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宪生
(重庆市水利局,401147,重庆)
近年,重庆市千方百计拓宽水利建设资金渠道,竭力破解困扰水利发展的筹融资难题,力推水利更好更快发展。
重庆市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重庆水旱灾害比较频繁,一定要把水利工作放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下大力气抓好。要大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防汛抗旱能力,确保城市供水安全,确保城乡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水利发展的决定》,用足用活土地储备、水利规费征收、用地只征不转、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在市级财力十分拮据的情况下,通过加大市级财政预算、财政信用贷款力度,“十一五”期间累计落实市级水利资金89亿元,有力保障了各项水利工程建设。“十一五”时期是重庆水利投资规模最大、在建项目最多、发展速度最快、民生效益最好的五年,极大地改善了重庆水利基础设施状况。
2003年11月,为适应水利发展的需要,重庆市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水利投融资平台。重庆市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以来,按市场化运作,以资产为纽带,通过土地储备、信用贷款、收费权质押、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累计落实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资金233亿元,储备土地近5万亩(0.33万hm2),公司资产总额增长至321亿元,资产规模增长20倍。发行企业债券25亿元,开了全国水利建设直接向资本市场融资的先河,从而有力地推进了鲤鱼塘、玉滩大型水库,“泽渝”工程,城市堤防和供排水工程建设。目前,市水投集团正整合部分优良资产,组建重庆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公司,紧锣密鼓地开展上市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一是由市委督察室、市政府督察室牵头,对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水利发展的决定》精神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察,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牵头组织在渝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水利工作,督促全市所有区县出台贯彻落实意见。二是市水利局、市发展改革委和市财政局联合行文,逐步完善了“谁积极、支持谁”的财政资金竞标投入机制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激励措施。三是积极鼓励区县政府、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探索“以地换库、以水养水、以电养水”的有效途径,通过政策优惠、政府信用贷款、依法出让资源、收费权质押、盘活存量资产和BT等方式,筹集水利工程建设资金。四是将区县年度水利投资列入市委、市政府考核区县党委、政府和“禹王杯”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充分调动了区县的兴水治水热情。“十一五”期间,全市各区县级政府投入水利资金达74亿元。
“十一五”期间,重庆市先后经历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特大洪涝灾害、汶川地震以及鸡尾山和庙坝堰塞湖等自然灾害30余次,这些旱洪灾害让重庆人民饱尝灾难之苦的同时,也激发了蕴藏在群众心中的兴水治水热情。我们因势利导,加大宣传力度,出台激励政策,对准公益性水利工程实行政府支持和业主投入相结合的方式,对以经营性为主的水利水电工程,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建立了放活市场、政府监管、多渠道融资的投资体制,在确保项目公共安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公益效益正常发挥的前提下,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准经营性水利项目。同时,运用“民办公助”“一事一议”等机制,针对小型水利设施和集中供水、小水电、水保等工程,鼓励受益群众投工投劳,全市水利投入呈现出“百舸竞逐”的良好局面。“十一五”期间,全市社会资本投入水利和受益群众投工投劳折资达30亿元,成为水利投入的有益补充。
充分利用市水投集团的土地储备职能,在区(县)城、工业园区周边黄金地段储备了开发前景好、利用价值高的土地近5万亩(0.33万hm2)。丰都县通过储备土地,仅6个月时间从农商行贷款到账7400万元,用于该县重点水源工程。此外,重庆市还全面开展了小(2)型以上水库确权划界工作,全市1219座水库领取了国有土地使用证,确权颁证土地面积38.1万亩(2.54万hm2),为今后土地变现融资、促进水利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良好的资金保障促进了水利的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完成各类水利水电投资385亿元,超规划投资85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5倍,有力助推了“五个重庆”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