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泽田 东北大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110819
马克思创新思想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启示
崔泽田 东北大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110819
马克思创新思想内涵丰富,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等多方面内容,我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在马克思技术创新思想指引下需要加强产学研有机结合、强化制度创新、树立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等。
在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我国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进而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是对马克思创新思想的一脉相承,在实践中需要不断以马克思创新思想为指导,以创新发展的思维,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熊彼特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概念,成为现代技术创新理论的开端。随着人们不断认识到创新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理论及现实意义,许多学者从多角度对创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使创新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不断扩展,涉及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创新理论。然而,在对创新理论渊源的追溯中,众多学者发现在马克思的大量经典著作中已先于熊彼特表达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创新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马克思关于技术创新的分析
首先,马克思认为科学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形成。他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1],“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相反地却取决于科学的一般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这种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2]马克思在肯定科学生产力功能的同时,也表达了科学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引领和导向作用。科学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来源,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生产使用的新机器、新装置和新生产方法大多来于科学的指引。
其次,马克思认为生产实践推动技术创新形成。工人是技术使用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工人在“干中学”的创新。工人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对技术在扩散、运用过程中不断作微小或必要的改进,新发明使得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促进生产过程持续改进;二是工人在社会学习过程中产生类似于施穆克勒所说的“次发明”。[3]生产实践中的技术改进是技术创新形成的重要方面,如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于现实生产就是工人不断改良的结果。
第二,马克思关于制度创新的分析
首先,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建立推动社会生产快速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不断的巩固和完善,以机器为主体的工厂制度逐步代替手工技术为主的手工工场。在资本主义工厂中,资本家为了榨取更多超额剩余价值,争相采用新技术、新机器不断提高单位劳动生产率。资本家的竞争直接导致新技术新机器在社会中广泛使用,从而推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快速发展。
其次,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工厂中的分工与协作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形式。马克思认为“分工是一种特殊的、有专业划分的、进一步发展的协作形式,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在较短的劳动时间内完成同样的工作,从而缩短再生产劳动能力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有力手段”[4]。作为制度创新的分工与协作不仅可以提高生产资料利用效率,还能够扩大劳动的空间范围,形成连续性的流水作业,有利于促进专门从事某项工作的人迅速提高技术熟练程度,创造出个人劳动根本无法达到的新生产力。
第三,马克思关于创新推动社会发展的分析
马克思认为,由于创新的推动作用,劳动生产效率明显提高,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并影响生产关系变革,甚至渗透到社会其他领域,推动社会发展。马克思以此提出“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5]“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6]马克思充分肯定创新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他认为创新贯穿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因此,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如果不使生产工具经常发生变革,从而不使生产关系,亦即不使全部社会关系经常发生变革,就不能生存下去。相反,过去一切工业阶级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却是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生产中经常不断的变革,一切社会关系的接连不断的震荡,恒久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各个时代的地方。”[7]
马克思的创新思想虽然是一种萌芽状态的创新思想,并没有形成明确的理论体系,多是在论述其他问题时对创新问题的侧面思考,但是,马克思创新思想具有其独特鲜明的理论特色,既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延伸,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第一,加强产学研有机结合,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马克思技术创新思想揭示出,科学在理论上发现自然过程的规律性,为探索技术可能性奠定基础。现实生产中应用的许多技术系统、技术装置和技术方法是以科学实验为原型或模型的,是科学实验的放大化、定型化和实用化。科学向现实生产技术的转化需要经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应用推广的过程”,加强产学研合作是推动这一过程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产学研结合是指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推动产学研有机结合可以采取企业资助大学科研,科研机构参与企业生产,建立科技园和创新中心等形式,为企业与大学或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生态技术创新提供平台,充分发挥大学和科研院所研发能力强的优势,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加速科研成果的现实转化,使企业、学校、科研机构形成良性互动。推动产学研有机结合可以有效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第二,强化制度创新,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制度创新是指制度主体通过建立新的制度以获得追加利润的活动。马克思特别关注制度创新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他认为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够比以往社会形态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为社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制度保障。因此,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应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强化制度创新建设,通过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消除一切不利于创新的弊端,建立一种科学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和创新,清除不利于国家和民族创新事业发展的种种阻碍,并营造有利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制度环境。[8]具体内容包括财税制度创新、金融制度创新、法律制度创新、人才制度创新等,建立和完善一整套支持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制度体系,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全方位的制度保障。
第三,树立全社会创新意识,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生产视域内认为,创新意识是推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进而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思想保障,资本家是否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直接决定企业的经济收益,事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当前,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必须培养全社会创新意识,树立勇于创新的主导观念,提升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企业中,充分发挥技术人员和生产者的创造性思维,使创新成为一种出于对社会、企业和自身发展考虑而产生的自觉行为。在其他领域中,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时效性,形成对创新意识培养的良性引导,利用大众媒体把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本思想作为舆论内容向社会传播,让公众充分了解创新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和作用,把创新意识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氛围,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永不枯竭的动力和源泉。
第四,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在马克思创新思想中,马克思特别强调创新主体对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创新主体即创新型人才,具体指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提升我国自主创新力必须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目前,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创新型人才仍处于劣势地位,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明显不足,导致许多产业的核心技术仍受制于其他国家,进而影响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应采取多种方法、全方位进行创新人才培养。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树立全新的教育和教学理念,既要使受教育者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又要培养其实践技能,并在学以致用中树立较强的创新意识;其次,要建立健全创新型人才培养管理机制,完善创新型人才服务体系。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保护创新成果并给予适当的物质或荣誉激励,提高创新型人才的创新积极性。确保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充足的创新型人才储备。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7
[3]任力.马克思对技术创新理论的贡献[J].当代经济研究.2007(7):17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01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4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471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469
[8]张雪敏.制度创新是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关键[J].理论前沿.2009 (14):33
N 031
A
10.3969/j.issn.1001-8972.2011.10.207
崔泽田(1 9 7 9-),男(满族),辽宁本溪人,东北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