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曦骅
中国人已习惯了自如的消费,正敞开胸怀拥抱成千上万的新产品、新服务和新品牌。不过,中国市场变化之快,即使是最敏捷的公司,为了跟上中国消费者的步伐也累得气喘吁吁。麦肯锡2011年中国消费者调查突显了三个特别突出的状况:
首先,尽管正面临着不断升高的通货膨胀,但今年中国消费者对他们未来的财务前景仍表现出比2010年更大的自信。调查显示,在调查给定的消费领域里,受访者选择增加花费的趋势保持着很强的态势。他们购买量增大,购买次数更频繁,或者购买的物件更昂贵。
其次,在城市消费者中,首次消费群体的人数正在下滑,此类群体一直是中国各消费领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最后,尽管品牌意识正在提升,但没有明显迹象表明品牌忠诚度随之增强。事实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不断增长的中意品牌中做出选择。无论是在品牌数相对较小的市场里总是挑选品牌的人数,还是供他们选择的品牌都在增加。在被调查的消费领域里,大多数中国消费者通常会选三到五个品牌。两年前,他们选择2到3个品牌。
自《麦肯锡季刊》
今年第三季度,中国的经济增长率9.1%。与第二季度9.5%的增长率相比存在缺口,并与9.3%的增长预期有所偏低。市场并不在意新闻,由于世界经济疲软在大部分地区蔓延,9.1%仍是一个相当正常的缩减。采购经理人指数给出一个惊喜,据它显示,工业生产增长略快于预期,中国制造业本季度大部分时间皆有缔约。这样说来,众所希望的软着陆似乎已步入轨道。
然而,在金融时报中文网,凯特麦肯锡报告通过收集意见提供的论据却令人悲观。特别是,中国的出口已在最近几个月迅速下降,尤其是销往欧洲的部分。这可能会令中国在计划中抛出一个扳手,用以重新平衡其经济。面对强劲的出口需求,它将更容易让中国放宽准则,人为地限制消费。然而,由于主要出口市场的广泛放缓,中国可能不愿放弃任何制造商青睐的角落。
当然,如果中国放缓其货币升值的步伐,这必然会对抗其庞大的出口市场中最强大的对手—美国。美国经济能够提供比欧洲更强有力的需求,但随着美国的失业率走高,其政治家已没有心情去担心国外的经济问题。
自《经济学人》
10月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释放信号,暗示中国的政策立场将重新定位,并承诺进行政策微调以支持经济增长。到目前为止,政府主要举措体现在财政政策上,即减免税费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货币政策出现具体转变的证据并不充分。但在表象之下,有迹象表明政策的车轮已经开始转向。
中国的商业银行通常在每年的第四季度都有一个小小的喘息空间。由于贷款额度几乎用尽,平均来看,2009年和2010年第四季度新增贷款数量只占当年贷款总量的15%。今年,情况可能刚好相反。如果要达到非官方公布的今年7.5万亿元的贷款目标,那么第四季度每个月新增贷款数量要超过6, 000亿元,这高于三季度月均5,030亿元的新增贷款量。
今年最后几个月通货膨胀率掉头向下也将促进信贷的进一步放松。降低小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将释放部分可用于放贷的资金,且此举不会释放信贷全面放松的信号。
所有这些和2009年的刺激计划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语。由于预计通货膨胀率在2012年将保持在4%左右,且银行在过去两年多内已经放出了大笔贷款,现在的情况不会是2009年的重演。但目前这些现象确实表明,政府正在悄悄地改变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