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晓莉(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2)
过去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改革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增长。但证据表明,和世界很多国家一样,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公平挑战。其中,收入分配不公平是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其表现为,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过低、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过低,居民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收入差距。在我国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分配的公平正义是衡量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准,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2011年两会前,温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指出:“使我们国家成为一个公平的、正义的社会,使每一个人生活都有保障,这应该是我们奋斗的理想。”可以说,分配的公平正义,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不仅要把蛋糕做大,而且要把蛋糕分好,要让每一个人都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是我们今后努力实现的目标。
自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1979年到2006年,GDP的年均增长率高达9.69%,而同一时期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只在2%~3%之间。同时,由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打破了平均主义色彩浓厚的个人收入分配体制,实行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广大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1978~2009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长到19 1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长到5 919元。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我国社会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但值得关注的是,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个人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改革极大地加深了地区间、城乡间以及城乡内部贫富家庭之间的差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由世界上居民收入最平均的国家之一,变成世界上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之一,城乡、区域、行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近年来,我国分配领域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呈现出新的特征:即由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个人收入差距持续扩大转向社会财富不断向资本所有者集中、向政府与垄断行业集中,初次分配企业利润侵蚀劳动者工资现象、再分配国家财政收入挤占居民收入状况越来越突出。这不仅降低了居民的消费能力,削弱了经济发展的动力,而且影响了人们勤劳致富的价值取向,最终动摇了人们对社会公平的认可与信心。
早在2007年,广东省的一项调查就显示,人们认为当前社会不公平最严重的前三项是“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弱势群体权益保障”。实际上这三个方面都涉及收入分配问题,包括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引发的社会心理失衡程度进一步加剧,主观相对剥夺感日趋严重,并使公众的态度不利于改革方向的转变,社会鸿沟逐步加深。
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近期发布的《2010年北京城区市民心态调查报告》显示,北京市民对个人收入的满意度水平较低,以百分制计算的满意度平均分为29.2。北京市居民对分配失衡、收入差距的关注度逐年上升,2009年已跃居第二位,仅次于住房问题。已有53%的北京市民对家庭收入不满意。实际上,在全国许多地方,分配失衡已引起了城市中低收入市民的不满,分配失衡还导致了城市居民违法犯罪率的上升。
城市收入差距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社会公平公正问题,公平公正的高收入是不会激发社会矛盾的。收入差距过大特别是分配不公平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不争的事实,已经成为触动人们物质利益、引发不同利益集团激烈博弈、影响社会秩序与稳定的最大隐患。分配不公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劳动者工资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持续下降。居民收入占GDP比例从1995年的67.3%下降到2007年的57.5%,而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却呈快速上升趋势,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分别提高了3.21个百分点和7.49和百分点。这说明,在初次分配领域,资本收入和劳动收入的差距扩大,再分配阶段不但没有改善,反而进一步扩大了收入差距,分配不公现象加剧。
二是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持续下降。经济学中关于分配公平,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分配率,它是指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分配率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分配率中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越高,社会分配越公平。而在我国,国民经济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强资本、弱劳动”趋势不断强化,劳动报酬所得在各种生产要素中的地位不断下降。对比国际经验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居民收入所占比重一般占总分配比重的70%左右,劳动报酬所占比重一般在60%左右,且呈上升趋势。我国的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GDP比例却连年呈下降趋势,1995年为51.4%,2007年就下降到39.7%。在国民收入三次分配主体政府、企业、居民中,其比例从过去的24︰18︰56改变为目前的33︰30︰37。这说明,劳动报酬与资本等其他要素收入相比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三是财政收入超常规增长。按照一般的经济学常识,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应该是相适应的,增长速度应该是相协调的。但是,多年来,我国的财政收入始终处于超常规增长状态。根据中国财政部的统计数据,2002~2007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0.6%,名义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1.09%,实际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69%。财政收入连年实现超常规增长,但民生改善却没有得到实质性进展,普通百姓“被增长”的感受却越来越明显。从事实来看,1995~2007年,去掉通胀的因素后,我国政府财政收入增长了5.7倍,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增长了1.4倍,农村居民的纯收入只增长了1.2倍。从支出来讲,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现象。目前我国政府的行政支出占到财政收入的20%,是日本的10倍、美国的2倍。而政府在民生支出方面则明显落后,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约为6.85万亿元,医疗、教育、社保就业三项支出占比仅有14.9%。相比之下,美国这一比例达到61%。从这个角度看,政府部门显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最直接受益者。[1]
四是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从绝对水平看,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已经排在了世界前列。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20世纪80年代,中国基尼系数大约为0.21至0.27,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继续迅速扩大,从2000年开始,中国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2006年已升至0.496,2007年达到0.48。中国基尼系数不仅超过了国际上0.4的警戒线,也超过了世界所有发达国家的水平。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表明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突破了合理的限度。世界银行报告同时显示,最高收入20%的人口和最低收入20%的人口的平均收入,这两个数字的比在中国是10.7倍,而美国是8.4倍,俄罗斯是4.5倍,印度是4.9倍,最低的是日本,只有3.4倍。从1988年至2007年,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从7.3倍上升到23倍。我国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而最低收入的10%的家庭,其财产总额仅占全部居民财产的 1.4%。这些数据显示,中国已经进入了高收入差距国家的行列,贫富分化在急剧加速。
五是分配关系已经严重扭曲。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以及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有专家认为,当城镇化率达到45%时就会产生一个转折点,过了转折点后,城乡收入差距会逐步缩小。但是,2009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46.6%。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仍从1978年的2.36∶1,扩大到2009年的3.33∶1,收入“落差”幅度不仅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阿根廷、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从地区之间的比较来看,我国东西部地区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仅拿浙江和贵州两省来比,2009年浙江、贵州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4 611元、12 862元,前者高于后者近2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0 007元、3 000元,前者与后者相比相差3倍多;从行业比较来看,垄断行业收入畸高现象呈刚性趋势,我国各行业间收入水平差距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8倍扩大到5倍~10倍,为国际所罕见,特别是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普遍比其他行业职工的工资高出2倍~3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为5倍~10倍;从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居民之间比较看,高收入阶层财富增长特别快,少数企业高管薪酬水平与社会平均工资甚至已经相差上百倍。而另一方面,我国绝对贫困人口超过4 000万人,低收入群体还有2.7亿人。
收入分配差距问题,表面上看似乎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利益调节问题,但实际上分配差距的背后反映的是分配不公问题。正是由于收入分配不公才导致了收入差距的扩大。这些问题反映了劳动者主体地位的下降和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弱化,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性质是相悖的,也是与社会主义本质格格不入的。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清醒认识分配不公将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实际上,由于分配不公,已经使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失衡,并产生了许多不良后果,多年累积的矛盾已经堆积成一座活火山,到了十分危险的境地。
一是引发人们普遍的仇富心理,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人们的心里都是趋向公平公正的。公平正义是社会赖以发展的一个基础。“事不公则心不平,心不平则气不顺,气不顺则难和谐”,这句俗语道出了公平的重要性。目前分配不公已经造成部分经济困难群体产生心理失衡和被剥夺感,引发他们对社会的不满,从而成为社会矛盾的主要“孵化器”。当前出现的一些社会矛盾和冲突,包括许多群体性事件,很多都源于分配不公引起的贫富差距悬殊。
二是导致消费不足、内需不足,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表面看是产能过剩、出口受阻,实质是国民消费能力不强,内需不足。早在1997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央就作出了启动消费、扩大内需的战略部署。但至今居民消费率低的局面难以改变。问题的症结在于长期以来,经济增长速度快于人们消费能力增长,导致社会总需求不足。由于高收入者的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消费需求增长的空间不大,而低收入者虽有消费需求,但无力增加实际消费支出,结果就出现了“有钱的人找不到新的消费渠道,没钱的想消费的人又消费不起”的局面,严重制约了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上述分配不公的危害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影响社会和谐并恶化增长环境,动摇了人们对社会公平的认可和信心,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严重背离的。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尽管至今为止,在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探讨仍是一个热门的、不确定的话题,但是党的三代领导人都对此进行过艰辛的开拓与探索。
毛泽东虽然没有完整地提出一个科学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概念,但就有关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进行过大胆的开拓性的探索,为以后中央领导人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探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2]。这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毛泽东本人曾经坚持的重要思想。同时,毛泽东也提出了实现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要使人民群众都富裕的思想。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必须人人平等,要消除多种差别。“只要仔细地考虑毛泽东所讲的两个阶级特别是两条道路的斗争的实际内容,人们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斗争都围绕着一个目标——社会公平”[3],毛泽东为了实现公平的理想目标,把重点放在所有制关系的变革上。这样,他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两极分化。邓小平在继承马、恩、列、斯、毛等人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认识基础上,总结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切身体验后,第一次从理论的高度,以精辟的语言,高度抽象概括了社会主义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进入21世纪后,国际和国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经济全球化愈益显现,政治多极化不可逆转,文化多元化方兴未艾,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迅速崛起,如此丰富多彩而又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共产党人既要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党的第三代领导人站在时代的高度,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深度,深刻指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5]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这里,最核心的一点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更完善、更清晰明了地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表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仅在经济上更加明确地揭示了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也在政治上表明,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这是社会主义本质内容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政治上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所取得的一切都会丧失,经济上的根本利益也难以维持。因为政治权益带有根本性,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内容十分丰富,但最基本的核心内容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真正参与对社会和国家的管理,真正行使人民自己的政治权力,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价值所在,也是社会主义为之奋斗的价值目标,它是激励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为此奋斗的强大动力之一。
所以,社会主义本质在当代的完整表述应该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党的三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分析,其实都包括了一个最核心的内容:即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在经济领域,分配的公平正义,是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公平正义是人类数千年来追求的目标。如何正义地分配,这是在人类历经的众多分配实践中,最为麻烦、最挑战人类智慧的问题。今天的中国,分配的正义随着中国经济、政治发展所引发的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利益主体和可分配对象的多元化、利益格局的大调整而愈来愈引人关注。在中国,社会分配是否正义,对于国家理念而言,已经演变成为一个促进社会矛盾和解、达成社会和谐的政治哲学问题;对于政府而言,已经成为衡量其政治良心的政治伦理问题;对公民而言,就是一个其判断是否真正享有国民待遇标准问题。中国需要从观念、价值、制度、实践等多层面对分配正义进行全方位探讨,以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稳定健康发展。
由于正义本质上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评价,它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个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等权利的平等实现,而分配行为恰恰对人类这些社会关系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因为每一种社会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关系表现出来”,所以人们通常把社会正义狭义地理解为分配的正义。又由于“分配是所有社会冲突的关键”,因此,中国的社会现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分配正义的制度设计。
由于分配的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社会分配正义得到普遍体现的社会。那么,怎样保证分配被有序合理的落实,让利益的分配产生最佳的社会效果呢?
当前,实现公平正义主要体现在社会资源分配上的公平正义要求,也即实现分配正义。无论从社会主义本质来看,还是从实践来看,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分配的公平正义是维度高度一致的。其根本的一点就是通过解决社会财富的不公平分配问题,消除过大的分配差距,从而实现分配正义。这里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注重分配中的公平是按劳分配的价值取向。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政府都要始终把扩大居民消费问题置于中国宏观经济结构转型的长期发展视野之中,努力构建鼓励居民消费的动力机制和协调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转型模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虽然存在着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诸多矛盾导致的分配不公平和由机会不平等引起的不公平,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是客观经济规律,以我国经济条件的变化为理由、以分配领域差距过大为借口,虚置甚至否定按劳分配,恰恰会造成收入分配更大的不公平、不公正。我们应深化对按劳分配的研究和理解,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努力发掘按劳分配理论新的理论生长点。其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按劳分配的应有之义,体现了以人文本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成果共享的价值追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公平公正的制度优越性。从按劳分配的实际来看,劳动报酬与劳动投入量、产出量没有很好地挂钩,不同企业收入差距不反映劳动投入和产出的真实情况,相当程度上是价格体制扭曲和产业结构刚性所造成的,高收入来源于与行业有关的“超市场权力”。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因此,政府无论从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还是从履行自身职能出发,都应当在分配正义的实现上有所作为。
一是加大初次分配调节力度,使初次分配更趋合理。在一次分配领域,要理顺国家、企业、居民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将劳动报酬和居民收入两个比重提高的额度和日程安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及年度计划之中。
二是要加快最低工资立法,要大力推动工会组织的建立和健全,使企业推行劳资合作制度、集体谈判制度、集体合同制度等,加大对劳资关系管理的检查力度,兼顾劳资双方利益。要将医疗费用与教育等人力资本投资费用纳入最低工资保障的标准范围,职工的最低工资要依据家庭人口、生活费用、价格变动、医疗与教育费用、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来确定,为职工的基本生活提供最基础的保障。
三是要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工资激励机制、工资保障机制和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尽力改变劳动力价格主要由资方决定的现状,提高居民收入的增幅;另外,要经常关注农民工工资的收入状况,对农民工的工资增长、工资支付等从法律的角度进行规范,建立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并稳步增长的机制。
四是加大二次分配改革力度和再分配的调节作用。要深入推进再分配领域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政府再分配效率。大幅度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积极培育和壮大社会中间阶层,为增强社会消费能力提供牢固基础;加强对高收入阶层的税收调节和征管,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要健全财政预算制度,加强人大代表的监督,控制政府行政开支,建立适时提高财政转移支付和增加对社会保障基金投入比例的制度。
五是为改善低收入阶层的收入状况,政府要加大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转移支付,提高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重点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以及城市中低技能劳动者、失业人员、无养老金和养老金偏低人员的支持,同时增加公共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保健方面的消费支出,以化解在教育和医疗卫生保健方面因城乡税负不均、收入不均等因素而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的困境,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以体现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1]周子勋.财政大国一万年太久 体制改革只争朝夕[N].中国经济时报,2010-07-05.
[2]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C].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
[3]毛泽东与当代中国[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4 ]邓小平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