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11-02-19 11:19张建新郑希耕周明洁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1年6期
关键词:心理学人格个体

罗 非 张建新 郑希耕 周明洁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北京 100101)

1 引言

维系与促进心理健康是心理学发展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当前,中国社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迁。在这种环境下,人们承受各种精神压力,可能诱发多种身心疾病。我国心理学界的各个分支,特别是生理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等分支均一直密切关注心身健康领域的基础研究。心理学家们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基础上,特别关注行为与脑的关系及心身交互作用,特别是心理行为因素影响健康的机制,从多学科交叉角度研究其作用和机理,为疾病防治和促进健康提供服务。

2 生理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与行为之生理过程的心理学分支。它试图以生理事件来解释心理现象。神经科学家和生理学家早已开始从神经生理和脑功能方面探讨心理与行为现象的实验工作。但首先提出生理心理学这一学科名称的当推 《生理心理学纲要》的作者、实验心理学创始人冯特。

随着心理学、神经科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及其他新技术的涌现,生理心理学逐渐超越了传统的视野和方法,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自身多学科交叉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更多不同领域的工作者开始涉足生理心理学,从多学科、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开展研究。在成瘾与依赖、应激与应对、痛觉及其调制、精神分裂内表型等方面均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2.1 生理心理学的发展演变

早在1824年,法国神经科学家弗卢朗即开始用切除部分脑区的方法研究大脑各部分结构与心理能力的关系,认为脑是由多个器官合成的,各器官的功能有所区别。知觉、意志和一切智力都在丘脑以上的结构中,彼此密不可分。1870年,德国生理学家希齐希和弗里奇用电流刺激狗的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发现刺激额叶某些部位时可产生特异性的肢体运动,为大脑皮层功能定位学说提供了最初的实验根据。1876年,费里尔将电刺激法应用于胡狼、猫、豚鼠、鸽、鱼和蛙等动物,确定了感觉和运动功能的脑定位原理[1]。

20世纪初,英国生物学家谢灵顿提出感受器、神经元、突触和神经系统整合作用概念,并研究了脊髓反射机制、肌肉神经支配的兴奋和抑制的交互作用及神经活动的空间与时间的总和作用;他强调人类意识的独特性质,认为不能将心理简化为脑功能,从而提出了心理学的二元论。与此同时,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研究了条件反射现象,提出条件反射就是高级神经活动的本质,人类有别于动物的只是他们拥有第二信号系统,即人的语言系统,从而可以形成更为抽象的高级反射,这就是心理学的反射论。

在反射观念的影响之下,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华生于20世纪初开始用感觉剥夺手术研究大鼠在迷宫中的学习过程,发现其自身的运动觉是该过程所出现的最主要的感觉信号,从而建立了行为主义学派。其后,拉什利采用切除大鼠部分大脑皮层的方法研究大脑皮层的损伤部位及范围与学习和记忆能力损失的关系,发现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损失的程度与大脑皮层损毁的部位关系不大,而与损毁的范围有密切关系,因此提出了大脑皮层功能的等效原理和整体活动原理。20世纪中叶,拉什利的学生海布通过研究神经细胞的活动规律,提出共同放电的神经细胞将加强彼此的联系,进而建立可跨越大脑不同区域的共同活动群落,从而提出著名的海布学习律与细胞群落学说。这两个学说开启了半个世纪之后当代神经科学最重要的两个观念,即神经可塑性和神经网络观念[2]。

当代生理心理学家已公认,必须从脑的活动来探讨心身关系。其研究领域已发展到对心理和行为现象之生物基础的全面研究,包括从信息论观点研究感知觉信息加工的神经过程;运动控制的神经机制;行为与奖赏的动机因素;情绪体验的神经与内分泌机制,精神障碍的神经生理机制;学习与记忆的神经机制;高级心理功能,如语言和意识活动的脑机制;大脑半球的功能偏侧化特性;以及大脑皮层功能的区域分化与整合等。并且开始从物种进化与个体发育角度研究这些问题。

2.2 中国生理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进展

2.2.1 动机与成瘾及其脑机制

人类的一切行为,其背后都有某种动力驱动。动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产生异常,导致相应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成瘾(addiction)即是典型的动机失调现象,它是生理心理学的重要研究主题。常见的成瘾行为包括药物滥用、网络使用失控、大量吸烟、酗酒等,严重影响个体身心健康的发展。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是成瘾的两个基本表现方面,消除心理依赖是根本解决成瘾问题的关键。

在药物成瘾研究方面,我国心理学家建立了一系列新的心理依赖动物行为模型——觅药动机对抗模型、新颖寻求模型、小鸡兴奋性啄球模型,并综合运用电生理、行为药理、分子生物学多种手段揭示了阿片类物质精神依赖的记忆机制。首次证明海马突触可塑性及其神经活性在应激对阿片成瘾的影响中起关键性作用[3];从发育角度揭示胚胎早期吗啡给药抑制日龄小鸡学习记忆核团内GABA系统功能,导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4,5];筛选出成瘾易感性个体的行为学特征,为成瘾易感人群的早期发现、甄别和社会控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6]。

在网络使用失控行为研究方面,我国心理学家通过大人群临床研究,提出“失补偿”假说解释网络使用失控行为的病理心理过程,同时基于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进一步发现了“注意功能易化”现象,从生理心理学水平揭示了该现象的心理依赖机制。他们发现在网络使用失控人群中,相关信息不经过注意闸门的调控,形成了自动加工过程易化,造成了注意功能脱抑制,从而导致信息过载。这时,一些有意义的外部信息(如提醒、饥渴等)不能进入大脑有效加工,从而造成网络行为失控者不能自控离开网络[7]。

2.2.2 应激行为及抗应激机制

应激是在环境刺激作用下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状态。当刺激事件超过了个体的适应能力,就会成为压力,并出现紧张状态。应激本身是一个多水平的问题,它包含了从细胞分子事件、神经网络事件一直到整体行为事件。因此,应激是一个适于开展多水平广泛研究的心理生理问题。

我国心理学家在应激与行为的研究中有重要的原创性贡献。他们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作为免疫应激过程的抗原反应可以形成条件反射,发现条件信号能诱导出明显的抗体反应,其反应规律类似于由抗原本身引发的抗体应答[8]。他们还证明即使在睡眠状态下,条件刺激也能诱发条件反射性抗体生成的增加[9]。这些研究为免疫与心理学这两大王国构建了桥梁。他们还创建了新的心理应激模型,论证了交感神经系统在情绪应激造成的免疫抑制中的作用;进而提出心理行为干预,特别是放松和意境想象训练能提高免疫功能[10]。

在日常生活中,应激是不可避免的。能否主动地提高个体的抗应激能力呢?我国心理学家发现,早期生活中适当的应激经历能够大大提高成年后的应激反应能力,减少应激带来的精神心理疾病。他们由此提出了心理韧性(resilience)增强技术,并正在着手建立初步的人群推广模式。

2.2.3 疼痛的神经机制与心理调节

疼痛是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的心理现象。慢性疼痛常伴有心理或精神功能异常。疼痛是一种多维度现象,包含了感觉、情绪、动机和认知评价等诸多方面。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研究者逐渐意识到现有疼痛治疗的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并在影响疼痛之心理因素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11]。

我国心理学家利用清醒动物行为电生理学技术,在痛觉的神经网络编码与调节研究领域中开展了大量工作。他们在证实痛觉由脑内大量神经细胞分布式编码的基础上,首次发现痛觉伴随着皮层下行信息流动的显著增加,并证明该信息对急、慢性疼痛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12];首次提出痛觉信息由神经网络中分布式细胞群放电串编码;在多种动物模型上证明抑郁情绪对自发和诱发疼痛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13];揭示预期与认知活动对疼痛感受的有效干预作用[14]。这些研究证明慢性疼痛是建立在神经网络活动基础上的心理现象,从而为在神经心理层面实现调节与镇痛提供了可能性。

2.2.4 精神分裂谱系的内表型研究

精神分裂症是影响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精神疾患,其病因不明,发病后治疗困难,因而在发病之前早期鉴别和预防至关重要。为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内表型概念,即与国际通用诊断标准中所定义的疾病典型行为症状间接相关的、可遗传的潜在量化性状,作为研究复杂精神疾病的基因到临床症状之间的桥梁,进而从基因,突触、神经网络和认知功能等多种水平探讨精神疾病症状背后的机制。

我国心理学家近年来一直进行有关精神分裂症谱系以神经软体征为核心的内表型研究,证实简单的“神经软体征”与传统的复杂神经心理测验所得的功能结构等同[15],证明神经软体征可以有效区分精神分裂症临床患者与健康群体[16,17];它在疾病的不同阶段的表现稳定[18],并随患病风险的递增而表现得更为异常,从而证实神经软体征是精神分裂症谱系的内表型。他们还发现神经软体征拥有者前额叶的右下部和中部存在特异的功能连接激活,打破了神经软体征没有特异脑机制的传统看法[19]。

3 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目的在于理解个体持久化的个性倾向,并解释和预测个体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反应。人格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使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在测量人格的基础上,人格心理学家会研究人格的构成特征及其形成,从而预计它对塑造人类行为和人生的影响。

3.1 中西方关于人格结构的探索

西方的大五人格理论。心理学领域中,关于人格的研究有着丰富的理论传统。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包含:特质流派、精神分析流派、人本主义流派、生物学流派、行为主义流派以及社会认知流派。其中,人格特质理论是人格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支点。特质理论的关键点就在于:首先承认人格特质是可以测量的,然后再在测量出来的特质基础上探索人格的结构。

1980—2000年期间,西方多位研究者通过对西方语言的词汇学方法研究,发现人格特质背后存在着一个五因素结构,并将其称为人格五因素模型(the Five Factor Model,FFM),或称大五人格理论(Big Five)。 这一理论在后续得到不断重复地验证。大五人格理论认为,人格具有五种特质,它们是:外倾性、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

对中国人人格结构的探索。尽管大部分研究结果都倾向于支持人格五因素模型的普适性,但的确也有部分研究结果显示,五因素结构可能只具有部分的普遍性,或者根本不具有普适性,因为毕竟五因素模型初始是建立在西方理论、方法和人群样本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中国的学者似乎有更多理由相信,中国人的人格特质中存在着不同于其他文化群体的“特殊性”,中国人人格研究中的“本土化运动”便是这方面十分鲜明的代表。其中综合性的人格测量工具当属《中国人个性测量表,简称CPAI》。利用CPAI进行的研究发现,在大五人格因素之外,还存在一个文化特异性的因子“人际关系性”。此外,另有学者提出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具有七个因素,并由此建立了人格测评工具——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20]。

3.2 人格对于个体与社会的重要作用

3.2.1 个体层面

人格与个体主观幸福感。在当前人格与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吸引了很多研究者的目光。在人格倾向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中,有一个得到反复验证的结论,即高外向性与低神经质的个体主观幸福感会更强。同时,近来的跨文化研究发现,诸多变量在人格因素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充当了中介或调节变量。

人格与个体心理健康。人格特质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而言,有着稳定而具备累积效应的影响。如同身体欠佳是由于人体抵御环境威胁的机能失调一样,心理健康欠佳也可能不是由于某种单一的突如其来的应激源所致,而是由于应对生活困难的人格能力的功能失调使然,在应激的作用下,人格的结构和特征就成为个体究竟是以健康的方式还是以不健康的方式发挥作用的基础。

就像身体的健康状态反映了个体的免疫防御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心理的健康状态也反映了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模式,人格在心理上的作用类似于免疫系统。在应激条件的作用下,个体的人格模式作为内部素质与应激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个体究竟是驾驭心理社会环境,还是屈从于心理社会环境。因此,人格是影响心理健康状态的常见的危险因素或者保护因素。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人格特质对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3.2.2 人际层面

人格与同伴及家庭关系。对人格与友谊、同伴关系的研究很多都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进行的,理解他们如何成功地建立并保持友谊关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童年期的社会适应被发现是预测成年后的关系质量的重要变量。所有大五人格特质中,宜人性和外向性是儿童同伴关系的最好的预测变量;而且,低宜人性和低外向性与儿童被同伴拒绝的状态具有相关。在家庭关系方面,人格同样影响到青年人与父母的关系质量。这些代际关系的质量受到年轻人的神经质、低尽责性和低外向性的负面影响。

人格与异性关系。关于成年人的人格特质与异性关系质量的研究非常丰富,因为保持良好的异性关系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来说都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而与异性的关系在促进个体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负性的关系——例如关系不满、冲突、虐待和关系解体之中,经常会发现其中个体具有神经质或低宜人性的特质。而这种关系不满与神经质的关系其实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即负面的个体情绪使得关系紧张程度提高,反过来又使得个体情绪更差。特别要注意的是,人格特质除了预测异性关系的质量、满意度和持久度之外,同样会影响到与异性关系相关的认知-动机机制,例如个体带入到关系中的态度、目标和情绪等。

3.2.3 社会层面

人格与工作绩效。人格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初到80年代中期。研究人员主要集中研究各种不同的人格量表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得出的总体结论是人格与工作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性相关,从而认为人格测验不能够作为人员选拔的良好工具。第二个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这个时期的研究是以人格五因素模型的广泛应用为基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如对五因素模型研究的元分析发现,人格至少与绩效的某些方面存在显著性相关,进而使得人们重新认识到了人格测验在人员选拔等领域的作用。总之,有关人格与工作绩效的研究是个鼓舞人心的课题,这些研究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运用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人格与志愿行为及犯罪。很显然,不同人在帮助他人的意愿方面是具有重要差异的,无论这种亲社会行为是发生在志愿者活动的正式场合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偶然的时候。研究发现,外向性与助人行为具有相关性;而外向性和宜人性这类标识人际关系的人格特质,并不仅仅可以预测个体的社会参与,还可以预测谁可以扮演领导者角色。

与亲社会行为相对,人格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反社会行为与利他行为是各自独立的,犯罪行为与低尽责性和神经质具有相关性。在这里,低尽责性与多种反社会行为具有相关性,例如男童的行为问题、自杀倾向、疏离等等。

3.3 我国人格心理学研究展望

主-客位文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客位研究方法(etic approach),假定一种文化下发展起来的方法学和概念在其他文化下是普遍适用的。另一方面,主位研究方法(emic approach),使用本土发展起来的方法和概念,它强调了从本土化文化和成员的观点中考察出某种现象。在当前我国的人格心理学研究中,将主位和客位研究方法相结合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在理论上,主位和客位研究方法可以被视为是互补的,而且它们都有可能揭示真正的现实。对于在整体上保持相当长时间和连贯性与地域上的集中性的中华传统文化圈来说,采用主客位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国人人格进行研究,可以使得具有文化特异性的人格特征测量法适用于中国文化背景内部,而具有共通性的人格特征的测量法可以进行跨文化间的相同结构的比较,从而避免了起源于西方文化下的主位人格特征变成强加于其他文化的客位特征的可能。

加强人格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有关生物基础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作用,一直是人格研究领域中备受关注的问题。生物学派一直就是人格心理学的一个流派,它认为人格的特质会通过遗传影响子女,也与大脑的生理构造有关,并非只受个人经验影响。为了完整地把握个体的适应模式,有必要进一步理解人格的生物和遗传基础。未来生物学基础与人格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应再集中于 “多少”的问题,而需要更加强调“如何”,即探讨怎样的生物(通常是遗传)成分,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影响个体的体验和行为,塑造个体的人格。相反地,这一领域的研究也会关注不同的人格特质会带来怎样的生物学变化,从而影响个体的生理水平。人格心理学在生物学基础方面的研究,正在融入越来越多的来自行为遗传学、认知神经科学、动物科学、临床医学等方面的成果。

加强人格的情境性研究。人格心理学的研究隐含的假设是,个体的反应存在着某种一致性。尽管这一点从未受到研究者的质疑,但是心理学家也认为,如果人格涉及个体对自身生活环境的适应,那么它应该同时具有可变性和稳定性两个方面。也就是说,人格研究的一致性存在于个体对情境进行反应的稳定模式中。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激烈的社会变动期,社会矛盾逐渐显现,亟待加强对人格的情境性研究。情境性的人格研究能为我们提供在社会转型期理解中国人人格的新视角。

融合现代计算与通信技术的研究趋向。现代计算技术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它具备着一系列不同于传统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的新异性特点,而这些特点则会在悄然间重塑人们的心理习惯与行为模式。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格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诸多技术帮助,如可借助现代计算技术实现复杂个体行为的计算机建模,利用数据挖掘、计算机仿真、人工智能模型等工具对大规模样本进行测量及数据分析。因此,融合现代技术与通信技术的人格心理学研究目前正在成为快速发展的领域。这不仅为人格心理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情境、研究问题,也更新和拓展了研究方法,提高了研究精度和能力。

4 医学心理学

像心理学的其他分支学科一样,医学心理学也有着悠久的思想起源,社会需求和临床应用。传统地看,医学心理探索整个医学领域中相关的心理学问题,阐述心理-环境因素在健康与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规律。现今,医学心理学从其学科涵盖的范围,亚学科的建立,研究范围的拓展及核心科学主题等方面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学科发展来看,医学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涉及到医学心理学的起源及其基本的学科建构,第二阶段,经历了现代医学心理学的发展与演变;第三阶段,囊括了医学心理学在当代的最新发展趋势。

4.1 医学心理学的起源与建构

疾病、健康、生物医学、精神医学、医学与临床心理学,是人类发展史中具有时间延续及传承性的相关概念。历史地看,“健康”和“疾病”是医学得以诞生的基本前提。早期医学范式中的“疾病概念”几乎百分之百被认为是生物医学模式的。受制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物医学“症状”及其对生物机体功能的损害,作为其关注的核心,高度强调在疾病发生后的干预与治疗导向。“没有生物医学疾病的机体”便是“健康机体”,也即“无病即健康”的观念,持续了近几个世纪。在人类医学的发展历史上,精神医学的诞生是一个重要转折。它标志着疾病可以是躯体的与生物学的,同时也可以是认知与行为的。认知与行为出现严重问题的精神病人/心理病人,并非天生如此也并非“魔鬼附身”,而是有着其发生与发展的原由及规律。从学科发展上看,心理学的发展要晚于精神医学。其原因在于精神疾病在社会中的凸显性及其社会危害性。较之精神医学,心理学关注一切和人格、心理过程及其发展相关的内在过程。在这一关注点之下,心理学天然地走向了“正常心理学”与“异常(医学)心理学的分野。医学心理学在此背景下诞生并发展,强调心理学问题与医学问题的结合及其相互影响,但直到19世纪末期,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这一后来强调在多水平整合医学与心理学相关问题的新的学科,都一直处于萌芽状态。

4.2 现代医学心理学的发展与演变

医学心理学始自19世纪末的发展与演变得益于下述几个因素:首先,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精神医学的发展使人类认识到疾病不仅可以是生物学水平的,也可以是认知、情感与行为水平的,其中最典型的是所谓对“变态人格”(反社会人格)的发现和研究。其次,随着生物学和心理学的结合,生物心理学取得了重要进展。生物心理学发展历程中,“身心交互”观念的提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身心交互”观念构成了现代医学与心理学的基础;第三,人类认识到生物医学中存在着大量的心理与环境问题。同样的“疾病”,同样的病人,却具有完全不同的个性、智能、情绪情感特征和社会与文化环境。重要的是,上述心理与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与影响着生物疾病与精神疾病本身的发展与转归。不仅生物与精神疾病会带来心理问题,影响到疾病本身的发生发展,心理与环境问题还可以直接导致生物和精神疾病,这一双向性的影响,使医学心理学不再作为精神医学与生物医学的附庸,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中,强调人格、心理、环境因素影响“异常心理”形成和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构成了“变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强调生活方式和身心健康水平关系的部分,构成了“健康心理学”的主导部分;强调心理-环境因素作为直接致病因素,导致躯体生物性疾病的内容,构成了“身心医学(行为医学)”的核心部分。而上述“行为医学”、“健康心理学”、“身心医学”三部分构成了当代医学心理学的主导框架[21]。第四,随着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的概念也获得了新的拓展,“无病即健康”的观念被打破,健康不仅是没有生物疾病,而是要做到“认知与行为健康”,这一观念直接促进了“积极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随着“大健康概念”的拓展,目前,积极心理学,也被广义地放在了医学心理学的范围之内。第五,尽管在新的医学模式转化的影响之下,生物医学与精神医学也整合进了“预防”的因素,但直到目前依然受到“疾病与治疗导向”的严重影响;而医学心理学,把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的预防、医学教育、行为与认知健康,作为其核心的理论与实践内容,一方面强调基础研究导向,探索心理-环境相关因素对心理与精神健康的影响,同时注重把从基础研究中发现的规律,直接在社会-个体-健康项目上加以应用。

4.3 医学与临床心理学的当代发展趋势

20世纪是医学心理学体系获得建立与长足发展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神经科学技术,例如活体-实时电生理技术、分子示踪技术、分子神经生物学、无创影像学等新技术的涌现,使人类能够近距离实时接触大脑活动成为可能。作为医学与心理学交叉学科的医学心理学,以及作为两个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的 “中介环节”——大脑活动,得以被深入的揭示。身心医学,身心交互作用的理论与实践,更加接近“行为-脑医学”的本质。与此同时,认知神经科学及行为遗传学等新的学科也整合进入了医学心理学的发展中,正在并即将对医学心理学产生深远影响。认知神经科学强调,个体的意识过程,注意过程,个体信念,社会环境(群体影响),在生物/社会刺激-精神病理/精神健康中,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上述过程表现在从疾病预防到发生,再到疾病转归等多个方面。同时,行为遗传学的发展,强调个体先天的生物学素质及先天生物学素质-后天环境的交互影响在健康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上述新的学科的卷入,为“大健康”概念之下的生物-疾病-精神健康的筛查、预防、个体化保健与治疗,提供了令人兴奋的前景。

5 我国健康心理学展望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高,资源短缺。这决定了我国的国民健康事业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高投入的全民保障或商业保险道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拥有深刻的生命科学认识,并因此发展了丰富的健康文化。解放后,我国曾以极低的代价几乎实现了全民医疗保障,这就是发挥中国特色健康思想的成果。在改革开放数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经历了全面学习西方医疗保障体系,并因此加剧医疗服务缺口和医患矛盾的过程,亟待总结经验,重新提出具有我国特色的健康促进思想和实践。健康心理学的发展,有望在中国传统健康观念和西方现代科学之间架设桥梁,从而在现代科学的框架下实现低消耗、高效能的健康促进体系,改进我国的全面健康事业状况,为我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助力。

1 沈政,林庶芝.生理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7.

2 (美)卡尔森(Carlson,N.R.)著,苏彦捷等译.生理心理学(第六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3 Yang Y,Zheng X G,Wang Y F et al.Stress enables synaptic depression in CA1 synapses by acute and chronic morphine:Possible mechanisms for corticosterone on opiate addiction.Journal of Neuroscience,2004,24(10):2412-2420.

4 Lixia Zhao,Yushan Zhu,Dongmei Wang et al.Morphine induces Beclin 1-and ATG5-dependent autophagy in human neuroblastoma SH-SY5Y cells and in the rat hippocampus.Autophagy,2010,6(3):386-394.

5 He XG,Xiao L,Sui N.Effects of SCH23390 and spiperone administered into medial striatum and intermediate medial mesopallium on rewarding effects of morphine in day-old chicks.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2010,627(1-3):136-141.

6 Zheng Xigeng,Ke Xue,Tan Beiping et al.Susceptibility to morphine place conditioning:relationship with stress-induced locomotion and novelty-seeking behavior in juvenile and adult rats.Pharmacology Biochemistry and Behavior,2003,75,929-935.

7 高文斌,陈祉妍.网络成瘾病理心理机制及综合心理干预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6,14(4):596-603.

8 Jihuan Chen,Wenjuan Lin,Weiwen Wang et al.Enhancement of antibody production and expression of c-Fos in the insular cortex in response to a conditioned stimulus after a single-trial learning paradigm.Behavioral Brain Research,2004,154(2):557-565.

9 Jingxing Huang,Wenjuan Lin,Jihuan Chen.Antibody response can be conditioned using electro-acupuncture as conditioned stimulus.Neuroreport,2004,15(9)1475-1478.

10 Wenjuan Lin.The involvement of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in immunocompetence.Progres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Around the World.England(Keynote):Psychology Press,2006,159-166.

11 史妙,王宁,王锦琰等.疼痛的心理学相关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9,44(6):574-576.

12 Wang N,Wang JY,Luo F.Corticofugal outputs facilitate acute,but inhibit chronic pain in rats.Pain,2009,142(1-2):108-115.

13 Shi M,Wang JY,Gao G et al.Depression shows divergent effects on evoked and spontaneous pain behaviors in rats.Journal of Pain,2010,11(3):219-229.

14 Wang JY,Zhang HT,Chang JY et al.Anticipation of pain enhances the nociceptive transmission and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within pain network in rats.Mol Pain,2008,4(1):34.

15 Chan RCK,Wang Y,Wang L et al.Neurological Soft Sign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to Neurocognitive Functions:A Re-Visit with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Design.PLoS ONE,2009,4:e8469.

16 Chan R C K,Chen E Y H.Neurological Abnormalitie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Behavioural Neurology,2007,18,171-181.

17 Huang A J,Chan R C K.Error monitoring is associated with the clinical state of schizophrenia.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2007,41(9),773-774.

18 Eric Yu-Hai Chen,Christy Lai-Ming Hui,Raymond Chor-Kiu Chan et al.A 3-year prospective study of neurological soft signs in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Schizophrenia Research,2005,75(1):45-54.

19 Chan R C,Rao H,Chen E E et al.The neural basis of motor sequencing:an fMRI study of healthy subjects.Neurosci.Lett.,2006,398:189-194.

20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中国心理学会编著.心理学学科发展报告2006—2007.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1 Guy H.Montgomery,Cognitive Factors in Health Psychology and Behavioral Medicine.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4,60(4):405-413.

猜你喜欢
心理学人格个体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