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体会

2011-02-19 00:45王晓芳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24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课程体系教材

王晓芳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体会

王晓芳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相继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教学改革工程,使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能力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教材建设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对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双师型队伍建设、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当前高职实践中的热点问题的研究有了新的成果。伴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各专家、学者逐渐认识到:精品课程建设已经成为高职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部分。

在《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精品课程建设要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1)严格制定学科的建设计划;(2)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3)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4)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5)重视教材建设;(6)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7)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下面笔者就高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精品课程建设谈谈体会。

1.精品课程建设的依据和原则

精品课程与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技术手段、教育思想和教学管理制度。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原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追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要围绕高职教育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要着眼于课程的整体优化,反映本校的教学特色,以及先进、精炼、综合化的精品课程体系的发展定位与方向。综合起来,精品课程建设的工作首先在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人才培养的标准研究出课程体系和的培养目标;其次,要注重课程目标(专业培养目标)多元化;要以职业能力为中心,内容兼顾培养目标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课程结构能较好地实现“高职”的课程功能。再次,在课程构建中,把握住高职教学理念中“能力”的内涵。研究以知识本位构建工作能力标准;要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保障各环节的时间和效果,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样,才能实现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的协调统一,既有利于社会发展,又有利于个人潜能的发挥,确实做到人尽其才。

例如《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从事电子设备或生产线的安装、调度、检测、运行和应用等职业能力必备的实践课程。这是该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目标的总原则和总方向,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依据。我们根据本院校的教学特色,围绕高职教育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的总原则和总方向,以职业能力与素质本位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电工电子技术”“电子技术综合实践”、“电子线路与Proel实践”、“单片机应用技术”、“集成电路应用技术”、“电子系统综合设计与实践”等。

2.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改革、教材建设。在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要逐步建设一支以国家教学名师为核心的优秀教师队伍。

2.1 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第一要素。教育部明确指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专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而当前,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着专业理论教师不能指导实验实训,或者实训老师基础理论薄弱,不能讲授理论课的现象。其原因就是目前职业院校的大部分教师是师范院校的应届毕业生或其他普通高校的应届毕业生,这部分教师理论知识基本上能满足要求,但实践技能普遍达不到要求。因此,要逐步建设一支以国家教学名师为核心的优秀“双师型”教师队伍,主要措施有:

2.1.1 把新进教师放到实验室或实训场所去见习,熟悉相关操作,通过训练多数教师能较好地适应教学工作,但是与现代企业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这部分教师仍不能称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2.1.2 从企业聘请了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学校任教,可极大地缩小学校教育与生产一线的距离,为学生零距离上岗提供了便利,但是这些外聘教师因未从事过教学工作,对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把握和处理还不够好,再者,这部分人员也不太稳定。

2.1.3 通过政策引导,吸引高水平教师从事实践环节教学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提高。参加教学研究课题,各种教学环节,写教材,制作多媒体课件,参加会议,写教学研究论文,安排社会上学术性兼职,参加科学研究,写学术论文,攻读学位。

2.1.4 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建立或健全教师下企业挂职实训机制与考核标准,不断拓展校际、校企、校所之间的合作。

2.2 精品课程体系的结构与课程内容的改革

对课程体系结构和课程内容的改革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第二要素。不同课程、不同的院校可以有自己的特色。其指导思想是:课程体系结构将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应作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电子技术飞速发展,以满足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时代要求。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要注重实践与理论课程的衔接、呼应和配合,相互衔接(或整合),逐渐深入。在取材上力求做到先进、新颖、实用,理论联系实际。总之,课程体系改革的优点有:有利于增加新的课程内容;有利于综合实验的开出和实验模块化设置;有利于总体教学计划的优化;有利于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学时的矛盾,只能靠体系、内容和讲解的优化来解决,精简和删减陈旧内容。课程体系能反映电子技术信息时代对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在知识层面上从基础到专业基础到专业技术应用,逐渐提升;增强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比重。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着重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和掌握单片机的内部编程结构、存储器分配、指令系统、接口功能等应用技术,学习单片机测量控制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集成电路应用技术”向学生介绍模拟数字混合集成电路、开关电源、开关电容电路、锁相环、可编程逻辑器件等。

3.精品课程教材建设

精品课程体系是紧紧围绕着与预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各高职院自身的定位(专业定位)的框架设置。因此,随着高职教学要求、教学模式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有的教材是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求,教材编写高水平不是必要条件,关键是用好优秀教材。也可以编写一些适合本学校具体情况的辅助教材。目前我们正在对“电子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综合实践”、“电子线路与Proel实践”、“单片机应用技术”教材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整改。

4.精品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改革

4.1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实践教学是职业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学生展示聪明才智的舞台。为了使实践教学更有效的发挥作用,笔者建议,对一般高职院校教育不妨构建技术型和应用型实践教育两大体系,尽可能为更多学生提供一个更具有基本实验、设计实验、综合应用性实验,以便使每个大学生在校学习中都能接受多个实践环节的培养,这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而且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好处。

4.2 实践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4.2.1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构建以职业行为的结果为能力标准、技术知识为核心内容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实践性学习为主线、产学合作为途径的项目学习教学运行模式。

4.2.2 实践教学内容的构建:根据职业岗位要求,构建各专业职业能力实践模块。根据职业岗位分析,确定综合职业能力要求和各组成能力模块,确定形成能力模块的技术技能内容。实验按模块化设置,分期递进式完成。如我们把《电子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整合为“基础实践”模块,“综合实践模块“设计性实践”模块等教学环节。“基本实践”模块以训练常用电子元器件,常用电子仪器,交流电和安全用电,电路检测技术等基本测试方法,它所涉及的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充分体现课程的实践性。“设计实验”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和制作、焊接技术、电路故障检测技术。“综合实践”模块以模拟电子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结合在一起,并采用较为先进的EDA技术,使实验更加接近工程实际。在设计实验中特别鼓励学生自拟实验项目,将课外科技活动、电子制作大赛纳入教学活动中来,课内外学习相互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使学生视野开阔、能力增强。

4.2.3 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构建多功能的实践教学基地,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上合作教育的新形式,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不断拓展校际、校企、校所之间的合作。要多方筹集资金,加强各类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

4.2.4 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网络课件:运用信息技术,在网络平台上向学生提供教学内容、网络课件、电子教案、学习辅导、电子书籍、电子手册、应用资料、网络链接等网络教学资源;在网络上完成考试、成绩查询、统计等教学管理工作;建立了网络交互平台,进行课程问题实时发布、专题讨论、网络释疑、学生意见反馈,教学情况调查等教学辅助工作。利用网络这一现代教学手段,打破传统实践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归纳起来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包括:①教师队伍建设;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③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④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⑤学生课外科技活动;⑥教学研究、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⑦考试方法的改革;⑧教材和辅助教材建设,包括多媒体课件;⑨教学资源、档案。

笔者只对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当然不同课程、不同的学校可以有自己的特色。不一定要求一致,不能完全采用固定格式,要有揭示本课程规律,反映课程特色的内容。

10.3969/j.issn.1001-8972.2011.24.150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课程体系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党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以南宁市委党校精品课程建设为例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高校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制作技术的研究
高职院校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管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