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县“十一五”水保工作回顾与今后工作重点

2011-02-15 06:52韩富贵
中国水土保持 2011年8期
关键词:密云县十一五水源

韩富贵

(密云县水土保持工作站,北京密云101500)

密云县位于北京市东北部,属燕山山区,面积2 229.45 km2,其中山区面积1 771.75 km2,是北京市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源地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全县地貌以土石山区和浅山丘陵区为主,植被覆盖差异较大,受地形、土壤、气候等因素影响,水土流失普遍存在。水土流失以水蚀为主,并伴有部分风蚀。据2000年北京市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957.87 km2,其中轻度流失面积 661.19 km2、中度 296.68 km2[1]。随着北京城市的发展和全县生态涵养发展区发展思路的转变,密云山区的功能已由传统的农业生产逐步转变为生态涵养、水源保护、休闲娱乐和休憩观光等,山区的水保生态建设工作也由单纯地服务于农业转向全面服务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2]。

1 “十一五”时期水保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密云县明确了生态涵养发展区工作方略、“三个走在前列”的奋斗目标和“绿色国际休闲之都”的发展定位,给水土保持工作带来新的生机。按照全县水土保持总体规划和目标要求,水土保持工作紧密结合生态县和新农村建设,以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人居环境改善为重点,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扶持生态友好型产业,服务沟域经济发展。一是按照“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筑水土保持三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思路,依托京津风沙源、土地出让金等项目,共治理小流域27条,治理面积达308 km2,建设了一大批具有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的清洁小流域。二是围绕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加强了对开发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编制落实水土保持方案346份,防治责任范围面积近4 500 hm2,水土保持总投资82 540多万元,年减少土壤流失14万t,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人为水土流失。三是以石匣、大关桥两个监测网点为中心,开展全县水土流失监测预报工作,并向社会发布水土保持公报4期;开展了9条清洁小流域调查监测工作,为清洁小流域建设提供了数据和理论支撑。四是以水保法宣传贯彻为重点,结合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面向机关、社区、乡村和生产建设等单位开展宣传,提高了全社会水土保持法治意识和环保意识。

2 “十一五”时期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做法

2.1 明确思路,转变理念

经过探索和实践,密云县总结出以大流域为骨架、小流域为单元,建设“生态保护型”、“休闲观光型”、“绿色产业型”、“民俗庭院型”4种类型的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思路和模式。小流域治理紧紧围绕“绿色国际休闲之都”的发展定位和“三个走在前列”的目标,以水源保护和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生产设施条件改善和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为重点,结合生态村建设和环境优美乡村建设,依托资源,培育生态友好型产业,服务于沟域经济发展。生态清洁小流域与传统小流域相比,治理理念由单一服务于农业生产、防治水土流失转变为全面服务于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综合防治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取得了更加明显的实效。

2.2 科学规划,突出重点

根据生态涵养发展区发展思路和战略,综合分析小流域内的自然条件、资源状况、发展方向、生态地位和水源保护的要求等,在全县水土保持“三区”划分的基础上进行水土保持分区,即将全县分为密云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二级水源保护区、三级水源保护区和密云水库下游低度侵蚀区4个大区,各区内根据地形地貌和土壤情况再划分亚区,共划分为西部中高山区、中东部低浅山丘陵区、南部平原区等10个亚区。针对不同的分区,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地制定治理方案,布设水土保持措施,有序地推进全县小流域综合治理。

2.3 部门联动,资源整合

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小流域综合治理因其在思路、理念、措施、效益等方面的统筹综合而成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建立水土保持工作的部门联动机制对于推动全县的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密云县以县农委牵头组织的生态环境协调联席会议和山区流域治理联席会议为平台,水务、发改委、农委、林业、农业、国土等部门共同参与,出台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办法和封山禁牧、生态补偿、生态移民等相关政策,实现了部门联动、政策集成、统一管理和资源整合,促进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的开展。

2.4 依托项目,促进发展

依托项目建设,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小流域治理中,不断挖掘流域资源,改善流域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提升流域形象,打造“一村一品”、“一沟一景”的小流域品牌,促进了流域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如黄土坎鸭梨生产基地依托2006年京津风沙源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通过实施梯田整修、田间生产道路建设、节水灌溉以及其他配套措施,不仅使采摘园区水土流失得到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而且改善了采摘园区的基础条件,使鸭梨的产量增加、品质提高,增加了农民收入。据调查,流域治理后年人均收入比治理前增加了500元。

2.5 注重生态,提高水平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措施的实施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追求近自然的治理方法,选用生态、透水材料和治理工艺,使治理措施和周围环境协调,体现出生态的自然美。如防护坝选用透水的格宾网并覆土种草以代替浆砌石,田间生产道路采用透水的片石等材料代替混凝土,护坡选用“坡改平”生态砖、生态袋等软性材料,既保持了水土、控制了土壤流失、保证了安全,又能培育植被,丰富坡面绿化配置,实现更完善的坡面防护功能和美化效果。

3“十一五”时期水土保持工作主要成效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实施后,全县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尤其是密云水库上游的水土流失和水源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保护了密云水库水源,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

3.1 保护了水源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实施,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特别是项目建设中的水保林、封禁治理、梯田整修、垒树盘、节水灌溉等措施增加了林草覆盖率,有效地控制了土壤侵蚀,减少了通过水土流失而引起的面源污染对水源的污染,有效地保护了水源。调查显示,凡经过治理的小流域保土拦沙效益都在60%以上,土壤侵蚀模数明显下降,已不存在强烈以上的侵蚀。全县森林覆盖率68.25%,其中山区森林覆盖率71.36%,大大改善了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每年减少入库泥沙100万t以上[1]。密云水库和主要河流在连续干旱和水量锐减的情况下,仍保持着地表水Ⅱ类水质的标准。

3.2 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通过实施项目、宣传水保政策法规,加强了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乡风文明,推进了民主管理,全方位地服务于农村和农民,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发展:①通过广泛实施村庄环境整治、绿化美化、排水系统、污水处理、垃圾处置等工程,设置展示牌和宣传栏,提高了村庄基础设施条件,美化了环境,使新农村更加和谐宜居。②“十一五”时期,以项目建设为平台,着力推进农村水务建设“一事一议”制度,使农民广泛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决策、管理和工程建设等,这样既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又提高了农民的参与意识和管理能力,促进了新农村的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③通过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科技示范和水土保持进流域、进乡村等活动,开展以保护植被、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保水护水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普及科技知识,提高了群众的环境意识和科技水平,使广大群众养成保水、护绿、节能、减废的行为习惯,促进了乡村文明[3]。

3.3 带动了产业发展

一是通过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培育生态友好产业,建立规模化、标准化的绿色小区和园地。“十一五”时期,结合绿色林果业发展,建设了黄土坎、石峨、北庄等多条绿色产业型小流域,打造了“黄土坎鸭梨”、石峨“御皇李子”、石城“燕山板栗”等多个具有特色优势的果品品牌,提高了农民经济收入。二是依托资源培育特色,建设休闲观光型小流域,为市民创造优良的休闲度假胜地。如石城、花园小流域建设结合发展旅游产业,通过实施道路硬化、绿化美化、河滨带治理等措施,营造良好的景观,完善了“桃园仙谷”、“九道湾”、“五虎门”等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带动了绿色采摘和民俗户的发展,促进了休闲旅游、观光度假等生态友好型产业的提升。

4 今后水保生态建设工作的重点

新水土保持法的颁布实施,是新时期加强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工作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密云县水土保持和水源保护工作,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密云县将按照新法的规定和要求,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理念,夯实工作基础,不断推进全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的开展。

4.1 做好全县水土流失区划工作

水土流失区划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基础,也是水土保持规划和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法律贯彻落实的具体体现。新水土保持法对于水土流失区划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对于重点区域的水土保持工作做了严格的禁止性规定。要按照新的水土保持法要求,做好全县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划分工作;结合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划定的地质灾害易发区、重点防治区,做好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的划定工作,及时向社会发布公告。这些区域将是全县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要加强这些区域内各项建设活动的日常管理,严格法律的落实,提高这些区域规划的审核标准,严格控制和监督这些区域内的开发建设项目,严厉打击区域内的违法活动,杜绝法律禁止的违法行为。

4.2 制定全县的水土保持规划

新水土保持法强化了规划的法律地位,明确了水土保持规划作为开展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的依据,水土保持规划一经批准即应当严格执行[4]。同时,法律规定应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在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城镇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规划中,提出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的对策和措施[4]。

要按照法律的规定,在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宏观指导下,结合土地利用规划、水资源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编制水土保持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对全县今后一个时期的水土保持工作做出全面的部署和专项部署,同时加强对其他规划中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措施的审核和监督工作。水土保持规划应在水土流失综合调查和区划的基础上,遵循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原则,借鉴原水土保持分区的特点,强化水土保持和水源保护功能分区,突出区域特色。水土保持规划不仅要服务于全县的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工作,而且要服务于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将水土保持管理纳入全县的社会管理之中。

4.3 按照规划进一步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新水土保持法规定,在饮用水源保护区,采取预防保护、自然修复和综合治理措施,配套建设植物过滤带,开展清洁小流域建设,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减少由水土流失而引起的面源污染,保护饮用水源[4]。同时,法律规定国家加强江河源头、饮用水源保护区和水源涵养区的水土流失的预防和治理工作,并确立了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补偿机制[4]。密云县是北京市重要的生态屏障,北京新城规划将密云县定位为生态涵养发展区,密云水库是北京市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源基地,全县80%以上的区域属于水源保护区。国家从法律、政策层面保障水源涵养区和饮用水源区的发展,要利用好这一法律和政策资源,多渠道筹集资金,以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为主体,推进全县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要按照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筑水土保持“三道防线”的思路,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和沟域经济的发展,综合分析利用流域的资源优势,突出重点,培育特色,注重实效。

4.4 依法加强水土流失预防和监督工作

新水土保持法规定了“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进一步强化了预防保护制度,细化了一些重点区域如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重点治理区、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水土流失严重和生态脆弱地区的禁止或者限制性的规定,体现了预防保护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工作中要以法律为准绳,以开发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水土保持方案的编报和落实为重点,加强全县的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工作:一是加强重点区域的预防和监督管理工作,特别是法律禁止和限制的区域;二是要加强重点领域和行业的监督管理工作,如林区采伐、公路铁路建设、矿产开采、农林开发等;三是要加强水土流失预防的社会管理工作,如5°以上、禁止开垦坡度以下的农业耕作管理和坡地的林业作业管理等;四是加强部门联动,特别是林业、农业、国土资源等法律明确规定的有法定水土保持职责和义务的部门,要加强沟通和联系,密切合作,形成水土保持工作全方位监督的格局。

4.5 完善监测网络,提高水土保持监测预报水平

新水土保持法明确了水土保持调查和公告制度,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保障水土保持监测经费,并就水土保持监测公告事项作出了详细的规定。要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责任,不断完善监测网络,提高监测技术水平,发挥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在政府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众服务中的作用。一方面,要加强水土保持基础监测和研究工作,以石匣、大关桥两个监测网点为中心,开展径流小区、沟道量水堰、水质水量等基础监测工作,为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开展针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调查监测工作,科学选取监测指标,为清洁小流域建设理论的完善、方案措施制定、效益评估等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开展暴雨山洪等灾害调查,为科学评价水土保持防灾减灾效益、制定防灾减灾预案和灾区开发建设政策提供服务。

[1]韩富贵.密云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成效与展望[J].中国水土保持,2007(6):50-52.

[2]毕小刚,段淑怀.北京市从小流域治理走向小流域管理的实践[J].中国水土保持,2007(1):10-11.

[3]王娟,韩富贵.水土保持为密云县创建生态县奠定了基础[J].中国水土保持,2009(4):53-5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密云县十一五水源
保护水源
南水源头清如许
“十一五”至今广西农科院产业支撑能力分析研究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影响因子研究
——以北京市密云县为例
寻找水源
“十一五”时期环保投入的宏观经济影响
宁夏科技发展规划创新体系建设评价研究
全力抓好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幸福成长
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以来立项课题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山区母子给武装部赠送锦旗感谢子弟兵多年来助学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