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江坤
20世纪60年代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那一场动荡,在人们内心留下了深刻的印痕和记忆。当很多人被时代或者说历史的车轮碾碎梦想的时候,他的梦想却才刚刚开始。
苏若洵的父亲曾在广州一家西药行工作,这对他走上医学之路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影响,但真正影响苏若洵的,是他“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历。新中国刚建立十多年,很多领域方兴未艾,亟待建设,这鼓舞着年轻的“苏若洵们”。然而中学刚毕业,这场浩劫突然而至,很多书籍被禁,留下大量“红宝书”。这对正处于求知阶段的苏若洵来说,无疑是一种遗憾甚至不幸。
所幸的是,一个在广州中医学院求学的朋友,主动将自己医学方面的书籍全部拿来与苏若洵分享。就这样,在那个书籍几乎是奢侈品的年代,苏若洵求知若渴的岁月,这些医学书籍伴随他度过了那段或安静或躁动的青春时光。
随着知识的积累,原本学工科的苏若洵在阅读医学书籍的过程中,竟然“误入”其中,并越钻越深。在那位中医学院朋友的引荐下,苏若洵还成为了中医学院课堂外的“弟子”,此时的苏若洵已经开始打算将此作为自己的终生理想了。
自学几年之后,“文革”并没有结束,苏若洵少年时代要“建设社会主义”的志向也迟迟没能实现,于是他辗转到了香港开始找工作。到香港不到一个星期,他便被一家药行聘用,而这间药行的负责人正是当时菁华中医学院的院长。苏若洵自学的经历让院长深为感叹,在药行工作时的负责和严谨更是让院长倍觉珍贵,因此便征询苏若洵是否愿意进入中医学院继续深造,接受系统的医学教育并帮忙管理中医学院。这当然是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但是药行的工作也是不能耽误的。于是,接下来四年时间,苏若洵便在药行和中医学院之间来回穿梭,半工半读完成了中医学院课程。
当时苏若洵的家人其实都已经移民国外了,只有他还对当年的志向有些念念不忘不舍离开。出于多方面考虑,他在完成医学院课程时最终还是决定“西出国门”。
到达美国之后,中医的教育背景给了苏若洵很大的帮助,几乎顺理成章地进入当地一家有名的药行工作。在这家药行工作的时间里,他积累了丰富的诊治和配药经验,这为后来自己开设药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工作了三年之后,苏若洵开设了自己的中药行,看病和配药皆自己身体力行。不久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何仲贤中医师——一个德高望重且医术高明后被苏若洵尊为老师的人。而这次相识,也是苏若洵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何医师精湛的艺术,渊博的学识,给苏若洵触动很大,他深感遇到何医师这样的良师是自己的幸运。于是他当即就真诚地邀请何医师到自己的药行应诊,自己甘愿退到药柜后面做好配药的工作。而何医师与他则开始了他们30年亦师亦友的丰富人生。
多年后想起,苏若洵都还为自己当初的决定感到欣慰,那次“禅让”成就了何医师,但对于一个医者来说,没有什么比治好患者的病更重要。因此一直以来他都真诚地与何医师分享这些喜悦,而何医师则成为了他的知己甚至老师。随着年岁增高,何医师不得不退休告别了诊所,而苏若洵在配药之外再一次担起了诊所的看病工作。
苏若洵初开诊所的时候,区内的诊所不过5家,而如今却不低于50家。面对激烈的竞争,苏若洵却一直坚持着这个行业里最基本的守则。比如在很多中医行,几乎有个不成文的“规则”,那便是不把药方给患者,以免从今以后患者根据药方自治而不再需要医生诊治。对于这一点,苏若洵有着自己的见解:“将药方给患者表面会导致患者自治,但配药还是需要药行,将药方交给患者不仅有利于患者对自己病症更加了解,更能让医师赢得患者的尊重。”所以,自诊所开办以来,苏若洵一直坚持着这一行为准则。
诚实、守誉是苏若洵作为一个医者对自己的承诺,更是他多年以来所反映出的一种本色。医生角色之外的他却又是一个十分谦和而真诚的人,轻言慢语,平易近人,乐观和豁达就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感染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为医者,他是厚德的;为人者,他是上善的。无论世事如何变换,这些古老的真理总是不会更换的,它们都应是人心最深处的公德和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