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广春
(凤台淮河河道管理局 凤台 232100)
白蚁俗称白蚂蚁,体软弱而扁,不同种类的白蚁体色不尽一样,有白色、淡黄色等,以木材或纤维素为食,是一种多形态、群居性而又有严格分工的昆虫。经多次普查及专家鉴定,危害凤台淮右堤防黑李上段的白蚁种类主要为黑翅土白蚁和黑胸散白蚁。
黑翅土白蚁属土栖性白蚁,筑巢于土下,危害树木、江河水库堤坝,是一个以“王室”为中心、周围布满大小不等菌圃的群栖性昆虫,生活史中无补充生殖蚁。因此,杀灭其蚁王、蚁后,全巢也随之覆灭。一般对该蚁种的防治方法也是据此习性而展开的,本文即以此蚁种为例介绍堤坝白蚁危害及防治情况。
黑胸散白蚁属土木两栖性白蚁,它既在木材中营巢,又在土壤中筑巢。其蚁群因体小、巢群分散而得名。蚁巢结构简陋,无主、副巢之分,无定型的王室,蚁后数量多,适应性强,但无较长的蚁道和较大的巢穴,一般对堤坝的危害性不大,2002年采用氯丹粘土灌浆后至今未发现此类白蚁。
白蚁长期生活在黑暗环境中,过着隐蔽生活,个体虽小,但其危害很大,尤其是对水库大坝、河道堤防的危害,可谓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凤台淮右堤黑李上段的白蚁,不但破坏了草皮植被,而且最为严重的是淮河高水位时其挖掘的四通八达蚁道及巢穴极易形成漏洞塌坡等险情。一般从有翅成虫纷飞配对到成熟群体需历经8~10年,在堤身内逐渐挖掘形成四通八达的蚁道和主巢空腔及众多的副巢空腔,主巢空腔体积一般可达0.3m3,再加上菌圃和蚁道,一个群体可掏空土壤约2.5m3的腔积。白蚁除在背水坡取食植被外,还通过地下蚁道,穿过堤防到迎水坡取食枯枝落叶和浪渣,轻则渗水漏水、滑坡,重则决堤垮坝,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白蚁的治理方法有很多,如挖巢法、熏烟法、灌浆法、诱杀法等,但实施起来都有较大的局限性和技术难度,单独采用一种很难圆满达到治理目的。凤台淮右堤防黑李上段的白蚁防治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方针,主要采用了挖巢与预防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取得了理想的防治效果。
3.1.1 挖巢工序
一是探寻。探寻蚁道、蚁被等活动痕迹,找到主蚁道;二是观察。找一根细长枝条伸入小孔洞中。同时沿小孔朝前开挖,注意不要把细条挖断,开挖过程中注意洞口形状的变化和枝条气味;三是判断。开挖中如果没遇到工蚁兵蚁,而且洞口无变化或越来越小,则应放弃该蚁道。如果枝条上的白蚁是工蚁,说明蚁道属取食口,离主巢较远,应暂时放弃,用土封住洞口;如是兵蚁,说明此通道是主通道,要继续深挖。
3.1.2 挖巢注意事项
一是要留标记;二是注意观察蚁穴方向;三是主巢一次挖出,不要挖挖停停;四是全部清除主副巢,以防白蚁蔓延繁殖;五是挖巢时,不要把巢内菌圃碰碎,要分层取出,以利捉蚁王蚁后;六要及时回填开挖的蚁穴,分层夯实,保证质量,回填土要洒上杀蚁药物。
3.1.3 挖巢效果
2006~2008 年对淮右堤黑李上段内外坡面进行了挖巢处理。共计开挖主巢20巢,废弃主巢2巢,副巢近300巢,还有大量繁殖蚁及蚁卵,捉到15对蚁王蚁后。其中挖掘解剖一个典型代表性的成熟群体,主巢直径达110cm,直径10~30cm的半球形菌圃腔达100余个,主巢距堤面垂直深度280cm,此主巢位于堤防迎水侧,蚁道已横穿堤身,这种现象在淮河流域堤坝白蚁中非常少见。挖巢法比较直观,也比较彻底,但它是一种被动治理措施,较耗资力,蚁王、蚁后如果逃跑则几年内又会重新繁殖,实践中一定要谨慎操作,重点清理,务求彻底。
3.2.1 治理方法
首先在堤防内坡面采用挖隔离带和洒药的预防方法。具体做法:一是按顺堤方向每50m的距离,挖垂直于堤轴线的防蚁沟,沟的宽度为0.4m,深度为0.7m;在沟内用原土拌兑以氯菊酯为主要成份的抗甲药剂(环保或国家提倡药剂),拌均后填充压实,以起到阻断防止白蚁蔓延、杀死白蚁的效果。二是在堤防内坡面喷洒乐斯本水剂(环保或国家提倡药剂),使药物渗透坝体内部。这样不仅能杀死浅层的白蚁,还能对以后纷飞至此的长翅繁殖蚁起毒杀作用。其次是对坝体的重点堤段和可疑堤段进行埋设引诱坑点进行诱杀,引诱坑规格:长0.8m×宽0.4m×深0.7m,沟内放置白蚁喜欢的食材,引诱那些没有被杀灭或侥幸逃脱的白蚁至此进行杀灭。
3.2.2 药物分析
氯丹、灭蚁灵等药物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高残留毒杀型的有机化学物,药物残效期长达15年,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构成了威胁。我国从1999年起禁止使用。而抗甲药剂(主要成份氯菊酯)、乐斯本水剂(主要成份毒死蜱)属有机磷药剂和拟除虫药剂,是目前全世界应用最多的白蚁防治药剂。
3.2.3 治理效果
淮右堤黑李上段综合防治后,经2010年、2011年普查没有发现白蚁危害堤坝,泥被、泥线、啃食的植物均呈现陈旧痕迹。2011年4月,对重点堤段和可疑堤段埋设的引诱坑点进行开挖,均未发现白蚁活动痕迹。经过多年白蚁防治工作实践,充分证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科学方法行之有效,凤台淮右堤黑李上段堤防白蚁治理效果明显。
此次防治白蚁药物主要成份为毒死蜱、氯菊酯,虽为国家环保型的,与常规农药相比毒性低,是替代氯丹、灭蚁灵等的首选药剂,但仍然给环境造成了污染。建议国家今后加大力度开发和使用生物型白蚁防治药物,如昆虫病原微生物、天然杀虫剂提取物、中草药防治方法等
[1]严国璋,李俊辉.堤坝白蚁及其防治[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安徽省水利厅水管处编.安徽省堤坝白蚁防治辅助教材[Z].2006.
[3]戴自荣,陈振耀.白蚁防治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4]姚力群.白蚁预防药物问题的思考[M].合肥:白蚁防治论文汇编,2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