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研究

2011-02-17 02:12樊启学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江苏无锡214093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9期
关键词:院校职业高职

樊启学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江苏无锡 214093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研究

樊启学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江苏无锡 214093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通过分析目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现状,提出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技能知识的职业性,构建符合高职院校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

职业体育;体育课程;设置;改革

高职院校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紧需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教学过程强化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高职体育教学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自身健康水平的提高,具有独特的作用,是职业教育的目标之一。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由于受竞技化思想的影响,还没有完全从应试教育和技能教育中完全走出来,绝大部分学校没有随着生源的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应该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特点相结合,围绕职业特征开发体育课程体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服务,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体育需求服务。其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将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工作的任务和目标的实现。因而成为高职体育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高职体育课程现状的分析

1.课程设置体系不完善

目前许多高职院体育课程采取的统一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学进度,教育教学更多的是考虑学生的同质性、共性,学生的差别性、个性以及学生专业的差异很少考虑,教学管理模式较单一,缺少创造性。教学内容设置缺乏科学性、健康性和实效性,在体育课程设置上重运动技术能力的训练、轻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体育创新能力、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一致性,忽视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和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接受能力,运动技术基础等方面考虑较少,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2.体育教学体系缺乏职业体育性特点

现行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缺乏教学实践活动。没有体现高职体育教学围绕职业特征开发体育课程体系,为学生职业生涯服务,没有与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技术性、实用性、应用性等综合职业能力特征相结合。

3.教学评价和实践存在不足

体育课程教学评价基本上以运动成绩为主,注重结果,轻视过程。没有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在评价上缺乏对学生体育基础、运动能力、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学习态度。成绩提高幅度等方面的综合评定。重在评价共性与一般趋势,忽视个体发展的特殊性。体育教学与生活脱节,没有反映体育科技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理念和思想。

二、高职体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改革思路

1.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加强体育教学与健康教学的工作

教师以“健康第一”为目标并以体现健康的指标为依据统一编写教学计划。根据这一总体计划的要求,不同的专业应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提出有专业特色的项目及计划。每个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基本身体素质情况制定相应的健康目标和锻炼计划,并以“运动处方”的形式计划相应的表格,分阶段进行考核登记。这一计划不仅在课堂上是教师分类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课外活动所依据的纲领。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锻炼的自立性和积极性,并形成教师与学生双向的互动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2.优化体育课程体系,围绕目标,开发整合校本课程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具备它的特点和要求,体育教学同时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所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根据其职业特征,要有目的的增强相关内容,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适应能力。

⑴办公型专业。在高职院校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如室内设计、财务,文秘,计算机,仪表,化验等职业均属此类,长期伏案,低头含胸,精神高度紧张等是这类专业的典型特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就应该有针对性的增加健身操,韵律操等锻炼项目。

⑵直立型专业。如采矿,建筑,纺织,医护,烹调等专业属于这种类型。长时间站立,含胸使人体协调机能和各器官的负担加重。易出现下肢淤血,血流不畅,静脉曲张和心血管疾病多发症状。因此要增加健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锻炼项目。

⑶运动型专业。如旅游、物探、地质、交通建设、测量、农林、营销等。专业属于此种类型。高强度劳动、条件艰苦复杂使运动系统和心脉功能负担过重、易出现过度疲劳、肺部以及心血管疾病。因此要增加力量素质和耐力方面的项目。如爬山、郊游、球类项目、游泳等。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寻找不足

按照现行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体育课程分为四个部分即开始、准备、基本、结束部分。我们可以将四部分中准备部分交于学生,结合我们普修课的教学内容,提出大的要求,让学生分组轮换组织安排。锻炼学生的胆量以及组织协调能力,通过这种角色互换,转变学习方式,从他主、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多样、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按照教师的思路去接受现成知识的过程,而是亲自参与丰富的、生动的身体体验和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经过这种“体验—分享—解释—概括—应用—体验”的循环过程,在循环过程中学生进行相互交流,提高组织沟通能力。在体验中分享学习的快乐,在体验中学会学习,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如户外拓展中的“破冰”游戏,就是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和感受游戏活动的规则,让学生明白游戏有游戏的规则,社会有社会的规则,也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意识和能力,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4.加强教法改革,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即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历练、主动探究。既是一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变讲堂为实训。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改变,思维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勇于探索的能力得以提高。要在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同时,突出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包括学习和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各项基本运动技术能力。通过课堂必修和选修教学与课外活动,学校俱乐部和体育运动竞赛活动等多层次、多渠道加强创新教育,立求形成有序的、规范、灵活的体育教育创新体系。

体育课程评价是确定体育课程目标、科学编制教材,判断体育课程价值的重要依据。现行的评价方法基本上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以学生的运动成绩作为体育成绩的主要标准,这种评价方式既不公平也不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职业特点,因此必须完善课程体系,将传统的体育成绩评价方法改为综合性评价。评价体系中要反映学生的生理、体能、知识和技能状态,将体育学习的结果评价与体育过程结合起来,将课内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把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看学生成绩提高的幅度和上课的认真程度,把学生的体育能力、学习行为、表现、体育参与能力、锻炼后的机能变化、合作和交往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价。

5.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开发高职体育课程资源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要了解当今高职教育改革的新方向,鼓励教师多渠道地开展业务进修,同时利用高校的有利条件积极组织体育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在课内外把握契机对学生进行健康思想教育,传播和弘扬体育文化,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努力培养一支数量足、层次高、素质好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同时,通过发掘、整合学校、企业和社会的课程资源,借鉴和引进国外优质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和教材,以开发综合实践课程为重点,形成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和使用诸如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具等多种形式的校本教材。

6.加强体育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体育教学内容的载体,因充分利用自身大众化、参与性强的特点,挖掘其实用价值,加强师生体育活动,潜移默化的带动学生的活动热情,引导学生良好的生活方式,确保校园体育文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1] 胡茵.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4

[2]王玉扩,等.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7

[3] 谢苏宁. 高职院校体育现状及改革的思考 [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罗久良.高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系.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 第三期,总第75期57~58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9.152

樊启学(1979— ),男,讲师 硕士,主要从事体育教学及运动训练等工作。

猜你喜欢
院校职业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