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民
(乌尔旗汉林业局,内蒙古 五原 02215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林区的各种要素得到重组,林区森工企业内部发生了深刻变革,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经济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如何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不断促进林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将是林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所要加强的工作重点之一。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现有林业职工10.3万余人。自1952年开发建设以来,已拥有林政资源、森林防火、技术监督等行政管理职能及集森林培育、木材生产、林产工业、多种经营为一体的国家生态建设主体和特大型森工企业集团。特别是近几年来,通过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不断加快工业化进程和产业化进程,逐步建立起“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强,对外开放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林区先后有中集集团、美国中南公司、中水集团等知名企业落户。对俄经过合作的内容、层次、范围也逐步拓展。据统计,2009年林区林业总产值达到3.42亿元,实现全部营业收入22.2亿元,实现利润7586万元,在岗职工工资达到1.37万元,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1]。1999年以来,仅对俄经济技术合作项目累计投资达到3455万元,年生产木材达到15余万m3。林区林产品远销韩国、日本、美国、瑞典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总的趋势是好的,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①认识上不到位。一些人对林区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对对外开放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因而没有把对外开放摆放到林区经济发展中的应有位置。②理论问题。林区对外开放格局从总体上看没有形成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与市场经济完全相适应的理论体系,无论是对外开放理论,还是运行、操作方面都缺乏理论,都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和研究。③管理方面问题。林区对外开放的各项制度建设虽然经过这些年的摸索,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没有建立健全完全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外开放新机制。如何加强对外开放工作的管理,仍然是林区企业管理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特别是投资决策时,没有建立良好的投资论证体系,缺少科学的策划、评估,致使投资风险增大,收益减少。④林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对外开放的进度。当前林区改革虽逐步深化并开始触动产权问题,但国有经济一股独大的局面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投资主体多元化和产权多元化的经济实体较少,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林业产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低,人们的思想观念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与市场经济极不适应的“等、靠、要”思想,使投资环境没有得到充分改善,这将直接影响到林区的对外开放进程。另外,林区对外开放对国家的政策缺乏专门的研究,造成政策利用不足。
对外开放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在深化改革,扩大开发,调整产业结构,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工业化、产业化、市场化进程,全面推进新林区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对外开放程度的大小,将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林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所以,林区的对外开放,今后一定要跳出林业的圈子,以新的视角和思维,重新审视和认识对外开放在林区改革开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实现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下大力气解决当前对外开放过程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正确、科学、全面的处理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之间的关系和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林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促进林业经济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林区的宏伟目标。
对外开放不仅是国家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也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在全面推进新林区建设,实现林业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一项基本政策。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的经营观念的影响,林区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经济发展主要通过森林采伐实现,随着森林蓄积下降,可采资源的减少,使林区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为了加快发展,振兴林区,就需要及时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摒弃单纯依赖木材资源的旧观念,坚持改革开放,及时转化企业经营机制,变粗放经营为集约式经营,以多样化经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为了加快林区经济发展,必须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到全国的改革开放当中,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家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与俄蒙相连的地缘优势,借助国内外大市场,以开放不断促进改革、促进林区经济发展。
长期以来,林区森林经营管理粗放,技术手段落后,林业生产力和森林资源利用率低下。同时还存在林业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生产规模小,设备陈旧落后等不利因素,市场竞争力很弱。所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作为经济不发达地区,要加快经济的发展,就要善于借助外力,即要坚持“引进来“,只有善于借助外来资金、先进技术等力量,才能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积极引进外资,就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借力方式,要进一步吸引发达地区企业和外商直接到林区来投资,提高利用外来资金的质量和水平。并把利用外资与林区经济结构调整,国有森工企业改组改造结合起来,鼓励投资木材深加工、精加工业和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大力扶持中小改制企业。同时要大力引进各类外来专业人才,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对外来投资项目实行政策优惠,不断吸收和利用外资,进一步提高林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实行对外开放 ,既要向国外开放市场,同时又要开拓区域以外的市场,只进不出或只出不进,都不是完全的开放。“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林区对外开放方针的两个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方面,缺一不可。所以,随着林区近几年经济的不断增长,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完善及区域外经济市场的日趋成熟,林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条件更加具备[2]。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国内与国外这两个市场。当前林区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设备、人力资源库,随着自身生产力的调减,设备闲置及人员过剩将日益严重,应充分利用这一潜力及自营进出口权等优势,以进出口外贸公司为龙头,眼睛向外,利用别人的资源盘活自己,谋求林区森工集团的扩张发展。要充分利用北部林区对俄开发的地缘优势,把林区建成国家和自治区对俄蒙开放的前沿阵地。今后要抓住有利时机,不断扩大对俄蒙资源开发的范围,不要仅限于木材采伐,还可以向加工业、采掘业、种植业、服务业等领域拓展。另外,还应继续加大并搞好对国内发达地区的劳务输出工作。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对外开放离不开森工集团内部的有效机制,只有建立一个适应市场发展要求,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森工企业,才能更好地为林区的对外开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因此,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首先要加大林区企业的改革力度,就目前林业企业而言,要进一步扶持由单一的国有全民经济逐步向投资主体多元化和产权多元化的股份制经济形势转变的改制企业,真正实行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经营,多元化投入,社会化参与,调动社会各界投资林业的积极性,使林业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另外,林区还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林业资源项目库,通过加大宣传树立起林区资源的品牌,以响亮的品牌、良好的信誉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市场和资源配置。只有这样,林业发展才能有规模、有效益、有活力,才能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外资的投入,为对外开放创造有利的条件。
总之,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要实现科学发展,要促进经济社会进步,要实现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就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经验。林区在对外开放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因地制宜地丰富对外开放的形式和内容,通过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积极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林区要加快经济发展就必须到外面的大市场中去搏击,相信,只要把握得当,发挥林区自有的优势,趋利避害,在市场经济中就一定会争取一个有利的发展地位,顺应新的形势把林区经济发展推向快速发展的轨道。
[1]杜柏棋.关于新时期内蒙古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思考[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6(6):39-42.
[2]张克华.浅析我国实施林业六大工程的内涵和重要意义[J].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科技,2009(3):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