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斐 刘原
“用数字说话”,是统计学创始人之一威廉·配第(WilliamPetty)倡导的,也是统计学的本质特征之一,那就是通过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发现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规律性,为社会经济生活服务。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时代性很强的学科,矿业大学的统计学案例分析要结合我国煤炭安全管理,这样既紧密联系社会经济实际,又有利于提高统计学的教学质量。
案例分析,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从注重知识向注重能力转换,重视双向交流,理论联系实际。但在教学工作中,不同学科的案例分析存在较大差异,主要是由于有些学科的案例场景无法模拟或重现,有的案例缺乏足够的数据,有的案例是虚构的,有的数据是人为的。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案例不好编写。统计学案例如果按章节内容编写太多,按综合内容编写又太少。同时,还容易存在主题不明确、结构不合理、选材面过窄、缺乏典型性、描述与分析脱节、观点冲突等弊病。特别是案例中统计数据不易搜集或搜集不全。
2.授课学时不够。由于统计学学时被压缩,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点很多,再讲案例分析就可能导致学时不够用了。
3.案例分析不到位。一是描述过多,分析时间不够;二是资料或数据不真实,缺乏说服力;三是分析的方法不一致,造成前后矛盾或结论不一致;四是学生讨论不够积极或跑题;五是最后总结没有高度或深度。
4.案例脱离实际,案例分析效果不尽如人意。
1.编写统计学的综合案例、经典案例。最好既有章节案例,又有综合案例和经典案例,不断完善案例,及时更新案例。写好案例要把握四点:一是要有对事物的描述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二是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要蕴含一定的教育原理、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三是要从案例中总结出一定的经验教训;四是要有一定的理性思考和价值判断。
2.课堂讲授的理论部分要精讲,挤出时间讲案例。在不能增加课程学时的情况下,只有精讲理论部分,才能挤出时间讲案例分析。
3.注重把握案例分析的程序和方法,把案例讲活讲好。案例分析的程序,要按照下列几个阶段进行:
准备阶段。教师根据教学要求选好案例,提出思考题,推荐参考文献。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案例,独立思考,提出决策。
分组讨论阶段。由学生组织进行,教师不要干预,但要维持秩序。
集中讨论阶段。把学生集中起来自由讨论,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围绕中心主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取长补短。
总结阶段。教师要做必要的总结,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独到见解,指出讨论的优点和不足,得出分析结论,并要求学生撰写书面报告。
4.建立和完善案例分析效果评估机制,不断提高案例分析效果。学校要组成案例分析效果评估专家组,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评估,建立长效机制,把案例分析质量不断提高。
1.煤炭行业安全管理形势严峻
作为世界产煤大国,我国煤炭行业的死亡率也一直位居世界第一。2006~2009年,我国煤炭安全形势明显好转。2009年中国煤矿矿难死亡2631人,比前一年下降22%,事故次数也有所下降。2010年,中国煤矿矿难死亡人数1074人。2011年截止到5月底,全国共发生73起煤炭安全事故,造成266人死亡。随着国家的大力整顿,煤矿安全生产形势逐步好转,但依然严峻。
2.统计学案例分析结合煤炭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统计学的案例分析要结合三个实际:一是社会经济实际,二是行业实际,三是企业实际。因此,矿业大学的统计学案例分析,必须要结合社会关注的煤炭安全事故频发的实际、煤炭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实际、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实际。只有这样,才能使统计学的案例分析质量不断提高。
同时,通过调研和交流,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煤炭企业更加重视安全管理,杜绝安全隐患,提高煤炭生产安全质量;有利于煤炭企业改进安全管理,改变目前高成本低效益高风险的现状;有利于找到安全管理的方法和对策;有利于产学研相结合,提高统计学案例分析的质量。
1.主要内容
第一,在描述性统计分析中,把案例和案例数据结合起来,通过具体的数据说明煤炭企业安全事故和安全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第二,在区间估计和方差分析中对煤炭生产安全质量和事故隐患进行分析,找出对策。
第三,在假设检验中加入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数据和案例。
第四,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中,找出煤炭安全事故的相关因素和主要原因,并建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
第五,在时间数列中引入煤炭安全管理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寻找其数量规律性。
第六,在指数分析中加入煤炭安全的案例和数据,分析煤炭安全事故和安全成本的变动趋势,并提出政策建议。
2.主要途径
一是把案例分析与煤炭安全管理的科研课题相结合。
二是组织学生采集、编写案例。
三是定期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咨询,到大中型煤炭企业调研,搜集第一手资料,编写出高质量的统计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