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会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陕西省电子工业学校 721001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探索
王亚会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陕西省电子工业学校 721001
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不同于普通学校的英语教学,它既有自己的优势,又有自己的特性,如何能让学生在职业院校中学好英语,为自己的就业多一份保障,是职业院校教师教学改革的新思路的探索。
新思路;观念;手段
众所周知,英语是国际上最为通用的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世界霸主美国、英国等国家人都在讲英语。世界上70%以上的邮件是用英文写地址的。全世界的广播节目中,有60%是用英语进行的。英语也是联合国的正式工作语言之一。英语的广泛使用涉及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 总之,在国际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贸易交通运输等领域,英语是一个重要的交际工具。因为西方的科技领先我们进步。且有许多好文章,好的研究丛书都是用英文写成的,为了能进一步探索研究,扩展我们的知识与专业技能,国家迫切需要造就一批精通外语的专门人才,以加速我国的“四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虽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我们的技术方面仍然落后于西方先进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各种技术,我们不可能单靠自己搞研究,必须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而学习的前提是掌握世界通用的技术交流语言。我国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要实现科教兴国,一方面要靠全国人民艰苦的努力,同时应该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促进国际间的相互交流,不断地学习别国的先进经验。在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就必须用到语言, 在我国,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都开设了英语课程,很多地区甚至连学前教育中都开设有英语课程,足见英语语言的重要性已经渗透中国的教育。既然学习英语那么重要,英语的有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就成了教学研究的课题内容之一了,作为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应该教给学生学些什么?应该怎么去教才有效呢?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的。没有先进的思想观念,便不可能有先进的教学实践。如果教学观念滞后,就不可能有新的教学方法的产生。故教学观念的改革显得越来越重要。 根据实际需要学习,既然我们已经明白英语实际上只是一门工具而已,那么在学习之前,我们首先要清楚了解自己学习英语的目的。我们究竟要用这门工具来干什么?是文学创作需要还是某项实际工作需要?是继续深造的需要还是在实际工作中的需要?根据自己明确的目的去学习才能学以致用,才能学有所用。以往的英语教学是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来丰富学生的语言和增加学生的外语知识。认为好像开卷就会有益。我认为如果学习外语的目的不明确会造成施教者人力和财力的大量浪费。和学习者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对自己来说毫无意义。例如:一个空中小姐,她所需要掌握的只是口头上的询问客人需要什么,或者当地天气等简单信息。如果硬让她去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对她的工作不仅毫无帮助而且对她个人来说何尝又不是一种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又例如:全国公共英语4级考试内容简直就是试图通过英语要把人培养成全才。以北京外国语大学范文杰主编的辅导书为例,它的(各课)内容涉及所有领域。比如,在经济单元中,它告诉你:推动世界新经济的十项主要原则,中美关于加入WTO谈判的知识,等等。笔者不解,对于非经济专业的人而言,有必要掌握这些东西吗?他们有掌握的基础吗?他们学外文是要看外国人写的英文还是看国内的对外宣传材料?在地理单元中,它告诉你:尼罗河与白尼罗河。我们学英文是为了了解埃及的尼罗河之作用吗?我们最需要了解的地理是什么?我们非要通过英文了作为一门工具,并且要清楚知道我们究竟要用这门工具来干什么。根据具体的需要来决定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这是中等职业学校教改应该做到的。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的教学目的不同于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的教学目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育目的是让学生从最基础做起学习起,为自己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便于以后可以进入到更高一级的学校深造,英语的学习从最基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学起,循序渐进的学习英语,学习具有连贯性。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培养目标已经发生明确的变化.2000年,教育部指定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要求、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培养与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能力、在生产、服务和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以它的培养目标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学生面临的是如何工作,所以需要的是跟工作有关的专业英语知识,而不是基础的英语知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观念一定要改变,我们所教的是要有英语能力的人,而不是英语考试工具。
因为传授的知识内容不同,所以教学方法也应该不同。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学中基本使用过去的“三个一”(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教学手段,基本上所有的知识都能搞定。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要突出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新教材容量大,课时有限,因此如果在各学校应该尽力去改善英语教学的手段。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现代化的视听仪器和教学辅助设施,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比如说:和国外的职业院校的学生结成友好院校、比如说:要给客户发英文的电子邮件,比如说要和外国的老板洽谈业务,比如说:要和国外的其他公司进行视频会议。这些都要在身临奇境中才能感受到学习英语的气氛和文化。那么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必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教师就不能将自己的学术范围仅仅定在国内,而是要放眼全球,现在的学生进外企的机会比较多,教师的手段基本上和全世界接轨了。并且可以借鉴美国、英国和德国较为先进的教学手段。比如: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可以和世界其他的职业院校学生进行QQ交友,在上课时学生自由和外国学生进行交谈,老师进行语法指导。教师有时间可以和当地的外企合作让学生进行现场观摩,比如在广州的服装批发市场,每天都有大量的外国客人来这里批发服装,老师可以让学生做临时翻译。又如:一些大型的外企都会每周有电话会议和视频会议,如果有机会可以让学生到现场参加。
虽然中国现在学习英语的人数很多,但是真正学好的寥寥无几。一个人如果明知学习外文几乎没有使用的机会,一个人如果不愿意语言交流而喜欢独处,一个人如果在比较了解外语学习与其他科目学习成本之后而认为学习外语并不是有比较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被强制地要求学习外语,还可能有好的学习效果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会使人们自然地会在各种科目的学习上作出优化选择,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人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市场需要,你不让他学也要学;市场不需要,你强制他学他也学不进去。这是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最基本的一点,只要自己需要他才会努力去争取,他才会有动力。所以我们必须给学生创造需要的动力。比如:西安一家民办院校在这方面就做的比较好,每年他们会把自己的一些在上海、北京干的不错的学生请回来给大家作报告,以身现法告诉学生英语的重要性。甚至还有他们所谓的“魔鬼训练”方式,就是所有的学习外语的同学被固定在一个教学区内,日常的所有语言都是英语,不许用中文,这些学生在大三时就被国外好多国家招聘走。如果我们没有提供给学生的实践的机会,那么学的再好、再多“四级”、“六级”全部通过,充其量也就是个“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现在国外的用工信息很多,技术人员到国外去发展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那么我们的中职教育可以为学生的专业提供各种各样的实习,为什么不能给英语学习提供实习呢,现在的好多学校都说学生就业难,为何就不能再专业在加上良好的英语上做工作呢?一个专业技术很过关的职业学校如果能再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实践机会,还怕自己的学生不能就业吗?还怕自己的学生不能去国外就业吗?还怕自己的学校没有发展吗?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的英语教育不同于其他学校的英语教育,他需要有自己的特定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去探索和研究,为职业英语教育早日走出困境而贡献力量。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7.167
王亚会,女,讲师。陕西师范大学09级教育硕士,陕西宝鸡,7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