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加快推进现代物流进程作为国家战略

2011-02-19 15:55陈文玲
中国流通经济 2011年11期
关键词:流通物流战略

陈文玲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北京市 100017)

一、加快推进现代物流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1.发展现代物流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动经济运行方式转变的先导性力量

改革开放33年,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升,创造了中国经济史上的伟大奇迹。但经济发展也遇到了瓶颈,以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无法支持中国经济的继续快速增长,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绝不仅仅是“节能、降耗、减排”六个字,而是要从根本上转变经济运行方式。我国经济运行方式还很落后,以现代物流为例,既没有形成日本、欧洲那样的社会化物流体系和物流平台,也没有形成美国那样的跨国公司、全球化市场体系和全球化物流配送体系。2010年,我国物流总费用是7.1万亿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是17.8%,而美国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大约是8%~9%。

我国制造业产品在制造环节上所花费的时间仅占5%~10%,超过90%的时间都耗费在了流通环节。而在流通环节,通过“商家对商家(B2B)、商家对客户(B2C)、客户对客户(C2C)”等电子商务,可以实现商流成本的最小化,甚至零成本。互联网使得信息流也可以是零成本,电子支付形式使得全球资本流通可以在瞬间完成,资金流也是零成本。唯有物流成本是不能被消灭的,现代物流成本成为现代流通成本最主要的部分。

2.物流成本与物价的关联度越来越强

2011年的物价上涨与物流成本有密切关系。比如蔬菜,广州有机蔬菜的物流成本占整个菜价的70%,普通蔬菜的物流成本占菜价的50%。据统计,我国农产品物流环节的损耗平均为30%,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产品的损耗为3%,甚至更低。物流成本与物价水平的关联度越来越高。物流问题解决不了,“谷贱伤农”、“菜贱伤农”等问题就不能得到根本解决。要解决宏观经济中的价格问题,必须首先解决物流成本、物流效率等这些更深层次的问题,整个物流体系顺畅了,价格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3.现代物流体系和我国区域战略、城乡统筹问题的关联度越来越密切

我国区域经济新战略布局已经确定,要求物流体系必须与新的区域布局相匹配。比如在新的沿边经济带布局中,新疆的主要战略是“向西开放”,把我国的消费品、工业制成品通过这个“向西开放”的大通道,输送到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这些国家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有我国急需的资源,但目前“向西开放”最大的问题就是物流成本高。如果没有现代物流体系,新一轮区域战略、新一轮开放战略就难以实施。城乡统筹也是同样的道理,农产品流通体系还没有真正形成,影响城乡统筹进程。

4.发展现代物流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

我国还没有建立起适应特殊商品特性的现代物流体系,包括食品、药品、特殊化学危险品。发达国家都有专门针对特殊商品的物流,比如药品物流体系,除了全过程密闭之外,温度的划分也很细致,不同的药品需要不同的温度、不同的储藏条件、不同的运输条件。我国冷链运输体系还不完善,农产品全国冷链运输比重不到10%,食品、药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安全属性得不到保证。现代物流牵一发而动全身,与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关联性,必须加快建立适应特殊商品特性的现代物流体系。

5.发展现代物流是我国赶超发达国家的战略需要

我国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最大的差距就在于创新能力。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创新能力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在扩大。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最大的区别就是用信息引领现代技术,再造整个流通体系,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云技术等先进技术,解决传统物流多次运输以及各种运力之间的区域分割问题,这些技术是带动传统物流走向现代物流的先导。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物联网将创造超过5万亿元的巨大产值。物联网实际上是现代物流的重要支撑,未来要用先进技术、先进理念来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使之成为高知识、高资本密集型产业,首先要从建立现代服务业物流体系开始。2010年,我国物流总规模是125.4万亿元,预计2015年将达到180万亿元。这个巨大的流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动脉,是我国在现代技术应用方面寻求突破非常重要的领域。

6.发展现代物流是大国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所谓大国持续发展,就是要有资源支撑、环境支撑、劳动力支撑,还要有经常被忽略的服务能力支撑。支撑经济运行的服务能力,即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已经接近3万亿美元,按照“十二五”规划,未来五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会翻番,届时会有6万亿美元的外贸进出口总额。201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15.6万亿元,按照国内贸易规划,到2015年也会翻番,这就意味着有30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现在生产资料交易额是30多万亿元,如果到2015年翻番的话是60多万亿元,等于是36万亿元的外贸进出口,加上30万亿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再加上60多万亿元的生产资料,这是未来非常庞大的市场。要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包括我国对外贸易、制造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再造现代物流体系整体,形成强大支撑,是必然的选择。

7.发展现代物流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迫切要求

日本推进现代物流的目的是解决大量车辆交叉运输、重复运输所引发的尾气排放问题。我国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物流体系首先要整合。比如说运输,虽然有部际协调机制,但公路的物流节点由交通部确定,铁路的物流节点由铁道部确定,导致公路的节点和铁路的节点有很多是重叠的,造成大量尾气排放。2010年,我国高速公路里程是7.4万公里,仅次于美国。“十二五”期间预计会超过美国。但我国高速公路的车辆承载能力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利用效率也比较低,汽车集装箱的空载率超过40%。如果建成了现代物流系统,就不再会有如此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因此要真正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现代物流体系的发展是战略选择。

8.发展现代物流是我国继续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

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争端是比较多的,包括反倾销、反补贴、特殊保障措施等。2001年至今,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占整个世界贸易组织(WTO)同类案件的1/15。我国“走出去”战略已经确立,鼓励国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但如果没有现代物流的支撑,这一目标是很难实现的。国务院出台的北部湾发展规划,实际上就是要建立“两廊一圈”,建立通向东盟的合作交流和贸易通道,解决物流问题。我国沿边战略布局已经基本上完成,新的沿边布局以及与周边国家的跨境经济合作区不仅需要产业转移,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有现代服务能力的支撑。

二、加快推动现代物流进程的政策建议

加快推进现代物流进程,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选择,是现阶段突破发展瓶颈的迫切要求。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突破瓶颈,加快推动现代物流进程。

第一,把现代物流上升为国家战略,对现代物流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作为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运行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第二,研究支持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等。现代物流不能仅仅局限于建设园区,不能把发展物流变成圈地,要建立智能化物流体系。

第三,解决现代物流流通格局不合理的问题。要考虑流通程序设计与物流规律是否相悖,比如说大规模的蔬菜、制造业产品违反流通流程设计,迂回运输的流通布局,再比如“南水北调”、“北煤南运”实际上都是远距离、高物流成本的流通设计。新一轮区域布局要致力于解决远距离、违背经济规律的物流设计问题,使物流格局一定要与产业布局、资源布局相匹配。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重新布局一定要考虑物流成本,要考虑到资源的可获得性,以及获得的成本。

第四,引导流通先导型的经济运行模式。研究现代流通理论,研究现代物流的理论和技术,不要只做概念层面的工作,要真正懂得经济,按经济规律办事,推动现代物流形成。

第五,加快形成现代物流体系,使若干中小企业实现零库存、低成本运行。企业“走出去”,要发展国际化的跨国公司,首先要形成像美国沃尔玛公司那样的全球化物流配送体系,以支撑其全球物流战略。

猜你喜欢
流通物流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战略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战略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