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田
地方标准化工作做什么?怎么做?始终是个说不清楚的问题。
按照传统的标准化工作思维,要开展标准化工作首先就是制定标准。但是,按照《标准化法》的规定,仅仅是省和相当于省的市和自治区才能制定地方标准,而且有特定的范围和局限。省以下的地方标准化机构没有标准制定权,标准化工作做什么?怎么做?都是必须回答的问题。
根据中国的法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地方标准化工作不可能采取大量制定地方标准的做法。但这绝不是说地方标准化无事可做,而是要找到一种既适用于地方又能充分发挥标准化作用的工作模式。
不论是一个省或者一个市,它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体。这个经济体同国家一样也是由各部门、各行业组成的。这个经济体要发展,也同国家一样上项目、建企业、开发新产品。每个省、每个市都会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制定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提出一些与本地经济发展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项目或课题。这些项目和课题,必定是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也必定是地方领导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地方标准化工作倘能抓住机遇、紧密配合、做出成效,便是找到了发挥标准化作用的路子。怎么做才能与地方的这些项目或课题紧密配合呢?综合标准化便是最佳选择。因为地方经济发展中提出的这类项目和课题,也大都是跨行业、跨部门的项目,常常是需要一个综合部门牵头,组织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标准化管理机构相对于专业部门来说就是综合部门。这样的综合性项目的实施更需要各类标准的支持,综合标准化恰是应对这类问题的最佳方法。只要能抓住机遇,地方标准化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例如:
大连市是我国北方环境优美城市,大连市政府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关注节能和环保问题。1984年市政府列项对工业锅炉节能减排攻关。这就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学科以及众多企业的综合性课题。市标准计量局抓住了这个机遇,提岀用综合标准化的方法统领这项工作,得到大连市政府的支持,牵头组织了20多个单位和80多位专家参加的工业锅炉能源综合标准化研究。他们以使锅炉达到综合节能减排效果最佳为目标,按照综合标准化的原理,找出影响锅炉运行效率的各种要素,并把这些要素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处理。例如,为使燃烧过程和热交换过程最佳化,他们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对该过程的主要参数和相关参数实现自动检测和实时控制。此外,还将锅炉防垢、锅炉除渣、热管、动力配煤、疏水器等新技术用于工业锅炉。经实验验证:锅炉热效率提高13.7%,节煤率可达6%~8.5%。这些行之有效的科研成果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操作方法被纳入标准,建成了由5个子体系、18项标准构成的标准综合体。
这个标准综合体从1988年初开始在市经委、计委、劳动局和总工会的联合组织下,在大连全市范围内贯彻实施。大连市政府十分重视这一标准化成果的推广应用,由市政府召开了有各企业领导和能源、动力科长参加的现场推广大会,并批准成立了由6个单位组成的大连市微机控制工业锅炉技术开发应用联合体,为全市工业锅炉和炉窑的技术改造提供成套的技术服务。这个工业锅炉能源标准综合体当即被大连市作为对全市锅炉房进行综合治理的技术依据。用这套标准对2537个锅炉房进行了核查,共发现4076项问题。通过贯彻标准进行综合治理,仅由于锅炉耗煤量下降,1988年当年就节煤23万t,节油3.7万t,并消灭了锅炉爆炸事故;锅炉的产品——蒸汽的质量提高,蒸汽湿度由2.3%下降到0.8%;由于引风和鼓风的最佳匹配控制,1台炉日平均节电54kW·h,年节电19440kW·h;尤为重要的是通过实施这套标准使锅炉向大气中排放的烟尘减少103mg/m3,并使锅炉安全运行,减轻了司炉工的劳动强度,取得了节能、减排、安全等一系列成果。政府满意、企业欢迎,这个综合标准化项目获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依据大连市标准计量局工作总结报告改写)
新疆是我国重要产棉区,又是我国唯一的长绒棉产区。长绒棉具有纤维长、细、强的特点,是纺高支纱和特种纺织工业的原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是自治区的宝贵经济资源和重要特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现代化高速纺纱技术的发展,国际、国内市场对长绒棉的需求不断增加。1985年播种面积已达25893hm2,1987年播种面积又增加到39280hm2,但由于单产水平低,公顷产只有705kg,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国内纺织和出口的需求,同时产品质量也不稳定,特别是纤维的内在质量达不到国际市场的要求。不仅自治区领导为此着急,连中央领导也很关心。1988年自治区标准局向农业厅、兵团农业局、自治区农科院、自治区棉麻公司等单位领导建议实施综合标准化,解决长绒棉的产量和质量问题。标准局的建议得到了各部门的积极响应,经过协商成立了由标准局和农科院牵头立项的长绒棉综合标准化领导小组和综合标准研究组。科研人员按GB/T 12366《综合标准化工作指南》(草案)的要求,对影响长绒棉产量和质量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系统分析,找出了相关要素。
初步的调查研究使他们认识到,不论是长绒棉的产量问题还是质量问题,都不是单一因素所造成的,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类问题的解决,不是哪一个部门孤军奋战所能做到的,必须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才行。而综合标准化恰是适于处理这类问题的科学方法。这个认识坚定了科研人员通过实施综合标准化解决长绒棉的产量和质量的信心。
研究小组在仔细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和可能的采取措施以及采取措施后可达到的效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长绒棉综合标准化总目标:
● 公顷产提高27.7%以上,即由当年的公顷产705kg提高到900~1200kg;
● 纤维品质达到国内纺织工业要求和出口要求。
目标确定后,通过对长绒棉生产加工过程的系统分析,绘制了相关要素图,将生产过程按部分、分层次地显现出来,明确了各部分之间的衔接。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标准综合体规划,主要环节(子系统)包括种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农机作业、纤维质量检验、收购、加工、贮存、主要生产资料供应等。在目标分解的基础上,按规划和计划的要求制定标准,建立了长绒棉标准综合体。
标准审定后,在自治区各地有关部门的配合下,采取试验示范与推广相结合的办法,以点带面抓推广。1989年在鄯善县进行对照试验的结果:示范田公顷产皮棉1548.60kg,较对照田(公顷产1189.80kg)增产358.80kg,增长幅度30.2%;一级花率74.17%,较对照田(68.15%)增加了8.8%;二三级花率分别比对照田减少19.7%和54.7%;示范田比对照田每公顷增加收入2695.95元。其他各试验点也都实现了增产增收的目标。1990年植棉26666hm2,单产水平和质量水平全部达到或超过预定目标,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引起各方面的极大重视。他们用生动的事实证明,地方标准化机构的工作,只有这么做才能真正体现岀它存在的价值。同时也证明,综合标准化是地方标准化工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的最佳途径。(依据新疆长绒棉综合标准化项目组的技术报告改写)
陕西省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一个省。全省土地总面积20.563万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达14.07万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8.3%。其中陕北的榆林、延安地区的25个县市,土地面积占全省39%,而水土流失面积却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一半以上。陕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该地区土地总面积的88.1%,是全省泥沙流失的主要来源。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在陕西省占黄河总输沙量16亿t的一半;陕南地区流入长江的泥沙占长江总输沙量的十分之一。可见搞好水土保持,不仅关系到生态环境的建设、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对黄河下游省区人民的安危、经济的发展都有重大战略意义。
这样一项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任务,是怎么同综合标准化联系起来的呢?1982年国家标准局领导到陕西省调研时,就陕西省水土保持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因为此前陕西省在小流域治理的标准化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国家局领导在座谈时启示他们:鉴于水土保持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又需各方面协调配合的一项系统工程,可考虑综合标准化的方法。省标准局随即邀请有关部门领导和水土保持方面的专家召开了水土保持综合标准化座谈会,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开展综合标准化是可行的。会议明确了陕西省水保综合标准化工作的方向,并拟定了水土保持综合标准化的规划和计划。综合标准化就这样启动了。
他们借助综合标准化特有的组织功能,成立了省水土保持工作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把全省雄厚的科技力量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专家、科技人员的作用。中国科学院西北水保所、西北林学院、黄河中游治理局、省农业科学研究院以及省水土保持和林业系统的科技人员,通力合作。建立了各部门、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使工程、生物(林、草)、畜牧、气象、水文、地质、地貌、耕作及多种经营等各方面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
在综合标准化过程中,他们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创造了以小流域治理为重点开展综合标准化的做法。他们认为水土保持工作涉及面广,包括了工程的、生物的和耕作方面的许多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其效益也是多方面的。要在较短时间建立起一个成龙配套的、适合全省推行的、科学合理的标准综合体,是比较困难的。这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有计划地逐步实现。同时,许多问题还要有一个探索、研究的过程。例如,不同类型土壤侵蚀量标准,就需要较长时间,做大量的研究才能建立。依据这样的认识,他们决定从抓基础标准入手,首先制定了“水土保持径流测试”方面的8项基础标准,为各地区开展综合标准化提供了基本依据。同时,各地区从实际情况出发,通过调查研究,制定本地区的标准综合体,既试行又验证,为制定全省标准积累经验。这种上下一起动的做法,调动了省、地(市)各级、各方面的积极性,为进一步开展全省水保综合标准化打开了局面。其次,他们确定以小流域治理综合标准化为重点。因为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流域治理,是我国30多年来开展水保工作的一项基本经验和带根本性的措施。小流域治理同样包括工程、生物和耕作三大基本措施的综合。为了做好小流域的综合标准化,他们对全省25个县,40多个先进典型30多年的治理经验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20多篇调查报告,先制定出试行标准,试行成功后转为正式标准。这种因地制宜、上下结合,在基础标准指导下的自下而上、由小综合而后大综合的标准化过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很高的理论意义,是一项了不起的创造。
水土保持标准综合体的实施,收到了显著成效。从1983年到1989年的7年时间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6万km2,许多小流域基本达到泥沙不出沟,累计拦蓄泥沙35亿t多;4条大型防护林带,使57.3万hm2流沙有33.3万hm2多达到固定和半固定,8.7万hm2多农田得到保护;丘陵区有三分之一坡地改造成梯田,出现连片的梯田和苹果林带;粮食连年增产,农民连年增收,贫困县陆续脱贫,造福子孙后代的社会效益已经显现。陕西水土保持综合标准化的经验,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要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同时加强农业综合标准化。”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流传着“南有福建,北有辽宁”的佳话。这是因为福建省和辽宁省在当年推行综合标准化过程中,业绩比较突出,经验比较多,全国各地纷纷前去同他们交流,这句话就这样流传开来。
福建省是全国最早开展综合标准化的省份之一。1982年邀请中国标准化综合研究所的专家来讲综合标准化知识以及国外开展综合标准化的动态。接着就搞了《烤烟综合标准化》试点。通过学习和亲自实践,使他们解决了一个认识论的大问题,“一个产品是个系统,一件事物也是一个系统,只要处理好各自的因素,就会使系统处于最佳状态”,“综合标准化就是用系统观点处理标准化问题”,“它是系统工程与标准化相结合的产物”。基于这样的认识,福建省标准计量局从1983年开始以综合标准化思想来指导工农业产品及企业的标准化工作。1984年省标准计量局召开了全省第一次综合标准化研讨会,对综合标准化的理论与方法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详细研究了综合标准化的规划方法和建立标准综合体的要求。会上确定烤烟、松香、茶叶、杂交水稻、花生、紫菜、花椰菜、甘蔗、米粉干、香蕉等10项为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纳入年度标准化计划,开始了大规模的综合标准化试验研究。
1985年底又召开了第二次全省综合标准化研讨会。这次会议的议题是如何将综合标准化向深度和广度两个方向推进,与会的66名教学、科研、生产、管理以及标准化方面的专家通过研讨和广泛的交流,特别是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于1986年发布了省推荐标准《综合标准化一般要求》,内容包括综合标准化的含义、基本规定、评价原则、综合标准化的一般规定以及工作程序、内容与要求等。并提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管理科学、整体协调”的综合标准化项目的评价原则。这个标准对引导福建省综合标准化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起到了统一认识、统一步调的作用。它比国家标准早颁发了3年,为国家标准的起草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借鉴。
1988年省标准计量局为贯彻福建省创汇农业标准化项目座谈会精神,把综合标准化作为福建省发展外向型农业的重大服务措施,牵头组织了有关厅局及地市农、林、水产单位科技人员,开展创汇农业综合标准化项目。从那时起,直到1995年12月,共开展了30个重点综合标准化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烤烟综合标准化的试验田每公顷产从1350kg提高到2625kg,烤烟质量也提高了半个等级以上,中上等烟叶质量达78%~87%;乌龙茶平均每公顷产由900kg提高到2649kg,单产提高176.7%;蘑菇菌种和蘑菇罐头综合标准化提高了制菌成活率15%,鲜蘑菇单产提高38.5%,合格率提高10%,罐头产品质量相应提高;河鳗标准在莆田市推广后每公顷产量提高4500kg,人工养殖扇贝标准试验,最高每公顷产达3万kg,比常规养殖翻一番。
福建省的大规模试点,不仅为本省经济发展找到了一种科学方法,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而且为验证国家标准草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辽宁的综合标准化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辽宁省标准计量领导的带动作用。这里所说的“带动”,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局领导首先自己吃透综合标准化,不仅从理论上搞清楚,而且做法上也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思路;其二,是指领导不仅向干部做宣传、做决策,而且亲自参与实践,从实践中提炼经验。
在全国综合标准化试点中,辽宁省的工农业试点项目较多,难度较大,成效较显著。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局领导班子的认识较高、决心较大。例如,宫长福局长联系辽宁省实际提出了“综合标准化试点工作中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包括对象的选择问题、标准化对象参数的最佳化问题、综合标准化的方法问题以及效果评价等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在1984年召开的辽宁省标准化工作会议上,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分析了综合标准化的可行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这次工作会议成了推广综合标准化的动员大会,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会后,便分工业、农业两条线展开了试点。再例如,局总工程师方永德同志,由于亲自参与技术难度较大的工业项目试点,不仅及时协助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和复杂的技术协调问题,而且从切身体会中提炼出的经验和体会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和很高的理论价值。他们认为综合标准化的关键是做好技术协调,他们的经验是要把标准综合体规划中各标准之间的“接口要求”规定下来,并请专家审定。在制定标准及验证时,会出现预定的“接口要求”达不到,那就要再次协调,必要时要对整体目标进行调整。他们从实践中体会到,工业性项目的技术协调同农业项目有所不同,工业性项目的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强,往往以最终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即系统整体最值)为依据,按其相关性分解成主要元器件及主要原材料的主要指标要求,这是一种由总而细,由高层次到低层次的系统分析。在具体执行时,他们又总结了通用的原材料和元器件,尽可能选用现有标准,专用的原材料和元器件则需制定新标准和寿命设计(使用寿命、技术寿命、价值寿命)等三项技术协调原则。这些从书本上学不到的实践经验,引起兄弟省市的浓厚兴趣,纷纷来辽宁交流。
第二个特点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辽宁的综合标准化是从农业入手的。之所以从农业入手,是因为农业生产从“种”到“收”可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适于运用综合标准化方法;又由于标准化对象涉及面较少,协调工作较容易,且效果明显。再加上农业有地区性特点,便于各地市因地制宜发挥创造,可以积累更多的经验。工业方面先搞较简单的录音机芯,该产品虽然目标瞄准日本产品标准,但由于主要原材料和元器件可在省内解决,协调难度较小;进一步是较复杂的产品——第二代中小型低损耗变压器(目标瞄准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比利时产品),这是个难度较大的项目,不仅有跨省协作的问题,组织领导也有一定困难,这都需要给予强有力的指导和帮助。由于战术决策的正确,虽然项目较多,难度较大,终能按计划圆满完成。
第三个特点是试点的全面性和多样性。为了考验综合标准化的适用性,只有一两个试点是不能说明问题的,只在某个领域试验也不说明问题。辽宁的试点可以说是量大面广。总的来说,即有工业又有农业。在工业方面有机械制造产品、电工电器产品和电子工业产品;在农业方面有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22个项目,这些都是以产品为对象的综合标准化。此外,还开展了耗能设备节能减排、企业管理以及示范乡村的综合标准化,这就使他们的经验更具全面性和系统性。由此引来全国各地一批接一批的参观交流人员,“南有福建,北有辽宁”的佳话就这样不胫而走。
福建、辽宁以及其他省市的综合标准化实践,生动地证明了地方标准化工作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综合标准化被证明是一条优选途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它能解决实际问题,尤其能在解决本省市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