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副司长 邓天佐
今年是“十二五”起步之年,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结构调整进入关键时期的重要年份。“十一五”期间,科技规划提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十六字方针。过去的五年,社会对科技创新的认知水平有很大提升,特别是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央明确提出,要求科技要在应对金融危机和中国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当中发挥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因此,“十二五”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是我国科技工作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管理改革创新的攻坚和关键时期。
科技体制改革伊始,中央就明确要求科技要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要着力解决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的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央提出科技经济社会发展要“两个面向”、“两个依靠”,到确立科教兴国战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一五”科技规划的十六字方针。应该说:科技体制改革,一路走来,与时俱进,不断深化。但面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现实要求,要保持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科技必须要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就此而论,无论是科技体制改革与管理改革创新,都还不能够适应形势的要求。为此,中央在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要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政府科技投入效益,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这就要求在“十二五”期间,必须对科技战略部署和资源配置做出重大调整,进一步创新体制、制度和机制。
科技创新活动遵循其自身的规律。科技创新活动从创意的提出到具象化体现在一个产品上,成果不仅需要凝聚在具象的产品上,更要有市场和产业前景,能够被消费者所接受。一个创意从提出到实现,也许在试验室就能够完成,但是在生产环节是不是会按照试验室的技术路线和工艺组织达产,存在很多不确定性,需要在实际生产中不断熟化这个技术和工艺。需要经历从试验室样品(样机)、小试、中试、工业试验,到企业,进入市场,被社会所广泛接受的过程。目前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政府,科研成果的获取大都是通过各种科技计划。好多项目的支持强度虽然不算低,但是由于支持的形式大多是从简单的计划到项目,从计划指令到政府拨款,没有建立一种市场化的项目监督约束和资金运作机制,资金链条难以有效地从科技创意贯通到创新产品和产业化整个过程。再者,我们为这个创新成果形成产品,走向市场,还不能够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客观上也缺少这样的服务平台和相应机制。由于在技术创新链条、投融资链条、支撑服务链条,各自存在程度不同的短缺,而且三个链条间互不相应。只要其中任何一个链条短缺都有可能导致科技创新产业化活动嘎然而止,不能够顺畅的走向市场。
在科技创新产业化的道路上,创新链条越向下延伸,科技创新的路径越难行走,相伴而来的制约因素越多、越复杂、也更加重要。显然在单一的科技创新的链条上是难以走通科技创新产业化的路程的。况且与其相匹配的投融资链条也难以建立。在科技创新产业化链条的上下游,各类创新行动主体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往往相互易位,相互牵制,左右着科技创新产业化的成效。因此,倘若不注重从整个科技创新产业化完善路径,清除障碍,打通壁垒,科技创新行动多半将“行百里而半九十”,无果或少果而终。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始终感到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得力的真实原因。
这既有我们对科技创新活动规律和特点认识不足的原因,更有对创新主体投入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和运用不当以及投入机制不适宜的问题。
从国际科技创新的规律和经验得知,从提出一个创意到具象化为一个产品,形成产业规模,资金投入比大约是1:10:100。也就是说创意需要一块钱,形成产品就需要十块钱,形成产业可能就需要一百块钱。虽然说我国的科技投入总量还远远不能够满足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但是更重要的是科技投入结构不合理以及科技投入机制与科技创新产业化规律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
我国科技投入的现状是,大量的资金和创新要素堆积在科技研发环节,也就是1%的这个阶段。当一个科技创新的产品进入企业,真正被市场所接受,应该说100%这个阶段的资金,现在社会上相对是充裕的,并且正在出现各种性质的投机资金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的趋势。然而,在科技创新中间10%这个环节,目前不仅是科技投入总量缺乏,投入机制也是最不适应的,这是导致大量科技创新成果无法向产业化延伸的最直接原因和最大的障碍。为此,不仅导致大量科技创新产业化成果胎死腹中,科技创新财富化效应也大打折扣。
科技创新的规律告诉我们,科技战略如果仅定位在科技研发环节,科技创新若止步于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突破、储备、积累,创新成果不适时向产业化延伸和转移,科技创新行动无异于织锦虚空,揽月水中,播种于大漠,不仅将无谓地浪费资源,更无从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支撑和引领的作用。因此,在中央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下,科技战略亟需适时做出战略性调整,调整什么,如何调整?笔者认为,需要从单一的以科技研发为突破口的主攻方向,全面调整到科技创新产业化的战略方向上来。不单单要强调扎实基础研究,注重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揭示,在科学技术发现、发明的世界遨游探索,更要下大气力聚焦重大战略性、前沿性、先导性技术突破,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化。
如果把科技创新行动比作杠杆,倘若我们仅凭借这支杠杆,去撬动经济社会这艘大船,一定是未及发力,杠杆就先自折断了。因为从试验室取得的创新成果充其量是价值发现,这个被发现的价值能不能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必须往价值实现方向走。如果光有科技创新,不创新科技工作,没有管理创新和金融创新的支撑,把这些杠杆捆绑起来,共同发力,科技创新这个链条无论如何是延伸不到中国经济主体里来的,它一定会中途折翼,更妄论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了。
这就意味着,要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引领作用,科技工作必须从狭窄而单一的科技创新链条,拓宽延展到科技创新产业化所涉及到的相关领域,构筑技术创新链条、投融资链条、支撑服务链条,资金、政策、环境条件,政府、各类创新主体、企业、市场互动的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产业化活动不仅仅是单个科技创新链条的问题。衡量科技创新活动成果的价值,也就不能仅止于是否获得专利。这就提出了如何判别科技创新产业化成果价值标准的问题,我以为它应遵循是否能够产品化、商业化、产业化的价值取向。相应的衡量标准就应该是产品标准、技术标准、企业标准、行业标准,甚至国家乃至国际的标准。这应该是我们追求科技创新产业化应有的认识。
因此,我们不仅应注重推动科技创新,更应该强调创新科技,拓宽科技创新层面,重视科技创新产业化环境条件建设,形成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协作共赢的局面。构筑支撑和促进科技创新产业化的能力体系建设。
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化是实施“十二五”国家战略和经济转型对科技工作的要求,也是发挥科技对经济支撑引领作用的核心任务。我们必须要加深对科技创新产业化规律的认识,了解科技创新产业化的制约因素是什么,以便发挥我们的优势,克服薄弱,弥补不足,构筑科技创新产业化能力建设的完整体系,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化步伐。
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切身感受到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到如此密集和快节奏的时代。大家都深有感触,前几年相机还处在胶片技术时代,今天谁还在用胶片相机?我国的汽车行业刚刚进入到引进消化技术和工艺高度成熟,正欲快速扩张发展,享受国人汽车消费所带来的巨大的市场盛宴时,就遇到新能源汽车勃然兴起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苹果公司是国际上颇具创新力且享有盛誉的公司,它也曾沉寂过。这几年苹果公司加大了科技创新的力度,不断开发推出的新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把竞争对手远远的抛在了后边。据最新报告,其智能手机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19.1%,已超越诺基亚。这些案例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不创新毋宁亡。
就全球产业革命而言,每一次产业革命的兴起无不源于科技创新,成于金融创新。人类社会的产业经济形态始终处在不断演进变动中。世界产业经济形态的递进,正经历着从产业经济形态递升到技术经济形态,再跃进到知识经济形态的过程。产业形态越高端,它所对应要求的科技创新,金融创新,管理创新越高。反过来说,科技创新、金融创新、管理创新对产业经济形态升级的支撑力度要求越来越强。
产业经济形态不需要多少技术创新、科技创新,企业拓展市场无非就是简单的扩大产能,从一个企业外延成两个企业,一条生产线变成两条、三条、四条。当前的新能源汽车属于技术经济形态,它对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要求,显然高于传统汽车行业。比亚迪的电动汽车要替代传统汽车,开拓市场,没有科技创新怎么能行?企业要创新产品,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占领市场,没有技术创新的带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支撑,产品创新就不可能实现,更无从谈起产业形态的递进。产业经济形态变动越活跃,对科技创新的要求越高,相应地对管理创新的要求也越高。目前我国的产业形态主体是产业经济,部分行业或领域处在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混合状态,少部分领域处在技术经济形态,知识经济还只是曙光乍现。
比如去年我国在量子纠缠通信方面,由理论的突破到取得实地十几公里传输的试验成果,这可能就是知识经济形态的萌芽。随着行业关键技术的突破并被不断熟化,一旦这项技术被更多的企业所掌握,它就会沉淀下来,形成相对低级次的稳定的经济形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任何知识经济形态都会逐渐沉淀为技术经济形态,技术经济形态也一定会落伍为产业经济形态。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不仅提出了知识经济概念,而且着手推动建立知识产权银行。其实质就是着眼于未来知识经济形态的竞争,把最有活力,最可能产生发明创造,形成新的产业的成果,运用金融创新的手段和工具把人类最新的研究成果纳入囊中,从创新源头上控制、抢占未来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这类有复杂国际背景的金融资本,在还没有形成知识产权阶段,就介入一些创新异常活跃和敏感的领域,建立智库银行,这决不仅仅是控制知识产权的问题,这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遏制与控制,是非常隐讳却是致命的。这些动作的背后如果没有强大的科技创新、金融创新和管理创新作为支撑,是难以想象的。这些动向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关注和重视,及早采取对策。
当前我国正处在产业经济形态转型升级高度活跃时期,对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要求不断提高,由此也带来了科技创新、金融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严峻挑战。科技和金融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在社会经济转型的活跃时期,科技与金融这两个社会经济活动中最具活力与张力的细胞,决不可能不被潮流所裹挟,自甘沉寂。它们必将顺潮流而动,寻机表现,释放能量。几经碰撞磨合后,它们终将找到共同的利益增长点与契合点,互为依存,相向而行,融为一体。它将不依任何部门和个人的喜好厌恶而自然生发,也必将应中国经济转型时运所兴起,依科技经济自身发展规律所运行。由此推论,科技和金融结合不仅是构筑科技创新产业化能力体系建设的重要元素,它还将是提升科技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抓手和切入点,它也必将成为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最有效用的利器。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我国积累了大量科技资源,有许多科技资源具备转化为财富效应的特质,而且通过资本市场确实也实现了财富效应。近年来,我国的技术成果交易不断活跃,2010年全国技术市场交易额达到近4000亿。中小板上市公司大约有70%是科技型企业,创业板有90%左右是科技型企业,这是30多年来科技体制改革积累的可以实现财富化的宝贵资源。但是也要看到,我们仍有大量的科技资源,大量的科技成果还在沉睡,还不能够被有效激活,实现商业化、产业化转移,形成财富效应。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恐怕还是科技创新活动不等同于科技创新创业化行动。因此,目前一般意义上的大量的科技创新资源,客观上还不大可能成为科技创业所需要的资源。
其次,由于服务于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为一体的科技创新产业化能力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存在严重的结构性功能缺失和薄弱环节,也对科技创新产业化行动带来重要影响。它不仅直接导致科技创新体系本身难以有足够的和健康的体能,不能为企业和社会源源不断地孕育、生产健康而又充满活力的新生儿,使有限产出的科技创新产业化孵化成果带有先天的残障,直接削弱和影响到企业和社会的科技创新活力和能力;而且还形成了科技创新成果——技术和工艺难以得到熟化的痼疾,直接削弱了科技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有效发挥。
另外,目前我们所营造的培育科技创新产业化的一系列的政策环境、资源配置、功能和机制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科技创新产业化规律的要求。诸如企业孵化器,目前全国有近800家,但是多数还基本停留在简单的空间物业服务上。这种初级阶段的孵化功能,是远远满足不了科技创业企业成长需要的。对于科技创业企业而言,不仅需要为它提供技术工艺熟化服务,投融资服务,还需要提供提升企业管理和开拓市场能力等多方面的服务。
谈到企业科技创新,往往给人感觉好象是企业科技创新不活跃,能力不足。一谈到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讲的最多的是企业融资能力低。一谈到科技成果转化,就使人觉得好象市场环境不具足。其实这恰恰是科技创新产业化能力体系建设不完善,功能薄弱的具体反映和表现,需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并切实予以改进。为此,我们应加速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化能力体系建设,增强孵化、抚育科技型企业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能力,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资源向财富转化。只有做到了这一点,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才能够得以充分发挥,科技造福于社会的效果才能得以凸显。
讲到科技创新产业化能力体系建设,到底它应该有什么样的内涵?笔者认为,它应该是在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下,通过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的基础性作用,为科技创新产业化提供相应的支撑发展的政策环境以及一系列的条件、方法和手段的能力。科技创新产业化能力体系建设,可以概略地归结成这样几个系统:技术创新系统,支撑运转系统,配套服务系统。它既包括了资源的投入和配置形式以及相应的机制建设,也包括了政策环境的营造。客观上,它是反映一个地区科技创新链条的延伸程度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的指标。一个地方科技创新活力足、能力强,一定是科技创新产业化能力体系建设功能比较完善,作用发挥得比较好。反之就是这方面还有很多薄弱环节。
科技创新产业化能力体系建设,不是简单的靠单一政府就可以推动的,它需要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社会中介组织等方面,共同参与,各自立足所长,发挥作用,才能够构建一个功能完备的能力体系。以往在这方面虽然我们也营造了一些政策环境,但基本是零星的、片段的,没有把它提升到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化能力体系建设的层面,去系统的梳理、提升和完善。就全局而言,目前我国的科技创新产业化能力体系建设还非常薄弱,甚至还有很多缺失。这些都制约了科技创新行动从试验室走向产品,迈进市场。
因此,“十二五”期间,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面临着加速构筑科技创新产业化能力体系建设,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管理改革创新上,应该形成这样基本的共识,找准科技改革创新定位,制定具体的行动路线和计划,精心组织实施,切实予以推进。
构筑科技创新产业化能力体系建设,需要强调整体制度性设计。因为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要素。要落实好这个设计,必须强调要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引导性作用,注重吸引整合社会资源。按照总体目标要求,中央、地方分工各有侧重,政府、科技和金融层面、科技创新型企业、中介服务体系各自发挥所长,协力推进。应该着力于科技创新链条、资金链条与科技创新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以及中介服务链条中,相互联接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是整个体系中最薄弱环节,由此切入,逐级推进,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化能力体系建设,面临着一系列的体制、制度、机制的障碍,需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金融改革和管理改革创新,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去突破。需要选择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地区进行先行先试,边试验边检视,看看科技哪些方面改革创新还不够深入到位,金融还需要营造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去推动。
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不仅是构筑科技创新产业化能力体系建设的重要工具,也是有效抓手。那么如何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把这个工具切实抓在手里,为我所用,用出实效,则必须遵循科技和金融各自的规律。科技有科技的特点,金融有金融的属性,只有找出双方利益共同点和契合点,才能促而和之,融而同之。所以讲科技和金融结合,决不能简单认为,科技部门和金融部门坐下来,开个会,搭个台唱出戏,或者研究研究相互感兴趣的问题,就能结合得了。一定要把科技的规律搞清楚,金融的特点摸透彻,构造出一种新的体制,设计出一种新的制度,创造出一种新的机制,搭建相互融合的操作平台,才能够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形成科技金融利器,使科技受益,金融获利,实现科技创新能力体系建设这样一个目标,更好地服务于自主创新国家战略和经济转型的需要。
不同的创新主体,在创新活动组织形式方面所遵循的路径和表现形式是有显著差别的。研究院所和大学这类创新主体有其一定的共性,企业则是另一种类型的创新主体。小企业和大企业的创新活动也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研究院所和大学的科技创新活动,大多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来进行,调动这个创新主体的能动性,只要有资金支持和一定的环境条件,基本上就能够支撑创新活动顺畅进行。但是,并不是这些教授们和研究员们,都会带着价值发现的成果去创业,实现他们的价值发现。多数肯定不会是这样的。那么,如何使这些有价值的创新成果变成创业资源呢,又如何将其从相对封闭的创新环境中转移出来,让社会发现它的价值呢?如果没有相应的科技创新价值发现、评价、评估系统和充分的成果转移市场通道和流通环境,欲使这些科技成果商业化、产业化,成为科技创业的资源,显然是做不到。
我们常说大中型国有企业创新动力不足,能力不强,其实原因是多方面的。也可能由于他享有独特资源,占有垄断市场,不用创新就可能在市场获得足够的利益。华为、中兴这样的企业为什么创新动力足,能力强?因为市场处于高度竞争的环境,他要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憋着劲搞创新。像华为、中兴这样的企业创新和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创新战略、路径显然不会是一样的。由于不同的创新主体,创新路径存在显著差异,调动这些创新主体的积极性所掌握运用的资源和要素组合也应该是有差别的。尽管现在单个科技项目的支撑强度已经不小了,几百万、几千万的项目比比皆是,但是调动大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未必很有效。但是对一个中小企业,新创业的企业,意义就大不相同。
我们以往所比较熟悉的科技管理体制和理念,多是简单地制定发布科技计划,习惯于以项目形式支持科技创新,擅长于以单一的资金手段调动创新主体的积极性,运用法规和政策的手段推动比较少,运用政策与资金互动的组合形式尤其不擅长。不同的创新主体,由于他们的科技创新形式存在差别,实际上不仅需要,而且必须要研究和搞清它的创新形式有什么样的特点和差别,清楚运用什么样的资源组合推动最有效。比如推动大企业科技创新,那就不是简单的运用资金就能奏效的问题,可能更有效的是利用政策调动。假如我们能有这样一项政策,诸如企业销售额的百分之几必须投入科技创新,并且严格加以考核,有明确的奖惩约束,那将会极大地调动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不仅将有助于构建全社会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切实解决科技投入不足与机制不适应的问题,而且也将促进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转型当中,有足够的动力和能量承担并发挥共和国长子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再比如运用企业科技创新投入150%加计扣除抵补所得税的政策,会极大地调动企业增加科技创新投入的积极性,但目前多数地方对这项政策的认识、把握和运用,还远远不够,政策成效还远未得到显现。
当今,科技金融之所以被社会、被不同的决策部门所广泛认识和普遍接受,并协力推动,它的意义正在于能够通过利用科技和金融结合这个平台与工具,将不同属性的科技创新要素和资源,集聚整合起来,为科技创新产业化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从本质上说,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客观上一定会提升政府科技投入的效益,促进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放大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从而为经济成功转型和实现自主创新国家战略目标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科技的责任更加重大,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因为科技体制不改革创新,科技管理不改革创新,不仅谈不到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恐怕谈科技和金融合作都有一定的困难。
那么,什么是当今科技金融的内涵?其实,科技金融就是发挥政策和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以金融和社会投入为主体,通过一系列的体制、制度、机制和工具等创新,集聚整合政府、社会、金融和企业的创新要素和资源,为科技创新产业化,构筑一个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及其相应的政策环境和条件。它涉及到多方面元素,有政府的政策法律体系和环境的构建,有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有金融、企业和社会资金的参与,有各类社会中介服务体系的支撑等。
通过推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解决科技创业企业融资,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形式。直接融资细分为资本市场资金,有种子投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间接融资,主渠道是银行;其它融资渠道,只能是辅助性质的。其实,现实社会中,有价值有成长性且有诚信的企业,与资金相比较,资金相对来讲是比较充裕的,而优质的科技创业企业资源则更加稀缺。
由于资金相对充裕,流动性过剩,而可投资的渠道和标的物有限,才导致CPI不断走高,为防控通胀,银根不断收紧,使得一般意义上的中小企业融资愈加艰难。如果科技创新产业化活动能够为社会投资以及银行信贷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且带来增值的机会,这些逐利资金,没有道理不顺应政府的倡导,支持有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投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性产业。从这个意义上讲,科技创新产业化行动,在贯彻落实自主创新国家战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做好必要的和充足的科技创新创业资源储备,引导社会投资方面,责无旁贷地赋有重大导向之责。
如何抓住科技和金融结合创新试点契机,通过搭建科技和金融结合平台,促进科技体制改革创新和管理创新,集聚整合创业资源,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化,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和勇气。为使科技投入能够高效产出,把科技资源有效地转变成创业资本,使科技创新成果普遍惠及社会、惠及企业、惠及民生,需要大力推进科技改革创新,激活大量还在沉睡的科技成果,将其有效地从大学和研究机构转移出来,使之形成创业的良种。科技成果不能有效转变为创业的资源,原因很多,对不同属性的科技计划应有不同的功能定位要求。比如973计划的成果可能多数不适宜做为创业资源对待。我们应该反思,是不是在计划的战略方向确定和重点把控以及具体项目的组织实施过程出现了问题。
因此,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科技首先要反思,是不是为科技创新产业化投资资金增值准备好了充足的良好的科技创业资源。这不仅是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也正是科技的优势所在。因为科技战线距离经济和社会创新最活跃的要素资源最近,掌握着价值发现与挖掘的先机。其实,无论是华为,中兴,比亚迪,还是高速铁路的进步,如果没有科技项目的支持,很难会取得今天的成就。所以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重点是推动科技自身的改革创新,增强科技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服务于科技创新产业化,我以为,重点应围绕落实好“六个字”,即“孵化、抚育、培育”,做好服务于科技创新型企业工作。
一是要大力促进孵化。孵化什么?就是要把科技创新资源变成科技创业的孵化鸡雏、蔬果花卉园地的良种、奇花异草、优苗异木。首先要从计划项目上实现对接,其次要营造相应的政策环境和条件,实现政府资源与市场资源对接,使被孵化企业能够顺利的破壳、出土、生根、发芽、展叶,增强社会和企业的创新活力。
二是要着力加强抚育。抚育什么?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企业已经承载着稀缺珍贵的科技创新要素和资源,破(壳)土而出了。这些企业虽然破土而出,破壳欲跑,但仍十分脆弱,时刻处在死亡谷的边缘苦苦挣扎。这个阶段如果我们不去细心呵护和扶植,它随时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这不仅是创业企业的损失,社会健康经济细胞的破灭,税源的消失,其实何尝不是科技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作用难以施展的损失。试想,当年如果不对联想、青岛海尔等企业实施科技计划和科技贷款等扶植,今天可能就少了一些科技创新被社会所认同的因素。
三是要加快培育。培育什么?科技不仅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性产业,还要培育现代服务业。这些产业一定脱胎于科技创新型企业,寄寓于科技创新产业化的生长环境。只要我们把今天的科技创业企业扶植好,他们就一定会成长为明天在市场经济海洋中扬帆远航的巨轮,承托起现代服务业的大厦。
具体操作策略应为,瞄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性产业远期目标,从优选优育科技型企业入手,着力于提升孵化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能力。
以往的科技工作虽然也有意无意地做了些“孵化、抚育”性工作,但就好比辛勤的育蚌工人,虽然培育了一些稀有的珍珠贝母,却使这些宝贵的珍珠遗散在社会上,没有及时地捡拾起来,更没有悉心地打造成珍贵的珠宝首饰。付出的是培育珍珠贝母的代价,得到的只是珍珠粉的回馈。以往的经历给我们的启示是,极需要我们在呵护小树苗成长和育蚌的过程中,按照抚育对象级别梳理这些资源,实施差异化扶植战略,扶优汰劣,缺啥补啥,不断地给它打上鲜明的科技烙印,授予它独具特色的科技品牌。若能如此,便不管他散落在那里,生长在何方,体量生长有多强壮,社会都不会忘记是科技创新的雨露滋养了它。
今年,科技部和一行三会正式启动了科技金融结合创新试点,就是要通过选择科技资源、金融资源相对丰富区域,推动科技和金融结合创新,探索突破束缚科技创新产业化的体制、制度和机制的障碍,更多地调动、整合、激活科技和金融系统资源,使这些科技资源真正能够形成创业的资源和创造财富的源泉,推动体制、制度、机制和管理改革创新,先行先试。而决不是简单地为了营造集聚更多的金融资源,忽略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根本目的,疏忽科技和金融结合服务的对象,疏忽通过发挥科技金融结合平台和工具的作用,提升区域创新活力和能力,增强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为此,在推动科技和金融结合上,应以科技改革创新作先导,科技先行。如果科技不先行,不改革创新,谈科技和金融结合,金融为我服务,是没有意义的。现在很多地方,尤其是科技方面仍然有这样的陋识,讲到科技和金融结合,更多强调金融应该主动向科技靠拢,实在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如果在认识上仍然停留在金融应主动为我服务,不愿意主动解脱自己身上的绑缚,科技第一生产力的身手就一定不得施展,作用和能量就一定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人不自助,天难助。要想自身的价值被认可,先要自己强起来。
拟争取开展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的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创新,以更加适应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成长的需要,更加适应发挥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适应经济社会转型的需要。搭建一个开放的科技金融结合平台,吸引更多国内外的科技创新要素和资源到你那里集聚,并落地生根。如果我们抓住了这个根本,就把握住了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的实质,一定会收获试点的丰硕成果。
科技创新和科技管理部门应多将资源和精力放在挖掘和培育好的科技创新苗子上,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也是责任使然。只要有优质的科技创新产业化资源,有足够优良的科技创业企业,创业风险投资资金一定会蜂拥而来,资本市场的大门随时将会敞开。如果要通过银行解决企业融资,就一定要下功夫构筑科技担保体系,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推动信用体系建设。
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成长,需要得到各方面的呵护、关爱和扶植,其中的佼佼者,以其良好的成长性,显示了它们强大旺盛的生命力,以先进的生产能力回馈社会,惠及民生,以高额的投资回报回馈投资者。关注科技创新产业化的投资家要对科技创新型企业充满信心,具足前瞻的眼光,适当的关注初创期科技型企业,不断提升价值发现能力,识别风险与化解风险的能力。虽然这些企业目前还步履蹒跚,有一定的投资风险,但真正有成长潜力,有投资价值,能获得高额投资回报的一定是这类企业。国内许多成功的创业风险投资案例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中国投资初创期科技创新型企业的风险一定会低于国际惯例。因为我国各级政府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关爱和扶植力度远远高过国外。
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市场和机构,要加大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大金融工具、产品和商业模式创新,实现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效对接。进一步完善和增强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功能;推动金融创新,消除或降低因金融创新不足所带来的金融风险,探索出一条适合于具有中国特色——国家级高新区快速发展,科技创新型企业资源丰富且相对集聚高新区的金融组织创新之路。借鉴美国硅谷银行的模式和成功经验,结合国内发展村镇银行服务“三农”的作法,在科技和金融结合创新试点地区,综合各类金融工具,探索通过创立区域性“科技创业发展银行”,支持微小科技创业企业的途径与模式。
现在很多地方,政府热衷于设立引导基金,大方向与积极作用应予肯定。但在操作中,也出现不少偏差。这既有对引导基金功能定位认识上的误区,也带有太多操作上的功利色彩。地方政府的投资引导基金应更多的扶植初创期科技创新型企业,承担培育创新经济体必须付出的和必要的代价,弥补市场机制失灵,引导社会投资前移。后续投资资金将往哪里投放,区域科技创新活力如何培植,科技创新能力如何提升,区域发展的竞争能力由何而来?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