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和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2011-02-13 03:56:58徐建民周光斌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1年3期
关键词:链球菌病头份出血点

徐建民 周光斌

(江西省丰城市畜牧水产局,丰城 331100)

猪瘟仍然是目前养猪业危害极大的传染病之一,常常与一种或几种细菌、病毒、原虫等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近年来,屡有报导猪瘟和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给养猪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笔者接触几次猪瘟和链球菌混合感染的病例,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借鉴。

1 病因

(1)免疫不到位或免疫程序不科学:未逐头细致的做好免疫工作,或疫苗运输、保存、使用不当,造成免疫效果差或无效。(2)消毒不到位:链球菌病多由外伤感染引起,如器械、环境消毒不严造成伤口感染,仔猪的断脐、断尾,3~4日龄的补铁、补硒注射,阉割,疫苗的免疫注射等操作过程中消毒不严等引起感染。(3)防范不到位:猪瘟病毒侵入猪场、患有免疫抑制性猪病、原虫感染等,如果防治不到位,易引起继发感染等。

2 临床症状

病猪突然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先拉稀后便秘,卧地不愿站立,体温升高为40.5~42 ℃,眼角有眼屎,喜扎堆,耳、腹部、四肢末端、肛门、尾巴,尤其是股内侧、后腿叉上部有紫红色或蓝紫色出血斑,急性的全身发红,突然倒地,阵发痉挛而死,稍缓和的后肢摇摆,站立不稳,有的出现后肢软瘫,有的关节肿大,后期多数倒地出现神经症状,如阵发性痉挛、四肢划动、口吐白沫等,后期体温降低,腹部皮下有紫红色出血点,出血点后期变为褐色,乳头变褐,全身皮毛黯淡无光,体温低于常温,衰竭而死。本病1~2月龄仔猪高发,中猪也有发生。

3 病理变化

急性的全身表现败血症变化,往往来不及治疗即死亡。慢性的眼睑肿胀,切开有液体流出,淋巴结初期肿大,后期坏死,呈黑褐色,切面呈大理石花纹样。剖开病死猪腹部皮肤,皮肤内侧有零星的黑褐色点状,肺脏充血、出血,有的胸腔积液,积液遇空气呈胶冻样,心肌面有弥漫性出血点,脾脏肿大,周边有出血梗死或紫黑色坏死灶,肝脏表面有出血点及坏死,肾脏肿大,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膀胱内壁有出血点,小肠、结肠有炎性变化,有的脑膜或脑实质出血,有的关节肿大,剖开有黄色胶冻样液体物。

4 临床诊断

(1)发病前期多有外伤史。(2)有猪瘟疫苗免疫不到位的情况。(3)病猪腹部皮下有明显出血点,后腿叉上部有出血斑。(4)多数病猪后肢有站立不稳现象。(5)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解剖等综合分析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通过实验室诊断确诊。

5 综合防治

预防:(1)做好疫苗免疫注射工作。母猪配种前要做好猪瘟疫苗的免疫,每次产后20 d可随未做超免的仔猪按4个剂量的兔化猪瘟弱毒疫苗加强免疫1次;仔猪在猪瘟流行期间可做超免,未做超免的20日龄按2个剂量免疫注射,55~60日龄按4个剂量加强免疫1次。母猪产前20 d免疫链球菌病灭活苗1次,仔猪20日龄免疫链球菌病灭活苗1次。(2)做好消毒防范工作。搞好环境卫生,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健全兽医卫生防疫制度并执行到位,对猪体伤口要及时消毒处理,以防感染,严防猪瘟病毒传入猪场。(3)做好药物保健。可用广谱抗菌药物加中草药物拌料饮水(如:多西环素,阿莫西林,土霉素,荆防败毒散,扶正解毒散,鱼腥草,板蓝根等)。

治疗:(1)紧急接种:对全场猪群进行猪瘟弱毒疫苗紧急接种,按仔猪2头份,保育及肥育猪4头份,种猪10头份剂量接种。(2)治疗:对发病猪肌肉注射链球康(主要成分为复方林可霉素),剂量按0.05 ml/kg,安乃近0.05 ml/kg,地塞米松0.1 mg/kg,2 次/d,连续3 d;肌注干扰素0.5支/头,连注2 d,1 次/d;全群猪饲料中按 200 mg/kg浓度拌土霉素碱,应激多维227 g混合250 kg饲料,连喂5 d。

6 小结

猪瘟是可防可控的,应重在平时防范工作上下功夫。(1)要切实做好疫苗免疫工作,确保免疫后产生足够免疫力;(2)加强饲养管理工作,提高猪体本身的防疫力;(3)加强消毒灭源工作,减少病原微生物滋生。当发生病情时应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尽量减少养猪场的损失。

猜你喜欢
链球菌病头份出血点
一例黄颡鱼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控
当代水产(2022年5期)2022-06-05 07:55:36
羊链球菌病多发 防治方法看这里
今日农业(2021年3期)2021-12-05 01:46:23
秋季要注射疫苗防猪患乙脑
猪蛔虫病继发链球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4:22
Mutually Beneficial
Beijing Review(2016年32期)2016-08-30 02:42:51
一起山羊链球菌病的诊治