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诚信伦理浅析*

2011-02-14 08:33:53师会芳梁俊凤党静萍朱小宁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伦理道德诚信伦理

师会芳,梁俊凤,党静萍,朱小宁

(1西安交通大学启德书院,陕西 西安 710061;2西安交通大学宗濂书院,陕西 西安 710061;3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陕西 西安 710049;4西安交通大学医学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1)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一小部分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却不太令人满意。作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笔者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和对策。

1 大学生诚信伦理道德缺失的表现

一些大学生不善于处理学习和发展的关系,可能会压缩学习时间,其充足的时间去研读专业课,不主动扩大阅读量,广泛涉猎群书,学习相关知识;也不认真学习基本理论知识,不愿花足够的时间踏实做实验,导致科研数据中出现了拼凑的痕迹。[1]一家研究机构曾对2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其中39.8%的学生有过考试作弊的经历。据某高校对大学生的跟踪调查显示,在考试前有作弊动机的高达48%,其中预谋作弊和随机作弊的各占12%和36%。

极少部分非贫困学生恶意拖欠学费或利用虚假证明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和国家助学金,造成了不良影响,在一定意义上损害了真正贫困学生的利益。[2]小部分学生在毕业后没有按时偿还国家助学贷款,这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属于恶意拖欠。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个人信誉度,也损害了学校及其他学生的利益。

在制作简历时,部分学生为了让自己在岗位竞争中更有优势,有意夸大自己在一些活动中的作用。例如有些学生实际上仅仅是某活动的观众,但却在简历中描述成是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在就业过程中,一些学生甚至制造泡沫简历、虚构未曾接受过的培训经历、制作假技能证书。据报道,在上海某人才市场上曾经出现过一个班十几个班长的现象。这些现象都体现了部分大学生诚信伦理道德缺失,诚信意识薄弱等问题。

部分大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人际交往中偶尔表现出言行不一、言而无信等不良现象。在人际交往中,夸大个人的能力与作用;承诺的事情,却不付诸行动;恋爱态度不严肃,对感情的把握缺乏责任与理性,没有认真对待感情问题。

2 大学生伦理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2.1 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少数人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不惜违反诚实守信、互利互惠的基本准则。部分大学生道德素养不高、自律性不强导致不能正确判断善恶美丑,便会跟风而上。不仅迷失了自己,同时也对学校及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

教师的正统教育与大学生在社会中接触的某种现实形成反差。[3]在课堂上,老师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轻人文精神的渗透。广大学生往往只关注自身的专业领域,忽略了视野的拓展;同时,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习惯于把学生当成单纯的接受者,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关注“教”而忽视“学”,忽视或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脱离实际,变成了道理的说教、规范的灌输,难以起到良好效果。

2.3 家庭诚信伦理教育缺位

诚信作为一种伦理德行,是民众普遍认可的基本道德规范,对个人来说是做人的根本,对单位来说是构筑时代品牌的基石,对社会来说是形成凝聚力的根基。[4]大学生作为未来单位的主力,社会的栋梁,同时,大学阶段也是一个人成长、定型的关键时期。家庭对大学生的诚信伦理教育、伦理道德的传承有很重要的作用。家庭的成员关系、文化氛围、生活习俗都会渗透到孩子的诚信伦理教育之中。但部分家长自身修养和个人素质不高,信奉实用主义和实惠主义,对孩子的预期简单地归结为得高分、进名校,将来能够获得好职位,其他问题则视为可有可无。这种观念对孩子的诚信伦理道德教育产生负面影响。[5]

2.4 部分学生个人修养不足

大学生个人修养的不足也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个体诚信伦理观念的建立,导致他们在社会活动中过多地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忽视了自我价值实现赖以存在的社会道德。[6]同时,由于大多数大学生一直生活在校园环境中,并没有真正走向社会,生活阅历有限,加上个人修养不足,因此对社会问题缺乏道德的批判和理性的思辨,对社会环境陌生,缺乏科学认知,导致其认识出现从众现象。“惩戒机制”的缺失也助长了部分学生的不诚信行为。

2.5 严峻的就业形势

当前,高等教育已从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大学生毕业后要承受更大的就业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用人单位却不顾实际情况,不断提高要求,从而导致一些学生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不断变换自己的简历内容,以迎合要求。有些学校盲目追求就业率,对于一些“造假”行为引起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惩戒乏力,客观上纵容了造假行为。

3 重构大学生诚信伦理道德的对策

应该看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诚信教育已取得了成效,大部分学生都具有较好的诚信伦理道德素养。但对于上述问题,也应积极解决。

3.1 加强对大学生诚信伦理道德的教育工作

高校的诚信教育要结合课堂教育、集体活动、社会实践、文体活动、各类竞赛等有效形式来进行,内容要完整、系统、有针对性,应包括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要从奖助学金、助学贷款、诚信待人、考风考纪、择业就业等方面加强伦理诚信教育。同时,要把诚信伦理作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教育课程当中。[7]高校要把学生的诚信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强调用认识来指导行为,用行为来强化认识,通过知行合一使学生把外在的诚信标准转化为内在理念。应鼓励学生通过自我评价、自我监控、自我激励来塑造自己的诚信形象,在实践中成为言行一致的人。

3.2 加强对大学生的榜样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先进典型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特别是高等学校的关注。[8]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高校的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让学生可以更具体、真实的受到教育和启发。这既可以促进高校学生人格的完善。精神的健康,也有利于高校形成更加良好的学风、校风。

3.3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师资队伍建设

优化教师结构,建设一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功底扎实的、勇于开拓创新的、善于联系实际的老中青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使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者的素质,使其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还要创新工作方法,采用更利于学生接受和认可的教育方式,以期达到更佳的教育效果。

3.4 建立科学有效的诚信评价机制

高等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将大学生平时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的诚信程度与优秀干部、奖贷助学金的申请发放、入党甚至先进班集体、先进团支部等评比挂钩。[9]对有严重不良行为记录的学生实施预警制度,教育和督促学生形成健康的诚信意识,并将评估结果放进学生档案中。建立健全大学生的诚信监督机制,从不同角度对诚信情况予以监督。

[1] 赖肖曼.大学生诚信伦理道德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2):95 -97.

[2] 汤晓颖,郝延军.关于当代大学生诚信伦理的思考和重构[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3):97-100.

[3] 任运康,余惠琼.当代大学生诚信危机及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119-122.

[4] 张述成,师东菊.基于诚信伦理道德的医院品牌营销策略[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3):123 -124.

[5] 覃元.对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伦理思考[J].科技信息,2008,(7):177 -178.

[6] 陈平.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大力营造校园和谐环境[J].职业圈,2007,(22):148 -150.

[7] 喻林平,饶雪梅.大学生诚信“内环境”建设探析[J].职业圈,2007,(22):117 -118.

[8] 于仪农,杜国辉,对如何在学生中正确宣传榜样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6):48.

[9] 许辉.高校构建大学生诚信伦理的策略[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4):78 -80.

猜你喜欢
伦理道德诚信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企业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安全生产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00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中国盐业(2018年20期)2019-01-14 01:18:44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少先队活动(2018年5期)2018-12-01 05:24:37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突发新闻采访中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平衡
新闻传播(2016年18期)2016-07-19 10:12:06
对新闻摄影伦理道德的研究
新闻传播(2016年2期)2016-07-12 10:52:24
伦理道德在清代借贷契约中的约束力
法律史评论(2015年0期)2015-07-31 18:5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