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玲 李玉泉 黄晓云
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文化建设“低碳化”对我国低碳经济目标的实现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面对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建设新型企业文化“低碳化”的困难,如何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低碳化”、制度创新“低碳化”和发展观念创新“低碳化”,本文进行了策略性探索。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及碳交易市场规模的迅速发展,企业文化“低碳化”建设对我国低碳经济目标的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全球气候变暖,二氧化碳排放量加大,环境保护问题日趋严重,低碳经济势在必行。在《京都议定书》中,用法规的形式限制了各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催生出一个以二氧化碳排放权为主的市场。中国在2009年12月16日召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宣布,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 至45%。2009年世界环境日提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的主题。在这样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我国企业如何致力提高企业产业竞争力的长远需求和目标,如何在建立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的必然需求下走企业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建设企业文化“低碳化”发展道路,将深刻影响着中国未来企业发展方向,也影响着中国未来经济和文化的發展方向。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低碳化”发展是低碳经济时代的迫切要求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从碳经济角度来讲,经历了农业社会的原生态低碳经济时期,工业社会的高碳经济时期,发展到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即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时期。工业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特别是大量燃烧煤炭和石油,向大气中排放过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产生“温室效应”,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工业化以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为0.028%。20世纪下半叶以来,每年进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1500亿吨以上,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0.033%增长为0.0379%。2000年至2006年二氧化碳年排放量达2340亿吨,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到0.05%。地球增温导致气候带改变,灾害性天气增加,将严重损害人类的经济社会利益,严重损害生命和自然界的利益。面对地球增温的严峻形势,人们认识到,时间已经十分紧迫,必须立即改变高碳即自然资源高消耗、二氧化碳高排放的经济模式,发展低碳经济。
企业文化建设“低碳化”,是将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理念贯穿到企业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中,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在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的同时,不断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低碳化”、制度创新“低碳化”和发展观念创新“低碳化”。最终使企业文化建设由传统的企业文化不断走向“低碳化”企业文化模式,从而使企业真正达到低碳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目标的实现。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低碳化”发展面临的困难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大量消耗能源资源来推动。这一过程的代价是巨大的,教训是深刻的。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第一大CO2排放国,应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各自提出减排指标,中国也规划了减缓排放的行动目标。2007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69.5%。我国以煤为核心的能源结构在现在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很难改变。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将随着工业重化工化的进一步发展而不断加大,我国未来的碳排放形势将更为严峻,并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虽然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面对这样的决定,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低碳化”发展面临着无法逃避的困难。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转型时期,高碳气体排放的大量增加难以避免,目前,我国由于低碳技术落后,70%的减排核心技术需要“进口”,企业能源生产和利用、 技术开发能力和关键设备制造能力还很差,且产业体系薄弱,这些与发达国家企业有较大差距。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企业的良好生产和运行面临严峻的考验,要想在这样严峻的时刻建设企业低碳文化建设,就更需有很好的企业低碳文化建设体系。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低碳化”发展策略
从根本上说,发展低碳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由之路,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低代价发展的战略选择。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低碳化”发展可以使我国企业和经济尽可能的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的现实问题。作为低碳背景下的企业文化建设,不仅要求企业能权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而构建一个具有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企业文化“低碳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更需要企业能从管理到基层统一认识、健全企业法律法规“低碳化”,完善企业规划“低碳化”、夯实基础“低碳化”,落实各项保障措施“低碳化”。
一、加强企业科技技术创新“低碳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首先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进能源低碳化研发,构建和发展低碳化新能源体系,坚持企业科技技术创新“低碳化”发展,高度重视低碳技术的战略方针,积极鼓励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利用,从而深入企业文化建设“低碳化”。要使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实行“低碳化”发展进程,实现高碳能源向低碳或无碳能源的彻底改变。将企业能源消费结构由石化高碳型黑色结构,向低碳化洁净能源绿色结构转变,将企业文化“低碳化”建设做到可持续发展。
企业要致力节省能源和发展清洁能源体系技术创新,坚持发展创新低碳能源供应体系,从根本上推进企业文化“低碳化”发展,在坚决贯彻落实可再生能源法及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的同时,大力开发风能,加快开发生物质能,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着力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提升新能源在国家能源战略中的地位,做好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加强新能源的技术研发,增加对新能源产业的投资,促进新能源的加快发展。企业要加强低碳能源工程建设创新发展,为企业生产和经营提供稳定可靠的燃料保障,从根本上推进企业文化“低碳化”发展。
二、加强企业制度创新“低碳化”。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时期,要积极确立企业文化建设“低碳化”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加快构建和形成企业文化建设“低碳化”的低碳经济制度战略,将低碳经济制度的战略规划落实在企业文化建设“低碳化”的发展和建设中。在制定企业法律法规时,要将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低碳化”政策和制度逐步纳入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建立起企业低碳经济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将企业文化建设由传统的企业文化理念发展过渡到企业文化“低碳化”理念,推动和促进企业文化向低碳方向转型。
加快转变企业经济发展模式,着力将企业文化“高碳化”转向企业文化“低碳化”,企业文化要向“低碳化”方向发展,必须要转变企业经济发展模式,将原来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低碳化”创新,大力发展低碳服务贸易,努力开发和生产高附加值、低能耗产品,实现整个企业生产产业结构由“高碳化”向“低碳化”转变。逐步形成企业生产经营“低碳化”,企业可持续发展“低碳化”等完善的低碳企业文化。
节能减排,低耗降耗,创新推进低碳企业文化制度化,企业要实行低碳企业文化制度化,要制定符合国家及地区节能降耗约束性指标的政策,完成企业“低碳化”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尤其是企业面临的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二氧化碳排放过量,气候变暖等问题,要形成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的企业文化制度。要组建企业文化建设“低碳化”研究机构,坚决形成企业低碳经济模式下的“低碳化”企业政策法规。特别是在应对气候变暖,二氧化碳排过量上,尤其要采取强有力的经济政策手段,在法律法规上约束企业从事低碳生产与经营。同时,对企业员工大力宣传低碳生产和消费理念宣传制度,引导企业员工转变生产和消费观念,在促进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同时,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低碳化”发展。
三、加强企业发展观念创新“低碳化”。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要能够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在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低碳化”,制度创新“低碳化”的同时,要明确企业发展观念创新“低碳化”的使命,凝练出本企业的“低碳化”理念与本企业“低碳化”精神,在最大限度的赚取企业利润时,解决好如何面对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的当今社会,不断提炼和创新企业发展观念“低碳化”文化。
在建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的同时,注重低碳文化建设,一方面注重企业“低碳化”外在形象;另一方面注重整体员工“低碳化”内在素质的提升。激励员工的“低碳化”工作热情,有利于企业“低碳化”长远发展。
把企业文化建设“低碳化”口号化,把企业“低碳化”理念、“低碳化”精神与企业行为与员工行为的企业文化系统建设工程“低碳化”一体化。每个员工都必须深入学习企业文化“低碳化”的内涵,特别是学习、理解与认同企业文化的“低碳化”核心价值观,抓住决定企业“低碳化”外在形象的关键,创新企业行为“低碳化”和企业理念“低碳化”。
牢牢抓住低碳经济是时代发展趋势,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尊重现实,又符合企业未来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企业要对传统企业文化进行借鉴,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结合低碳背景下现实和未来的低碳元素进行考虑,从而形成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化”文化。
“低碳化”对企业来说不光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更是一次机遇和挑战,作为全球低碳背景下的企业文化 “低碳化”建设,应高瞻远瞩,积极探索全面创新企业低碳文化建设理念,致力于企业文化“低碳化”建设实践,才能顺应全球低碳经济背景要求,企业才能顺应整个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生态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目标的实现。(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低碳背景下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10YJC710027)阶段成果。)
(第一、第三作者单位: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二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