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军
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安全生产管理意识滞后。最主要的问题也是最根本的问题,对于煤矿生产企业来说,就是人员安全生产意识、观念不强,现行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在企業决策层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也就是说,如果煤矿企业把持不好安全、生产、以及收益之间的科学关系,是不可能科学、有效地创造生产利润与价值的,从而很难保证煤矿企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法治观念淡薄。法治观念淡薄,安全检查缺乏科学性,监管执行力度尚还不够明确,加之现有的安全生产管理法治是过去所颁布制定的,与当前煤矿生产企业的实践管理多少会存在一些脱节现象,相对滞后,这也导致了“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原则不能有效落实。另外,我国许多煤矿企业仍然照搬传统意义上的安全检测程序、方法、机制,专职安全管理员或者安监工作人员只凭借自身工作经验,去主观进行管理,而这种管理体制明显存在着不安分的安全管理缺陷。总体来说,就是煤矿企业的安全监管力度不够,职工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奖惩机制的实效作用发挥不出来,生产未实现有序化、规范化。
三、安全技术人员相对匮乏。安全生产需要落实人员的科学管理,我国不少煤矿企业的管理水准难以有效提升,必然和煤矿行业本身生产经营特点有关,煤矿生产作业工作强度加到、风险程度较高、给予薪资报酬也相对较低,这些因素的存在也进一步导致了人才的相对稀缺。
解决我国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应对策
一、加快安全立法完善进程,落实生产安全监督职能。从全球范畴来看,多数煤业生产大国,大多都制定了比较健全、完善的强制性较高的安全生产立法、法规条例等,并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完善、修订。我国由于长期仍然存在着不少政企不分的现象,并不利于管理职能与监管职能的充分发挥,多数表现为安全监管与管理部分,企业相关负责部门极为重视生产环节,却相应轻视监督职能的发挥,因此很难协调处理好效益生产与监督之间的科学从属关系。因此,煤矿行业主管部门应当结合自身生产经营特点、以及还要保证不要触犯现有法律规范标准文件的行政命令,理顺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虽然目前来说,相应法律法规还需有待完善,但是监管部门还要充分发挥职能,来维持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情况,以为实现安全生产、科学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二、强化预警提示机制,使被动管理变为主动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具备着跨行业多、生产多元、结构复杂等特性,因此,当前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与过去技术层面等相对落后的情况比较,现有的企业经营生产制度就显得难以适应了。由此来看,现有的煤矿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是一种重视安全管理、科学管理的生产管理过程,能够从物质需求、精神需求、以及时代产业信息技术需求等方面,来满足煤矿行业的生产需要。因此,煤矿企业要结合这三点因素去逐步改变客观条件,实现动态管理,能动地对事故进行预测、分析,使事故发生几率降至最低;并依靠依靠客观实际的准确信息,进行综合地、系统地分析,并作出预测和安全评价,研究事故致因的初始事件,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在事故频发的煤炭工业中更需要一套预警机制。从目前我国煤炭工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现状看,这一点做得远远不够。过去的传统安全生产管理是被动的安全生产管理,而当今,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发生事故的诱因也相应增多,传统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这种情况,所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警提示机制改革势在必行。
三、强化安全生产管理过程,构建技术人员队伍,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素质。整体来看,我国煤矿行业的技术工作人员相对稀缺,尤其是乡镇煤矿,技术管理情况驳杂无序,部分煤矿根本没有专职型技术人员,甚至部分乡镇煤矿负责人对安全系统一概不知,像通风系统、瓦斯安全等概念都非常模糊,同时其作业生产流程规划也相对简单;而对于国有重点煤矿行业来说,其现状也不容乐观,由于待遇薪酬低、生产作业工作强度大等特性,很难流出人才。因此,不论是乡镇煤矿企业还是国有重点企业都要加强技术人员的培养建设投入工作的执行力度,大力开展人员岗位系统培训,将安全生产管理与工程技术人员送定期送外去深造、学习,提高他们的安全生产观念、意识,以及丰富自身视野;另外,还要细化奖惩机制,提升从业技术人员的工资薪酬,避免人才流失,进而促进行业能够实现健康、长远、持续发展。
总之,煤矿行业实现科学经营与生产,奔向长远发展,走可持续发展路线,务必要做好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只有建立符合当前生产安全管理现状的安全机制,才能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创造良好作业环境。所以,在安全机制落实的基础之上,煤矿行业要加强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准,强化“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一生产方针与原则,进而才能真正实现高效生产与科学管理相互协调,提升产生效率。
(作者单位:山西省乡宁县延申岭煤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