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规划及利用》专业课教学方法研究与思考

2011-02-17 02:12:48张静何俊仕付玉娟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辽宁沈阳110866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9期
关键词:水利水电水库水资源

张静 何俊仕 付玉娟 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辽宁沈阳 110866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专业课教学方法研究与思考

张静 何俊仕 付玉娟 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辽宁沈阳 110866

介绍了《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在社会经济和国家建设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教学方法研究进行了探讨。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教学方法;思考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是在《工程水文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学习水利电力规划的基本理论和分析计算方法,使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实践后能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相关工作,为培养优秀的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保障。《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结合国民经济发展对开发利用水资源提出的实际要求以及水资源本身的特点和现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规定而确定的。随着社会经济和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水利电力规划工作愈来愈复杂。《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将为培养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工程技术人员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1课程内容、结构及特点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库兴利调节及计算、水库洪水调节及计算、水能计算及水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运行方式、水电站及水库的主要参数选择、水库群的水利水能计算、水库调度及水资源评价及规划概述等内容。其中,以水库兴利调节及计算、水库洪水调节及计算和水能计算为三大主要内容,是从事水资源开发及利用、水库及水电站工程设计的必备课程。该课程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与实际问题联系较多,实践性较强。

2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主要研究如何经济合理的综合治理河流、开发利用水资源,确定合理的开发规模和可以获得的效益,以及拟定水利水电工程合适的运用方式。因此,无论是规划设计阶段还是运行管理阶段,《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都是以实际水利工程为研究背景的。由于学生缺少参与工程实践的机会,对水利工程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学习起来较难,对知识的理解不深,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也存在局限。

另外,《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中兴利计算、防洪调节及水力发电等内容,是并列的学习内容,之间承上启下的知识连贯性较差。因此,学生往往掌握了各章节理论知识,而忽略了水利工程整体规划和概括,工程整体规划意识不强,造成与实际规划、管理理念相脱节。

3 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及思考

3.1 通过教学手段的改变,搭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好专业课,将来用好专业课的基础。想让学生掌握一个知识点,那么首先应当让学生了解为什么去学这个知识点,这个知识点是如何提出的,然后再进一步去学习讨论如何应用该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学生才清楚为什么学,学有什么用,从而掌握该理论知识,并做到学有所用。《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主要是围绕水库及水电站展开的,因此,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一定要对水电站水库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学生在认识实习中对水库水电站的印象是模糊的不深刻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通过教学手段的改变,为学生搭建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

在教学手段方面,要改变传统的以语言文字表达为主的传授方式,采用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内容。在讲授工程实例时,可以通过工程图片或动画,增强学生对实际工程的了解。如在介绍调节径流不均匀性时,可以融入三峡、南水北调、都江堰等许多工程实例的图片和相关的信息;在讲授洪水危害性时,可结合抗洪抢险的图片、录像,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本门课程,研究除害兴利的重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2 通过教学方法的调整,增强学生知识结构体系整体性

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讲课时要注意总结概括,使学生从整体的角度,掌握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归纳总结、对比分析的教学方法。在讲授绪论时,以工程实例为背景,介绍发挥水利工程综合效益包括的主要内容,介绍课程知识结构设置的依据及各部分研究内容在水利工程整体效益发挥中的作用。在介绍防洪、兴利、发电等各部分内容时,通过各内容计算原理、方法的对比分析,找出各部分的相同、异同点。进而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便于接受和理解。

3.3 拓宽教学思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便利条件,多展示一些与课程相关的新闻、报道、图片、案例等。通过多媒体,使学生掌握更新的科研前言,同时弥补学生工程实践的不足,便于理论讲解和掌握。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注意板书和多媒体的结合,把难于理解的、重点的理论推导和计算写成板书,便于学生分析理解和记录。加强学生和教师的交流,教师对课后作业要进行及时的批阅,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集中给予解答,加深印象。同时,通过课间时间,与学生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 结语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内容较多,与实践联系较紧密,为让学生学好本门课程,本文从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给出了教学方法研究中的几点思考。通过理论联系实践、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1] 何俊仕,林洪孝.水资源规划及利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2]艾学山.《水利水能规划》教学改革与课堂教学方法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21):2

[3]石月珍.“水利水能规划”课程教学的体会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4):53-54

[4] 周之豪,沈曾源,施熙灿,等.水利水能规划[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

G642

A

张静(1978-),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水资源开发及利用;

何俊仕(1957-),男,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水资源开发及利用。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9.177

猜你喜欢
水利水电水库水资源
水利水电工程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中华环境(2021年8期)2021-10-13 07:28:34
中型水库的工程建设与管理探讨
出山店水库
白沙水库
农村水利水电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智能城市(2018年7期)2018-07-10 08:30:30
出山店水库
浅议我国水资源的刑事立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