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琪 彭学库 梅盛金 叶世彬
1,景宁县鸬鹚乡林业工作站,浙江景宁,323500;2.景宁县景南乡林业工作站,浙江景宁,323500;3.景宁县九龙乡林业工作站,浙江景宁,323500
参与式方法在森林消防工作中的应用
潘 琪1彭学库2梅盛金2叶世彬3
1,景宁县鸬鹚乡林业工作站,浙江景宁,323500;2.景宁县景南乡林业工作站,浙江景宁,323500;3.景宁县九龙乡林业工作站,浙江景宁,323500
强化农村居民的主体作用,把农村居民作为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的主体,参与到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工作中去,并取得了较好成效。
参与式方法;森林消防;应用
参与式方法强调农村居民的主体作用,鼓励农村居民积极参与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以确保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维护森林资源安全,确保林区社会稳定。近年来,景宁县森林消防工作是参与式方法在森林消防工作中的具体实践,在森林消防工作中充分吸收群众参与,关注群众的需求和意愿,把他们从过去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取得了较好成效。
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强调以人为中心、以满足广大民众需求为目标的参与式发展观逐步为联合国、世界银行和一些发达国家在开展外援时所采用,并逐步形成了一套参与式理论和实践方法。印度从1988年开始通过村民组成的联合森林管理委员会管护森林, 取得了明显成效。80 年代末参与式发展理论引入我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林业工作观念的变革和体制创新,并对国内林业工程项目的实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参与”( Participation) 是发展学中的一个名词,指赋权,不能简单理解为“介入”或“参加”。参与式发展理论认为:单纯经济增长并不等于发展,要想发展得更快更好,必须在经济增长同时,重视消除贫困、公平分配、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以及改善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问题。发展动力应源自发展主体本身,外界帮助只是一种激励手段,不能取代发展主体。不发达地区的人,是有能力认识和解决自己的问题的,发展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强化和提高当地人自我发展能力的过程。应赋予当地人决策和选择权,并通过当地人的承诺、努力和贡献,增强发展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最大限度地从中受益。外来人应尽可能地融入当地人中,尊重当地人的选择,激励当地人自我教育,实现自我发展,协助当地人构建一套保障参与和受益的机制。
参与式实施过程通常采用访谈、分析、排序、展示、二手资料调查、图示、座谈会、角色扮演、直接观察、农民调查、市场评估和技术培训等一整套参与式发展研究和实践方法,使农户有效地融入活动的决策和实践过程中。
2.1传统的森林消防工作方法。不关注个人特别是引发森林火灾主体的农村居民,重点强调政府和部门责任,将任务责任落实到每级政府和相关责任部门;宣传采用是说教式宣传,发生森林火灾后,呈现出干部打火,群众观火现象,传统的森林消防工作方法采用的是自上而下式,强化的自上而下式,不注重引发森林火灾的主体农村居民。
2.2参与式森林消防工作方法。参与式森林消防工作方法把农村居民作为森林消防工作的主体,当地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和森林消防工作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深入到农村农户家中,和农户进行面对面交谈,通过《森林防火条例》等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典型火灾案例分析提高群众自我防火意识;建立村级群众护林组织和森林消防工作督查队、义务扑火队等让群众自觉地参与于火灾预防和扑救;在防火期让护林员通过铜锣、喇叭等形式提醒群众提醒注意森林防火;强化特殊人群的监管,把特殊人群监管责任落实到监护人;利用村规民约约束群众野外用火的自觉性。
通过参与式森林消防工作,使农村居民自觉地参与到森林消防工作中,自觉地加强了森林资源保护,制定了村规民约,建立健全了乡村护林员队伍、野外用火监管和义务森林火灾扑救队伍,落实了特殊人群的监管责任,减少森林火灾发生,在“十一五”期间全县发生森林火灾46起,火灾发生次数比“十五”减少10起,减少18%,受害森林面积比“十五”降低了13%,确保了森林资源安全,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4.1参与式方法的应用效果比较明显,使农村居民被动防火变为主动防火,从而减少了野外用火,从源头上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抓好森林消防工作,就是最大的生态建设,因此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以制度的方式加以推广。
4.2参与式森林消防工作要求广大乡镇干部、林业技术人员深入到每个村庄每一农户中去,与广大群众打成一片,因每个干部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不一样,使参与式森林消防方法在不同地方取得的效果不一样。
4.3要注意角色变化,要应用好参与式方法, 政府部门和责任部门要改变自己的身份,转变角色, 使之成为服务者和协调员, 为农村居民当好参谋。
4.4 应积极宣传参与式理论,逐步促进森林消防工作方法的转变,使广大干部进一步认识参与式方法的作用与意义,立足实情,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参与式森林消防工作,避免参与式方法形式化。
[1]郭学斌.联合森林管理是参与式方法的具体实践[ J].山西林业科技.2005( 4) :23~29
[2]张复兴. 浅析参与式方法在造林工作中的应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2007 年第17 卷第18期,278-279.
[3]郑智礼. 参与式方法在退耕还林中的应用.林业与社会.2005, 13 ( 4) : 37~39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