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应致力于建设“有感幸福社会”

2011-02-19 00:17徐嘉键
中国发展观察 2011年7期
关键词:党群干部群众

■ 徐嘉键

在当今中国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和公共危机频发的关键时期,建设一个让大多数成员,特别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者对生活现状满意,对未来预期乐观,并且基于广泛的公民参与使得政府的决策拥有最广大的社会认可度和可实施性,政府和公民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有感幸福社会”应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共识。

1.建设“有感幸福社会”是我党的一贯立场。党九十年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都是为最广大人民谋取幸福的。1939年2月,毛泽东同志致信张闻天同志,首先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概念。1944年10月,在接见新闻工作者时,他指出:三心二意不行,半心半意也不行,一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同志提出著名的“三个有利于”思想,其中一条就是“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他多次指出:“全党要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胡锦涛总书记2003年2月18日在贯彻十六大精神研讨班结业典礼上指出:“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关键是要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2004年3月10日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阐述科学发展观时,他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有感幸福社会”是缓解百姓不满情绪的“减压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往往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和递进性。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层次、年龄阶段和家庭受教育背景的人的需求应该是不同的。但对于同一历史时期,社会大多数人的需求应该具有共同之处。当今中国,虽已解决温饱问题,正向全面实现小康和基本现代化迈进,但广大民众对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仍未得到充分满足。中国社科院最近公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指出,金融危机对居民生活的负面影响在2010年逐步显现,城乡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下降。《蓝皮书》还透露,城乡居民的物价波动承受力下降,对今后养老、未来收入增长等问题忧虑程度明显增强。从一系列的调查可以看出,在教育难、住房难、就医难、通胀等巨大压力之下,我国民众的幸福感并不强,迫切需要政府采取切实果断的措施解决这些难题,让他们真正体会到“有感幸福”。

3.“有感幸福社会”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传感器”。我们党历来重视密切党群、干群之间的联系。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员宁可忍饥受冻,也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一锅一瓢;宁可露宿马路,也不进民房。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每当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遇到威胁时,共产党员都能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走在冲锋陷阵的第一线。可以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与党和群众之间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分不开。但是,毋庸讳言,由于少数干部不注重党性锻炼,为所欲为,严重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光辉形象,伤害党群、干群之间的密切关系。少数党员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腐化堕落,以人民赋予的权力为商品,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严重违反党纪国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不良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而且涉案金额也越来越大。少数干部作风漂浮、华而不实、急功近利,不深入群众,习惯于搞大广场、世界之最、标志性建筑等形象工程。少数干部欺上瞒下、投机钻营,对中央要求贯彻实施的富民政策,不想着去不折不扣地执行,总想着钻政策漏洞,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丢在一边。少数干部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群众观感极差。虽然这些问题只是在少数党员干部身上出现,但这应引起我们高度警觉,这不仅使党的形象受挫,党群、干群关系受到严重伤害,更重要的这些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普通百姓的切身利益,普通百姓生存、发展、实现自我价值公平环境已被严重破坏,影响他们的幸福感受。如果不引起足够重视,就会影响党的生存,因而,在此关键时刻,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更加清醒地认识自身所处的位置,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同时,以建设“有感幸福社会”为契机,进一步塑造党的光辉形象,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猜你喜欢
党群干部群众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新形势下油田党群工作思路的探索和研究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党群工作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金雅福党群服务中心揭牌 打造罗湖非公党建标杆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