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重视宣传,营造氛围。吉林省集安市在普查初始阶段,把宣传工作的重点放在大众宣传上,主要利用横幅、传单、宣传画及电视等,宣传水利普查的目的、意义、方法和内容,提高大众的知晓度。在进入清查工作以后,则把宣传重点放在总结经验、指导具体工作上,主要是利用《中国水利报》《通化日报》、国普网、松辽委网、省普网、市政府信息网及自办普查简报等进行宣传。
二是创新模式,强化培训。全市300多人的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和方面,素质参差不齐,为此采取“三个结合”的办法,努力在提高普查人员素质上下工夫:在集中培训时,理论知识传授和模拟操作相结合,突出培训的实用性。在日常工作中,实行广泛收集疑难问题与分片辅导相结合。通过建立的QQ平台等先后收集疑难问题200多个,经过分析过滤,筛选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50多个,按行政区划和专业分工分3片进行了6次相对集中的专业辅导,基本上解决了实际工作中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在普查指导上,实行集中讨论和向上请教相结合。为了更好地指导全市普查工作,市普查办在认真学习有关教材和辅导资料基础上,对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采取每周五开讨论会的形式集思广益,讨论会也解决不了的再集中起来向专家或上级请教。
三是提前动作,严格审核。首先是阶段性任务提前分解,率先启动。比如按照全国水利普查总体部署,在全国清查阶段尚未开始之前就制定并实施了初查初审和正式清查两步走的工作思路。也就是提前复制清查阶段必须填报的图表,提前清查,率先填报,反复初审,打好时间差。其次是全国对象清查正式启动后在初查初审基础上,重新清查填报,并严格按照“三级交接”——普查员向普查指导员签字交接,普查指导员向专业组签字交接,专业组向市普查办签字交接——的程序,层层把关负责,分级报送审查,有效地保证了待录入数据的准确可靠和报送图表的及时无误。
四是加强教育,勤于鼓励。为了使水利普查能够顺利并卓有成效地完成任务,通过对专职普查人员开展责任意识教育、野外作业安全教育等,为普查数据准确可靠和野外作业不出安全事故打好思想基础。同时,对特别艰苦的一线人员给予特别的关爱,营造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