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培训班主任的素质培养与角色转变

2011-02-19 00:45:40朱晓勤刘炳新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24期
关键词:分享平等参与

朱晓勤 刘炳新

中国石油新疆培训中心 830000

成人培训班主任的素质培养与角色转变

朱晓勤 刘炳新

中国石油新疆培训中心 830000

为适应企业的发展,企业员工培训工作要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培训班主任的素质与角色地位发生了转变。本文介绍了成人的学习特点,阐述了成人培训班主任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角色地位发生的转变,使之成为培训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力军。

成人培训;班主任;角色地位;素质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在职人员需要不断补充新技术、新理论、新知识以适应新时代工作的要求,增强个人及企业的竞争力,以保证成人培训工作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更好地为企业的生产建设服务。成人培训机构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服务社会的职能凸现出来。成人培训机构为满足在职人员对最新科学技术及理论的需求,针对不同行业开办培训班[1]。

1. 成人培训概述

培训班级是一种组织,而组织的存在就有管理的存在,就必须要有管理者。班级这种组织的管理者,历史上有“级任教师”、 “级任教员”、“学级主任”、“班主任”等各种称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从1952年起,我国学校班级管理者正式定名为“班主任”。

成人培训班的班主任工作不同与学生的班主任工作,进行在职培训的学员很多已经参加工作多年,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来自不同的工作单位和岗位,往往有很强的个人意识,缺乏集体观念。成人的学习特点如下:

精力和注意力集中不易维持长时间:通常认为成人注意力会比儿童要长,但是研究表明7~8岁儿童按顺序找每张图表上的数字的时间是30~50秒,平均40.4秒;正常成年人看一张图表的时间大约是25~30秒。这说明成年人的注意力更不容易长时间集中。所以,在给成年人的培训时,通常的课程时间不要太长。如果必须长时间授课,一定要加入适量的大幅度的互动,效果才能更好。

成年人目标性更强, 问题导向并期望得到答案,希望培训能帮助他们成功。成年人都是带着工作中的问题,或者想提高自己的能力才来参加培训的,对学习的内容和结果、目标都是有直接的需求的。所以,在给成年人讲课的时候,更要注意能帮助他们能达成自己来时的学习目标和解决他们的困惑。

成年人的互动性强,想要参与互动和讨论:成年人都是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工作能力,对于培训的内容,至少有80%以上都是大家都了解的。对于这部分内容,只需要培训对象能够理解,就一带而过了。而另外的20%是大家不容易理解、难以达成共识的部分,就需要发动大家来共享讨论和参与,需要大家来共同找到答案。当然要注意提高讲师的控场能力。

思考型是成年人的学习特点,期望学习有助于工作应用。所以,在安排课程与案例时,要注意与学员的工作紧紧相关。只有当本行业的例子不能解释问题的时候,才考虑使用其他行业的例子。另外,成年人不代表着大家的学习能力都相同,所以,要给予一定的方法,解决大家相同的问题。

成年人听课带有更多情感,希望得到尊重与肯定;因为大家都是成年人,没人希望自己不被尊重吧?这时,需要拿出更多的时间来肯定学员的正确答案,需要拿出更多的时间来和大家讨论。

成年人更注重讲师的细节正确性:成年人在听课的时候,更注意细节。比如讲师读错的一个字,或者表述不清楚的一个案例,都会成为学员注意的细节。发生这种情况时,讲师就会很被动,即便你讲了99条正确的内容,成年人也只记得你说错的那1个,并全面否定你的课程。

对于成年人培训实施中的4个关键词:平等、参与、分享、朋友。

2.班主任的素质培养

班主任是培训班集体的设计者,应具备比一般的老师更全面的素质。

2.1 班主任应有健康的身体和完善的人格

健康的身体是班主任干好本职工作的生物前提、物质基础。人格即个性,班主任完善的人格是造就学员完善人格的基础。由于学员来自不同的单位,参加培训的动机不尽相同,个人的素质也有所区别。要管理好这样的一个班集体,班主任首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同时要强化学员个人意识,使学员认识到既然到学校参加培训,就已经是学校的一名学生,要摆正自身的位置,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2.2 科学的人生观和强烈的责任感

班主任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科学的人生观。班主任要有对学员的发展负责的强烈责任感,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促进学员全面进步。由于在培训班的大部分学员彼此在单位的职务、职称很接近,所以在学习生活中,很多学生坚持以和为贵,不得罪人。对学习的检查、考勤、纪律监督班主任必须自己抓,担当起学员学习检查,纪律监督者的角色。否则,班级的管理将会失控。同时组织一只强有力的班级干部队伍,把那些在学员中威信较高的同志选入班委会,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各项事务。根据学员的住宿情况,每个宿舍选出一名舍长,定期召开班委成员以及舍长举行会议,做到及时了解问题、解决问题。

2.3 正确的学员观

学员观是指班主任对学员的总体认识和评价。

2.3.1 要树立平等的师生观

培训学员大都已参加工作多年,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回归校园,很难适应角色转换。对于校园中友协纪律要求和规章制度不适应甚至违规,班主任首先要和学员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员,要真正做到对学员一视同仁,不歧视任何学员。班主任与学员之间不仅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更是朋友关系。对学员的管理要把握好宽与严这两者之间的矛盾。过于宽泛,容易使学员放任自流;过于严格,又容易使学员产生抵触心理,工作难以开展。所以对学员的管理要把握好尺度。

2.3.2 认识、评价学员要有辩证的观点。

包括全面观点(全面认识学员、面向全体学员),发展观点(每个人都有发展的潜能,每个人都在发展变化)和联系观点(影响人的发展因素很多,不能孤立地看,应综合分析)。

2.3.3 要坚持差异的观点。

班主任要认识到学员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有的学员既有自己的优势,又有自己的不足。班主任要做到将心比心地去理解学员,对待学员出现的问题,灵活采用公开处理与个别处理,正面处理与迂回处理相结合的办法。例如当个别学员出现问题时,召开班会对学员提出批评,并提示所有同学注意不要发生此类问题,往往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已参加工作的人员往往有很强的自尊心,以这种方式处理学员出现的问题,会使学员产生逆反心理,班主任的后续工作很难开展。如果个别谈话,既保留学员的自尊心,又能够解决问题。同时学员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积极配合班主任做好各项工作。

此外,班主任还要特别关注和理解学员在智力、情感、兴趣、生理、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尽量为学员的发展提供空间,使学员的潜能和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3.4 要坚持服务的观点。

班主任要树立为学员服务的思想,尽量满足学员的合理需求,通过为学员提供诸如思想上的、心理上的、生活上的服务促进学员的发展。

2.3.5 班主任要有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和全面的能力

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一个班的全体学员,他们兴趣广泛、个性各异,只有与学员打成一片,才能有针对性地教育学员,而这就要求班主任自己要有多方面的兴趣爱好。班主任工作是一种脑力与体力的结合,需要高度创造性的综合性劳动,它要求班主任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如了解和研究学员的能力,如了解和研究学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班主任的能力越强、越全面,越有利于搞好班级管理工作。

3. 班主任的角色地位转变

角色的原意是指在戏剧舞台上根据剧本所扮演的某种特定人物。1934年,米德首先运用角色的概念来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及其行为。目前,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角色就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以及由此而决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角色定位是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看法,即对自己要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以及如何才能扮演好自己角色的认识。所以,角色定位是否正确与班主任能否顺利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有密切关系。

班主任是对一个班的全体学员的全面发展负全面责任的教师。班主任既是一位责权不大、责任重大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同时又应该是学员的朋友、引路人和精神关怀者。

3.1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设计者、管理者

班集体是班级发展的高级阶段。一个班的学员在一起并不会自发形成集体,它需要班主任通过培养选拔班干部,形成班级核心;组织井然有序的课堂教学,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增进班级的凝聚力等进行的。因此,管理者的主要作用不是事无巨细地对班级进行直接管理,而是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对班级的发展进行精心策划、周密设计、科学管理。科学设计班级的发展目标、管理班级的各种活动等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

3.2 班主任是实现教育目的,促进学员全面发展的骨干力量

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归宿,教育目的的实现需要学校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班主任是其中的骨干力量。班主任是学校工作计划的具体执行者,是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者,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组织管理工作以及校内外开展有关教育活动的最基层、最实际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班主任是保证学校教学秩序正常化的基本力量。

3.3 班主任是沟通培训学校、单位、社会三方面教育力量的桥梁

学员进入培训学校以后就同时受到学校、单位和社会的影响,这三种教育力量如果方向一致,就会使力量大大增强,否则就会相互抵消。尽管单位与班主任的心情一样,目的一样,但出于不同的立场,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有时就会不一致。这时候,需要班主任去协调和单位的关系,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合拍。社会之大,无奇不有。有些对学员是有益的,有些则会对学员其负面影响。因此班主任还要协调好与社会的关系。

班主任的工作方式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正确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观念不断变化,班主任所扮演的角色也在不断发展。现代班主任角色应有如下转变:

3.3.1 班主任角色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变

班主任不再仅仅是“学科专家”,还应当是“活动组织者”、“班级管理者”、“学员的朋友与知己”等。

3.3.2 班主任角色有权威型向对话型转化

以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拥有绝对权威,总是希望学员对自己能够言听计从。这样的管理容易导致学员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等。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以人为本、师生平等观念的重要性,师道尊严已经与时代不符。班主任应转换原来绝对权威的角色,代之以“对话者”、“引导者”角色,放下架子,尊重、激励学员,充分发挥学员自我管理的潜能。

3.3.3 班主任角色由限制型向引导型转换

以往,班级管理常常采用的是“不许”的方法,不许干这个,也不许干那个,用规章制度去限制学员,而不是着眼于挖掘、发展学员的潜能。这样容易导致学员循规蹈矩,缺乏创造性。现在,更多的人相信用“允许”的方法,让学员自由发挥自己的潜能,教师和班主任加以引导更有利于促进学员发展。

3.3.4 班主任角色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换

以往,班主任工作往往是以经验为主,每个人都是凭自己摸索的经验,很少反思和研究,不少人尽管干得不错,但却花费了许多时间走了很多弯路,学了教育理论后才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苦苦思考出来的东西,别人很早就已经总结过了。当然班主任的实践经验也很重要,但经验如果不能上升为理性的东西,其指导意义就不大,只有通过研究,结合自己的实践,不断反思和学习新的教育科学知识,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3.3.5 班主任角色由被动适应型向主动创造型转变

以往,班主任往往只充当学校领导的“传声筒”,上级布置什么就做什么,只是被动服从,甚至盲从,缺乏自身的独立性。我们都知道,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具有灵活性和主动性、创造性、有感情、有思想的人,教育者只有遵循教育规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前提下,积极能动、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满足教育对象发展的要求。

3.3.6 班主任角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以往,无论是学校还是班级往往都与外界隔绝,比较孤立,管理班级就是班主任自己一个人的事情,管理范围大都局限于学生在校在班级的时候。当今社会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已经越来越密切,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只有整合各种教育力量,主动与单位、社会各相关成员建立广泛的联系,主动参与社会、了解和研究社会发展对社会成员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促进学员发展,把学员培养成为适应并促进单位发展的合格成员。

4.结语

总之,培训班主任是一个多重角色,在不同场合要把握住不同角色,才能达到较好的班级管理效果。成人培训机构的班主任来自教学第一线,思想觉悟高,热爱教育事业,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只要为其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一定能打造成优质高效的培训团队,使之成为培训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力军[2]。

[1]刘丹高校成人培训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现代企业教育,2007,(5).

[2]张庆国 打造优质培训教师团队,提高石油企业培训质量[J].石油教育,2011(3)

10.3969/j.issn.1001-8972.2011.24.157

朱晓勤(1982—)女,河北人,硕士,讲师,从事石油企业成人培训班主任工作。

猜你喜欢
分享平等参与
孩子,我们慢慢来
情人的烦恼
人间(2016年30期)2016-12-03 19:40:23
铜锣山隧道机电设备安装技术管理经验分享
班级管理从构建良好班风开始
小学生参加篮球训练的特点分析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18:59
小学教育中转化差生之我见
科技视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7:32:09
“参与”北约军演的UFO
飞碟探索(2016年10期)2016-10-11 23:23:33
关于有效思品课堂的几点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42:38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7:45:34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