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丽华
(新疆社会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63)
社会变革中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建设
姜丽华
(新疆社会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63)
新世纪新阶段,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迅猛发展,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新中国成立及改革开放之初相比而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社会变革给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建设带来了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坚持并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使得我国的政党制度在理念感召力、制度包容力、文化感染力、社会沟通力、形象塑造力等各子系统上,立足长远、协同推进。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制度建设;应然之选;社会变革;实现路径
政党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伴随着一个国家现代化和民主政治进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以何种模式发展,取决于本国的国情,要随着本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适时地加以调整,以跟上时代变迁的步伐,呈现出其独特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其价值与功能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执掌和参与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稳定,更重要的是要以其特定的政治理念和治理绩效说服、吸引和凝聚广大社会民众,并取得他们的信任与支持,从而充分发挥这一制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政党作用的发挥与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密切相关。在社会基础上产生的政党制度必然要作用于社会,这种作用主要表现为政党通过政治活动对国家政权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的影响。
(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今天的中国已站在世界发展潮流的前沿,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和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不管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承担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相同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保持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相同的现实挑战。面对着快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国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应该怎样把一个庞大的、多元的、资源丰富的国家组织起来实现民族的整体发展”[1]。这一关键问题的有效解决,在于一个强大的、统一的政治权力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和调配,在社会上营造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从现在国家建设的角度来看,不管政党制度是在什么情况下,以什么样的形式确立,其内在的倾向都是共同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创造国家整合,减少党派的无序纷争所可能带来的社会分散和国家分离。”[2]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结构和内容,也都是围绕着这一重大战略任务的完成而建立起来的强大、稳定、开放、有效的政党政治格局。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框架下,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它们之间是亲密的友党关系,而非西方多党政治中的执政党和反对党的关系。在这种关系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领导各民主党派,各民主党派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战略规划建言献策、民主监督,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协同为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努力奋斗。
(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有助于实现社会稳定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要实现赶超型的快速现代化,也就意味着要在短时间内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纠结、利益格局的再划分和社会结构的重新洗牌等关系。而20世纪在很多后发国家中出现的政治动乱和民主衰落,正是由于在快速现代化过程中没有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而导致的。因此,对于后发国家而言,关键是要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只有拥有稳定的政治局面,经济社会的快速、全面发展才有可能。亨廷顿指出,政治稳定的先决条件在于有一个能够同化现代化过程所产生出来的新兴社会势力的政党制度。“一个强有力的政党体制有能力做到两条,第一条是通过体制本身扩大政治参与,从而达到先发制人并使紊乱或革命的政治活动无法展开;第二条是缓解和疏导新近动员起来的集团得以参与政治,使其不至于扰乱体制本身。”[3]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表现为“多元一体”的特点,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利益代表,各民主党派各自反映不同社会阶层和利益团体的声音,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开展党派活动,表达权益诉求,实践组织自由,享受法律平等,体现出利益代言的“多元”;另一方面,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主动吸纳代表社会各阶层、利益团体权益的各民主党派参与国家公共政策的指定、实施和监督,兼顾了社会各界的利益,既使得各社会利益团体在各级国家政权中有了自己的代表,又为各界群众提供了组织化的参政渠道,有利于社会的利益整合和诉求表达,因而可以增进各社会利益团体的信心,加强国家政权的合法性,提升社会向心力和凝聚力。
政党和政党制度作为一个政治系统,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新世纪新阶段,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迅猛发展,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新中国成立之初及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而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社会变革加剧了我国政党制度权威与社会管理之间的张力,给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建设带来了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对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还对进一步提高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对于广大民众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社会结构的快速变革带来了各社会群体的更多政治诉求,使得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体制认同面临新的挑战
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持肯定的态度,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赞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但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发展,社会成员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对于多党合作政党制度的认识呈现出显著的复杂性、多样性等特点。同时,随着我国经济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的经济所有制基础和收入分配体制都出现了重大变化,使得我国社会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由此导致了社会阶层结构的深刻变革,新兴社会阶层、利益群体、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层出不穷,并且日渐成长为一个觉醒的公民社会。目前,这些新兴社会阶层、利益群体和各种团体数量不是很多,但发展迅猛,他们与新的社会生产力相联系,具有强大的社会活动能量和强烈的政治参与愿望。虽然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能够吸纳、接受新的社会阶层,但与他们的实际需求相比,如何进一步扩大和容纳社会各新兴阶层与团体的政治诉求,并把他们的政治愿望和利益期许有效加以引导、凝聚和纳入到国家民主轨道上来,如何增强社会成员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本身的体制认同,就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社会管理的全面变革给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有效整合增添新的难度,使得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治理认同面临新的挑战
中国共产党始终作为执政党处于政治生活的核心地位,其他各民主党派则是辅佐执政党执好政的参政党。这样,执政主体的稳定势必给民主政治生活的稳定与发展带来好处,更有利于执政党在稳定的政局中集中精力、负起责任,抓好每个历史时期社会各项事业的建设工作,从而提高执政效率,切实解决好人民关心的根本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优越性。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带来了民众从传统“单位人”到现代“社会人”的角色转换。过去由政党直接治理的方式和由政党提出号召而进行的运动性的治理方式正在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法制化、民主化和自治化的治理模式;过去的单纯通过政党表达民众意愿的作用日益受到挤压,社会管理的主导方式正在发生着根本的变革。这些都对作为政党制度规约下的执政过程和有效管理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因此,惟有加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建设,增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在广大民众中的价值认可度和亲民度,才能够有效说服普通民众接受、认可和支持政党的政策、方针,进而达到将政党的意志顺利上升成为国家意志,实现法制化模式下政党对社会的有效治理。
(三)政治主体力量的复杂变革和新的社会阶层的不断涌现,使得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组织认同面临新的挑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革,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成员结构、政治角色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宣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现阶段,我国工人阶级是指所有以工资性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依靠自身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并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劳动者阶级。适应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为巩固自己的阶级基础和扩大自己的群众基础,进一步确定和强调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制定了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分子入党的新政策。而知识分子历来是各民主党派的主体发展领域,新的社会阶层一开始就成为各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重点领域。目前,我们国家大概有80%以上的中高级知识分子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在新的社会阶层领域,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可以发展党员,社会基础出现了叠加现象。随着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呈现出来的,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基础、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奋斗目标上越来越趋于一致,各民主党派之间在社会基础、成员构成、政治取向、参政内容、活动方式上的差别也越来越小,由此造成了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组织认同的问题。
(四)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和网络民意的崛起,使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价值认同面临新的挑战
伴随着各种经济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流动,各种价值观和思想意识激烈碰撞。信息技术的推广给媒体带来了巨大变化,相应地,政党运作和传播的方式也随之发生转变,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单纯依靠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向公众传达政党信息的局面。同时,西方社会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也日益严峻,往往利用网络、影视作品、图书杂志等传媒工具全方位地输出他们的价值观念、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在西方各种强势传媒的激烈冲击下,人们很容易受到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的影响,出现意识形态认同的错位与失衡,从而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强大冲击。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决定了其信息的传递、交流是完全自由和在相当程度上不受政党和政府有效控制的,过去依靠组织权威进行意识形态灌输的优势逐渐淡化。这些都使得我们必须催生新手段、新方式、新媒介,引领社会舆论,强化我国政党制度所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五)各政党对各自在多党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存在差异,使得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角色认同面临新的挑战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一道,同经风雨、共见彩虹,共同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新中国繁荣昌盛的责任和使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党“执政为民”,参政党“献智出力”,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团结合作的友好关系。但实际上,各政党对各自在多党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即角色分工的认识上存在偏差,使得不论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面,还是在参政党的合作方面,都有不完善的地方,从而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角色认同产生差异。例如,一些共产党员认为,现在中共党内的干部安排都好紧张,为什么还要安排党外干部呢?持这些错误认识的人在共产党的领导干部中也许并不是个别,由此而引起的负面效应是极其严重的。又如,民主党派中的某些成员对在贯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完善之处存在迷惑的思想情绪,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弱化参政党的政治地位和作用,在工作中缺乏参政议政意识,削弱了参政党的政治作用,进而影响到参政议政的质量和效果。
新世纪新阶段,为有效应对国际形式的复杂变化和国内社会发展的激烈变革,我们需要进一步坚持并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并将其上升为我国的基本方略之一。这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根据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建设目标、内容和途径,使得我国政党制度在理念感召力、制度包容力、文化感染力、社会沟通力、形象塑造力等各子系统上立足长远、协同推进。
(一)勇于实践,不断创新价值体系,增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价值理念感召力
面对价值取向的日趋多元化变革,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建设首先要从创设富有弹性和灵活性的价值体系出发。一是要以创新精神丰富和发展核心价值理念。以实践为准绳,剔除教条主义的、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价值理念,总结在执政与参政经历中形成的新经验、新做法和新主张,及时将其上升到思想理论层面。二是要充分审视、吸收和内化世界各政党的优秀理论成果。绝不因保持自身意识形态的独立性就失去对于全人类共享政治智慧的包容性,应当批判地吸收世界各国政党的先进思想,积极借鉴西方政党制度理论体系中的优秀成果,使我们的政党在理论创新上把握世界潮流,汲取各家精华。三是应当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价值资源。民族情感是一种维护和巩固政治共同信念的天然思想资源,对社会具有广泛的号召力和整合力。执政党与参政党要充分重视民族思想资源的开发,将民族情感同政党事业、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激发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感,以达到加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价值理念感召力的目的。
(二)促进政党关系和谐,整合政治资源,拓展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体制包容力
政党制度包容性的大小对于政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国内社会阶层分化态势日趋复杂多变。面对各新兴阶层的政治诉求,应当坚持、完善和优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整和强化制度自身的包容性。一是要开辟党际和谐的新境界。中国共产党要维护和实现各个政党的利益,公平地给予各民主党派应有的地位,为他们提供和创造合作共事、平等协商、互相监督的可能和条件;各民主党派要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形成各政党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合力。二是要进一步增强政党制度整合社会各阶层利益的能力。民主党派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具有进步性和广泛性相统一的特点。要进一步关注和引导新的社会阶层的需求,把各个社会阶层紧密团结起来,持续不断地把新的社会阶层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各个政党中来,为各政党的肌体注入新鲜血液,巩固政党的执政基础,全面提升政党制度的体制包容力。
(三)倡导主流意识形态,加强政党文化建设,丰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文化感染力
政党文化是指政党所具有的为其党员所认同的意识形态、组织心理、制度规范和行为作风,以及由此决定的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特殊形象。政党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是强大的,一方面,它可以将政党意识、价值理念、执政参政理念、政党作风等有效传达给社会成员,并转化为政治认同;另一方面,政党可以通过政党文化实现对于社会文化的有效整合和引领,把握和引导全社会的主流思想,实现政党对社会的思想领导。一是要进一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动摇。社会和谐要求社会具有稳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道德秩序,政党通过控制大众媒体,宣传和介绍政党的纲领主张、方针政策,进而教育全体公民,使其主流意识形态社会化,促进社会成员内部的认同和信仰。二是要大力倡导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所蕴涵的“和合”文化。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和合”文化观,符合中华民族主导性的文化心理和文化精神,在求同存异中兼容并蓄、共生共荣,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
(四)完善社会沟通机制,妥善化解各类矛盾,提高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社会沟通力
所谓政党制度的社会沟通机制,是指在其执政过程中,为了和民众交流政治信息、进行政治协商、形成广泛共识而建立的一系列沟通渠道、方式和方法的总称。政党制度的社会沟通机制运行情况,反映了各政党的执政与参政水平,也是政党阐发理念、凝聚社会共识、巩固民意基础的关键路径。一是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和参政的各民主党派,要采取有效措施拓展公众利益表达渠道,使其成为一个有序的过程,有效地把社会成员所反映的散乱的多重利益加以梳理和协调整合,最终通过公共政策去实现利益关系的相对平衡。二是应对来自社会结构变迁的挑战,要求执政党探索新形势下的党群关系,扩大现有政党制度对社会力量的融合度,更好地沟通社会各阶层的政治诉求和政治意愿,通过一种合法有序的制度安排让人民真正当家作主,成为政治上的主人。
(五)利用多种传播媒介,塑造良好形象,强化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象塑造力
在传媒高度发达的变革时代,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建设需要获得最广大民众从内心深处的认同,必须积极整合与运用多种传播媒介,塑造一个受到人民欢迎的良好政党制度的形象。一是要丰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进行形象塑造和传播的途径。要导入市场化机制改革党报、党刊,增强对于普通民众的亲和力;要建立和完善各级党委部门网站,尤其要注重网络阵地建设中的双向互动性和信息发布的及时性,让民众通过网络了解我国各党派、认同我国的政党制度;要用更加人性化的方式传递我国政党制度的执政和参政理念,塑造贴近生活的政党形象。二是要强化我国政党制度的形象塑造力。要统揽好国际大局,多途径扩大我国政党制度的影响,提高我国政党制度的国际声望;要密切同各国政党、政治组织和民间团体的交流与合作,传播执政理念,增强其对我国政党制度的价值理念认同;要不断拓宽我们党的党际交往层面,在保持传统友好政党发展关系的基础上,积极与新兴政党建立良好的合作基础;要加强与世界各种政治组织和民间团体的沟通,用外国人听得“懂”、感兴趣的语言模式阐述和宣传我国政党制度的执政与参政理念,增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价值观念的吸引力。
[1]詹姆斯·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2]韦庆远,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陈家刚.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J].学习与探索,2007(2).
责任编辑:王 珊
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Party System w 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under Social Change
JIANG Li-hua
Xinjiang Institute of Socialism,Urumqi,Xinjiang,830063
In the new century and new stage,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lobalized economy and multi-polarized politics,the current social environment for the political party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greatly changed comparing to the time when the PRC was founded and the early stage of reform and opening-up.Such change brought many new issues on 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party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refore,we need to persist in and further improve themulti-party cooperation and political consultation system under the CPC's leadership,so that our political party system will be constructed on a long-term basis and advance in terms of conceptual charisma,systematic inclusiveness,cultural infectivity,social communication and image building.
political party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system construction;social change
D665
A
1002-0519(2011)06-0017-05
2011-08-23
姜丽华,女,新疆社会主义学院马列教研室讲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在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