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职业院校《建筑结构》课程中如何应用项目教学法

2011-02-18 21:11:00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13期
关键词:建筑结构教学法建筑

谢 强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程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450002

浅析职业院校《建筑结构》课程中如何应用项目教学法

谢 强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程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450002

职业学校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其中部分学生对专业课学习不感兴趣,本文通过工程管理专业建筑结构课程特点及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生源特点,在专业课的教学上采用一系列方法,如改革课堂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设自由开放、充满活跃的课堂环境,理论联系实际及注意差生的课前和课后的个别辅导等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从而提高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效果。

建筑结构;过程教学;学习兴趣;项目教学法

众所周知,高等职业教育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社会不仅需要高学历人才研究顶尖的科学技术,更需要大量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劳动大军运用技术来推动社会发展。传统建筑结构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已不能适应教学要求,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的种种弊端,充分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使学习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本文笔者在建筑结构教学实践中,尝试使用项目教学法。

一、项目教学法在工科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意义

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予学生独立完成,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任务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参与完成;教师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地进行,使所有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过程的重点难点。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指导工科类专业课教学,我们会发现项目教学法很适合这一课程的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做中学”,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专业知识和练就专业技能的过程中,学会了终身学习的方法和品质;培养了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造就了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能力。

二、项目教学法在《建筑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建筑结构》课程理论性强,难度大,历来是高职学生学习的难点,目前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该课程内容已作了很大调整,删繁就简,弱化其理论学习,根据职业需求强调实用性。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本人引入项目教学法,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情景,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如在学习了“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基本理论后,安排了一次“单元训练”——项目。以下是该项目的任务书:

课题:设计钢筋混凝土外伸梁

(一)设计要求

设计某水工建筑物副厂房(配电室)外伸梁,尺寸及其上永久荷载(不包括自重)见图。

(二)训练内容: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是工程中最重要的构件之一,本单元训练内容有:梁截面尺寸选择原则、荷载查询及计算、纵筋配置、腹筋配置及相应构造规定。

(三)训练目的:

1. 训练学生查阅资料、与人协作交流、合作能力

2. 训练学生利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训练,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及配筋构造知识,清楚施工时配筋应注意的细节要点。

(四)时间安排:一周

(五)人员安排:7~8人为一组,共分6组

(六)训练步骤及要求:

1.查阅资料、收集素材(0.5天):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图书馆、网络查找规范,找出配电室的可变荷载,进行合理选择梁截面的尺寸。

2.计算内力(1天):各小组根据《建筑力学》课本计算外伸梁支座外力,并绘制内力图。根据《建筑结构》教材找出危险截面的弯矩及剪力。

3.配筋计算(1.5天):各小组根据教材进行正、斜截面配筋计算,应注意配筋的相互协调性。

4.施工图(1.5天):按照制图规则及构造规定绘制有一定深度的施工图,并进行说明。

5.成果汇报、总结、评价(0.5天)

各组在班级内汇报、展示成果,其他同学可以进行提问、讨论、评价等交流。

教师根据成果指出各组的优缺点,好的地方大家共同学习,不足之处应引以为戒。

(七)学生成果评价标准

1.成果是否与单元训练计划的目标相一致

2.成果内容是否齐全,考虑问题是否周全

3.成果是否符合规范及教材要求,是否起到练习的目的。

各小组在完成该项目任务的过程中,以学生动手为主,信息的收集及筛选,项目的实施及最终的成果显示和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自主完成。

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相互配合、积极学习、思维活跃、交流畅通,很好地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老师在此过程中仅作为活动的策划者、被咨询者和指导者,回答学生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通过该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学生的积极性明显被调动起来,对所学内容有了深入并深刻的掌握。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各种能力。

该课程还有其他内容也比较适合该法:如单向板类型楼盖设计等。

三、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1.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提高。兴趣是学习的动力。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任务为主导,项目是经教师精心设计或学生自己提出,贴近生活,实用性强,学生的思维容易被唤醒,通过合作互动,完成项目任务易产生成功感,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同时项目教学法重视活动过程,实践与理论高度结合,教师在活动中起到引领、辅助作用,使学生从以往的纯理论说教的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

2.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培养。项目教学法中的一个项目成果的实现,不仅仅是学生一个或几个理论知识点的掌握,而在于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各项思维品质的养成,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锻炼与培养。

3.学生的学科成绩保持优良态势。以前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一般是通过考前死记硬背来对付考试,“记得快,忘得也快”,通过项目教学法学生在实践与理解的基础上能较轻松地掌握知识,并能形成长期记忆,基础知识变得扎实。

4.教师的自身素质得以发展。通过对项目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极大促进了教学、教科研上的水平,以往教师凭一本书、一本教参上课堂的状况得以改变,备教法成了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同时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也相应得到了发展。

四、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体会与思考

1.体会

项目教学法的优点:该法优点在于,学习紧紧围绕具体的职业活动展开,学生为了用而学,在做中学习,学习的重点在于过程而非结果。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得到充分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多种能力得到培养,潜能被充分挖掘。同时该法又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不同课程有机结合,既加深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

项目教学法的要求:该法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要具有职业经验或应用技能;要积极学习跨学科知识并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应具有根据实际教学、实训情况创设学习情境的能力;老师应能够进行角色的转化与重新定位。

2.思考

1)项目的实施过程要完整有序。

2)要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项目教学中。

3)教师教学角色的真正把握。

4)项目教学法必须与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本人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积极丰富项目教学法。

[1]徐国庆.项目课程开发主体及角色[J].职教论坛.2007,(12)

[2]蔡明剑.项目教学法对教师工作的要求[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12)

[3]刘强.《建筑结构》课程“项目教学法模式”的构建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2007(04)

[4]汤建新.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上海市技师协会学习交流

10.3969/j.issn.1001-8972.2011.13.100

谢强(1979-),男,信阳人,硕士,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程管理与房地产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建筑结构课程改革的研究。

猜你喜欢
建筑结构教学法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北方建筑(2021年6期)2021-12-31 03:03:54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36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0
建筑的“芯”
现代装饰(2020年6期)2020-06-22 08:43:12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论如何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浅谈GIS技术在建筑结构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理论与实践
建筑结构的加固与鉴定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