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娣李 佩
(1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北京 100190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
2011年8月10日那天,“国家命运”摄制组正在中科院力学所主楼的301会议室进行现场拍摄,他们特别邀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郭永怀的夫人李佩教授做现场采访,请她介绍郭先生在科技工作之外的兴趣爱好。拍摄完毕,李先生还沉浸在深深的思念之中,我(李和娣,编者注)与她同坐在一张沙发上,请她讲讲当年力学所的首任所长钱学森与郭永怀的故事,李先生向我娓娓道来那64年前的往事。
“我第一次听到钱学森的名字还是通过在美国康内尔大学工作的郭永怀,那时,我与老郭快要结婚了。那是1947年2月,我到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进修不久,中国同学会邀请老郭给中国留学生讲‘火箭技术’。老郭在报告中谈到了宇航事业,谈到了加州理工学院的火箭研究小组,介绍了他最相知的好朋友钱学森!
有一天,老郭告诉我,钱学森要来康奈尔大学参加学术活动,请我去帮忙接待他的这位好友。我们炖好了一锅鸡汤,老郭知道钱学森最讲究原汁原味,还准备了蔬菜沙拉及小吃,他吩咐我再焖一锅米饭。到了中午时光,老郭陪了两位好友,一进门就向我介绍:‘这位是钱学森,那位是林家翘’。那时,他们两位风华正茂、风度翩翩,谈论的都是学术问题,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钱学森与林家翘这两位年轻有为的科学家。
1947年9月钱学森与蒋英在上海结婚。不久,当听说蒋英来到美国,我们都很高兴!从此,我们两家的交往机会多了,关系更为密切。老郭将工作安排妥当后,我们在一个周末,去了波士顿看望钱家,祝贺他们新婚。老郭事先请林家翘在他家附近为我们预订了旅馆。我们去钱家那天,当我走进客厅,立刻眼前一亮,钱学森郑重地给我们介绍了蒋英,她貌美而活跃,然后钱又很深情地指着一架三角钢琴说:‘这是我欢迎蒋英来美国的见面礼’!
那一次,我们在波士顿住了三天。有一天晚饭后,林家翘开车送我们回旅馆时,特意绕到钱家的门口,远远望去他家的书房灯光很亮。林家翘说:‘你们看,有灯光的窗户就是钱学森的书房!他在麻省理工学院教书时,波士顿的人都知道,只要深夜有灯光的就是钱家。钱学森非常刻苦,只要他家书房的灯还亮着,就知道他在家工作,谁也不敢去打搅他’。
1950年的夏天,康奈尔大学航空工程研究生院院长威廉·西尔斯(William Sears),他是冯·卡门的大弟子,邀请钱学森给师生做学术报告,他们全家来到倚色佳(Ithca,康奈尔大学所在的小镇)。老郭和老钱志趣相投,业余爱好都是摄影,老郭带上了相机陪他们参观了倚色佳的几处景点。那时永真(钱的女儿)才几个月大,威廉·西尔斯院长的夫人梅勃就将永真留在她家照料,我们在遊览景点时,老郭给他们家拍了两张照:一张是老钱抱着永刚(钱的儿子),一张是老钱和蒋英一起,虽然61年过去了,往事好像就在眼前。
1952年,老郭在康奈尔大学航空工程研究生院任教已7年,可以带薪休假,有半年时间去国外讲学或旅游。那时钱学森正被美国联邦调查局软禁在家里。而郭永怀原来应英国力学界大师来特休耳(Lighthill)邀请去英国讲学,同样因美国联邦调查局不允许任何中国学子离境而不能出国,老钱就邀老郭去帕莎笛那(Pasadena,加州理工学院的所在地区),这样两个好朋友可以一起进行研究。我们搭乘了横穿美国大陆的火车到了加州,在钱家附近租了房子。安顿下来后,钱和郭一起进行了高超声速黏性流动的学术研究。当我们两家在一起时,大多谈论着一旦将来能回国,有哪些亟待解决的工作要做。钱家的情况与过去大不一样了,屋里空空荡荡的,倒是蒋英的那架大三角钢琴还在。蒋英说,是她找联邦调查局要回来的,她是歌唱家,不能没有钢琴。她说,美国FBI常去他们家,而且还要求每个月要向美方报告。家里已准备了3个手提箱,只要能回家,立马提起手提箱回国,一刻也不停留!好几次,我们在钱家吃饭,都是大科学家钱学森亲自下厨,可见,钱学森与郭永怀的亲密友谊!”
听了李佩先生讲的往事,我沉浸在深深地怀念中。
这时,“国家命运”摄制组的导演诚恳地向我提出,希望摄制组能亲眼看看钱学森所长与郭永怀所长的两个办公室,我随即带领他们来到了这两个办公室。这两个办公室是在力学所的所、室领导和广大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恢复建立的,还曾得到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在设计理念上的具体指导。虽然从2009年起精心设计到细致布置已有两个年头,我们想方设法还原当时的情景,到处收集原有或复制当年的摆件。但是,今天仔细端详,这里的一切还是那么地吸引着我,体会意味深长。
在陈列的玻璃柜内,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摆放着先期回国的钱学森所长给郭永怀的两封信,字里行间浸透着两人之间的深情厚意及献身祖国建设的一片赤诚。
钱学森对郭永怀说:“每次都说归期在即,听了令人开心。我们现在为力学忙,已经把你的大名向科学院管理处‘挂了号’,自然是到力学所来,快来,快来!……多带书!……请兄多带几个人回来”。当获悉郭永怀已抵达深圳,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今天是足踏祖国土地的头一天,也就是快乐生活的头一天,忘去那黑暗的美国吧!我个人还更要表示欢迎你,请你到中科院的力学所来工作,我们已经为你在所里准备好了 “办公室”,是一间在二层楼的朝南的房间,淡绿色的窗帘,望出去是一排松树。希望你能满意。你的住房也已经准备了,离办公室只需五分钟的步行,离我们也很近,算是近邻。自然我们现在是“统一分配”,老兄必定要填写志愿书,请您只写力学所。原因是:中科院有研究力学的最好环境,而且现在力学所的任务重大,非您来帮助不可。……我们拼命欢迎的,请你不要使我们失望”。
看到当年老一辈科学家的拳拳赤子心,殷殷报国情,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向来参观的“国家命运”摄制组导演等人介绍了钱学森所长和郭永怀所长回国后的情况:钱学森是力学所首任所长,郭永怀是力学所常务副所长;钱学森是大刀阔斧,非常果断,郭永怀是严谨细腻,非常周到;他们俩一个抓规划,一个抓落实,契合无间,亲如兄弟,被科学界称为“冯·卡门学派兄弟搭档”。他们竭尽全力地创建了中科院力学所和怀柔火箭试验基地、筹划制定我国第一个“十二年科学技术远景规划”、开创和发展力学事业、创建中国力学学会和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领导规划全国高等学校力学专业的设置、创办在清华大学的工程力学研究班和自动化进修班、创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和物理化学系等,并编写教材、亲自讲课、开展学术讨论和科学实验等。只要祖国需要,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放弃自己的兴趣专长,承担起国家命运的责职和使命!当国家急需搞原子弹和氢弹时,钱学森极力推荐郭永怀!他俩共创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院 (第十七院),提出了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发展战略……。
钱学森和郭永怀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爱好将他们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正如钱学森在纪念郭永怀的文章中所说,在当时的钱学森、郭永怀、钱伟长、林家翘、傅承义这五个好友中,“和我最相知的是郭永怀”。他们经常彼此切磋学问,苦恼时互相倾吐真情,困惑时相互安慰和鼓励,事业上委以重任,鼎力相助。钱学森在那篇文中是这样赞赏郭永怀的:“我认为郭永怀同志是一位优秀的应用力学家,他把力学理论和火热的改造客观世界的革命运动结合起来了。其实这也不只是应用力学的特点,也是一切技术科学所共有的,一方面是精深的理论,一方面是火样的斗争,是冷与热的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里没有胆小鬼的藏身处,也没有私心重的活动地;这里需要的是真才实学和献身精神。郭永怀同志的这些贡献,我想人民是感谢他的。周恩来总理代表党和全国人民对郭永怀同志无微不至的关怀就是证据。”当钱学森听到郭永怀不幸牺牲的噩耗时,悲恸欲绝!1988年钱学森回到力学所为纪念郭所长牺牲20周年的深情话语我至今记忆犹新,并影响着、教育着我们。
2011年12月11日是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的日子。应力学所广大科技人员的心声,经所长办公会决定,在力学所园区内设立钱学森的塑像。当我拜访李佩先生征求她意见时,她和蔼地对我说:塑造钱学森所长的塑像,不要受郭所长现有塑像的影响,那是22年前的事儿,而是要体现钱、郭是好朋友。我细细地品味她所说的话,默默地铭记她所谈及的往事,深深地敬仰他们这两位志同道合、献身科学、献身祖国、可歌可泣的科学大师,他们的高尚品德、科学思想和辉煌成就留给了我们,将一代又一代的继承和发扬下去。
永怀兄:
接到你的信,每次都说归期在即,听了令人开心。
我们现在为力学忙,已经把你的大名向科学院管理处 “挂了号”,自然是到力学所来,快来,快来!
计算机可以带来,如果要纳税,力学所可以代办。电冰箱也可带。北京夏天还是要冰箱,而现在冰块有不够的情形。
老兄回来,还是可以做气动力学工作,我们的需要决不比您那面差,带书的时候可以估计在内。多带书!这里俄文书多、好,而又廉价,只不过我看不懂,苦极!
请兄多带几个人回来,这里的工作,不论在目标、内容和条件方面都是世界先进水平。这里才是真正科学工作者的乐园!另纸书名,请兄转大理石托他买,我改日再和他通信。
此致
敬礼!嫂夫人均此!
钱学森上
二月二日
我们有人出席世界力学会议 (比国九月)。
注文:
1. 此信是钱学森回国后,写给还在美国的好友郭永怀 (回国后任中科院力学所副所长)的信。
2.信中所说托“大理石”买书一事,是请他们的好友Frank Marble办。“marble”一词意思是“大理石”。钱学森在信中不说英文“Marble”, 而说中文 “大理石”, 有不给Marble引起意外麻烦的意思。
永怀兄:
这封信是请广州的中科院办事处面交,算是我们欢迎您一家三众的一点心意!我们本想到深圳去迎接您们过桥,但看来办不到了,失迎了!我们一年来是生活在最愉快的生活中,每一天都被美好的前景所鼓舞,我们想您们也必定会有一样的经验。今天是足踏祖国土地的头一天,也就是快乐生活的头一天,忘去那黑暗的美国吧!
我个人还更要表示欢迎你,请你到中科院的力学研究所来工作,我们已经为你在所里准备好了你的“办公室”,是一间在二层楼的朝南的房间,淡绿色的窗帘,望出去是一排松树。希望你能满意。你的住房也已经准备了,离办公室只需五分钟的步行,离我们也很近,算是近邻。
自然我们现在是“统一分配”,老兄必定要填写志愿书,请您只写力学所。原因是:中科院有研究力学的最好环境,而且现在力学所的任务重大,非您来帮助不可。——我们这里也有好几位青年大学毕业生等您来教导。此外力学所也负责讲授在清华大学办的“工程力学研究班”(是一百多人的班,由全国工科高等学校中的五年级优秀生组成,两年毕业,为力学研究工作的主要人才来源)。由于上述原因,我们拼命欢迎的,请你不要使我们失望。
嫂夫人寄来的书,早已收到,请不必念念!
不多写了,见面详谈。
即此再致
欢迎!
钱学森
1956年9月11日
附:力学所现有兄旧识如下:钱伟长、郑哲敏、潘良儒
注文:
这是郭永怀回国时,钱学森在北京写的欢迎信(摘自“中科院力学所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