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 麟 李大元 张秦永 魏耀辉 赵花兰
责任编辑:吴小红
相对于其它医疗卫生机构,血站具有起步晚、发展快、业务单一、社会公益性强等特点。与医院文化相比,血站文化尚处于萌芽时期,但其对树立血站品牌、保障血液质量、确保血液安全、促进血液事业健康持续和谐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血站文化是血站在长期实践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为全体人员所共同遵照和奉行的价值理念、工作信念和行为准则的总称[1],是血站规章制度、办站方向、医疗技术、服务宗旨、精神文明、道德规范、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等,由此产生的价值观、责任感、使命感、凝聚力等指导和约束着血站的整体行为及员工的价值理念。血站文化作用的正常发挥是上述5方面联合作用的结果,是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高采供血和科研工作质量的根本保证。其具备公益性、特殊性、先进性、奉献性、全员性、目的性等特征。
2.1.1 先进设备配备 新技术、高质量的仪器设施和技术装备直接影响血液检测质量和工作效率,是血站赖以生存的物质技术基础。其不仅能为输血技术的提高提供必要条件,而且也能使血站的社会效益和服务效率同步提高。
2.1.2 人才队伍培养 人才是推动血站发展的根本动力。科技兴站、人才强站,员工的专业素质、文化素养直接关系到无偿献血事业的兴衰。把提高血站员工的专业、文化素质做为一项长期性、战略性的任务来抓,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可有效增强血站的保障能力。
规章制度是血站文化的保障,是保证采供血工作正常运转的强制性手段。规章制度应与血站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正常采供血活动及血站的各项规章条例要求相统一,并为员工认同和遵守。充分发挥规章制度在血站正常运行中的指导、规范、制约和促进作用,可使血站文化走上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道路,从而使血站的社会使命、服务价值得以充分实现。血站制度文化涵盖血站管理、采供血及血液检测、后勤保障等[2]。抓制度建设,一是制度本身的建立健全;二是制度是否符合法律规范的要求,是否满足质量标准和工作要求。制度文化建设是加强质量管理以及提高工作效率、服务水平和血液质量的有力保证。
2.3.1 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 思想政治工作是血站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没有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与带领,没有组织上的支持与积极配合,血站文化建设有可能偏离方向,阻碍血站的健康发展。
2.3.2 培育血站精神 血站精神是血站文化的核心。应把员工爱岗敬业的朴素情感上升为自觉自愿意识,把对理想的追求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以自觉、自愿的行动来弘扬、实践血站精神。应以“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为引导,以安全血液服务社会,以优质服务对待献血者。
2.3.3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血站价值体现在对生命的救治和对奉献的肯定与推崇。应规范员工的行为,帮助员工自觉将个人追求融于血站目标,将个人利益和血站利益趋于一致,形成血站的共同价值取向和信念基础[3],以更好地服务群众。
2.3.4 培养正确的道德观 道德是血站形象的内在要素,是血站文化建设深层次的内容。它对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起支配作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血站发展前途的关键性因素[4]。只有不断提高员工素质,以血站价值观念、质量意识为核心,以职业道德规范员工思想意识,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采供血和科研工作质量。
2.3.5 树立模范人物 模范和典型人物对于凝聚员工的向心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用先进的思想意识形态去教育人、改造人,强化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理想的追求。通过对员工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宣传教育,弘扬先进、树立典型,激发工作热情,为血站建设做贡献。
2.4.1 礼仪文化 礼仪文化包括员工的精神面貌、语言、服饰、举止、行为、表情、语调、语气等。这些对献血者来说都是非常直接、非常关键的,需要员工用规范的服务标准去实践、去执行。
2.4.2 人文关怀 融入人文管理理念,不断活跃员工精神生活及业余文化生活,使员工能够劳逸结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思维,创新工作方法,更新管理理念,以人为本,一切以献血者为中心。
2.4.3 优质服务 在为无偿献血者服务的过程中,应自始至终体现出服务意识,建立优质、高效、全方位的服务链,用献血者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在接待献血者时多一句问候,操作时多一句解释,结束时多一句提示,使献血者感受到暖心、放心、舒心。
2.4.4 “三支队伍”的建设 组织建立献血者应急队伍、Rh阴性血型献血者应急队伍以及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伍,搭建互救平台,弘扬互助、博爱、奉献精神,为用血者提供充分和全方位的服务,保证临床急救用血。
2.4.5 打造血站品牌,塑造血站形象 血站的社会形象直接影响无偿献血事业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血站文化形象塑造,其实质就是一种品牌服务、一种质量意识。血站的社会知名度和品牌是血站的宝贵财富。应积极营造特色服务,结合自身经验和技术,研制和开发血液新制品,为临床医疗新需求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
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人们越来越注重环境对人的心理、生理的影响。献血要求环境的高品位、方便、舒适和人性化,这就从客观上要求血站在文化建设中引入环境卫生方面的新的设计思想和理念,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5]。
首先,为切实保障文化建设措施的落实,应成立文化建设领导小组。通过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使文化建设既切合实际又不偏离建站方向。其次,要学习国内发展较快、文化建设较成功、有特色的血液中心经验,集思广益,学习先进、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的发展和建设血站文化。第三,积极培育血站精神,引导员工价值取向,结合行业特点对员工进行文明礼仪知识和献血服务规范培训,以达到献血服务的最佳效果。第四,掌握文化发展新动态、新趋势、新内容、新方向,及时借鉴和吸收现代管理科学新发展、新变化,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灵活应用新的管理模式,形成具有创新活力的血站文化。第五,注重塑造血站形象[6],利用各种活动大力宣传无偿献血工作。如在“6.14世界献血者日”等重要节日里,向献血者开展手机短信、贺卡等多种方式的问候,使献血者自始至终感受到血站文化的温馨,体会到血站对其的关爱和尊重。第六,全方位开展采血场所的环境文化建设,营造卫生、整洁、舒适、温馨、安全的献血环境,真正意义上体现出对献血者的人文关怀。
需要说明的是,血站文化是持续改进的文化,是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不断建设的文化。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7],对血站文化建设不断进行回顾及效果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并积极改进,才能使血站文化更符合血站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从而为血站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总之,建设血站文化,一是要考虑到血站文化本身的特征;二是要考虑到我国血站的成长过程、目前状况和将来的发展方向,正确处理借鉴和继承、推广和发展的关系。要从单位、员工、服务对象三者利益统一的关系上,建立先进、和谐、科学的血站文化,让先进的血站文化出精神、出战略、出行动、出效益,以高于管理又融于管理的文化贯穿于血站管理的全过程,血站文化才能发挥其独到而神奇的效果。未来世界的竞争将是文化生产力的竞争,血站文化是血站的灵魂。只有切实加强血站文化建设,努力构筑文化管理平台,才能让血站文化带动和支撑血站的可持续性发展。
[1]谭华,胡小媚,汪青山,等.搞好血站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J].内蒙古中医药,2008,27(10):73-74.
[2]杨鸿.血站文化建设[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5,7(4):307.
[3]关亮.血站文化理论探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8,9(5):61-62.
[4]许丽华.浅谈血站文化建设是推动血站健康发展的保证[J].中外医疗,2007,26(24):60.
[5]董长征.环境卫生在血站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农村医学杂志,2008,6(2):62-63.
[6]杨爱玲,宋雪梅,曹振广.采供血机构文化建设中的形象策划刍议[J].中国输血杂志,2007,20(4):341-342.
[7]张伟.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血站文化建设[J].中外医疗,2009,28(34):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