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健美操的社会化优势与市场化途径*

2011-02-19 17:41:22汪际慧
关键词:市场化竞技大众

汪际慧

(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

我国体育由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3部分组成.体育的社会化和市场化主要针对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而言[1].健美操属于竞技体育(竞技健美操)和大众体育 (大众健美操)范畴.健美操在我国起步较晚,但由于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体育日益成为国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健身、健美为宗旨的健美操运动,凭借其自身的优势,正向社会化方向健康发展[2].1995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稍后又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纲要从提高民族素质的战略高度出发,对今后若干年我国全民健身的目标、任务、措施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体育法则使“全民健身计划”得到了充分的法律保障,国家体育政策的宏观导向,促成了健美操在“全民健身计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而在当今这个高扬个性和自我的消费时代,体育不但要为全民健身服务,还要以健康为导向,扩大内需,引导消费,满足现代人强烈的身心健康的需求.健美操恰恰能够充分体现当代人对自我完善、个性发展和身心愉悦的共同追求.因此,尽管健美操在我国发展仅短短 20余年,但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普遍存在,并蓬勃发展为时下最流行、最广泛、最有效的健身项目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 我国健美操的社会化优势

1.1 功能性优势:健美操符合人们健身健心要求

健美操是一种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以健、力、美为特征的体育运动.它既是适用于健身美体、陶冶情操的大众健身方式,又是易于开展竞赛的一项竞技运动[3].

从生理角度看,健美操能提高有氧代谢能力,发展心肺功能,增强人们的体质;能减少体内多余脂肪,促进肌肉发达有力,达到较为理想的自我朔造和保持健美体形的目的.

从心理角度看,健美操是以健身为基础,融健美、健心为一体的具有整体效应特征的体育运动.它既注意外在美的锻炼,又强调内在美的培养,即心灵美与人体美的统一.健美操动作与快节奏音乐的完美结合,能使锻炼者焕发精神,陶冶情操,缓解内在压力,愉悦身心.

从社会角度看,健美操练习是很好的沟通桥梁,它能增进社会交往,缩短交际心理距离.健美操锻炼和人际交往互动,锻炼者能在人际交往中分享快乐,拓展生活空间[4].同时,健美操优美的动作和欢快的乐曲,能吸引众多的人驻足观赏,受到熏陶,感受艺术之美,使锻炼者与观赏者同乐,有利于营造温馨环境,构建和谐社会.

1.2 大众需求优势:健美操具有广泛的大众需求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逐渐更新,对文化娱乐的消费需求越来越高.“健康是福”、“每天锻炼 1小时,健康工作 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和追求目标.集健身、健美、健心和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健美操,理所当然成为全民健身运动中众多健身活动爱好者的优先选择.

放眼国外,美国跳健美操的人数超过 1 800多万,几乎与打网球人数不相上下.法国目前做健美操的人数已超过法国体操联合会的人数,达到400多万,法国健美操中心遍布全国各地,仅在巴黎就有 1 000多个.在日本、菲律宾、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和香港地区,形式多样的健美操也很流行.

近年来,国内健美操的大众需求也逐渐走强.在一些院校健美操专业人士和商业健身房的引领和带动下,健美操迅速社会化,已经深入到政府机关、厂矿企业、乡镇和社区,各类健身房、体育场馆、公园、广场到处可见众多的健美操爱好者应节而舞,很多地方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经常举办健美操比赛,一些社区群众还经常自发组织健美操表演.近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显示,健美操已成为城乡居民参加体育运动时所选择的 17个项目中第 2受欢迎的项目,占 38.1%.北京市民健身活动调查显示,居民对健身健美操、轻器械体操参与的人数比率是 20%.而广州晨练者中,有 62%的人参与健身健美操和韵律操锻炼.健美操旺盛的大众需求可见一斑.

1.3 适应性优势:健美操门槛低适合大众参与

健美操是众多体育锻炼中对外界条件适应性最强的项目之一,也就是学习和锻炼的门槛最低.健美操运动对场地要求低,可以在室外、室内、广场、大厅、娱乐场所、健身房,甚至在家庭的居室中进行;对季节气候要求低,健美操作为一项对抗性弱健身和观赏性强的有氧运动,一年四季都能开展,时间可长可短;对参与人数要求低,除了一些固定的竞技健美操套路有人数规定外,一般没有人数要求,可以单人独跳,也可几百上千人同时进行.这种广泛的适应性是一般运动项目难以相比的.

2 我国健美操的市场化途径

健美操的社会化优势使得健美操运动被社会上大多数人所认识,并在一些人群中得到普及,为市场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形成国家与社会共同兴办的体育事业格局,走社会化、产业化道路”的表述,更是从国家政策层面,坚定了健美操行业走向市场化之路的信心.

2.1 突破政策限制,推动健美操走进奥运会

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到今天,已不单单是几个大项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共设 28个大项,38个分项,302个小项,已经成为了一个超越国家、种族及文化差异的盛大节日,世界上还没有哪个活动能像奥运会一样把全世界的人聚集在一起.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商机,何况现在进入了“眼球经济”时代和“注意力经济”时代,奥运吸引了那么多人的眼球,它的经济能量当然是惊人的.因此当今的奥运已成为世界全球化的标志.作为一项运动项目,要实现市场化,进入奥运无疑是捷径.为此,竞技健美操技术委员会做着不懈的努力,竞技健美操规则的制定就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该项目,更加符合奥运精神.

目前,健美操还是非奥运项目.与奥运项目相比,健美操在投资方面、信息媒体传播等方面都远远不及,与那些奥运传统强势项目相比更难同日而语[2].当下,如何能通过努力促使国际奥委会改变现行政策,待条件成熟时,吸纳健美操作为奥运正式比赛项目,这才是健美操项目长期发展的伟大目标,也将大大有利于健美操的国际化和市场化.

2.2 突破地域限制,走健美操国际化道路

健美操源于国外,在全世界均有广泛的市场.因此,我国的健美操发展有必要突破地域限制,开拓海外健身娱乐市场,促进健身产业国际化.1997年,国家体育总局成立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健身健美操项目归属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管理.1998年,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了《健身健美操活动管理办法》,使我国健身健美操项目的管理更加规范.为加强国内外健身俱乐部的交流和学习,搭建一个专业性、国际性、综合性和权威性的交流与展示平台,提高国内健身俱乐部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专业教练的执教水平,促进中国健身产业与国际健身界的对接、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健身产业的成熟与发展,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健美操协会、中体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主办了“2005北京国际健身大会”.大会填补了国内专业健身行业尚无大型展示交流活动的空白,成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国际健身大会.多举办这种国际性交流活动,有助于促进我国健身产业的国际化,为健美操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商机.

2.3 突破观念限制,积极组织健美操商业演出

健美操虽然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娱乐性和参与性,但是缺乏对抗性,这是健美操比赛走向市场化、商业化的最大障碍.为此,健美操比赛突破重重困难,在赛事形式、内容上作了较大的变革.经过几年的努力,创建了全国万人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大赛、全国健美操形象大使大奖赛、全国街舞电视大赛三大赛事.三大赛事各有特点,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使健美操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对于开拓健美操市场有很大的帮助.但由于宣传和包装力度不够,还没有成为品牌赛事,因此要真正实现商业化还比较困难.相对竞技健美操而言,大众健美操更为灵活多样,观赏性更强,因此可突破只有通过组织健美操比赛才能商业化的观念限制,走大众健美操商业演出的市场化之路.

2.4 突破模式限制,挖掘健美操附属产品的市场价值

现阶段,我国体育产业包括 3类:一是体育主体产业,指发挥体育自身的经济功能和价值的体育经营活动内容,如对体育竞赛、表演、训练、健身、培训等方面的经营;二是为体育活动提供服务的相关产业,如体育器械及体育用品的生产经营等;三是体育部门开展的旨在补助体育事业发展的其他产业活动[5].目前,我国健美操市场经营模式主要局限在竞赛表演、俱乐部经营和健身指导员、教师、教练员培训等健美操主体产业上.而且发展较好的只有健身俱乐部的经营,其他产业还未充分开发.要使健美操真正实现市场化,必须学会两条腿走路,即要突破原有模式,挖掘健美操附属产品的市场价值.健美操相关附属产品包括健美操运动鞋袜、演出和训练服、健身器械、健美操比赛音乐、比赛或演出音像制品和广告等.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从事健美操相关有形产品生产的领头企业,没有出现健美操项目的专业品牌.反过来说,健美操相关产品具有极大的产业化潜力.因为我国无论是大众健美操还是竞技健美操都在不断与国际先进水平靠拢,对相关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会有更高的需求.1998年,我国健美器材总营业额以 200%的增长率上升.近年来,健身健美操图书、音像、器材、服饰等大量涌向市场,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可见健美操附属产品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2.5 处理好市场与公益的关系,从长远着眼培育市场

由于我国健美操的产业化程度还不高,健美操市场的蛋糕还较小,需要培植和壮大市场.在这个过程中,要处理好市场与公益的关系,充分调动社区和俱乐部的积极性,使公益性的与经营性的健美操活动协调发展.

近年来,我国社区建设蓬勃开展,社区文化红红火火,社区体育也成了体育社会化的重要阵地.为了提高社区体育的质量和水平,地方政府应当加大对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为社区发展群众体育健身活动提供条件.社区群众自治组织要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依托社区志愿者和全体社区居民,逐步解决缺社区指导员、缺参与者、缺体育设施的“三缺现象”,重点开展对器械、场地几乎没有特殊要求的群众公益性健美操运动.

同时,要积极发挥健身俱乐部、健身房培训班的示范带头作用.现阶段俱乐部的一项重要使命是努力培养健身娱乐市场的消费主体和消费热点,积极鼓励和倡导居民从事体育健身娱乐消费.消费主体尚未培育成熟,是制约当前我国体育娱乐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索[6].目前,我国体育健身娱乐缺乏一种会员活动组织建制.参加体育娱乐市场消费的大部分是“散兵游勇”.没有形成固定的消费群体.居民消费增加和消费结构的调整必然对体育消费产生新的需求.应该为此做好充分准备,一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努力培育新的体育消费热点和主体,同时在产品、服务等方面拿出科学的应对方案,积极引入新的服务方式、服务理念和服务产品.

社区体育和俱乐部体育都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生事物[7].一般地说,社区是公益性的,俱乐部、健身房属经营性的,但前者也不排除经营性的存在.用经营性促公益性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经营性中也应包含着公益.只有对大众健身作出贡献,人们才会承认你的社会价值,才愿意在你这里花钱.所以,包括健美操在内的体育产业化和

市场化,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公益性与经营性必须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必须是政府体育、市场体育与民间大众自由组合、自愿参与的健身群体同时存在,共同发展,才能真正培育出一块大的健美操市场蛋糕[8].

当下,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方式对比以往都发生了巨变,体力劳作不断减少,而脑力劳动却逐渐增加,工作、生活的压力日益加大.这种情况引发了各种“富贵病”、“文明病”及“都市病”的流行蔓延,这使人们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对健身的需求日趋强烈,从而也加快了社会体育发展的前进步伐.

健美操作为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魅力和功能特点受到人们的喜爱.为不断满足锻炼者的各种需求,健美操的种类和练习的形式呈多样化的趋势,各种健美操,如:搏击健美操、拉丁健美操、瑜伽健美操、街舞健美操等,这些新兴的练习形式针对每个锻炼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健康水平和需要达到的目的,在训练方式和训练量上均有所区别,这种灵活性使健美操的发展最大程度地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通过以上分析研究,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健康意识的增强将使健美操 (尤其是健身健美操)的前景更加美好,健美操的社会化和市场化将是一条引人注目的坦途.

[1]金曼.浅谈我国健美操产业的发展[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21(增刊):23-25.

[2]金逵,张平,孟宪君,等.关于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市场化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9):1166-1168.

[3]马飞,赵静,何幸光.我国健美操运动产业化途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4):69-71.

[4]周建社,李先雄.我国大众健美操发展的社会学分析[J].体育科研,2004,25(5):18-20.

[5]杨年松.体育产业与体育事业、体育产业化、体育市场化及其相互关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1):19-25.

[6]金文慧.论健美操社会化的优势及发展思路[J].安徽体育科技,2005,26(2):104-106.

[7]王慧莉,杨明.我国中部地区省会城市大众健美操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6,25(7):75-77.

[8]李凤新.中国大众体育消费问题探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21(4):29-32.

猜你喜欢
市场化竞技大众
一汽-大众ID.6CROZZ
汽车观察(2021年11期)2021-04-24 18:04:58
上汽大众ID.3
汽车观察(2021年11期)2021-04-24 18:04:58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草原歌声(2019年3期)2019-10-17 02:20:08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竞技精神
幽默大师(2019年6期)2019-06-06 08:41:50
解读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
新农业(2017年2期)2017-11-06 01:02:23
花与竞技少女
Coco薇(2015年3期)2015-12-24 21:28:39
“泛市场化”思想根源及其治理:评《泛市场化批判》
竞技体育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10:01
同台竞技
对联(2011年16期)2011-09-18 02: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