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永娟,田卫东
(山东省东营市伟浩养殖有限公司,山东东营257500)
渗出性皮炎是哺乳猪或早期断乳仔猪的一种急性、败血性、致死性浅表脓皮炎病原为表皮葡萄球菌、革兰染色阳性菌,病菌广泛存在于空气、尘埃、污水与土壤中,在皮肤黏膜有损伤或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病原体经损伤部位侵入皮肤,从而引起毛囊疖痈、蜂窝组炎、渗出性坏死性皮炎和脓肿等,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潮湿的舍房,垫料(生态养猪)和夏秋季节多见。由于细菌侵入机体的途径、菌力、毒力和机体的免疫力强弱不同,临床症状也有所差异。根据临床症状出现的快慢,本病可分为急性和亚急性。
急性:哺乳仔锗和刚断乳不久的仔猪,突然发病,病初首先出现眼周、耳、鼻吻、唇继而扩延到四肢、胸腹下部及肛门周围的无毛或少毛处,呈现红斑或角化层的灶状糜烂并发生淡黄色的小水疱,在被毛基部蓄积黄褐色的渗出液,当水疱破裂后,其内的渗出液与皮屑、皮脂及污垢等混合。此时,病猪出现厚层黄褐色油脂样渗出物,味道恶臭刺鼻,当这些物质干燥后,则形成微棕色鳞片状结痂,其下面的皮肤呈鲜明的红斑,如能存活4~5 d左右,渗出物即可干燥,形成深裂纹黑褐色结痂。此时,患猪食欲减退,饮欲增加,迅速消瘦,生长受阻。一般经1个月左右可康复。
亚急性:亚急性发病缓慢,病变常局限于鼻吻、耳、四肢及背部,受损皮肤显著增厚,形成灰褐色形状不整的红斑或结痂,此型死亡率低,但康复缓慢。
治疗:无特效疗法。
处理:根据以上所述,笔者几年来在接受本病治疗过程中,曾用过多种方法,(如注射、涂抹抗生素以及中医清热解毒药)疗效甚微,自2008年以来,通过多种试验和不断摸索,仔猪出生断脐后,第一项就是用2‰高锰酸钾溶液药浴,水温 38℃~40℃,然后将仔猪用干净的消毒毛巾擦干,注射疫苗后放入保温箱,自从新生仔猪药浴以来,再未发现该病的发生,该方法除对该病有显著的疗效外,对其他皮肤病也有良好的预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