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林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党建部 山东 济南 250021)
2011年10月15-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设计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科学路向,开启了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序幕。10月18日新华社授权发布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为实现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全党全国必须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着力推动我国的文化改革发展、文化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切实构建起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当前最为紧要、最为关键的是要“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而要解决好“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问题,更为根本性的前提要求是:必须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文化建设科学化”进行解析。
文化建设科学化是一个理论设计和理性要求,需要在宏观上对其理论内涵进行把控。这就决定了从理论上明晰文化建设科学化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价值意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文化建设科学化的基本概念。研究文化建设科学化,就必须在概念上明晰什么叫做文化建设科学化。要明晰什么是文化建设科学化,就必须首先搞清弄懂文化的概念、科学化的概念。
1.何谓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文明现象、考量尺度,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内容构成。文化是一个内涵复杂丰富的概念,有统计认为目前世界各国政府及学者关于文化的定义至少有200多种。总结概括下来,文化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特指人类社会发展中所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历史文明、风土人情、生产生活方式、文学艺术、价值观念、思想理论、科学技术、制度体系、宗教信仰、道德价值、人文教育等等。
2.何谓科学化?一般说来,“科学”与“不科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是不是遵循和把握了客观规律。客观规律是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把握了这些联系性,也就把握了规律性。党和国家的某一项工作或某一项建设到底科学与否,区别就在于其是否致力于研究、把握、遵循了与外部其他各项要素之间、与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所以,致力于研究、把握、遵循党和国家的某一项工作或某一项建设与外部其他建设之间、与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的模式,很显然就是推进党和国家的某一项工作或某一项建设的科学化模式。
3.何谓文化建设科学化?明晰了文化的概念、科学化的概念,定义文化建设科学化的概念也就水到渠成了。综合目前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直接或间接的相关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所谓文化建设科学化,是指在文化创建、文化普及、文化革新、文化人性化等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都始终高举文化科学发展的旗帜,自觉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以科学方法推进、以科学制度保障文化建设,不断追求文化建设整体科学化水平的提升,深入挖掘文化蕴含的科学价值功能,以使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全领域、全方位都切实实现科学武装、增强科学内涵、展示科学理性文化之光的过程。文化建设科学化的实质是文化的建设注重遵循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是要求文化领域内的各项建设事业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过程。
(二)文化建设科学化的主要特征。根据对科学化的一般理解和上述关于文化建设科学化的定义,综合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建设科学化的论述,我们认为文化建设科学化大体上应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导向性。文化建设科学化现在不是一个已经实现了的状态,而是全党、全国人民所追求的文化建设的目标状态、理想状态、预期状态,它不是过去时、也不是现在时,而是我们对文化建设永不停息的目标追求。因此,文化建设科学化是指引文化建设、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前进指南,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它等于为当前处于相对迷茫状态的文化建设树立了一个标杆,指明了文化建设的前途命运。所以,文化建设科学化具有鲜明的导向性特征,而且这种导向性特征在我们追求科学发展、科学执政、党的建设科学化的过程中体现的将更为明显。
2.动态性。文化建设科学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因此它不是一个绝对性概念而是一个相对性概念,它的发展是不会也不能停歇的。通常在某一时期、某一环境下、某一背景下、某一态势下被认为是科学性、先进性的文化建设模式、被高度推崇的文化建设范式,也许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随着我们对规律的掌控越来越清晰,甚至会因为事过境迁,而变得科学之光不再,变得落伍过时。因此,文化建设的科学化永远是相对的,它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它的长征是没有终点的,必须始终把文化建设科学化当作一个不断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来看待。
3.综合性。文化建设科学化既包括了科学教育、思想道德、理论研究与宣传、文学艺术、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科学化,也包括了推进文化制度革新、文化体制改革、文化机制创新、文化发展能力建设、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文化服务国家与社会功能、文化与时俱进品质等方面的科学化,更包括了文化建设的决策科学化、运行科学化、管理科学化等等。因此,文化建设科学化是一个涵盖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范畴、环节以及内外关系的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宽领域的整体性概念,是由文化建设的内在要素体系和外在范畴关系的科学化所建构支撑起来的综合性模式。如果只是单纯或简单地实现文化建设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科学化,而不全面推进文化建设整体的科学化,那就不能称作是文化建设的科学化。
4.大众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因此,文化建构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文化从来都是来自人民大众并将回归人民大众的过程。推进文化建设是造福大众的事业,其发展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要为全体人民所共享。但同时,由于文化建设是人民大众的事业,动员人民群众积极主动而又富有建设性、创造性地参与到文化发展、文化改革、文化建设的各项事业中来,也是文化建设内在的必然的要求。着力推进文化建设科学化、提高其科学化水平,显然也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充分发挥群众聪明才智、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热情,以人民群众中蕴含的无穷智慧、群众对文化建设科学化的反复实践探索,着力从整体上、宏观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升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
5.战略性。在当前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党着力推进科学发展、科学执政、科学党建的总体态势下,科学化的构建对于文化建设的总体演进而言,越来越具有战略意义。科学化不仅是一种功能性要求,更是一种结构性要求。按照科学化的内在要求,变革文化结构体系中那些已经严重阻碍功能发挥的因素,建构要素更加齐全、关系更加和谐、设计更加精良、体系更加完备、衔接更加紧密的文化建设全新结构,这对于文化建设的革新、对于在实质层面上推进文化建设来说,都是根本性的、战略性的。因此,从结构功能理论的视角来考量,文化建设科学化及其新的结构体系的构建,对于其长远发展而言显然是一种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
(三)文化建设科学化的价值意义。总的说来,现在提出推进文化建设科学化,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所产生的文化成果、文化产品,对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精神世界的提升都将产生积极影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而文化的所有这些价值的发挥,从根本上讲,都要仰赖于文化建设科学化进程的推进,都要仰赖于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升后所营造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局面。因此,推进文化建设科学化,也内在地要求我们:必须在准确把握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的基础上,力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从当前我国文化理念、文化体制、文化发展模式、文化发展基础、文化体系化建设等方面来综合考量,我国文化建设科学化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这主要是因为一系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制约,已经在事实上干扰了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提升。
(一)对文化建设规律性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不够深入。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既然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它就应该是有规律可循的。关键是我们要有足够的敏锐性和洞察力,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文化建设的内在本质必然联系,善于发现支撑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一旦掌握了规律性东西,就等于解决了方向性问题、弄清了文化建设的来龙去脉,这显然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再犯下南辕北辙式的致命性错误。很显然,探索和掌握规律,这实际上就是在推动文化建设的科学化进程。但现在的问题是:由于党内许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对文化作为国家发展软实力的主观认识不到位、思想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长期以来在实际的干部政绩考评中我们又片面突出了以G DP为核心的经济考核而忽视了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考核,结果导致许多地方在抓经济建设和抓文化发展上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厚此薄彼甚至顾此失彼问题。这种导向,也间接导致我们对关系文化建设的长远性、规律性问题的探索没有系统展开,相关的理论研究严重滞后,没有更多地发现在根本上、实质层面上有助于推动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升的客观规律,从而使得目前在许多文化领域内的建设尚没有科学规律可循,只能靠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试错纠错,其效果当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文化建设成效的衡量尚未建构公认科学的指标体系。文化建设能否实现和达到科学化状态,与科学的衡量测量指标体系有着紧密的关系。科学的文化建设衡量测评指标体系,就如同文化建设的指挥棒,通常它指向哪里,文化建设就向哪里演进。从理论上讲,如果能够建立起一套设计精良、要素齐全、架构合理、动态高效,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测量、结构考量与功能考评紧密结合,同时又充分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认同的、科学的文化建设成效衡量指标体系,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文化建设导入正确科学的轨道。但目前,我们在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大发展的过程中,尚没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确立起一个普遍公认的、符合文化建设规律的衡量指标体系。这就使得当前的文化建设基本上处于“无法可依”的尴尬境地,只能靠在实践中一点点摸索,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不科学、缺乏活力的文化体制。文化建设的中心问题是文化体制。文化体制是推进文化建设的各种要素、制度、机构组合起来形成的整体制度性结构。我国当前的文化体制是建国后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其要义是:在党领导并掌控文化宣传工作的前提下,将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及范畴都全部置于各级党委、政府的绝对领导控制之下;文化建设本身完全政治化,以政治运作规律、行政运作规律强制性地去代替文化建设本身的运作规律,由此,导致文化建设本身偏离其应有的模式和轨道,文化完全成为政治的附庸,文化本身的活力得不到应有的释放。推进文化建设、实现文化建设的科学化,就必须首先考虑对这种不科学、缺乏活力的文化体制进行改革。改革的方向就是:逐步淡化文化的政治色彩,逐步突出文化的大众化、时代化发展要求,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目标,建立起党委宏观领导、政府全面管理、宣传文化部门协调推进、社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参与管理共建的文化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使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成为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使文化建设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群众性文化建设活动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将文化建设真正办成群众期望、群众参与、群众主导、群众共享的民心工程。
(四)文化建设的投入机制不完善。成本与产出是一对矛盾体,没有成本投入,就不会有效益的产出。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推进文化建设必须首先保证在文化建设上的足够投入,以提供文化建设的充足动力和食粮。但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发展模式中却存在着经济建设投入和文化建设投入非常畸形的“一手硬,一手软”的比例失衡问题。从许多地方的情况来看,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上,都缺乏长效机制,大多是权宜之计。比如,多数情况下,它们只是在遇到上级强调要推进文化建设了,就对文化建设作一下投入或多投入一点;一旦上级不强调文化建设了,就将资金和精力转向其他方面的建设。这对于文化建设来讲是极为不利的。文化事业要发展、文化建设要进步需要的是稳定的、长期的、长效的、经常性的、持续不断的关注和投入,需要的是在日常工作中对文化建设一点一滴的呵护。这就意味着在文化建设上必须建立一个能够长期发挥作用的投入机制,以保证文化建设所需要的人力、财力、物力的必要充足供应。如果不能保证在文化建设上投入的及时到位,却期待在文化建设上出现高产出、高收益,期待能顺利实现文化建设的科学化进程,这就是典型的“又让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的妄想行为,是根本不可能达到的。
(五)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亟待提高。我国有五千年的人类文明,是举世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创造和建构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曾一度,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学思想、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华文明在国际舞台上是极具竞争力的,其影响覆盖到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西欧和北非等国,在世界文明和文化发展史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但近代以来,随着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我们的国门被打开,西方列强、西方文明、西方文化乘我们国力衰弱之时大举入侵,将一度强盛的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冲击的支离破碎。后来,我们又历经了西化的维新运动、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运动,这对风雨飘渺的传统中华文化又进行了一次次猛烈的侵蚀与撞击。在这样的内外力量的双重夹击之下,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式微,这种式微的局面尤其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打开国门以后为我们更清醒清晰地认知。当前,以欧美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尾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大举进入我国思想、经济、文化、社会甚至政治生活领域,冲击着我们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伟大民族精神,将中华文化的发展又一次置于风口浪尖、十字路口。要使具有辉煌灿烂历史、历经千辛万苦磨难的中华文化,在改革开放的汹涌大潮中、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潮流中保持不败不倒并开启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就必须着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这就要通过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国经济走出去战略,使中华文化在打好自身防御战、做到“守土有责”的同时,更多地坚持到外线去作战、到欧美文化的腹地去寻求发展壮大的机缘,在与欧美文化的反复比较与激烈碰撞中,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内在品质和思想精髓,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在当今世界文化和文明发展中的政治坐标,使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日益走向强势,以助力中国的和平发展进程与和谐世界的构建。
从推进文化建设科学化面临的上述诸多困境入手,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着力提升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应确立这样的基本要求:即必须努力探索和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在规律,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这一基本要求入手,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突出以下路向选择: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一)科学理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强调: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首要的是要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推进文化建设的科学化进程,也要首先解决思想理论指导的问题。思想理论指导不科学,推进文化建设的进程也就谈不上科学化。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很显然既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科学化的指导思想,也是推进文化建设科学化的根本指导思想。提高推进文化建设科学水平,客观上要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偏离了这一点,科学化就无从谈起。马克思主义是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党的建设学说等在内的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规律,指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的、符合历史趋势的前进方向,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正确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文化建设的推进,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也就等于抓住了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也就等于是按照规律办事,它自然会导向文化建设的科学化轨道。因此,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作为推进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这是完全正确的,应该持之以恒,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放松。
(二)科学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始终高举着先进文化发展的旗帜,坚持并忠实地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我们党能够始终保持文化建设沿着科学轨道前进的根本原因所在。江泽民在庆祝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之内涵及要求进行了权威的表述。他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就表明,我们所推崇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具有“三个面向、三个特性”的先进文化。“三个面向、三个特性”从根本上反映了我国文化建设发展的内外部规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标注我国文化外延性发展的指向性规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则显然是标注我国文化内涵性发展的指向性规律。因此,“三个面向、三个特性”等于是从外延和内涵的规律性把握上,构建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从推进文化建设的视角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无疑为推进文化建设的科学化进程指明了基本方向和目标所在,它表明:文化建设越是接近于“三个面向、三个特性”的先进文化发展要求,其科学化程度相应的也就会越高。
(三)科学指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充分展示发展的规律性要求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推进文化建设科学化,必须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其中,将以人为本的发展精髓充分运用到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使文化本身始终充满强烈的人性色彩、浓厚的人性关怀、炽热的人性之光。这是因为,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文化建设的起点是人、终点也是人,文化建设的生产者是人、消费者也是人。对于文化的建设来讲,人本身从来都是最根本的目的所在,不关注人、看重人、服务人、造福人,文化本身就失去了任何存在价值。在推进文化建设科学化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充分了解把握人民群众的文化诉求、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反映人民群众的文化导向;就要把文化发展同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注重把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始终作为我国文化建设和文化生活的主旋律;就要矢志不移地坚持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社会主义新公民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等等。
(四)科学取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人们的文化知识、思想境界、理论认识的提升问题,侧重于是务虚而不是务实的工作,所以其效益是不能单纯地用改造客观世界、推行经济发展所获得的金钱收入上的多寡来衡量的,而应更多地去看文化造福于人民大众去改造主观世界所取得的成绩。因此,衡量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的正确价值取向是:要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以社会效益作为最基本的考量尺度和第一标准。无数的事实表明,一旦文化建设在社会效益上出现了滑坡或是重大偏向,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文化建设已经偏离了其“应然”运行的科学轨道。当然,强调文化建设的社会效益第一,并不是否认文化的经济效益,并不是放弃发展文化产业。现在我们强调推行文化强国、强省、强市、强县战略应成为科学发展的一条路径选择,这其中所蕴含的正是对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注重。但是,由于文化本质上为改造主观世界服务的,无论文化建设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有多突出、能给我们赚取的金钱有多丰厚,我们考察文化建设的重心还是应定位在其社会效益上。如果文化建设不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在社会效益上成绩平平甚至起反作用,在经济效益上却高歌猛进、日进斗金,这样的文化建设实质上就偏离了其科学正确的价值取向,当然也是不能长久的。
(五)科学道路: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科学化进程,在道路的选择上也必须毫不动摇、坚定不移地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通过推行积极稳妥的改革措施,推动文化制度、体制、机制等各方面的改革,以达到最大程度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目的;通过理性有序地推进对外开放进程,注意吸收国外推进文化发展的先进理论、制度、经验,以达到取其精华、为我所用的目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推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文化体制改革进展迅速,充分反映群众意志的文化新体制正在创建中;在积极对外开放中,吸收借鉴了国外文化发展的先进经验模式和受到重大启发;阻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诸多体制性、机制型障碍得到很大程度的根除;文化强势发展的趋向和势头越来越明朗;等等。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实现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由之路,提升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就必须始终坚持不懈地走改革开放之路,通过改革开放进一步探索发现我国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以使整体的文化建设始终处于有规律可循的状态。
(六)科学领导: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我们党是中国的领导党和执政党,主导着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进程。在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科学执政、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之下,强调文化建设的科学化要求,不断强化党对文化建设的科学领导,提高党推进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已经迫在眉睫。为此,各级党委要通过大力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健全共同推进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建立文化建设的领导责任制、发挥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积极性等举措,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建设的政治责任、组织责任和领导责任。之所以强调党对文化建设和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本身既是政治的存在也是文化的存在。党要上台执政和保持长期执政地位,不仅要关心经济的构建、政治的构建,也要关心文化的构建,下大力气去推进文化的发展进步,以切实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树立民众满意的执政业绩。鉴于此,党90年来一直致力于在党文化、官文化、民文化的有机统一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科学化进程,把领导推进文化建设、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作为自己重要的职责,并致力于在整体框架内、从政策体系上规范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就同时要求:今后全党同志在推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文化义务,保持足够的文化清醒和文化自觉,把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的文化服务作为自己的职责,既要切实增强装满群众“口袋”的经济发展能力,更要努力提升丰富群众“脑袋”的文化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