实际上说明,职业教育本质上就是专业教育。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模式转换的关键时期,对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素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也是当前职业教育得以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这样一个时期,企业要求职业学校切实提高专业化程度,甚至向学校提出“零距离上岗”的要求。从个体就业的角度看,专业化之重要,套用一句常用的广告词,“因为专业,所以精彩。”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尖锐地指出,“事实上,在今天的大学里,传统的受过教育的人根本不被认为是有知识的人。他们……被视作半吊子。”在劳动力市场竞争极为激烈的今天,重视专业化,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就是以生为本。由此看来,专业化是专业课程的核心目标。职业教育工艺美术专业的专业课程也不例外。

以专业化为专业课程的核心目标,是不是预示着放弃了普通论?对于人的发展而言,空前庞大的工艺美术产业群、产业链孕育着无限的可能。但是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如果以专业化为唯一目标,彻底放弃普通化,那么以规模教学取胜,课程目标相对统一的学校教育,将扼杀学习者的差异化发展、个性化发展、多元化发展的可能。举个简单地例子,假定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工艺美术(紫砂陶艺方向)专业的专业课程以设计制作紫砂壶为单独的专业化方向,放弃其他专业化方向,那么谁来传承宜兴的五朵金花?谁来进行作品的营销……恐怕这将是一场灾难,宜兴紫砂陶艺的灾难,学生发展的灾难,也最终是专业教育的惨淡收场。普通化是职业教育工艺美术专业的专业课程不可忽视的目标。

特色工艺专业项目课程实施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57200919)

李斌,男,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主任,高级工艺美术师,主要研究陶瓷艺术设计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刘炜杰,男,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硕士,主要研究职业技术教育。

G712

A

1674-7747(2011)02-0006-03

[责任编辑 秦 涛]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宜兴专业课程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云南化工(2021年6期)2021-12-21 07:31:40
宜兴釉陶
江苏陶瓷(2020年6期)2021-01-12 07:01:42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少先队活动(2020年8期)2020-09-11 06:42:34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少先队活动(2020年7期)2020-08-14 01:17:50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
浅谈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