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位志
(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广东广州 510090)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管理能力的提升
□陈位志
(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广东广州 510090)
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理念、能力结构以及知识储备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强党对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领导,就必须将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领导干部理念转型与能力提升等各个环节,使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工作真正走上科学的发展轨道。
科学发展观;社会管理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1]P172011年2月 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讲话中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就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2]当前要提升领导干部的社会管理能力,推动社会建设向着科学发展的轨道运行,就必须将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社会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要保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领导方式与管理理念,以此为起点提升领导社会管理的能力与水平。
(一)公正与共赢理念的统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渐渐影响到社会领域,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党和政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必须有效应对这一趋势。当前,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在具备效率意识的同时应更重视社会公正与社会各阶层的互利共赢。社会公正或者社会公平,在当代中国具有特殊的含义。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社会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这样的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是中国共产党长期追求的根本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社会公平的内容绝不只是合理的财富分配,还包括公民的政治权利、社会地位、文化教育、司法公正、社会救助、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等等。如果说市场行为是实现效率的主要手段,那么,政府的干预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手段,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保障。[3]而所谓的社会正义,就是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配置的公平性和平等性。公平与平等都能表达正义,但又是不同程度的正义。在初级阶段,正义概念主要是与公平概念,即与“合理的差别”联系在一起;而在高级阶段,正义概念则是与平等的概念,特别是“事实上”平等或实质性的平等观(即社会经济平等观和满足需要的平等观)联系在一起。[4]各级党政部门与领导干部的主要职责,就是改变过去单纯的效率优先观念,将公平和正义作为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当然,社会公正的发展,不仅需要公正理念的普及,需要刚性的制度和法规进行约束与监督,更需要互利双赢理念的配合。和谐社会就是双赢互利的社会,科学发展观是双赢互利的发展观。具体说来,就是使构成社会的各方、参与我们社会发展的各方,特别是强势与弱势各方,都能双赢互利,而不是通过牺牲一方来使另一方得益获利。双赢互利,这是和谐社会的要旨,同样也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旨。贯彻落实双赢互利理念的社会建设,才能达到预期的成果。[5]在当前社会管理工作中,大力提倡不同群体、阶层、地域、行业、组织之间的互利共赢与合作,加强城乡之间、工业与农业之间、贫富之间、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和谐共处与互利共赢,是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二)治理和善治理念的统一。在社会管理工作中,领导干部的治理思维与管理模式成为影响社会管理成效的重要因素。社会领域自身的变化以及现代公共治理模式的发展,对领导干部的管理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地方治理运动不断涌现,日益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瞩目的政治现象。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趋势,是从社会控制为主导的政府统治模式,向以市场为基础的政府引导模式的转变。在中共中央和各级党委近年的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这种公共治理模式已经得到了执政党的积极回应。人们对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的偏好,有利于建立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的平等对话和合作协商的机制。社会阶层和不同群体对政治活动特别是社会公益活动的偏好,向我们传递了社会与地方政府“协同共治”的积极信号。与其让这些群众在自发磨合中形成有利于地方稳定协调发展的被动力量,倒不如主动通过创造新的参与途径对他们进行有目的的因势利导。这就为党和政府在如何创新公共管理模式中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个要求就是“善治”。相关研究认为,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和管理活动。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和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最佳关系。从公共治理和善治的角度来确立社会建设的领导理念,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要努力扩大公民参与公共事务和政治生活的范围,提高公民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程度。第二,努力增强政府行为的合法性。这里的合法性指的是社会秩序和权威被自觉认可和服从的状态。合法性越强,善治程度越高。第三,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是善治的基本要求,没有健全的法制,没有对法律的充分尊重,不可能有公民与公民之间,以及公民与政府之间的良好合作,也就没有真正和谐的社会秩序。第四,提高党政权力机关的责任性。第五,扩大政府公共服务的范围,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第六,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第七,不断提高政治透明度。第八,提高公共管理机关的廉洁程度,建设廉洁政府。[3]只有以善治的要求培育能力,才能最终达到善治的境界。
(三)服务与管理理念的统一。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讲话中指出,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2]现代社会条件下,国家和政府主导和负责的社会管理模式,与公民社会发展的潮流越来越相矛盾。社会自身的不断成熟,各种社会组织的不断壮大,推动着我国公民社会的逐渐形成。在此背景下,党和政府更应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放到重要位置上。对执政党来说,要切实履行“为人民服务”口号与宗旨,就必须从服务对象的大众化、服务方式的务实化、服务内容的透明化、服务能力的现代化等标准出发,真正在提高社会管理能力的前提下,提升为公众服务的水平与质量,让公众享有平等的公共权利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现代社会中政府以及各级干部应具备服务意识和平等意识,避免进行居高临下的家长式管理。正像消费者对商品有质量要求一样,公民对政府提供的管理和服务也同样应当有质量要求,甚至是更高的质量要求。一个良好的政府必须为公民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优化管理,这应是现代社会中社会管理工作的基本理念。
科学发展观作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为各级领导干部的社会管理工作提供了指导原则与行动纲领。
(一)贯彻以人为本原则,加强对民生工作的领导。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以人为本,这与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民生为本的主旨相契合。胡锦涛指出,社会管理要搞好,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2]加强社会建设使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有了更加实际的实现途径,也为执政党在实际工作中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了更为明确的内涵,这就是执政党必须把为民的热情真正转化为服务民生的实际能力,在领导经济工作、推动经济发展基础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推动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以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维护社会稳定为着力点,使群众关心的“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等诸多实际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从公共服务能力角度来看,就是要提升干部经济管理、民主管理能力的同时,提升干部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能力,重视提升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与水平。
(二)贯彻统筹兼顾原则,提升利益协调与社会整合能力。当前,党中央提出以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就是要求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坚持和贯彻统筹兼顾原则,提升干部统筹协调利益关系与利益矛盾的能力。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唯物史观的物质利益原则,合理地解决社会成员之间在物质利益上的矛盾,协调好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和弱化冲突。对于新形势下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利益关系的方法,胡锦涛指出:“要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要深入分析研究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调整,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地方和地方、部门和地方、部门和部门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正确处理不同群众之间的关系,全面把握和妥善解决来自各方面的利益诉求,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6]P1105执政党必须真正掌握科学发展观这个理论武器,深刻理解“统筹兼顾”的内涵,将其作为社会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在社会管理工作中,学会使用协作而不是管制、沟通而不是封闭、法治而不是人治的方法,有效解决我国各种利益矛盾。
(三)贯彻可持续原则,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经济领域的重要原则,也是社会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社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障、社会自治、社会服务等方面。在以往的社会发展模式中,只关注经济发展而不关注社会公平,只关注GDP增长而忽视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忽视民间力量的现象比较普遍。单纯的市场经济虽然能促进效率的提高,却内含降低公平的风险,单纯的政府行为也不能保证资源最优化配置,因此,随着社会力量的兴起与壮大,构建一个国家、市场与社会三大领域协调合作格局就成为大势所趋。当前,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下,提升社会发展能力、形成社会可持续发展态势已成为紧迫任务。执政党在社会建设大格局中,要真正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两个方面基本准则:一是要坚持社会代价最小化原则。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既是一个推动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产生社会问题和付出社会代价的过程。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减少社会代价的前提下促进社会进步。因此,必须改革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有效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尽量减少社会发展所付出的代价,充分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特别要避免将社会代价转移到社会弱势群体的做法,避免社会公正的流失。二是要坚持公平优先、权利优先原则。与市场经济中效率优先原则不同,社会发展领域必须坚持公平与权利优先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执政党在完善社会管理体制过程中,必须将公平放在首位,以此为基本依据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将公共资源和社会资源适当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同时也要努力提高社会管理效率,提供质优价廉的社会性公共服务。加强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过程,必须以保障公民权利为导向,避免为了政府管理方便而扩张政府权力、限制公民权利现象的发生。[7]P21-2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理论和社会政策的学习研究和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8]P23当前,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适应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通过学习与培训提升驾驭社会建设的能力。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领导干部加强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理论与知识学习,必须掌握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与社会建设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以科学理论指导社会管理工作实践。社会管理的科学理论首先应建立在对现代社会结构的理性认识基础上。一般认为,健全的现代社会包括政治、经济、社会三大领域,与此相对应,社会一般包括政府、私人企业组织、社会组织(或称民间组织、公民社会等)三大部门。社会三大部门的构成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为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提供了一个结构性的总体框架。现代社会条件下,加强社会建设是基于公民意识觉醒和民间力量发展的需要。作为社会第一部门的政府,在调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必须正视社会力量的兴起以及带来的挑战。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一方面许多领导干部还将工作重心放在经济总量的增长上,忽视社会力量的兴起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发展领域还存在诸多问题,各种社会组织发展不健全,社区管理、社会保障以及社会工作等发展很不成熟。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作用,重视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管理体制建设、调整社会结构,以政策、法制等综合手段推动我国社会建设事业,为发展生产力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执政党的主要任务,就是切实掌握现代社会治理理论,理解和把握与现代社会建设理论密切相关的“社会结构”、“社会体制”、“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社会政策”等科学概念,使自身的知识储备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同时,还应结合党中央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切实将社会建设与解决民生问题结合起来,将理论学习与解决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在学习中注重学以致用以提高领导社会管理的实际本领,在实践中注意总结经验与规律以提升领导社会建设工作的科学化程度。
(二)具备科学视野与世界眼光。领导干部学习和研究现代社会建设理论,提升社会管理能力,必须有实事求是和严谨科学的态度。当前,要切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就必须时时奉行以人为本原则、和谐共处原则和法治原则,积极寻求党政部门与社会组织共同建设和管理社会的有效途径,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同时,掌握社会建设科学理论,还应注重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尽管我国的发展道路与其他国家有一定区别,但在社会治理领域却存在一些共同的原则与规律。社会学理论、公民社会理论、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等一些现代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都起源于西方,一些西方福利国家的社会保障模式、社区治理模式、社会工作与志愿者服务体系等,都有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其经验教训主要包括:社会政策、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社会再分配必须保证广大民众的基本生存权,精神文化必须给人以归属感,城市现代化、工业化必须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等等。[9]当前我国与西方国家具有共性的问题已逐步开始显现,如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公平与效率的问题,阶层分化的问题,社会公正问题,公共领域的风险问题等等。在西方社会发展理论中,社会治理理论、社会冲突理论、社会风险理论、社会公正理论、社会福利理论等,都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10]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在学习研究社会建设理论与知识过程中,必须注重吸收他国经验与教训,使自身的视界与能力更加宽广和坚实。
(三)体现“能力本位”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领导干部的学习体系,必须适应社会现代化要求,将领导干部掌握现代社会建设理论的首要目标定位在能力提升上。例如,当前我国社会在转型过程中各种利益诉求交织,社会各个阶层都有自己的利益要求,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社会矛盾与冲突增加,要求领导干部改变以往简单的维持稳定的做法,以科学的态度深入研究社会矛盾,掌握协调矛盾的各种技能,学会运用行政手段、法制手段以及心理疏导等各种途径去解决矛盾冲突。又如,当前我国社会滞后于经济发展,且各类民生问题比较突出,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社会体制、社会政策、社会法规不健全,而社会体制与政策、法规的健全,又主要依赖于各级领导干部反映社会诉求、调查研究和科学决策的能力,领导干部是吸收社会各阶层建议与诉求、制定和完善政策法规的主体,没有这方面的能力与素质,就无法为社会建设营造一个健全的法制环境。应该注意到,当前我国的干部教育与培训逐步将“能力培训”放到重要位置。在加强政治素养与理论水平培训的基础上,重视领导干部在领导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大势所趋。中共中央颁布的《2006年至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明确提出:“把教育培训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在培训中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在实践中锻炼和考验干部。”[11]该规划为领导干部提升社会管理能力、加强能力锻炼指明了战略方向,也指明了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目标,为干部教育培训转入“能力本位”的发展轨道提供了政策依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N].人民日报,2011-02-20.
[3]俞可平.社会公平和善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两大基石[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1).
[4]山风.社会建设:改善民生与公平正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11-15.
[5]郑杭生.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2005(5).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7]何增科.社会管理与社会体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8]本书编写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纲领[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
[9]李洪雨.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6).
[10]元文礼.西方社会建设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与借鉴[J].辽宁经济,2008(8).
[11]2006年至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N].人民日报,2007-01-15.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 Management Ability
CHEN Wei-zhi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Guangdong 510090,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ition,the ideas,ability structure and knowledge reserve of leading cadres of all levels have an important meaning for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management.To strengthen the CPC’s leadership in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management,we must carry through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in every aspect of transiting the ideas and improving the abilities of leading cadres,thus advancing the work of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management along the scientific track of development.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social management
A8
A
1674-0599(2011)02-0026-05
(责任编辑:朱文鸿)
2011-01-28
陈位志(1979—),男,湖南澧县人,法学博士,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党史与执政党建设。
本文系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发展社会事业的政策沿革”(编号:10YJC710005)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