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 登 斌
(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浙江金华 321001)
顺昌县竹乡文化公园(以下简称为“公园”)位于福建县城区东部的龙山地区。是顺昌新老城区交汇处、合掌岩与华阳山风景区的连接处、去华阳山风景区的必经之路。公园规划范围东、西临富屯溪,南至316国道(城南路),东南以顺昌县高科技园富州生态型居住区为界,北接规划的顺昌县新城区,规划面积为163公顷(2445亩)。公园自身交通亦十分便捷,有一条主干公路自高科技园区纵贯公园南北,与东门大桥和规划中的新城区相接,现有数条机耕道及林中小路纵横交错,局部地区还可通行小型汽车,为入园游览提供了方便。周围有城南路、环山公路及316国道构成边界的外围交通网络,可便捷地直达火车站,对外交通条件十分优越。
公园主体部分龙山,是武夷山系杉岭向东方向延伸的一个支脉。地形属福建西北部山地丘陵区,境内山脉属武夷山系杉岭东伸支脉。土壤以红壤为主,pH值在5.2左右;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中亚热带南岭东部山地常绿槠栲类照叶林区,戴云山鹫峰山常绿槠栲类照叶林小区,以栲类为主的常绿阔叶林是典型植被类型,森林植被资源丰富多样。公园内景观资源丰富、开发价值较高,有以观龙山雨前云雾缭绕景象为主的气象景观资源;观山势峻美,山际轮廓线多变,九峰并列,峰峰皆秀的自然景观;还有着龙山塔、宜秋阁、龙山亭、余良弼墓、侯父墓、新石器时代遗址等历史人文景观资源。
龙山山势优美,地形起伏大,空间开合多变,容积率大,局部小气候良好,建造竹乡公园的条件比较成熟。但是相对地也存在一些较难解决的问题:
(1)规划范围内山麓平地较少,海拔较高,坡度都在20~30度之间,山坡平缓的地段,一般都为工程建设用地,使公园内有相当多的设施均被周围的建筑遮掩了,加上缺少平地,有些部位离公路较远,给公园出入口安排造成了困难,势必给游人带来诸多不便。且由于园内平地太少,组织群众性活动有一定的困难。
(2)山上坟墓遍布。由于缺乏管理,山上建了数千个坟墓,给公园文化娱乐、游览设施安排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每年因上坟烧纸,引发的山林火灾,屡屡不断,这给公园的防火带来很大的困难。
(3)规划范围内虽然植被资源较丰富,但树种比较单一,主要是马尾松,尤其是展示竹乡公园风貌的竹类资源极少。有的经济林地疏于管理,变为杂草丛生的荒山荒地。
(4)竹乡文化公园的开发前景很好,但底子差,加上有特色的竹类资源和风景林资源贫乏,故建设难度大,投资高。目前首要的几项任务是迁移坟墓、迁移厂矿和居民点,改造林分结构,在封山育林的基础上开展造林绿化工作。
顺昌县城市规划中,将该公园作为顺昌县新城区和高科技园区的背景和绿色屏障,这为公园定位城市公园的规划和修建创造了大好时机。公园应向有自身特色和现代化娱乐相结合的方向挺进,以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因此,园路规划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1)提高公园外部交通公路干线的等级和通行能力,满足公园休闲、观光、旅游的需求。
(2)内部交通网络的组织,要区分道路功能,按干道、主游步道、次游步道要求布置道路,使之形成完善的道路体系,将各功能区、景点有机联系起来。
(3)充分利用原有道路交通设施,新建道路布置要因地制宜,曲折自如,有起有伏,并满足功能和游览要求。
(4)道路交通网络系统的布设,要结合绿化、地形、给排水、电力通讯等综合考虑,使之既符合景观要求,又达到工程技术指标,在技术上安全可行、经济上合理。
园路是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公园的旅游资源利用、游人的活动及景观效果。根据功能要求不同,公园分别设干道、游步道、小路三级。
(1)干道
干道布置在公园四周较低处与各主要出入口连接,它担负着园内外的联系,并贯通公园的主要景区。因此,干道要满足通车之需要,方便游客和公园车辆的出入,做到便捷、舒适、安全。规划开辟各功能区入口至主要景点的干道,使之形成环线。干道按交三级或交四级标准建设,交三级道路路基宽7.5米,路面宽6.0米;交四级道路路基宽6.0米,路面宽4.5米。干道均采用高级水泥路面。目前公园的外部道路交通条件和设施,仅能满足公园前期旅游服务的需要,后期应扩建和改建部分路段。
(2)游步道
游步道是联系景区内各景点和设施的网络,是干道的补充。公园内除部分路段可利用原有山间小路或蹬道改建、扩建外,大多路段需按游览要求新建。人行游步道宽度在1.5-2.5米,并形成环线。其中主游步道宽2.5米,次游步道宽2.0米,石蹬道宽1.5米,游步道应因山就势,陡坡蹬道应有防护栏杆。考虑到公园的地形地貌的特点,陡坡蹬道可就地凿石而成。
(3)小路
小路(或山道)犹如微血管一般分布在全园各个部分,作为干道和游步道的补充,把全园各个景点和设施联成一个整体,小路宽度为1.5米,应充分利用原有山间小路改建、扩建。进树丛、树林、竹丛、花灌丛、密林、草地、岩洞、瀑布等设置小径,宽度0.5—1.0米,石块铺装或就地开垦。
顺昌县竹乡文化公园是以森林景观为依托,沿着历史文化脉络根基的本源入手,将漫长的岁月变迁中属于本土区域独有的历史、地貌、民俗、宗教等文化以现代的景观形式融入公园中,集观光、游览、休闲、探险、健身、度假、科教等多种需求功能于以一体,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原生态大型城市文化公园。竹乡文化公园园路的布局成功与否,关系到生态保护与景观合理开发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对人文和景观资源现状详细调查的基础上,以人为本,匠心独具巧妙规划设计竹乡文化公园的园路。目的就是提高竹乡文化公园的品质,提升城市生活品位,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精神需求。
[1] 吴楚才等.张家界森林公园研究.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2] 吴为廉,潘肖澎.旅游、康体、游憩设施设计与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 但新球,张双庆等.原始森林及民族风情旅游,贵州人民出版社(贵州),2005.9
[4] 但新球.森林休闲度假区的规划设计.中南林业调查规划,1998(4)
[5] 李功阳.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风景名胜研究,390-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