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做法和经验

2011-02-16 05:35高红平
中国水土保持 2011年7期
关键词:水保梯田管护

高红平

(合水县水土保持局,甘肃合水745400)

合水县地处甘肃省庆阳市东南部,土地面积2941.79 km2,总人口16.66万人,农业人口14.99万人,多年平均降水量562.8 mm。全县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地貌以黄土丘陵沟壑为主,山、川、塬相间,沟壑纵横,塬面支离破碎,子午岭由西北向东南横贯全境,将全县分为西南、东北两大部分,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县境内以子午岭为界,分为泾河、洛河水系,马莲河、县川河、固城河为泾河支流,苗村河、葫芦河为洛河支流,水系发源地主要在子午岭地区,水源常年靠降水补给,是发展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地。

1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的成效

1.1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现状

多年来,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悉心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合水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按照国家水土保持工作方针,经过多年的保护、治理与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县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045.08 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1862 km2的56.13%,其中:修筑梯田、条田26246 hm2,营造水保林41322 hm2、经果林16800 hm2,人工种草4161 hm2,实施封禁治理15979 hm2;建骨干坝20座、中小型淤地坝45座、各类小型蓄水工程55294处,65座淤地坝年蓄水量达120万m3,增加水域面积133.33 hm2。2002年,合水县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县,通过在项目区实施生态修复,共完成封禁治理面积179.47 km2,人工辅助治理18.71 km2,项目区植物种类、数量、密度明显增加,盖度0.6以上的植被面积由基期的4487 hm2增加到15638 hm2,动物出现频率增加50%以上。

1.2 水土流失得到明显控制

通过综合治理,全县初步形成了“山水田林路坝”综合治理与工程、植物、耕作措施相配套的综合防护体系,林草覆盖率达28.7%,加上子午岭林缘区植被,全县林草覆盖率达46%;65座沟道水保工程年蓄水120万m3,增加水域面积133.33 hm2;草洼沟、大沟、太乐沟、朱刘沟4条小流域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十百千”示范工程,年均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7200 t/(km2·a)下降到5400 t/(km2·a),沟道工程年拦截泥沙量达116万t,全县水保措施年减少入黄泥沙355万t;完成治理的19条小流域泥沙得到控制,山洪、泥石流、山体垮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明显降低、危害程度减小,玉皇沟小流域玉皇沟、北沟和固城川支流基本做到泥沙不出沟,有效保护了道路、桥梁、村庄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昔日的秃岭荒山披上了绿装,动植物种类、数量明显增多,绝迹多年的鹤、野猪等动物时有出现,玉皇沟小流域青山绿水、景色宜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日渐呈现。

1.3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

综合治理改善了全县农业生产条件,目前全县已累计建设梯条田26246 hm2,占全县宜修坡耕地的近80%,人均梯条田达到0.175 hm2,全县9个乡镇实现了梯田达标,其中:西华池、吉岘、何家畔、肖嘴、段家集、店子等6个乡镇的梯田修筑率达到宜修坡耕地的95%以上,年均增产粮食5.1万t。通过水保综合治理,扩宽乡村道路60多条计500 km,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4 水保产业开发成效明显

目前,全县通过坝系水资源开发使水产养殖面积达到210 hm2,年收入在500万元以上。源泉有限公司投资220万元,发展养殖水面12 hm2,设网箱800 m2,投放鲤鱼种苗20万尾、草鱼种苗5万尾、白鲢种苗2万尾、甲鱼种苗1万只,年产鲜活水产品50 t,年收入50万元。2007年源泉公司对淤地坝未利用的土地进行了利用,种植苜蓿6.67 hm2、玉米3.33 hm2,栽植油松3.33 hm2;2008年引进辽宁绒山羊50只,总价值5万元,进行舍饲圈养,目前繁殖羔羊15只,当年羊绒毛收入2万元。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坝系水面,源泉有限公司特建土窑洞10孔,占地220 m2,购游船10只、交通车2辆,仅2008年接待垂钓爱好者和游人就有5000人次,垂钓收入10万元,垂钓拉动当地当年餐饮业收入达20万元。到2008年底,合水县肖嘴乡水保产业综合开发走在了全县前列,已形成一个集旅游、垂钓、休闲、餐饮为一体的综合开发模式,为其他乡镇水保产业的开发树立了榜样。

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思路

合水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坚持以县域为单位,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支流为骨干,以梯田建设为重点,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目标,实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和工程、植物、耕作措施相结合,积极开展了综合治理开发。通过对项目区的水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合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特点,对流域内的天然次生林实行以封育为主的保护,部分地段采取人工补植、补种的方法,改造林相;在以农业为主的人口密度集中的项目区内,积极调整农业生产方向和农业产业结构,把以农为主的农业发展成为自给型农业、经济型林业和商品型牧业,对多余的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和生态自然修复,辅助推广沼气池、节柴灶等节能技术,提高燃料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对项目区管理粗放的经济林,通过更新改造促进林木生长,提高其覆盖率,增强土地抗蚀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3 具体做法和经验

3.1 坚持“水保立县”战略,理清治理开发思路

合水县把“水保立县”战略纳入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划中,按照山水田林路综合规划,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形成网络辐射体系,以实现“治理一条流域,再造一片生态,形成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为目标,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之路。

(1)强化生态意识,坚持退耕还林还草。在既抓经济效益又抓生态效益的同时,明确生态效益优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县的植被状况进行踏勘摸底,按照植被分布规律,对3.33万hm225°以上的坡耕地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林草间作,阳山经济林、阴山用材林”的植物生长特点,制定了“一年试点,二年起步,五年实施,十年见效”的总体规划,大力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

(2)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狠抓流域综合治理。群众既是生态环境的维护者、改造者,又是生态环境的受益者,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有利于全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的开展。因此,县里始终把调动群众参与水保生态建设的积极性放在重要位置,在流域治理上实行大兵团作战,以乡或联村为单位,以梯田建设为主体,利用春、夏、秋三季农闲时间,采取机械修筑和人工整修相结合,大搞流域综合治理。

(3)树立科学发展观,做好科技示范。全县在实施综合性、系统性、全局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同时,注意从大局出发,做好科技示范。县上以宏坤绿色养殖场为龙头进行带动辐射,建立了西华池镇综合开发示范园;以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建立了川区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按抓典型、树样板、促发展的思路,建立了牧家沟综合开发示范点;以山水田林路综合开发、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为主,建立了小川子、段家川山区综合开发示范点;本着重点突出、带动全局的原则,着力搞好“一山一川一塬”示范区建设。其中宏坤绿色养殖场总投资110万元,栽植苹果1.67 hm2,建三代高效节能日光温室4座,建现代化奶牛饲养棚3幢,配套兽医门市3间,养奶牛70头,引进“袋装钙奶”生产线,成为一个集种植、养殖、加工为一体的民营企业,具有良好的示范带动辐射作用。

(4)树立法制观念,坚持依法管护。为了把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县上根据环境保护法、农业法、水土保持法、森林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了《合水县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合水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实施方案》、《合水县林业管护规定》,以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和群众监督、管护的作用,巩固好治理成果。对已有的治理成果,按照“谁治理、谁所有,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采取承包、拍卖、租赁等方式,明确责权利,落实管护责任。目前,全县已将治理的7666.67 hm2“四荒地”承包给当地126户农民经营。

3.2 突出重点,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1)积极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遵守“草灌乔结合,以生态林为主”的原则,根据立地条件因地制宜地配置林草措施,积极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针对项目区牧草品种单一、品质退化、效益差的问题,推广应用一批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草种,采取纯种条播和膜侧沟播技术,提高了牧草的产出率和经济效益,截至目前已完成人工种草4161 hm2。

(2)整合力量,加快梯田建设步伐。梯田建设是改善农业基础条件最有效的一项水保工程。合水县梯田建设坚持因地制宜、综合规划,努力做到梯田建设与解决群众温饱、促进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坚持规模修建与围庄梯田、旧庄还田和旧胡同、集流槽填充还田相结合,宜分则分、宜合则合地合理布设,注重提升梯田的经济效益;梯田修建走以机械修筑为主、人工修建为辅、措施综合配套的路子,充分发挥梯田建设的规模效应,整体推进典型示范带动辐射力度,在梯田地埂上配套种植黄花和苜蓿,用植物保护梯田地埂,防止雨水冲刷,整修田间道路方便群众的生产与生活;梯田修建在资金筹集上走政策支持、全社会筹集、多元化投入的路子,通过县财政、油田、乡镇和农户进行有效筹资,把梯田建设与退耕还林还草基本口粮田建设、新农村建设、国土整理、生态移民、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进行资金和技术力量的整合,捆绑使用梯田建设资金,解决群众梯田建设中资金短缺和土地占补平衡问题。

(3)做强坝系工程项目,整体推进治理水平。合水县坝系工程建设通过深化管理,不断探索施工技术与方法,工程技术人员严格按照统一放线、统一施工、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检查验收“四统一”和集中领导、集中时间、集中人力、集中资金“四集中”的办法,严格执行工程设计标准,确保了坝系工程建设优质高效运行。在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方面,建立了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加强了对工程质量的管理,每处工程开工前,由建设单位和驻地监理工程师共同对工程质量及施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开工条件等进行严格审查,以确保工程优质、高效运行。施工中,对关键部位及时进行跟踪检查,要求施工企业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同时加强对施工日志、土壤干容重测定记录和施工企业资料的检查与管理,通过对工程施工的各项记录及技术资料严格审查,加大对承建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格要求承建企业落实“五制”管理制度;推行工程建设公示制度,及时将项目投资规模、群众投劳数量、工程进度、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情况向社会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增强工程建设的透明度,将问题多、施工质量差的企业列入“黑名单”并取消其参与其他标段的招投标的资格;为了切实做好施工管理工作,县上制定了《合水县坝系工程建设施工人员管理规定》、《合水县坝系工程建设施工人员考核奖惩办法》和《合水县坝系工程建设质量评定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强化了对施工人员、施工单位的量化考核,使其积极开展监理工作,认真督促施工企业落实各项措施;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的原则,积极落实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对新修淤地坝及时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机械能到达的区域修成水平阶或水平梯田,机械不能到达的人工修筑成水平阶或水平沟,然后统一绿化,节节拦蓄地表径流,加强对施工便道、围堰、取土场等易造成水土流失部位的恢复治理;加快对淤地坝淤积期的开发利用,如以源泉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一批民营企业,投资500多万元,对玉皇沟坝系淤积期的水域进行了综合开发利用,现已形成多处以养殖、餐饮、垂钓、休闲为一体的坝系综合开发体系。

3.3 强化监督执法,巩固治理成果

合水县把水保预防监督执法纳入农村工作范畴,按照“三分治,七分管”的理念,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封禁管护、封山禁牧、舍饲养畜相结合,巩固治理成果。通过理顺管护机制,健全县、乡、村三级管护网络,充分发挥县林业派出所、水保执法监督中队的职能,确保每个乡镇都有1名专职护林干部,每6 km2面积上设1名监督管护员,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加强水保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宣传,把水保法律法规宣传给生产建设第一线,严格按照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对开发建设项目实行动态监督监测,依法督促开发建设单位及项目法人落实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建立健全水保监督执法体系,明确目标,靠实责任,狠抓执法队伍建设,通过每年举办的执法培训,提高监督执法人员政策与业务能力。2010年,全县共审批水保方案210个,查处违法案件62起,恢复治理面积达2000 hm2,有效遏制了人为水土流失的发生。当前,合水县将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与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有机结合,在向全社会宣传新水土保持法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同时,组织车辆深入开发建设项目单位详细解说水保“两费”征收中的若干问题,督促开发建设项目及法人编报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

猜你喜欢
水保梯田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扎根基层不动摇 倾情奉献为水保
野蛮时代终结,动保行业要自律,水保协会年会透露出哪些重大信息?
水保工程的质量监督与管理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山区修梯田》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秀美梯田
梯田之恋
森林管护中GPS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